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

2016-11-28 02:21史惠敏
人间 2016年12期
关键词:问题探析土地管理城镇化

史惠敏

(黑龙江省北安市国土资源局,黑龙江 北安 164000)



简析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

史惠敏

(黑龙江省北安市国土资源局,黑龙江 北安164000)

摘要:长期以来体制使得我国城镇化水平低下,经济落后和人多地少的现状又造成了农业集约化水平不高,进而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本文通过对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城镇化土地管理对策。亦在不断完善土地管理的工作,找到问题实行有效的处理,进而才能够改善我国城镇化土地的用地情况,促使大、中、小城市均获得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土地管理;问题探析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促使我国国土的开发空间约束情况越来越明显,而土地实际的供需矛盾也变得非常严重,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便成为实现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此过程中我们需找到土地管理中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计划进行处理,才能够有效的保障土地实际的利用率,实现节约用地的效果,满足城镇化中不同的用地需求。

一、我国目前乡村城镇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城镇化水平低。

受长期城乡体制的影响,我国城镇化一直于一种低水平缓慢发展的状态,与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有较大的差距,也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

(二)对城镇化存在着认识误区。

一方面,我国农村的传统观念强调耕田种地是农民的本分,农民也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很难完全舍弃农业生产。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大量人口涌向城市带来的一系列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政府在制定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时候,倡导农民“离土不离乡”。结果是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困守在有限的土地之上,造成了劳动生产率低下,传统观念制约着中国的乡村城镇化。

(三)城镇化的质量不高。

有些小城镇有名无实,大量农村人口只是完成身份改变,变成了城镇人口,并没有完成职业和空间上的转化。

(四)进城农民很难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农民工很难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受到政策排斥及制度压抑,进城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教育卫生、住宅建设等方面,都难以享受到和普通市民同等的待遇,很难进入到城市正规体制内,由于农民工自身素质低下,文化技术水平和能力不高,从而导致他们在城市当中的就业竞争力低。

二、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探析

(一)城镇化开发空间的缺乏。

1.大规模、高强度开发国土空间受限的问题。

2.实际建设用地比例的问题。

建设用地过高,对于可持续发展会造成一定的限制。此外,建设用土的生态屏障和安全机制,均需要确保合理生态方面的用地。而工业化和城镇化、新农村的建设,均需要合理的安排足量建设的用地面积。

(二)城镇建设用地的布局、结构不合理。

1.城镇用地空间布局的问题。

城市的空间形态,均会产生以主城区为主和扩散的方式向外进行蔓延的发展,进而促使城市的实际用地情况,出现布局不合理的问题。而集镇、村庄形态和布局、用地方面均会产生混乱的情况,导致用地的用途、功能在配置方面均不能够达到合理,而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功能还会出现配套缺失的情况,从而就会出现用地效率低和闲置用地的情况。

2.建设用地比例的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实际的用地超过要求,而城市的比例比较小,城镇间会出现显著的用地效率的落差问题。

三、城镇化土地管理的完善对策

(一)城镇化开发空间的完善措施。

1.大规模、高强度开发国土空间受限。

区域的人口需合理的设计空间的布局,于我国国土开发的空间缺乏的情况下,确保城镇化能够实行合理的空间布局。城市化进程中,有效的构建城市圈、群,同时可依托并推动大城市、中城市、小城市的协调发展。城镇化的布局需结合国家下达的经济方面的非均衡发展策略,同时坚持东部地区发展、西部地区发展的顺序促使不同地区的良好发展,确保地区开展的均衡性和协调性。

2.建设用地比例的完善措施

土地空间在布局方面,应坚持优三聚十八的策略,完善(都市圈)的发展,和聚集发展的18个城市群。主要包括: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区和珠江三角洲区。18个城市群为:冀中南地区、江淮地区、太原城市群和东陇海地区、呼包鄂榆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以及哈长地区、中原经济区和长江中游地区、兰州一西宁地区、滇中地区、北部湾地区和成渝地区、黔中地区、藏中南地区和天山北坡地区、关中一天水地区、宁夏沿黄经济区。18个大城市大概占据我国土地面积20%左右,由此可见,加强我国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能够发挥较好的支撑、示范的效果。

(二)优化城镇建设用地的布局、结构。

1.城镇用地空间布局的完善。

城镇化的发展可实行推动的模式,有效的吸取西方以往的经验,进而确定国内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主要需根据我国土地资源的情况,制定实现盈利空间的布局方案,应将城镇的发展作为都市圈的整体,以大城市为主要的中心,推动四周小城镇的发展,从而能推动大、中、小城镇,能够在都市圈的协调下获得良好的发展。实行工业产业的功能配套,然后有效疏解中心的城区,充分的利用可利用资源,以满足城镇的发展需求。

2.城镇建设用地比例的完善。

合理的安排城镇的内部发展空间,将生产和生活、生态用地空间进行协调,并按照空间用途方面的管制内容,实现节约用地的目的。与此同时,建构良好的环境和生态景观,对于城镇的发展均具有较好的推动作用。充分发挥耕地生产和生态的功能,由于耕地存在生产和生态等很多方面的功能。其不仅为重要生产的空间,同时能够建设更好的家园,属于不能够缺少的部分。此外,其还可发挥生态用地方面的效果,对于耕地进行较好的保护的同时,能显示出耕地景观的功能。主要通过生态功能的农田,于城市中达到景观的效果。而耕地和建设方面的用地实行穿插的布局,能构建良好的环境,优质的景观和完善的生态,可美化城镇的生活环境,推动城镇的良好发展。城市组团也比较重要,可通过绿色用地实行穿插工作,然后将城市的空间实行间隔,可通过大面积的耕地和水面、林带等绿色、生态的空间进行穿插和隔离城市空间的工作,进而构成优质的城市组团。大、中、小城市相关的协调配套,达成城镇的完整体系,可实现合理布局的效果。

总结

为推动城镇化的发展速度,需找到城镇化中土地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方案。以有效的处理土地供需方面的矛盾情况,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土地的使用效率,达到节约集约用地的目的,满足城镇、农村、生活和生产等多方面的用地需求。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157-01

猜你喜欢
问题探析土地管理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居住小区规划与设计
关于企业资产评估中的财务会计问题探析
改革土地管理方式 创新土地管理机制
关于农村宅基地土地管理工作探究
中国奥特莱斯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探析
城市开发区土地管理相关问题研究
浅谈《反家庭暴力法》
我国产业基金会计若干问题探析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