论“新常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11-28 12:36王永鑫岳方明
新东方 2016年2期
关键词:结构性新常态常态

王永鑫 岳方明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追求规模扩张和高速增长,主要通过刺激与扩张需求及其改革来实现,即着重强调扩大由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构成的总需求。新常态下,需求侧改革和管理的思路已不完全适应中国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供给侧改革提倡从生产端、供给方入手,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以提升经济内动力,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与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为经济健康、稳定、协调增长提供新思路、新路径、新动力。

一、 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常态”

“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与时俱进;“新常态”之“常”,意味着健康持续、相对稳定。经济“新常态”不仅是一个发展速度的换挡问题、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和经济动力的转换问题,而且是一个发展方式的转变问题和发展理念的创新问题。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一)“新常态”的内涵

人类社会是在从常态到非常态再到新常态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发展的,人们对社会的认识也是在从常态到非常态再到新常态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升华的。贯穿在常态—非常态—新常态中的主线,是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具体而言,即民生与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一般而言,新常态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现实发展状态。这里说的“新常态”,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与过去三十多年经济高速增长不同的新阶段。不同于过去30多年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所带来的高速增长的发展状态,现时的经济增长进入了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发展动力转换期、经济目标窗口期“四期叠加”阶段,目的是实现高质量、高效益、可预期、可持续的创新、绿色、平衡、包容、开放与共享发展。经济发展的这种新的阶段性特征将会作为一种常态,存在于未来很长一个时期内。经济新常态,是从追求增长速度向实现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稳定性、持续性转变,本质上是发展方式的转变,即从粗放式到集约式增长的转变;是经济发展的理念、思路、战略的转变,即全面、包容、可持续发展引领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

(二)“新常态”的特点

“新常态”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两个布局”的践行平台,意味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阶段,其特点是发展理念创新、增长速度换挡、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动力转换、战略目标实现。

1.发展理念创新。发展观念和发展理论是人们对工业化、现代化行为、过程、政策、思路的反思、归纳、概括和总结,不同的历史条件与发展阶段产生不同的发展观念或理论。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既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既是“黄金机遇期”,也是“矛盾凸显期”;不确定因素甚多,有利于发展的条件亦不少。必须深入研究与科学制定改革与发展的顶层设计,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矛盾中抓住主要、重大问题,通过“四个全面”与“五位一体”两个布局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正是“新常态”有关中国现代化发展理念与管理模式的顶层设计,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领。五大“发展新理念”与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改革深入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化、完善与创新,是新常态下对于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新认识、新概括,旨在破解新阶段发展的新情况、新难题,确保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

2.增长速度换挡。经济发展的速度问题之所以重要,不仅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任务的最后实现需要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保证,而且因为经济发展能否保持正常的发展速度,还直接关系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关系民生与发展这一现代化建设的主题。问题是,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由于种种原因,增长率开始下降,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经济增速放缓。与此同时,考虑到此前积累的诸多矛盾和挑战,以及继续强行维持高增长所可能付出的代价,主动放缓经济增速利大于弊,紧绷的增长之弦可有“喘息”之机。当然,考虑到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回旋余地以及保证就业和社会稳定的需要,经济增速也不能太慢,从高速增长“换挡”为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的一大特点。

3.经济结构调整。通常,评价经济发展的标准可以分为两种——速度和质量。“新常态”下,对速度的追求虽有所降低,但对质量的提升却更加重视,要求经济运行的结构更优、效率更高、结果更好。新常态下经济结构的调整:投资结构总占比减少而内部结构优化;消费结构总占比增加的同时内部结构民生内容提升;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转换;外需结构总占比下降;城乡和区域结构从差距状态向趋于合理转化;如此等等。结构调整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既是艰巨任务,又必须竭尽全力;既要付出代价,又不可能绕道行之。

4.发展方式转变。新时期以来,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位于世界前列,但生产力水平总体上并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新常态”供给方面结构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转变过程中的关键在于,既不能让增速放缓变成一落千丈,又要实现结构更优、效率更高、结果更好,不能继续依赖传统的经济增长引擎,而是要切实实现发展动力的转换,更多地激发经济发展的内动力。一方面要推动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要真正实现经济发展从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将激发出来的经济发展内动力转换为民生共享的成果,其基本要求是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

5.经济动力转换。众所周知,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新常态”不仅要求“三驾马车”优化组合,持续强劲,而且要求更加关注、激发、落实经济发展的内动力,即管理、改革、集约与创新。必须从战略与全局的高度认识与把握“新常态”的四大“新内生动力”,特别是要认识和把握现代管理的重要地位、作用与意义,坚定管理自信、实现科学管理。就管理与改革而言,长期以来,有一种声音不绝于耳,就是认为改革的关键在于产权问题,强调不但要发展私有制,而且应该全面私有化。今天,回答这个问题已经不困难了。首先,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不好。无论是私有制还是公有制,都不一定永恒,都有生有死,也都有一个管理问题。其次,实践证明,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很多问题不是出在产权上,而是出在管理上。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产权与生产力的性质、水平、特征密切相关,管理不但与生产力的性质、水平、特征密切相关,而且与产权的性质、特征、规模密切相关。这就是说,产权具有相对稳定性,而管理的权变性与统筹性可能引起很强的随机性,因而管理问题远比产权问题多得多,也复杂的多。一是不能把复杂的管理问题简单化为产权问题;二是不要硬把管理问题武断为产权问题。无论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管理都是充分必要条件,虽然各自在管理的模式、方式与特征方面可能有很多的差异性,但毋庸置疑,相互之间仍然存在若干同类项、公因式与公约数。因而就管理而言,二者之间也有相通与相同之处。管理一旦出问题,特别是宏观管理,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统统受累。实际上,改革开放的一系列绩效与成就不是因为公有制改变为私有制的结果,而是允许、鼓励、支持和发展民营经济的必然。实践也证明,改革过程中的很多问题,本来就是管理问题,可是“有些人”非要说成是“产权问题”。应该正本清源、拨乱反正了。再次,“新常态”治国理政的一系列理念、智慧、思想、战略,重视管理、强化管理、科学管理,理所当然,理所必然。管理出效率、管理出效益、管理出市场、管理出人才。管理是更重要的生产力!科学管理是实现“两个一百年”“中国梦”的“方向盘”与“千斤顶”。

6.战略目标实现。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本质要求,发展的本质是为了人,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各个方面的需要,是为了提高民生的水平和质量,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要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与利益问题,以富民为重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国家富强,包括供给侧的结构改革,就是为了全体人民尽快过上小康生活。“新常态”关于“两个一百年”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策导向与战略目标。

二、供需平衡应当成为市场经济运行的常态

“新常态”的载体与平台是市场经济及其运行。市场经济的运行是否在常态区间是“新常态”的重要衡量与判断标准。

(一)市场经济运行常态

市场经济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其本质是通过市场运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现代市场经济是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基础作用的一种经济形式。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考察,市场经济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从生产关系发展的角度考察,市场经济是以商品交换为基础的。正因为如此,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一定生产力发展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结合,是一种特定的生产方式,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现代形式。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在市场经济中,配置资源的主要杠杆和手段是市场机制,它是市场系统各方面、各环节、各因素在市场交换活动中形成的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内在有机联系形式。价格、竞争、供求是市场经济的主要机制。其中,供求机制是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关系的过程与功能。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某一价格水平上,如果供给量超过了需求量,即供过于求,则价格下降,引发需求量增加,从而达成市场供需新的均衡;如果需求量超过供给量,即供不应求,则价格上升,供给量就会增加,市场需求就会波动至新的均衡状态。市场上的需求、供给、价格总是相互影响,彼此消长,直至供给和需求相均衡的价格稳定状态。此外,在实际经济运行中,无论是供给还是需求都有结构问题,因为供给与需求都是通过具体的商品体现和实现的,因而供求机制也与其结构相关。市场经济运行常态在于遵循价值规律,体现市场机制,追求市场均衡。

(二)供求平衡非常态

一般而言,市场均衡是指经济中变动着的各种力量处于相互稳定状态,供给与需求实现均衡。然而,矛盾与不平衡是世间万物的基本状态,是绝对的;和谐与均衡往往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因而,市场经济运行的矛盾与不平衡往往成为常态,供求平衡成为非常态。一方面,市场机制正是通过价格波动和竞争力量以实现市场均衡的有机性、程序性、系统性的机理与功能;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价格、竞争、供求机制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往往又打破市场均衡,引起价格波动与利益竞争,从而引发新一轮的供求失衡与市场均衡。因此,市场经济的非常态往往是常态。特别要注意的是:市场运行是受局部及独立利益驱动的,具有自发性和一定的盲目性,加之市场信息及其传递的不对称性,极易导致过程或结构混乱,进而引起经济波动甚至动荡。同时,由于市场往往具有滞后性,例如供大于求时,市场供给方因价格下降导致利益受损才可能减少生产,滞后性会造成资源浪费。实际上,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不但使得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难以平稳,而且波动还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可见,在现实生活中,市场的供求平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而不均衡则是绝对的,往往成为常态。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市场经济的目标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然而,市场并不是万能的,有其自身的缺陷和其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市场调节不能自动消除垄断与避免投机行为,利益性往往导致忽视公共事业与两极分化,滞后性造成资源与劳动浪费,自发性引起发展的无序性与周期性,以及在一些重大领域无法有效管控,使得市场经济经常处于非常态。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由价值规律调节的,既有其微观规定性,也有其宏观指导性。价值规律的宏观指导性即社会总劳动依据社会需求按比例分配于社会生产各部门,这种比例性在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运行中一般会客观地体现并外化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实际上体现着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因此,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在强调市场决定性的前提下加强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职能,运用必要的宏观调控政策与手段,促进经济与产业结构优化,推进结构性改革,刺激需求保障供给,实现市场均衡,防止物价总水平超常波动,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当前,随着人口、资源、计划性红利的消失,劳动力、资源、土地等要素价格上扬,生态环境恶化,过去依靠低成本和高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亟须通过结构调整与方式转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常态”下,进行结构性改革是一种大逻辑、大格局、大趋势,是无法回避、必须进行的一场转变。供给侧改革正是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三、科学进行结构性调整与改革

客观而言,结构性的调整与改革一般都是系统工程。供给与消费是一个系统的不同侧面,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则是该系统的不同环节。侧面与环节是相辅相成、关联统一的。

(一)经济系统的结构性问题

现代经济增长方式本质上是以经济结构变动为核心的经济成长模式。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经济结构的状况。这是因为,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各种资源如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市场等的动员、利用及其有效配置,而经济结构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源配置的程度与效果。资源配置均衡有效,适合国内外的需求状况,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就能促进和保证经济的增长。反之,经济增长必然缓慢或者不能实现持续稳定。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积累的系统内结构性矛盾既深刻又突出,从生产方式考虑是生产力结构与生产关系结构的矛盾;从社会形态考虑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从经济结构考虑是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结构、供给机构、消费结构等问题。供需不匹配、不均衡是新常态下结构性的主要问题,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原因。社会的经济活动在市场上表现为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经济增长实际上是通过供给和需求的扩大而实现的。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从“需求侧”促进经济发展的举措。而与之对应的是“供给侧”,即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投资与出口拉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三驾马车”乏力,也凸显了供需之间的不匹配、不平衡问题,即结构性矛盾。因此,在注重“需求”的同时着手于“供给”这一侧,在其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激发市场主体的内生活力,促进新的供需均衡,获得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动力。

(二)科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根本问题,即生产力的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生产关系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两个根本转变”都直接涉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问题。一方面,结构问题关系着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特征与质量;另一方面,结构问题也关系着生产关系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如劳动力素质,劳动组合的结构与质量,体现生产力发展的具体形式、层次与特征等。以往,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情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不适应有着直接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几次大的经济波动也与经济结构不合理、不适应密切相关。经济结构不只是一个资源配置的结构问题,还是一个技术水平、档次与质量问题,是一个供给与需求的适应问题,是一个生产方式的实现与形式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单纯的扩大供给,而是根据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结构性差异,通过供给侧的结构性调整,压缩过剩产能,增加短缺产品和服务供给,补足供给的短板,使供求在更高水平上达到新的平衡,实现有质量的经济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放松管制、释放活力、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从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

科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当注重以下几点:

第一,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供给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把握好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其一,就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职能而言,政府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直接管什么,间接管什么;用什么手段管,具体如何管等一系列问题,都应当认真研究并严格规范。其二,就市场的机制与功能而言,体系如何建立,结构怎样设置,范围如何控制,价格怎样波动,功能如何调控,供需怎样平衡等一系列问题,同样必须切实把握并真正落地。实质是政府必须从实际出发,用粗线条、大弹性的计划把握好、控制住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比例关系;市场必须贯彻价值规律,体现竞争原则,促进整个经济有活力、有效率、有效益。政府和市场协调与配合,关键是放松管制、促进公平、释放活力、优化配置,提高投资有效性,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与不必要的流通费用,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第二,培育创新理念,改革体制机制。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在于“创新”。以发展新理念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挖掘经济发展新动力,开拓新空间,创造新产业,培育经济增长的“乘数因子”,以新产业的“几何式增长”推动经济发展。改掉僵化、过时的传统体制与机制,关键在于提高创新能力,创造有利于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政策环境,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本支撑。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力转换时期,以前那种主要依靠要素成本优势驱动、大量消耗资源和忽视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亟待转向创新驱动,从供给端入手着力实现集约方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模式。尽管有些行业目前有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但既不是绝对过剩,也不是总需求满溢,而是供给结构与能力不能满足需求结构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对供给结构的调整,一方面要通过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资产重组,使其恢复青春,继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要培育新兴产业,逐步替代传统产业的衰减。

第三,规范流通秩序、降低企业成本。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过30多年,其运行秩序的规范还有待于进一步努力、完善、发展与创新。对市场的管理同样如此。从实际出发,当前降低企业成本的重要方面在于降低流通费用。规范市场秩序,强化现代管理不但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也有利于提高供给侧的质量与效率、改善供给结构,最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当然,规范流通秩序,是让市场活起来的重要一策。不仅如此,流通秩序规范了,还可以生成经济社会升级版所必需的良性环境条件,解除供给约束,激发各方面的经济活力。

第四,坚持人民主体,促进民生改善。供给侧改革最重要的是通过政府体制改革,鼓励大众创业,让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实现平衡、包容、可持续发展。相比全社会平均投资水平,医疗、社保、养老等民生领域的投入明显不足,需要通过供给侧的结构改革把比例拉上去,充分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各个方面不断增长的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途径和手段,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与人民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质是针对供给方的模式、结构、方式、规模、技术、产品等具体内容的改革。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从实践看,转方式、调结构,提高效率与质量等都是供给侧的改革。

首先,供给与需求是市场经济系统的基本方面及其运行过程的基本机制。供需平衡问题,可以从需求方面调控,也可以从供给方面调控。需求方面调控,主要可通过财政与货币政策刺激或抑制需求;供给方面调控,主要在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包括产业、技术和资源配置等政策调整。强调供给侧改革并不意味着对需求侧的否定。供给能够创造需求,需求也会倒逼供给,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离不开两者的协调平衡和良性互动。因此,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不能忽略需求,需求最终决定供给的去向与归宿,要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瓶颈在供给方,但并不意味着需求方无所作为,解决供给方的问题往往要从消费方入手。特别是改革30多年来,贫富差距过大,富人边际消费倾向走低,穷人有消费倾向无支付能力。因此,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缩小贫富差距,是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举措。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双管齐下,统筹施策,才能产生更佳的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其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是供给侧发展方式的改革。衡量经济发展有两把标尺,一是总量,一是结构。前者代表的是经济水平、规模和数量,后者反映的是资源配置、效率和质量。当前,一些舆论过多聚焦“供给侧”,忽略“结构性”与“改革”。其实,“改革”是核心命题,“供给侧”只是切入口,“结构性”则是着力点。所谓结构,即比例,通过比例的调整,实现优化配置、提高效率与质量的目的。所谓结构性改革,即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低度化是导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主要原因。由于产业构成中技术密集产业所占的比重决定着国民经济单位产出的技术含量、物质资源的消耗水平,所以在技术密集产业比重低下、低技术的初级加工部门的比重很大的情况下,必然会导致消耗大、效益底、质量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结构,优化配置,转换方式,提高效率,特别是提高生产性企业的有机构成,实现质量和数量“双提升”的经济有效增长。

再则,供给侧改革要讲求实效。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特点是具有相对性,侧重提升经济增长的效率、质量,着力增强企业长期发展的效益,注重“1+1>2”的放大或倍加效应,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现在消费升级很快,因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重要的是推动中国经济结构升级换代,使得供给结构与能力适应需求的变化。

[1]王毅武.现代市场经济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8).

[2]王毅武.市场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2).

[3]王毅武.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逻辑要求[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6(11)。

[4]王毅武.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时代特征[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03).

[5]王毅武,陈首哲.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核心范畴[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8).

[6]冯蕾,陈晨.解开“供给侧改革”的三个问号[N].光明日报,2015(11).

[7]宋薇萍,王宙洁,卢晓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塑造中国经济未来[N].上海证券报,2015(11)。

[8]王红茹.“需求侧改革”如西药,“供给侧改革”如中药[J].中国经济周刊,2015(12).

[9]车海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J].中国发展观察,2015(11).

猜你喜欢
结构性新常态常态
我国宏观杠杆率的结构性特征
资产结构性盈利能力分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人力资源劳动就业培训分析
做到监督常在 形成监督常态
智珠二则
结构性理财和结构性存款有哪些联系及区别?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新常态报道要认识四种关系避免两个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