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伟(罗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体育系,广东 罗定 527200)
拓展训练理念对我国多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学的启示
彭伟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体育系,广东 罗定 527200)
依据拓展训练的多元价值理念,结合我国多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在专家调查的基础上,本文采用文献调研、对比研究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拓展训练理念融入多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学的启示进行了全面研究。通过分析,结论如下:拓展训练理念融入体育教学可以使教学目标多元化,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丰富教学组织形式,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性;有效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能动性;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内外相统一;改进学习评价模式,提高了学生自信心。
拓展训练;理念;多民族地区;体育教学
拓展训练本质上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式学习,也是终身教育活动的一项新时尚。我国高校开展拓展训练正处在多模式发展阶段,其中作为独立课程开课是发展的主流[1]。拓展训练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参与的个人或集体在解决问题、应对挑战的过程中磨练克服困难的毅力,提高解决困难的自信心、与他人沟通以及领导团队等方面的心理素质[2];对个人的人际信任,社会适应能力有正迁移的作用[3];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发掘潜能等方面的人格素质[4];提高体育参与意识以及能动性[5]。目前,我国多民族地区高校,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多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学存在教学模式陈旧、教学内容单调、师生交流阻隔等诸多问题。结合多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学情况,将拓展训练理念引入我国多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学中,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完善人格,以及增强民族之间的和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以人为本理念
拓展训练是一种以参与者为主角的全新学习训练方法,并不是简单的体育项目和娱乐的融合。在实施拓展训练时会以参与者为服务主体,根据受训者的知识背景、身体素质、专业等因素,有针对性地安排拓展训练内容和组织形式,并时刻观察和照顾参与者的感受以及心理变化,让其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获得快乐和锻炼,能够通过活动认识自我,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强化自我。
1.2体验式学习理念
体验式学习理念强调体验,体验是个人成长发展的最基本要素。对于参与者的发展而言,通过各式各样的体验,有利于发展其主体性和深层次的认知能力、态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人类群体的智力资源转化为个体智力资源。同时,有利于培养参与者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其学会学习,培养健康的社会情感以及创造精神。
1.3整体教育理念
整体教育强调逻辑思维与直接思维的关联、心与身的关联、个人与社会的关联等在内的关联教育,它符合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符合学习的特点和规律。整体教育课程突破了学科框架的束缚,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在学习过程阶段,拥有从选择项中进行自由选择的机会,促进学习者发挥与生俱来的成长的所有可能性。同时,还强调了学习必须同自身、周围的人以及社会、自然之间的沟通,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1.4开放性理念
当今时代是一个空前开放的时代,经济的全球化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更加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拓展训练是一种全方位开放式的新型教育活动,它的评价模式是一种综合性评价,它重视的是活动的过程,侧重的是一些重要价值观念和态度,以及自我概念,自我认识的提升,并非结果。这种评价的开放性打破传统的单一教育评价模式,建立的是一种多元化的富有弹性的评价体系和机制。这种评价机制会激发参与者的积极能动性,不断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1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观念应折射出现代教学的指导思想,以及与指导思想相映衬的新颖教学方法。而在现行的多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学中,依然存在以“运动技术”学习为中心,注重传统体育课程的“三基”,片面追求体育教学负荷强度来增强学生体质等传统教学观念[6]。另外,多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学也多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普遍采用传习式、填鸭式、灌输式等单一教学方法,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学观念的陈旧和教学方法的单一滞后制约了多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改革的纵深发展。
2.2体育教学项目设置不够丰富和完善
目前,我国多民族地区高校由于体育场馆、设施器材建设或师资力量存在不足。因此,多民族地区高校的体育教学普遍以提高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球类项目以及武术、健美操等为主[7]。对一些趣味性强、群众基础广的体育项目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并没有进行合理设置,造成大学生在选修体育项目方面存在局限性,迫使部分民族大学生选修自己不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进而造成了多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整体不高。
2.3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阻隔
由于多民族地区高校的民族学生和汉族体育教师在宗教信仰、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各种文化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各族学生的态度、信仰、行为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等,成为影响学生族际之间交往的因素之一[8]。另外,授课时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或良好的沟通,因此在长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容易形成情感隔膜和心理隔阂。在教学过程主要表现为:教学以教师为主体;教学呆板、机械;课堂缺乏师生互动;教学效果不理想等现象。
2.4体育场地设施的缺失和滞后
据调查多民族地区高校在体育建设方面投入经费不足,普遍存在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缺失、滞后等现象。在体育场馆设施资源开发上不够完善,对管理现代化的体育设施缺乏必要的知识、意识和经验,造成许多体育场地设施缺乏必要的维护,质量有不断下降趋势[9]。目前,多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观念和态度正在从以前的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以及追求个性化方向转变,他们会根据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情况选择体育课项目,所以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大学生选修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另外,多民族地区高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建设情况也制约着体育教师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与实施。
2.5课程评价体系不尽科学合理
据了解,我国多民族地区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学依然沿袭着传统的单一化考核模式,主要包括考勤、技能考核和体育理论知识考核三方面内容。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体育理论知识考核也仅仅流于一种形式。因此,学生的体育考核成绩往往只由考勤和技能考核成绩决定。这种传统考核模式过分注重了对学生运动技能的考核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等方面的评价,造成了学生体育成绩差异性较大的不利现象,影响了部分大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1制定多元化教学目标,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多民族地区高校传统的体育教学主要以技术传授为重点,以学生掌握技术、技能的情况为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目标存在单一性和局限性。而拓展训练的目标是多元化的,它既关注参与者的即时感受、精神、态度等主观意识,又关注参与者的心理感受与经验的获取。将拓展训练目标的多元化理念引入多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学,制定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把教学内容从描述性层面提升到程序性层面,把对学生技能的单纯传授扩展为对学生学习态度、意志、情感、社会协作能力以及对自己认知等方面的培养上,实现多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3.2丰富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传统体育教学中师生交流主要以教师的单方面交流为主,学生很少能参与到其中,造成课堂氛围比较消极、沉闷。而拓展训练强调的是团队成员的互相沟通,给参与者提供与他人交流的机会,让参与者体会到在一个团队中与人和谐交流、愉快合作的益处。因此,在多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充分发挥个体的创造活力,丰富教学组织形式,给各民族学生提供充分交流、合作的机会,使学生由“要我学”的被动接受转变成“我要学”的主动提高状态,而教师只作为引导者参与到教学中,协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
3.3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能动性
“以人为本”是拓展训练的理念之一,它以参与者为主体,有针对性的安排拓展训练内容和组织形式,让参与者体验到主角的感觉。同样,在多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考虑教学内容体系完整性的同时应注重教学内容的娱乐性、开放性和现代性。在教学过程中避免教师因民族大学生体育基础与能力不同在情感态度上存有偏见,而应以全部学生为授课主体,创造出丰富而有效的“动态统一体”,激励学生的学习斗志,调动学生进行体育学习、锻炼的能动性。
3.4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实现课内外相统一
多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灌输式”等封闭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个性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构建拓展训练式的教学模式,把拓展训练的理念或一些拓展训练如游戏、障碍跑、跳跃等简易项目渗透到多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学中,将游戏、娱乐、学习锻炼集一体,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娱乐中获得感悟,得到锻炼。另外,多民族地区高校的体育教师应重视民族文化认同,将教学课程设置分层,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民族学生的体育需求。再者,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意教学情境的设置,使教学情境不再局限于校内课堂,而是扩展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实现课堂内外的统一,不断提高多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的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3.5改进学习评价模式,提高学生自信心
拓展训练是自评、互评和教练评定三者结合的综合性评价,拓展训练考核不仅仅看结果,更多的是关注过程,是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结合体。这种拓展训练评价体系,它可以考虑到学生的起点水平、参与意识、锻炼程度以及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情况等各方面因素。多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借鉴这种评价模式,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可以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多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拓展训练是一项集体育运动、娱乐休闲和教育于一体的运动项目,具有多元化的价值功能。将拓展训练理念融入我国多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学实践具有很强的可行性。首先,它可以增强体育课程的实效性和趣味性,丰富多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学的内涵,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对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发展是一个良好补充。其次,有利于多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学生运动潜能的挖掘和创造力的培养。再者,对培养多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团队意识、合作沟通、心理素质、自信心、积极能动性以及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 崔冬雪,赵毅博,马冀飞等.拓展训练在中国高校中的发展现状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3(11):113-117.
[2] 孙璞,苏荣海,王振军.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影响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4):108-110.
[3] 张忠华.拓展训练对个人社会能力影响的研究---以沪、苏、宁三地参加拓展训练者为例[D].上海交通大学,2009,2.
[4] 张宏如,王雪峰.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人格素质的影响[J].中国青年研究,2007(10):52-55.
[5] 邓罗平,雷慧.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与体育行为的影响[J].体育科研,2007(2):94-95.
[6] 康万英.内蒙古地区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阴山学刊,2009(3):83-87.
[7] 赵易军.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6):63-65.
[8] 赛牙热·依马木.多民族地区高校教学中的文化差异问题探讨——以新疆高校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4):171-174.
[9] 郎朝春.西部民族地区高校体育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2011(7):92-93.
Enlightment of Outward Bound Training Concepts on the College PE of Multinational Area in China
PENG Wei
(Luoding Polytechnic,Luoding 527200,Guangdong,China)
Basing on the multiple values of outward bound training and the status quo of college PE of multinational area in China,this paper using methods of literature,comparative research and logical analysis to study the revelation of outward bound training concepts on the college PE.The main results are as follows: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are diversified by bringing the outward bound training concepts into college PE,and the students can develop themselves in an all-around way;the teaching organization forms are riched,correspondingly the students'learning initiative is highly encouraged;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s are improved,moreover,the unity of inside and outside of class is achieved;furthermore,a new mode of learning assessment is explored and the confidence of students is improved.
outward bound training concepts;border multinational area;college PE
彭伟(1981-),河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学校体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