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宁县瓜蒌产业现状与对策建议

2016-11-27 07:06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6年11期
关键词:阜宁县加工发展

●陈 洁

(阜宁县特种经济作物技术指导站 江苏 盐城 224400)

●孙天曙

(盐城市经济作物技术指导站 江苏 盐城 224002)

阜宁县瓜蒌产业现状与对策建议

●陈 洁

(阜宁县特种经济作物技术指导站 江苏 盐城 224400)

●孙天曙

(盐城市经济作物技术指导站 江苏 盐城 224002)

瓜蒌为葫芦科、栝楼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药食两用。瓜蒌全身是宝,其果、皮、仁、根均可入药,具有润肺化痰、散节润肠的功效,可预防冠心病、心绞痛、艾滋病、癌症等病症,炒制瓜蒌籽更是紧俏的保健休闲食品。瓜蒌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是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中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项目。本文结合当地瓜蒌生产实际,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在分析本地瓜蒌产业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瓜蒌产业的对策建议。

1 产业发展现状

1.1种植规模迅速扩大

瓜蒌是阜宁县传统的特经作物,2008年以前多以农户房前屋后、田边隙地分散种植。2011年芦蒲镇曹安村大田试种瓜蒌获得成功后,农民见到了真正的实惠,群众生产积极性高涨,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顺应农民种植需求,积极引导,合理规划,多措并举,大力推进,迅速将瓜蒌种植引导成为当地发展现代农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到2015年,全县瓜蒌种植面积680hm2,千亩以上连片种植基地2个,百亩以上连片种植基地7个,主要分布在郭墅、新沟、芦蒲、羊寨等镇区,其中郭墅镇众发瓜蒌种植基地规模达280hm2。并在全县建成了瓜蒌种植三大园区和一个三新技术示范基地,带动和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1.2种植效益明显提高

2015年,全县瓜蒌生产总产值2526万元,比2014年增加550万元,比2013年增加1200多万元。其中2015年生产瓜蒌籽758t,产值2047万元;瓜蒌皮1021t,产值275万元;瓜蒌根194t,产值62万元;青瓜蒌881t,产值142万元。瓜蒌生产亩均产值达2470元,为水稻的2.6倍,极大地改变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状况,广大农户也从传统低效的粮食生产模式中解脱出来,走上了发展高效农业的道路,使人力资源、环境资源、土地资源得到合理、高效地开发利用。瓜蒌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的农业特色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推动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民收入快速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3初级加工已经起步

阜宁县瓜蒌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多为原料型产品,本地尚无一家加工企业。为做大、做强瓜蒌产业,阜宁县多方考察、调研论证,把加工增值作为推进瓜蒌产业的重要抓手,切实解决了瓜蒌生产者的后顾之忧。阜宁永发农副食品有限公司在发展高效农业激励政策扶持下,2014年先期投入150万元,建立了市级瓜蒌产业园,建设了瓜蒌产业园的道路、涵洞、电力等配套设施。2015年又筹资400多万元,新建了厂房、研发中心,购置了筛选机、烘干线和包装设备,阜宁自己生产的瓜蒌籽已成功注册“阜之味”、“99牌”2个商标,其中“阜之味”瓜蒌籽荣获市政府全民创业大赛产品创新三等奖,列为盐城市地方特色农产品。本地种植、本地加工的第一批特色瓜蒌产品已经全面上市,预示着阜宁瓜蒌产业已向深加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4产销模式初具雏形

阜宁县发展瓜蒌产业的主要模式有4种。

1.4.1 “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 芦蒲镇曹安村在村党总支书记的带领下,成立了阜宁县风桂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了500多亩集中连片基地,带动村民种植瓜蒌,形成了瓜蒌种植专业村。

1.4.2 园区带动模式 抓住创建镇区农业“三特色”园区的契机,以郭墅镇王庄村众发瓜蒌园区、羊寨镇镇西村西园区、芦蒲镇三联园区为基础,鼓励扶持园区兴办瓜蒌深加工企业,消化吸收本地瓜蒌资源,增加瓜蒌的附加值。

1.4.3 协会牵头发展模式 成立阜宁县瓜蒌行业协会,将全县瓜蒌种植大户代表、合作社吸纳为协会会员和会员单位,通过协会活动,建立集技术培训、观摩、信息资讯发布、产品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服务体系。

1.4.4 经纪人带动模式 充分利用经纪人资源多、信息灵、渠道广等优势,积极引导瓜蒌经纪人带动当地农民种植瓜蒌。

②饮食目标: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病情,为患者固定饮食方案,注意饮食搭配,并控制脂肪、蛋白质、钠盐摄取量。教育患者学会自我计算食物营养值,学会采取食物代替法,保证日常营养所需的同时,控制血糖水平。除此以外,患者还需要摄入高纤维食物和新鲜水果。

2 存在问题及分析

2.1品种更新慢,病害发生重

一是瓜蒌品种的育种还未跟上种植需求。本地大面积种植瓜蒌已有十多年历史,种植面积也已超过万亩,但本地尚无一家专业瓜蒌育种机构,主栽品种多为从安徽引进的皖蒌3号,加之瓜蒌为多年生作物,品种更新速度慢,还没有来得及更新为抗性强、增产潜力较大的皖蒌7号、皖蒌8号和皖蒌9号。二是因种栽培技术不到位。瓜蒌现有栽培种植品种多,不同的品种混杂种植,导致不同品种、不同茬口、不同种植模式、不同管理水平的瓜蒌产量差别很大。三是种苗大运大调病害严重。本地种苗多数从安徽引进,本地繁殖少,安徽繁殖的种苗质量较高、品种多、选择余地大,但价格高,运输路途远,种苗损耗较大。更主要的是品种大运大调,土壤带菌严重,导致瓜蒌烂根的根结线虫病在瓜蒌基地上普遍发生,已成为制约瓜蒌产业的潜在因素。据调查,发病较重的田块株发病率达70%以上,较轻的田块株发病率在10%~20%。

2.2瓜蒌标准化生产配套技术不健全

瓜蒌从引进试种到大面积种植发展迅速,时间短,缺乏可借鉴的栽培技术和种植经验,适宜本地种植的操作规程尚未建立,对不同瓜蒌品种因种栽培技术、栽植期、密度设计、引蔓与整枝、打顶与雄株管理、施肥、浇水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多项技术环节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关键技术措施尚未优化组装、集成配套,可操作性不强,难以规范瓜农的栽培管理。特别是近几年瓜蒌种植效益高,自发种植农户多,缺乏相应的种植技术,管理也较为粗放,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有的因品种引用不当、对品种的栽种习性不熟悉,导致产量不稳定或下降;有的因棚架搭建不合理,部分农户的田块在台风侵袭后,出现倒架现象,导致损失较大。有的因分蔓和打顶时间不合适、雌雄株搭配不合理,出现了延误生长季节和花期不遇、授粉不良的现象,直接影响瓜蒌的产量。有的瓜农采摘时机把握不准,脱籽烘干跟不上,直接影响了瓜蒌籽的品质和价格。

2.3加工企业带动力不强,瓜蒌产销的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

2.3.1 境内具有瓜蒌深加工资质的加工企业仅1家,尚处于起步阶段,加工设备不先进,企业加工能力与当地产能不配套,还停留在初级产品的初加工阶段,产品的附加值不高。

2.3.2 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弱,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管理不规范,品种规格少,系列化、标准化和自动化程度水平低,配套能力差,质量检测装备滞后,企业的现代化管理经验缺乏。

2.3.3 缺乏规范运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现有合作组织多为分散或松散型,成员之间利益连接机制不紧密,风险共担意识不强,企业拓展外部市场能力有限,尚不能适应本地瓜蒌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3.4 产销机制不健全 本地瓜蒌初产品基本是以安徽、浙江等地的中间商收购为主,由中间商收购,转卖给大型的中药材加工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由于种植面积的扩大、瓜蒌产量的增加,多数散户自行销售,中间商存在压价收购的现象,导致市场成交价波动幅度较大,瓜农收入不稳定。加之由于没有自己的营销团队和稳定的销售市场,产销脱节,造成瓜蒌种植效益在年度之间、农户之间相差较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瓜蒌产业的健康发展。

3 对策及建议

3.1引进培育优质瓜蒌新品种

种质资源和优良品种是生产优质瓜蒌产品的基础条件。为适应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需要,在对现有瓜蒌品种利用常规技术手段进行资源收集、优化、驯化的同时,加强瓜蒌新品种的良种选育、配种工作,对所收集的种质进行系统地评价、分析,筛选出具有优良种性的新品种;采用现代遗传育种技术和航天育种技术,培育具有优良和特异种性的新品种;建立良种繁育扩繁基地,筛选出种性良、品质优、适合本地种植的新品种。

3.2加大瓜蒌生产技术的普及力度

重点加强科技推广体系、优良品种培育和技术研发体系建设。一是以科技项目为依托,加大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协作力度,大力开展瓜蒌技术攻关,尤其是加强对瓜蒌根结线虫病、枯萎病的综合防治。二是建立健全技术培训体系,通过举办技术讲座、创办简报、现场培训等多种形式,普及瓜蒌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三是大力探索和研究瓜蒌+早春毛豆、瓜蒌+生姜、瓜蒌+甘蓝、瓜蒌+青(白)菜等套种模式,提高瓜田综合经济效益。四是系统研究瓜蒌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研究降低瓜蒌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超标技术、无公害栽培技术以及质量检测技术,促进瓜蒌产业健康发展。

3.3制订瓜蒌生产栽培技术规程

根据瓜蒌生长发育的特性和栽培要求,系统研究、分析和整理瓜蒌品种特性和因种栽培技术;对瓜蒌栽培技术、加工技术中共同性、关键性技术环节进行研究,力争拿出适合本地应用的栽培操作规程;对选择的瓜蒌品种栽培加工技术体系的各个环节进行研究评价和研究,对栽培中涉及的适宜栽植期、合理密度、引蔓与整枝时间、打顶与雄株管理、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科学防治病虫害、最佳采收期等多项技术环节,进行系统深入地试验、示范和研究,制订相应的种植规程和技术标准。

3.4大力推进瓜蒌产业园区建设

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自主创新,大力推进优势产业集聚发展。以现有瓜蒌集中发展区为依托,按照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原则,推动种植业、加工业集聚发展,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一是坚持集中连片,扶持规模经营,鼓励农户土地流转,实行统一经营。二是突出重点,扶优扶强,通过样板示范,实施规范化种植与科学管理,提高瓜蒌种植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三是发展多种模式,促进产业链有效衔接。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园区带动、协会牵头型发展等模式,实现产前统一规划,产中统一技术指导,产后统一收购、加工、销售。四是高度重视“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品认证工作,为提升瓜蒌品质、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奠定品质基础。

3.5做大培强龙头加工企业

按照市场化、产业化、集聚化的发展方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扶持重点放在政策、资金和服务上,加速现有产业资源的整合,重点培育发展一批加工技术先进、市场竞争力强、主业优势明显、具有较强投融资能力、扩张能力和区域竞争力及能带动地方经济和瓜蒌产业快速发展的企业集团。瓜蒌产业要有大发展,仅靠政府加大投入,没有民间资本进入肯定不行。针对本地瓜蒌缺乏规模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问题,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吸引民间资本入驻瓜蒌产业。另一方面,全力扶持、培强现有的加工企业,同时,加强对现有瓜蒌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扶持力度,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和加工能力,推进瓜蒌产业向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阜宁县加工发展
认识“超加工食品”
阜宁县古河镇突出“两特”“两环” 强化精准监管
后期加工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育的策略研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扩写训练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危难之时方显卫士本色——江苏省阜宁县环保局抗击“6·23”特大自然灾害侧记
菱的简易加工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