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视域下的中学体育教学指导
李彬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以文献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从运动生理学视角出发,对运动技能形成规律深度剖析。以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巩固与自动化阶段不同表现特点为依据,对中学体育教学组织进行理论指导。研究认为,中学体育教学组织应该按规律办事,教师应遵从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传授体育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运动技能;规律;中学体育;教学组织
1.1运动技能的基本概念
运动技能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大脑皮质主导下的不同肌群间的协调性。换言之,运动技能是指在准确的实践和空间内大脑精确支配收缩的能力。跑、跳、投、拉、推等基本技术术语运动技能的基本结构。
1.2运动技能的分类
运动生理学中将运动技能分为开式和闭式。开式运动技能特点是:①完成动作时,往往随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动作;②完成动作时,由多种分析器参与工作,并综合总的反馈信息。其中往往以视觉分析器起主导作用。对抗性项目术语开式运动技能如篮球、足球等。闭式运动技能特点是:①完成动作时,基本上不因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动作;②在运动结构上多属周期性重复动作;③完成动作时,反馈信息只来自本体感受器。多数单人项目运动属于闭式运动技能如田径、游泳等。在进行中学体育教学时,需要先进行运动技能分类,根据两者比较指导教学任务完成。
1.3运动技能形成的生理本质
运动技能是在大脑皮质指挥下由骨骼肌参与的随意运动。与本能不同,是在后天生活学习而形成发展起来的。运动技能是受意识支配的肌肉收缩活动,技能的形成是运动条件反射过程,从接受刺激发生反应,到大脑对刺激的处理,再到依靠肌肉系统做出反应,形成一系列复杂的、连续的、敏捷的条件反射。
2.1泛化阶段
学生在学习动作技术的初期,根据教师的讲解示范以及自身运动体验,得到的是一种感性认识,并不能把握动作技术的内在规律。由于人体内外界的刺激,通过感受器传到大脑皮质,引起大脑皮质细胞强烈兴奋。另外因为皮质内分化抑制尚未确立,所以大脑皮质中的兴奋与抑郁都呈现扩散状态,使得条件反射暂时联系不稳定,出现泛化现象。这个阶段中的肌肉表现为僵硬、不协调,出现多余动作。
教师在此阶段应该抓住动作的主要环节和学生掌握动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教学,不应该过多地强调动作细节,而应以正确的示范和简练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动作。泛化阶段是学生学习技术动作的初级阶段,教师需要通过直观教学刺激学生神经系统,包括学生对器械大小、构造;对场地环境、气氛;对规则判罚、要求都应该包括在内。循序渐进、分解教学,使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讲解与示范法,加强学生直接感受,更应多加鼓励学生,结合体育游戏,让学生体验成功感,树立学习信心。
2.2分化阶段
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对该运动技能的内在规律有了初步理解,一些不协调和多余的动作也逐渐消除。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渐集中。由于抑制过程加强,特别是分化抑制得到发展,大脑皮质的活动由泛化阶段进入了分化阶段。因此,练习过程中的大部分错误动作得到纠正,能比较顺利地、连贯地完成完整动作技术。这时,初步建立动作定型,但定型不巩固,遇到刺激,多余动作和错误动作可能重新出现。
教师在此阶段应特别注意错误动作的纠正,让学生体会动作的细节,促进分化抑制进一步发展,使动作日趋准确。在动作练习阶段可降低要求难度,更加要求对动作准确性的感知。教师在学生动作练习过程中针对易犯错误进行指导纠正,细心、耐心组织体育教学活动,可以适当加强学生做动作时抗干扰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的运动技能由分化阶段向巩固与自动化阶段优化。
2.3巩固与自动化阶段
通过进一步反复练习,运动条件反射系统已经巩固,达到建立了巩固的动力定型阶段,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集中准确。此阶段,不仅动作准确、优美,而且某些环节的动作还可能出现自动化,即不必有意识去控制而能完成的动作。在环境条件变化时,动作技术也不易受破坏。同时由于内脏器官的活动与动作配合协调,完成练习时也感到轻松自如。运动技能达到自动化阶段,随着外界环境的复杂,神经系统能够灵活地调动,调整身体活动。
在巩固与自动化阶段,一方面可以通过不断练习使动作更加精细准确,使动作更加完善巩固。另一方面,如果不再练习,达到这一阶段的运动技能会消退,动作技术要求越复杂,难度越大,消退得也就越快。教师应对学生提出更高层次要求,指导学生进行技术理论知识学习,更加有利于动力定型的巩固和动作质量的提高,使动作达到自动化程度。
运动技能的学习不仅与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理解能力有关,也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性格修养有关,与体育课程中的外在环境、器械设施、班风学风也有关。多种因素参与到学生学习运动技能好坏快慢之中,需要体育教师主动寻找适合教师教,符合学生学的教学规律。
运动技能的形成是一项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过程,有其阶段性的变化规律。在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把握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寻找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科学而合理地进行教学。体育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促进运动技能的学习,而教师运动技能的传授能力是体育教学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原则用于教学,按规律办事,必将得到事半功倍之效,也必将促成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之法。
[1] 王瑞元,苏全生.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293-298.
[2] 董文梅,毛振明,包莺.从体育教学视角研究运动技能学习过程规律[J].体育学刊,2008,15(11):76-78.
[3] 董程程,郭远兵.动作技能学习的历史脉络[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4,30(4):79-80.
Middle School PE Guidance Viewing from the Law of Sports Skill Formation
LI Bin
(PE college of Henan university,Kaifeng 475000,Henan,China)
Using method of literatur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ercise physiology,this paper carries out a deep analysis of the formation of sports skills.Based on the different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generalization stage,differentiation stage,consolidation stage and automation stage,theoretical guidance is offered to the the middle school PE.The research suggests that the organization of middle school PE should act according to the law,the teachers should follow the rules of sports skills which will achieve a multiplier effect. Keywords:sports skill;law;middle school PE;organization of teaching
李彬(1990-),河北唐山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