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双(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 200438)
音乐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其策略研究①
赵双
(上海体育学院上海200438)
摘 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及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学校教育中的各门学科正在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其中音乐与体育教学的结合在全面发展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音乐与体育教学之间有什么联系,它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如何有效地把音乐应用于体育教学中,就是该文需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音乐 体育教学 联系 价值 策略
在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下,以及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弊端的日益显露,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共识。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音乐以其鲜明的节奏、动人的旋律,广泛地被应用于体育教学中。
关系即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音乐是由节奏、旋律等配合所组成的一种艺术,作为体育教学的辅助手段,音乐与体育之间存在着诸多相似点。
首先,音乐和体育既是构成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素质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音乐与体育教学的融合紧跟素质教育发展的步伐,试图突破传统的以学科发展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其次,音乐与体育教学的结合同时具备了教育、娱乐、文化等多种功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育功能。音乐和体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全方位的。第一,音乐教育即美育,是以培养受教育者认识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通过美育教育能有效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第二,体育教育即体育,是以发展受教育者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1]。通过体育教育能有效提高受教育者的健康水平和运动技术水平,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最后,它们都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音乐是反映人类情感生活的一种声音艺术、审美艺术;体育则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以学习运动技能为主要内容的一种行为表现艺术。两者都表达了一定的情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生活。因此,两种艺术形式相互借鉴、相辅相成,将有效完善学校的学科发展体系。
价值即某一事物在环境中发挥的效果或能力。在积极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在体育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2.1加快运动技能的形成
运动技能的形成是一个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是人体在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2]。其形成过程主要分为泛化、分化、巩固提高、动作自动化等几个阶段。这就好比音乐的旋律有高有低,有快有慢,节奏鲜明。因此,体育教学中融入音乐,将有效提高机体对运动神经的控制能力,缩短机体条件反射的时间,从而加快动作技能的形成。如对动作的柔美性较强的健美操、体育舞蹈都是在一定的节奏中进行的,伴随着音乐的旋律,促使练习者的动作节奏和频率发生变化[3],有利于提高动作的协调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2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以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为基础,是最好的老师。音乐作为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一种尝试,是在充分挖掘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切入点的一种体育教学手段。将音乐元素融入体育教学中,不仅培养了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能力,激发了内在的学习动力,而且还能促使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去享受体育学习。
2.3培养审美情趣
音乐是通过听觉感官来传递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如在花样滑冰、花样游泳等比赛中,音乐扮演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选手们通常会根据所选动作的速度、力度、风格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音乐伴奏,进而表达出选手们的心境变化和动作的艺术感染力。所以,音乐在体育教学中灵活应用,能有效地增强动作的表现力,实现动作节奏与情感变化的统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起他们的美感体验,而这些功能往往是一般学科所无法比拟的[4]。
2.4降低疲劳程度
在运动技术学习过程中,随着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逐渐增加,常常会使学生出现反应迟钝、注意力分散、动作稳定性下降等运动疲劳现象。现代研究表明,在运动结束时,通过音乐刺激人体能够促进机体由紧张状态过渡到静息状态,加快机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改善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有利于缓解中枢神经及骨骼肌的疲劳状态,促进心血管及心理疲劳的恢复[5]。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育,这种教学模式极易引发学生喜欢体育活动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因此,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和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音乐作为体育教学的辅助手段应运而生。
3.1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3.1.1准备部分
准备部分即课堂教学的导入部分,其内容一般包括课堂常规、热身运动、小游戏等,运动强度较小,旨在克服机体的生理惰性,激发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兴奋性。因此,教学中要选用节奏鲜明、欢快或者是播放与课堂情境相结合的音乐,渲染课堂教学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机体提前进入工作状态,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基本部分的技能学习做好铺垫。
3.1.2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运动强度较大,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的关键阶段。所以,体育教师应尽量选择节奏较强、紧张激烈、跌宕起伏的音乐,促使音乐节奏与技术动作完美结合。如在快速跑、耐久跑教学中,通过紧张激烈的音乐节奏可以转移学生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始终保持情绪盎然的学习状态。有助于提高动作的协调性,推迟运动性疲劳的发生,从而潜移默化地激发他们的运动潜能。
3.1.3结束部分
结束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收官阶段,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的身心进行适度地放松。在经历了强度较大的动作技术学习之后,学生在身体和心理层面上都会产生一定的疲劳感,如注意力分散,学习的积极性下降,甚至厌学的现象。为此,对于音乐的选择就要与准备部分和基本部分有所区别,重点选择节奏轻松、旋律舒缓,有助于学生身心放松的音乐。如在放松过程中聆听舒缓、柔和的钢琴曲、小提琴曲,将有效缓解学生们的紧张感和焦虑感,促进身心的快速恢复。
3.2音乐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的应用
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中扮演着积极的作用。如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随着音乐的响起,学生们的注意力迅速地由教室转向运动场,他们都能自觉地走出教室,走到操场上,沐浴着阳光,跟着音乐的节奏做早操或跑操,舒展筋骨,放松身心,尽显青春活力。在学校运动会开幕式上,伴随着慷慨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运动员们昂首挺胸,英姿飒爽地呐喊着比赛口号,充分展现了他们不断进取,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奋斗精神,这是多么鼓舞人心的时刻啊!
总之,音乐与体育教学的巧妙结合不仅能加快运动技能的形成,缓解运动疲劳,同时还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果。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以及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音乐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势必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竹风.现代汉语大辞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2]陆耀飞.运动生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3]盛昌繁.体育舞蹈中音乐的应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2(33):104-106.
[4]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5]李靖,王旭东,潘利萍.放松音乐及音乐电针对有氧运动疲劳的恢复效果[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4(29):494-496.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6(a)-0067-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6.067
作者简介:①赵双(1992—),男,汉,江苏洪泽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学校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