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体育教育中学生人格塑造方法分析

2016-11-28 10:49:35牛钢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36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人格情绪

牛钢

(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 天津 300381)

中职体育教育中学生人格塑造方法分析

牛钢

(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 天津 300381)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给学生德、智、体、美、劳提供合理的发展空间,我国加大了课程改革的力度,对学生体育教学也逐渐重视,良好的体育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还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该文以学生人格塑造为出发点,对中职体育教育中学生人格塑造方法进行分析。

中职教育 体育教育 人格塑造

中职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教育学生年龄大概在15~18岁之间,该阶段的学生处于生理、心理的成长期,性格与生活习惯受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最大,如果不强化学生人格培养,很容易导致其误入歧途,因此该阶段的学生不仅需要接受知识技能教育,还应该注重学生人格的塑造。体育学科是中职教育的重点内容,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加强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此外,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学生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拥有集体荣誉感以及强烈的竞争精神,帮助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1 中职体育教育的现状

1.1 对体育教育不够重视

早在1982年我国就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文化素养、心理素养、个性发展以及身体素质。尽管近年来我国教育部一直致力于素质教学的深化改革,不断增加教学、教育支出,但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一些学校过于重视学生文化知识的培养,对体育不够重视。很多学校对学生体育学科的安排并不合理,尤其中职院校,注重学生技能与专业知识培养,忽视学生体育教育的发展。

1.2 教学设备不完善

中职教育办学规模相对较小,加之一些私立中职院校受资本限制,对体育教育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够,主要有以下几点:(1)运用场地不足。运用场地不足在中职院校中非常普遍,学生数量较多,现有的运动场地不能满足学生运动需求,制约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2)体育器材缺乏。体育器材是进行体育活动的主要载体,很多高职院校的体育器材老化、损坏现象十分严重,学校缺乏体育器材购买力度,很多体育器材失去其使用价值。

2 体育教育对中职学生人格素养的影响

2.1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

体育活动类型多样,很多体育活动必须有多人来完成,例如:足球、篮球、拔河、接力跑等团队型体育活动。这样团队体育项目中,尽管个人发挥也可以起到关键作用,但是更加注重学生整体的发挥,同时团队型体育运动可以将每个人的奋斗目标集中到一点,让每个学生以整个团队为中心,从而使学生心里形成集体荣誉感,同时注重学生之间的协作互动,例如:篮球项目,篮球的每一次进攻都需要多次传切配合,来创造最佳的投篮位置,在运动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得到提升,每个学生都拥有为他人奉献的精神。

2.2 增强学生意志力

体育活动娱乐于竞技并存,在活动中只有全力以赴战胜对手才能获得成功,很多情况下学生的身体、素质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例如:长跑运动,长跑运动运动强度很大,比赛末尾阶段,这时拥有顽强的意志力是赢取比赛的关键。学生不仅需要学会分配体能、掌控比赛节奏,还要拥有一颗战胜对手的伟大决心。同时,在体育活动中穿插体育知识,让学生了解体育项目基本规则,增加学生对体育人文知识的了解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体育锻炼常识以及对体育赛事的欣赏能力。

2.3 提高学生情绪控制力

情绪调控能力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一个人处于青少年之时,学会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首先,体育教育能够使学生释放负面情绪,从而变得开朗和外向。在休育教育中,学生存在的负面情绪能够随着运动得到进一步的宣泄,从而避免负面情绪的压抑和堆积,这样就能够促使学生情绪调控能力的有效提高。其次,体育教育能够使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尤其是在一些竞技体育运动过程中,个人的情绪对于体育运动结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在双方水平相当的情况之下,影响比赛结果的就是学生的情绪。因此有很多教师在开展体育教育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对学生情绪调控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理智和认真地处理体育运动和生活中的各项事务。

2.4 培养良好的品质

体育活动竞技性十足,只有凭借高超的竞技技术以及过人的身体素质才能取得最终胜利。胜利者接受荣耀和欢呼,而失败者经历了比赛的失利内心充满忧伤。但是比赛无论胜败与否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品质,胜利者待欢呼、荣誉之后,回归自然,并且提高对自己的要求。而失败者在比赛失利中,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比赛失败不是末日,努力成功才是最终选择。比赛让学生树立良好的成败观,增加学生内心抗压能力,在以后的人生中可以度过生活中的大风大浪。

3 中职体育教育中人格塑造的要点

3.1 坚持以人为本

体育课程的开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良好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还能避免体育运动中不必要的损伤。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1)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体育教学中教师在注重实践的同时,还应该注重体育理论知识的教育,通过理论知识可以让学生理解体育教育的优点及其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运动观念。(2)坚持以人为本。学生身体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对于每个学生在体育教育的内容与强度方面不能一概而论,不能采取强制性教育,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于体育强度应该循序渐进地增加,体育内容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

3.2 营造良好的竞技氛围

在体育活动中,很多参赛选手为了胜利不择手段,比赛中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团队比赛中,很容易造成群体性斗殴事件,影响极其恶劣。因此,在中职体育教育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让他们充分尊重自己的对手,避免出现伤害对手的行为,这样才能丰富、健全学生人格,让他们成为有思想、有道德的高素质人才。

3.3 将体育活动组织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组织一些体育竞技活动,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策划能力。在自己组织活动的参与中,充分体验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学生通过自己参加体育活动,其他同学通过为同学加油助威,共同感受快乐、增强集体主义意识、提升集体荣誉感。通过共同参与活动,拉近同学之间的关系,增加了同学之间的接触和交流,丰富了学生的情感。

[1]周希永.试论中职体育教学内容的五个特性[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7,11(3):121-123.

[2]钱启勋.论中职体育教学内容的五个特性[J].中国教师,2010 (S1):161-162.

[3]许云峰.中职学生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11):215-216.

[4]赵海英.贵州省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与基础体育教育改革互动式发展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

[5]柯海宝.试论我国体育教育的城乡差异[D].华中师范大学,2005.

G807.02

A

2095-2813(2016)12(c)-010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6.105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人格情绪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1:38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体育运动小常识
呆呆和朵朵(13)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学习月刊(2016年20期)2016-07-11 0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