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锉刀磨砺出的“大国工匠”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顾秋亮

2016-11-28 03:12
中国工人 2016年11期
关键词:大国工匠海试潜水器

小锉刀磨砺出的“大国工匠”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顾秋亮

顾秋亮,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职工,载人潜水器首席装配钳工技师,先后获得“全国最美职工”、“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江苏省技术能手”等荣誉。

自1972年到七〇二所工作,四十余年来顾秋亮参与了蛟龙号等几十项重大海工装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工作中的老顾爱琢磨善钻研,像一颗卯足了劲的“螺丝钉”,喜欢啃工作中的“硬骨头”。正是凭着这股爱钻研的劲,顾秋亮在工作实践中练就了较强的创新和解决技术难题的技能,出色完成了各项高技术高难度高水平的工程安装调试任务,并练就了“两丝”钳工的绝活。

2004年,老顾顺理成章地扛起了国家863重大专项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装配组组长的重担。这个团队此后为蛟龙号的总装集成、水池试验和海上试验立下了汗马功劳,曾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蛟龙号”上十几万个零部件,组装最大的挑战就是为“蛟龙号”装上“眼睛”。 载人舱是个球体,上面有三个观察窗,这意味着球体跟玻璃的接触面是一个锥形体,两者贴合的间隔精密度要控制在“丝”级。用精密仪器来控制这么小的间隔或许不算难,可难就难在载人舱观察窗的玻璃异常娇气,不能与任何金属仪器接触,因为一旦摩擦出一个小小的划痕,在深海几百个大气压的水压下,玻璃窗就可能漏水,甚至破碎,危及下潜人员的生命。因此,安装载人舱的观察窗玻璃,是组装载人潜水器里最精细的活儿。依靠着自己的经验判断,反复琢磨,反复试验,顾秋亮终于成功为“蛟龙”装上了明亮的“眼睛”。

2009年至2012年,顾秋亮作为蛟龙号海上试验技术保障骨干,全程参与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四个阶段的海上试验。他克服了严重的晕船反应和海上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等诸多困难,安排好家中生病的妻子,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每年近100天的海试中。他身先士卒,带领装配保障组不仅完成了蛟龙号的日常维护保养,还和科技人员一道攻关,解决了海上试验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如压载铁的安装、水下灯光的调整、布放回收接口的设置等,并将自己的技术和心得体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国家深海基地的技术人员,为海试的顺利进行和蛟龙号投入正规化的业务运行立下了汗马功劳。

怀揣崇高的使命感和荣誉感,他又投身到新的挑战中——组装新型载人潜水器。刚过花甲的顾秋亮仍坚守在科研生产第一线,为载人深潜事业不断书写我国深蓝乃至世界深蓝的奇迹默默奉献……

猜你喜欢
大国工匠海试潜水器
“深海一号”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水下辐射噪声控制关键技术
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交付海军!
海试归来,国产航母测试了啥
首艘国产航母或近期海试
“大国工匠”张翼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