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魏集中学 江苏徐州 221243)
“处方式”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张振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魏集中学 江苏徐州 221243)
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极为广泛,其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不断革新的背景下,学生个体差异决定了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同时还应充分重视学生个性发展。而“处方式”分层教学法有效解决了学生素质差异化这一问题,化劣势为优势,大大强化了课堂教学效果。笔者就此探讨了“处方式”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希望有所指导和帮助。
高中体育教学 分层教学法 优势 实践 运用
在高中体育教学现有课堂模式下,处方式分层教学法可谓是一个有效的补充,其基于分层教学法以及运动处方这一理论基础,灵活糅合二者并着眼于现阶段学生学习特点,对分层教学法在课堂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效率给予较多强调。与此同时,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应用处方式分层教学法有利于解决实践锻炼过程中学生们所遇到的各类问题,从而结合个体学习目标,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视为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全面强化学生综合体育锻炼能力。
处方式分层教学法是一种新式教学方法,其符合现阶段高中学生心理特性,并基于学生体育能力这一前提来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将处方式分层教学法应用于高中体育教学中具有如下突出优势。
1.1 强化学生体能素质
高中生大多勇于挑战,具有追求自我的意识,能够积极探索自己喜欢并将之付诸于实践的锻炼与活动。处方式分层教学法与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相符,要求学生遵循既定目标开展体育锻炼,逐渐积累并最终强化自身体育综合能力。对于处方式教学而言,分层教学可谓是必要前提和基础,而前者则更偏向于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层次差异性来开展针对性教学,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定教学要求与目标,学生的发展空间更为合理和充裕。
1.2 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兴趣
高中学生心理已经臻于成熟,其积极学习以及自我控制意识明显提升,然而限于较沉重的课业压力,大部分学生难以获得充裕时间来开展体育锻炼,也就很难有兴趣参与体育课堂。处方式分层教学法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运动锻炼方式,并在课堂活动中高度集中注意力,在获取成功体验以及学习兴趣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挖掘其个人潜能,从以往被动式教学过渡到主动教学,教学效果与效率都有显著提升。
1.3 提高学生体育锻炼意识
根据新课改要求,当前体育教学应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概念。而处方式分层教学法着眼于不同层次学生群体的个性表现差异,以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运动习惯为教学目标,明确学习任务,使之结合个人身体素质以及其他学科要求不断强化和提升自我。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需要发挥最大能力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要求。针对性教学使得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实现了增强体质这一目的,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得到培养和强化,体育实践能力大大提升。
2.1 开展摸底调查,全面掌握学生实际情况并合理分层
开展分层教学前应全面掌握学生学习水平,提前做好调查摸底工作。例如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来评估学生情况,调查内容可涉及学生身体素质、个人体育爱好、擅长或者偏好的体育项目等,让学生如实填写。亦可利用专项测试的方法评估学生身体素质以及体育技能水平,细致、全面地掌握学生具体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来合理分层,并对学生心理特点有充分的了解,基于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教材内容来开展教学。以篮球三步上篮技术教学为例,教师可分为普通组、进步组以及能力组3个层次开展教学,其中普通组学生大多了解基础投篮技巧,掌握基本的动作要领以及上篮技术;而进步组学生运球能力较高,可灵活控球,能够瞄准篮筐,投篮准确率较高;能力组学生则具备较强的突防能力,其运球与传球技术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投篮命中率很高,争取拿到全部得分点。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尊重学生,避免伤及自尊心,倘若学生对于分层分组不满意,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2.2 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分层
大班化教学模式是高中体育教学的主要方式,换而言之,开展分层教学离不开班级教学这一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有赖于教学对器械、活动目标、参与人数以及活动空间等环境因素的充分利用。越充裕的活动空间范围,其空间规则性就越高,相应的任务完成难度就越大;而越狭窄的活动空间范围则意味着更高的空间崎岖性以及任务完成难度。器械体积更大而重量越小的情况下,移动速度相对缓慢,因而易于控制。以篮球运球和乒乓球对拉训练为例,显然篮球控球难度要低于乒乓球。目标距离越近或者处于静止状态,完成技术动作的难度也就越低,移动速度越快的目标,其技术动作完成难度就越高。以定点射击为例,其射击难度显然远低于动态射击,考虑到队友人数问题以及彼此之间的协同,其难度直线上升。以一场篮球训练课为例,三步上篮进球命中率显然低于个人练习三步上篮命中率。所以教师应对上述环境因素予以有效控制,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来合理分层,对普通学生应要求其具备原地运球的技术,通过练习掌握连续运球的技巧,并逐渐熟悉球感;对于进步组学生,其教学目标应设定为定点位置移动运球以及移动中运球;而对于能力组学生来说,运球训练可在上述基础上加以扩展,加大练习量,要求其在避开障碍物的情况下从场地一侧顺利运球至对侧。在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任务分层的基础上,学生通过技术动作等练习活动强化了自身技术水平,其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激发,个人体育水平切实得以提升。
2.3 采用动态分层法实施教学评价
分层评价方式有利于充分发掘学生个体潜能,教师在应用分层评价方式过程中应鼓励那些具备体能优势、肢体协调能力突出的学生完成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对于体能素质相对较弱、肢体协调能力一般的学生可要求其完成基本动作。总之,分层教学实践的主要目标在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加体育技能训练,体验进步与成功的喜悦。以田径跨栏项目为例,教师将学生分为两个层次,其中掌握技能较快的一组,可要求其先横跨,再纵跨,从橡皮筋上方按照跨栏步技术动作跨越,并提出动作规范、优美的要求;掌握技能较慢的或体能素质与协调能力一般的一组学生主要完成基本动作,教师应耐心讲解其中各个技术动作细节,确保学生良好掌握。学生们在分层教学模式下达成了各自的学习目标,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了相应的进步,其对于体育锻炼有了更为浓厚的兴趣。
综上所述,高中体育教师应充分考虑教学条件以及学生个体性差异等实际情况,将处方式分层教学法应用于体育课堂教学中,切实增强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与竞争意识,全面提高其身体素质。
[1]李文莉.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0(5):158.
[2]田关厚.体育游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商,2014(5):294.
[3]王益.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思维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3,3(7):69,71.
[4]王明清.探讨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J].速读(中旬),2015(11):5.
[5]雷锡伟.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整合信息技术的实践与建议[J].中国电化教育,2015(z1):252-254.
[6]何美娥.诱趣教学法视阈下的高中体育教学创新路径探究[J].才智,2015(8):254.
G633.96
A
2095-2813(2016)10(a)-006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8.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