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公共体育场馆管理

2016-11-27 23:36:18吴澥吉林省延吉市延边大学体育学院吉林延吉1330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17期
关键词:运营管理体育场馆

吴澥(吉林省延吉市延边大学体育学院 吉林延吉 133000)



国内公共体育场馆管理

吴澥
(吉林省延吉市延边大学体育学院 吉林延吉 133000)

摘 要:该文从国内公共体育场馆的理论等层面来展开论述,对我国目前公共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与财政管理的模式进行了分析。作为国有资产的一部分,我国公共体育场馆也是属于这种模式。不管是属于哪一种经营管理模式,我们国家的公共体育场馆都存在着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为此,该文给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体育场馆 运营管理 国有经营 国有民营化

公共体育场馆是一种具备国有性质的资产,它所有的资产所属权属于政府部门,所以,在过去几十年,都是各级政府对公共体育场馆实行一种直接的管理。现阶段,我国的公共体育场馆主要是由各级(省、市或者是区体育局)的体育主管部门来经营和管理,然而,因为各地的公共体育场馆的数量增加,国家所能负担的经费存在不足的情况,所以,怎样去管理,让公共体育场馆能维持正常运营,成为很关键的问题。

1 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现状

从建国初期开始有公共体育场馆开始,一直以来都是实行统一收入与支出,且统一化管理的一直服务型的管理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体育事业开始蓬勃发展。公共体育场馆犹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起来。那么,因为公共体育场馆数量的增多,必然面临着国家管理政策上的正常调整。于是,公共体育场馆开始由全额预算管理,差额预算管理与自收自支管理方式上的调整与过渡。当然,目前还有一些比如北京工人体育馆、首都体育馆等早一批建立起来的大型的体育场馆,还属于典型的事业型公共体育场馆。

除了事业型的公共体育场馆之外,还有一种体育场馆管理模式——企业型公共体育场馆。前几年,我国的全运会成功的被举办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界限,从那时候开始我国大多数的体育场馆开始实行一种企业化管理。也就是说由我国的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负责来管理,亦或是企业派出法人代表来进行经营管理。在最近几年,一大批的企业型公共体育场馆在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比如:在2008年声势浩大的北京奥运会举办完之后,上海东亚体育中心、五棵松体育馆、国家体育馆等都属于一种企业型的管理模式并且管理的。

2 公共体育场馆的经费管理模式

2.1全额预算管理模式

在建国初期,我国成立的一大批体育场馆的预算管理,基本上都属于这种全额预算管理的模式。这种模式的管理方式是:公共体育场馆把财政的收入与支出都上交国家财政,收入归上级财政部门管理,支出也由上级财政部门支出。这种全额预算管理模式,适合那些经济收入低的公共体育场馆。

2.2差额预算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说是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的公共体育场馆的预算管理模式。因为目前所存在的公共体育场馆,自身是有着一定收入的,用收入来抵消支出,不足与盈余都归入国家的财政预算。也就是说,如果这个公共体育场馆的收入大于支出,那么就把收入剩余部分上交给国家,如果说支出大于收入,则由国家来把这部分钱来补齐。

2.3自收自支型公共体育场馆的管理模式

自收自支管理是指公共体育场馆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可以抵消与补充自身的经常性支出,但其不具备企业化管理条件。这种模式的财政管理模式,其公共体育场馆的员工还是按照事业单位的编制对待,按照事业单位的标准来领取各项工作与福利。

3 现阶段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事业型公共体育场馆管理模式太过陈旧

前面已经说过,公共体育场馆隶属于国家的体育行政部门,那从1949年建国初期所建立大的公共体育场馆,可以说都是靠国家的资金来盖起来的,最初也大多数都是由国家财政来负担支出,维持着运营。这种模式,长期以往会让这些公共体育场馆的运营者缺乏一个进取心,也没有约束的机制。

3.2我国目前的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没有激励机制

大多数的公共体育场馆属于事业型,所以,绩效工资、薪酬制度以及人事制度等都属于国家所属。可以说,很长时间存在着大锅饭模式,干活多的拿不到钱,干活少的却可以拿到高工资,长此以往,公共体育场馆的员工都不爱干活,这样就导致体育场馆的经营开发都属于负债状态。

3.3没有好的经营管理人才来管理

公共体育场馆目前都是国家的行政管理部门派人来管理。这部分被派的人存在着学历水平不够,管理水平欠缺的问题,也从某种程度上限制着我们国家的公共体育场馆发展。这样的模式,会让经营变得很落后,管理效率也不高。

3.4企业型公共体育场馆存在问题

很多的公共体育场馆,虽然属于企业化管理。但是在一些对人员的考核机制方面,还是沿袭着事业单位的模式。缺乏企业经营的相关配套的管理措施与相关制度,必然也缺乏活力以及规范性。公共体育场馆虽也得到国家的财政的补贴,然而因为其管理的机制协调性不够,内部管理机制不够,所以,导致其运营的需求不能很好满足。这样的结果,会让我国家公共体育场馆的内部供血严重不够,当然就无从谈起经济与社会效益。

4 公共体育场馆的相关管理对策

4.1提高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管理的效率

体育场馆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在全面发展公共体育场馆的管理机制基础上,对管理实行职责与权利的分界,去强化市场化的经营管理意识,去建立公共体育场馆真正的有序的秩序,从而让公共体育场馆更健康发展。

4.2公共体育场馆经营也要注意经济效益

公共体育场馆虽然有着给社会群体带来健身强体的载体作用,但也不能完全成为慈善机构,也就是也要注意经济效益。所以说,公共体育场馆不妨一方面为社会公众的健身、运动训练、体育赛事等提供场馆,满足我们国家所提出的全民健身计划的措施。但是,公共体育场馆也不能完全不管经济效益。一定要建立一定的市场化观念,去获得经济利益。

4.3要寻找到发展的契合路线

目前,我们的国家公共体育场馆大多在实行企业化的改制,但是这个改制的路,是一条非常漫长的任重道远的路线。只有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真正地去规范,去建立与健全自己内部的管理机制,去明确公共体育场馆的市场化定位,去真正地戒掉以前那种只依靠财政拨款的恶习。比如:可以在以下方面多多做文章:场馆的冠名、体育培训方面做文章、文体演出形式、展销会、体育场馆的附加无形资产的开发,体育场馆进行品牌经营等。

参考文献

[1]杨远波,彭刚毅.对我国体育场馆现状与运营模式的探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6(1):83-85.

[2]周良君,谭建湘.深圳市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2):17-20.

[3]陈明.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模式[J].体育学刊,2004,11(3):25-28.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6(b)-0141-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7.141

猜你喜欢
运营管理体育场馆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2:12
体育场馆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方法与应用
基于电信运营商及物联网运营平台的研究
新能源公交车辆发展的政策支持及使用管理
博物馆免费开放后的运营管理
医药制造型企业总部层面运营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经济师(2016年10期)2016-12-03 22:35:05
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效益及对策探讨
医院大型设备的运营管理(pet—ct)
高职院校体育场馆运作与创收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