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区域经济怎么抓
最近,陆续召开的河南省、安徽省、内蒙古自治区、福建省、湖南省五省区党代会上,省委书记们在报告中,对各自地区经济发展做出全方位的谋划和部署,展现出他们鲜明的执政风格和务实执政理念,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新范式和新路径,很值得关注。
中部崛起,中原最出彩。“预计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有望达到4万亿元、稳居全国第五位”。在经济新常态下,地处内陆地区的河南仍处于“8时代”的增长,成为唯一中西部挤进全国第一方阵的省份,更是成为引领中西部地区、支撑全国经济发展的新支撑。10月31日,河南省委书记谢伏瞻在省第十次党代会上作题为《深入贯彻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而努力奋斗》报告时提出,打好“四张牌”,让中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加出彩。
打好“四张牌”,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提出的殷切期望和嘱托。就在本次党代会一个多月后,12月6日河南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通过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五年行动计划(2017—2021年)》。作为曾经的中央高层核心智囊之一,前身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的谢伏瞻对宏观经济十分精通,参与过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文件和“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起草工作,组织起草了2009年至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而在今年的党代会报告中,谢伏瞻就创新地提出了建设经济强省、打造“三个高地”、实现“三大提升”的新思路,并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打好“四张牌”提出了河南改革发展的新路径。
第一张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四个强省”建设。重点是以发展优势产业为主导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构建产业新体系,促进“四个强省”建设。分别包括:第一,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实施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推动河南制造向河南创造、河南速度向河南质量、河南产品向河南品牌转变。第二,建设现代服务业强省,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大力实施“引金入豫”工程,做大做强“金融豫军”;推进全域旅游,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全国重要的旅游集散中心。第三,建设现代农业强省,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第四,建设网络经济强省,实施“互联网+”行动,加快互联网在制造业、服务业、能源等领域应用;推动电子商务大发展,完善电子商务服务生态链;实施大数据发展战略,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
第二张牌: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发展新动能。重点是建立创新载体平台、创新主体、创新机制等。党代会报告提出,提升载体平台,把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带动全省创新发展的核心载体,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加快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国家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中科院郑州工业先进技术研究院、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等平台建设。壮大创新主体,培育有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建设一批“双创”基地,发展一批小微科技创新型企业。
第三张牌: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拓展发展新空间。重点是把中原城市群一体化作为支撑新型城镇化的主平台。报告提出,要依托米字形综合交通运输通道,把中原城市群打造成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三个一批人”为重点,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持续实施“一基本两牵动三保障”,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证制度双落地,建立健全“人地钱”挂钩机制。
第四张牌:强化基础能力建设,打造发展新支撑。
重点是突出重点、弥补短板、强化弱项。报告特别提出,要加快建设郑州国际性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和一批地区性枢纽,全面建成米字形高速铁路网,有序推进“四纵六横”货运干线铁路网和城际铁路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和智慧交通,构建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十二五”期间GDP年均增长10.8%、决战决胜全面小康、“五大发展”闯出新路、全面实施“五大发展行动”、全国方阵走在前列、五年后GDP力争达到4万亿元……10月30日,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在省第十次党代会上作题为《坚定不移闯出新路决战决胜全面小康为建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美好安徽而奋斗》的报告,集中展现了过去五年的辉煌成就,生动描绘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提出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努力走出一条符合中央要求、体现时代特征、具有安徽特色的发展之路。
从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打造“三个强省”目标,到第十次党代会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谋划建设“五大发展”的美好安徽,安徽省委对中央精神的全面贯彻,对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形成了对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路径的科学把握。围绕实现“五大发展”目标,党代会报告提出全面实施“五大发展行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好安徽指明了科学路径。
实施创新发展行动,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改革是安徽最宝贵的遗传基因。新的历史条件下,改革必须与创新相结合,才能焕发出新的能量。党代会报告强调,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创建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和科研机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新建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和制造业创新中心,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快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
实施协调发展行动,加快建成城乡区域一体发展新体系。全面小康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党代会报告提出,积极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展期规划,健全拥江发展、两岸联动机制,打造引领全省转型发展的支撑带。提升合肥都市圈建设水平,支持合肥与淮南同城化发展,加快合肥与六安、滁州、桐城一体化步伐,促进合芜发展带、沿江发展带、合铜发展带、合淮蚌发展带建设,打造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都市圈。完善和落实支持皖北发展政策体系,高水平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大力实施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
实施绿色发展行动,加快建成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必须加快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党代会报告特别强调,大力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皖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人水和谐、绿色共享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山水相济、人文共美的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城湖共生、宜居宜业的巢湖流域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规划建设大黄山国家公园,加强大别山生态环境保护,争创国家旅游度假区。
实施开放发展行动,加快建成双向互动内外联动的内陆开放新高地。安徽省是长三角和中部地区重要成员,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如何找准安徽在国家战略中的现实定位,进一步发挥“左右逢源”的优势?党代会报告提出,深度融入国家“三大战略”,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苏浙沪地区实现全方位等高对接。
实施共享发展行动,加快建成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美好家园。打赢脱贫攻坚战,也是安徽省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重大任务。党代会报告强调,以大别山区和皖北地区为主战场,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切实做到“六看六确保”,落细落准落实脱贫攻坚任务。完善产业政策支持机制,大力实施带动能力强的产业扶贫项目,着力增强内生动力。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5.95%,继续位居全国首位,水、大气和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优,“清新福建”成为亮丽名片。这是福建省委书记尤权11月23日在省第十次党代会上,作题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报告时交出的靓丽成绩单。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从政时,仅福建长汀一地就前后去过五次,从福建到中央工作后,先后二度批示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如今,“长汀经验”已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省委书记尤权上任第三天,就到挂钩县长汀调研,了解水土流失治理措施,要求打好水土流失治理攻坚战,使荒山变绿、群众致富。作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福建省党代会报告以生态立论,对全面建设美丽福建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
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努力建设美丽福建。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契机,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党代会报告提出,完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部门“一岗双责”制度。支持发展绿色金融,推行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排污权交易等制度。健全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开展重点区位商品林赎买、生态系统价值核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试点工作。加强造林绿化,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质量,森林覆盖率继续保持全国首位。提升推广“长汀经验”,推进水土流失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
站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要历史关口,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11月15日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作题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而努力奋斗》报告,浓墨重彩地提出未来5年湖南发展愿景、发展定位、发展战略、发展举措,全面开启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新征程。
从2006年第九次党代会的“富民强省”,到2011年第十次党代会的“全面小康”,再到第十一次党代会的“五个强省”战略,杜家毫所作的报告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时重要讲话精神为主题,彰显红色热土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的特性。早在1995年,杜家毫就获得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并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和高级经济师职称,他的执政思路比较宽广而清晰,他擘画的未来五年湖南发展愿景,涵盖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基本现代化的目标要求。
建设经济强省。报告提出,要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贯彻“中国制造2025”战略,着力打造中国智能制造示范引领区。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磁浮技术、北斗导航、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产业化发展,统筹抓好高端装备、电子信息、大数据、物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装配式建筑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金融、信息、物流、会展、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建设全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建设科教强省。创新是湖南的优势,报告特别提出,依托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级园区,集聚创新资源,强化创新协同,努力建成区域创新高地。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建成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新材料等国家级创新中心,建立多层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
建设开放强省。湖南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区位优势明显。2013年11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湖南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从全局视野和战略高度科学阐述了湖南“一带一部”的区域优势。“一带一部”的崭新定位,让湖南不再“左顾右盼”。报告特别提出,要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深入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推动“湘品出境”,积极推动“万商入湘”,大力推进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积极争创自由贸易区。
建设文化强省。湖南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如何加速“文化湘军”崛起,打响湖湘文化品牌,报告提出,协调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实施文化名家工程,推出更多有湘味的精品力作。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整体实力,重点发展影视传媒、新闻出版、动漫游戏、演艺娱乐等优势文化产业,推动文化跨界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等。
建设生态强省。党代会报告特别提出,要深化两型社会建设,全面完成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第三阶段改革建设任务,在全省全面建设两型社会,努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以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为突破口,把治水与治山、治林、治田、治湖有机结合起来,“四水”协同,“江湖”联动,筑牢“一湖三山四水”生态屏障。
今后五年,是内蒙古自治区全面落实党中央对内蒙古发展战略定位、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关键时期。11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在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上,作题为《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报告,描绘了建设现代化内蒙古、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宏伟蓝图。
三条底线、“五化”协同。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自治区考察指导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守望相助的重点要求、“四个着力”的重点任务、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奋斗目标,为自治区发展确立新定位。而在这次党代会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要守住三条底线,即守住发展底线、守住生态底线、守住民生底线;促进“五化”协同,即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和绿色化深度融合、深层互动的战略举措等。
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作为身处内陆深处的自治区,在党代会报告中却把“开放”作为一个亮点进行了浓墨重彩般的描绘,为未来五年的发展打开了一片新格局,那就是充分发挥内联八省区、外接俄蒙的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形成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内外联动、八面来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党代会报告提出,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积极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完善同俄蒙合作机制,深化各领域合作,加快建设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扩大对东北亚的开放,打造东北亚地区合作的重要枢纽;密切同港澳台及东南亚的交流合作,拓展向南开放的新空间;加强同中亚、西亚和欧洲的经贸往来,构筑向西开放的国际经贸大通道。另外,还包括全方位深化区域经济协作,主动融入京津冀、辽吉黑等地区发展,积极承接沿海地区先进产业转移,抓好跨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园区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