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传佳中共六盘水市委党校 贵州六盘水 553000
六盘水市农村“三变”改革研究
金传佳
中共六盘水市委党校 贵州六盘水 553000
随着农村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过去靠单家独户的生产经营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迫切需要在农村进行生产方式的变革,六盘水市依据中央和省农村改革精神,结合本地发展实际,提出了要大力在农村推进“三变”改革,本文从“三变”改革的内涵、推进“三变”改革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对六盘水市农村推进“三变”改革的路径进行深入研究。
“三变”改革;内涵;意义;问题;路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农业农村发展也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处于又一个转折时期,农村改革正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与重中之重。黄延信等[1]的研究认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一是建立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关系的需要;二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扩大内需的需要;三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需要;四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需要。目前六盘水市农村靠单家独户的小规模生产方式无法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迫切需要在农村进行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变革。“三变”改革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源,整合了各类资金,推动了资源要素流动,使单家独户的农民集中参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产业化生产的大市场中,提高了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增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三变:就是指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简称“三变”。
资源变股权:是指村集体以集体土地、森林、草地、荒山、滩涂、水域等自然资源性资产和房屋、建设用地(物)、基础设施等可经营性资产的使用权,通过合同或者协议方式,投资入股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享有股份权利。
资金变股金:是指以各级财政投入到农村的发展类、扶持类资金等(补贴类、救济类、应急类资金除外),在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原则上可量化为村集体或农民持有的资金,通过合同或者协议方式,投资入股经营主体,享有股份权利。
农民变股民:是指农民自愿以自有耕地、林地的承包经营权、宅基地的使用权,以及资金(物)、技术等,通过合同或者协议方式,投资入股经营主体,享有股份权利。
(一)生态产业建设的需要
六盘水市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全面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3155”工程的决定,到2018年全市的生态产业基地将发展到550万亩。随着“3155工程”的深入推进,发展传统农业毫无利用价值的荒山、荒坡等村集体资产成为了种植茶叶、刺梨等经营主体竞相争夺的“香饽饽”。急需对荒山、荒坡等村集体资产使用权评估作价,使得农村“资源变股权”成为了推进生态产业建设的客观需要。
(二)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内在要求
到2013年,六盘水市没有经营性收入、村集体经济积累为零的“空壳村”占一半以上,村集体空心化,发展无力,想创业的农民缺资金、缺平台、缺门路,企业缺劳动力、缺土地。而与此对应的是这些“空壳村”有大量荒山、荒坡等“沉睡”的资源,使得农村“资源变股权”成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内在要求。
(三)扶贫攻坚的必然选择
六盘水市地处滇黔桂石漠化片区,扶贫攻坚任务重,每年投入大量的扶贫资金,但财政资金整合难、使用效率低的问题长期无法解决,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的问题。通过“资金变股金”模式,将各级下达的财政资金,在不改变资金用途的情况下,将资金整合起来,作为贫困农民和村集体入股企业股份,搭建村级组织、企业和农户共同发展纽带。确保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解决小规模分散经营与现代农业不相协调的问题。使得“财政资金变股金”成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四)规模化经营的重要抓手
资源分散、资金分散、农民分散的状态,是导致喀斯特山区农村生产力低下的主要原因,通过“三变”整合各种资源要素,形成产业形成规模、形成合力。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源,整合了各类资金,推动了资源要素流动,使单家独户的农民集中参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产业化生产的大市场中,提高了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经济效益,加快了农业现代化步伐。
(一)政策措施不配套
“三变”不是一个孤立的改革,要有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在我市“三变”改革推进中缺乏金融信贷、担保抵押、农业保险以及产权、股权交易平台等各方面相应的配套性政策措施,导致“三变”改革中可变资本总量小、来源有限,可承接经营主体数量少、规模不大,股份连接机制不紧密、农民积极性还不高等问题。
(二)基础工作不扎实
在“三变”改革中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宣传不及时、培训不全面、统计不精准指导不到位、示范不典型、操作不强等问题,加上清产核资工作跟不上,确权登记工作进度缓慢落后等,这些问题影响了“三变”改革的顺利推进。
(三)资源整合不到位
在资源整合上,往往只注重资源和单一性资源的整合,欠缺综合性资源和开发性资源的整合。没有充分借助国家和省的政策,深入挖掘本地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要充分整合自然性资源、经营性资产资源和财政资金资源等多方面优势,形成合力助推“三变”发展。
(四)经营主体不强
全市涉及农村改革的经营主体主要是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承接性经营主体直接参与“三变”改革的数量不多,规模不大、知名度不高、实力不强。除“黔宏牌凉都红心猕猴桃”、天刺力“刺梨果脯、刺梨汁”、“宜枝魔芋系列产品”、“盘县火腿”、“信友核桃乳”及“苦荞系列”产品等在省内有一定的知名度外,大多产品在省外缺乏影响力。还没有国家驰名商标产品、省级著名商标产品也较少。当前,投资规模大、产品质量优、品牌效应好、带动能力强、颇具市场前景、产值达亿元的企业没有,规模以上的企业不多,多数企业产值在500-1000万之间徘徊。
(五)风险防范意识有待提高
农民通过流转土地每年都能获得土地流转金,而且随着农产品挂果销售后获得的土地流转金还会增加,但这只是在承包土地的企业主把农产品销售出去并获利的情况下才会实现。许多的企业主在把农民的土地承包过来后,由于天灾、销售渠道未能打开、经营不善等问题连连亏损,不但自己无法盈利,更无法把应有的土地分红和劳作的工资分给农民,导致农民的收益无法得到保障。
(一)确保贫困人口全覆盖
六盘水农村“三变”改革的目标是改变原有的生产方式,确保全体农民脱贫致富。我们要优先把农村贫困人口纳入“三变”改革范围,不能把村集体中的优势人群作为“三变”改革的重点扶持对象,让既得利益者获取更大的利益,确保到2018年实现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截至2016年2月,六盘水共有56.88万亩个人承包地、36.79万亩集体土地、19.09万亩“四荒地”、40.9万平方米水域、2.75万平方米房屋入股;整合扶贫开发类资金1.71亿元,推动5.13万贫困户16.6万贫困人口参与“三变”,带动22万贫困群众脱贫。“三变”改革是脱贫致富的重要引擎,要确保贫困人口全覆盖,彻底让贫困人口通过产业实现脱贫。
(二)全面开展清产核资
开展“三变”改革,首先要摸清家底。陈锡文表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一是搞清自己集体到底有多少“家当”;二是希望在经营这些资产的决策过程中能够公平公开,管理民主;三是经营结果能够公平分配。各乡(镇、办)要成立专门机构,专人负责,以行政村为单元,对村集体的资源、资产和资金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对村集体耕地、林地、草地、荒山、荒沟、荒丘、荒滩、水域等自然性资源资产和房屋、建设用地(物)和基础设施等经营性资产及资金逐一进行核查清理,登记备案,进一步摸清村集体“三资”存量、结构、分布和运用情况,界定资产、明晰产权关系,建立健全村集体“三资”管理台账,做到帐实、帐款相符,为激活村集体资源潜力,公平分配经营结果,推进“三变”改革奠定基础。
(三)着力打造发展平台
一是打造单一性初级发展平台。对初步具备发展种植、养殖、乡村旅游等基础条件的区域,先行发展一批规模适度的特色产业,形成产业特色突出、市场前景较好、“一村一品”或者“一乡一特”的初级发展平台;二是打造规模化中级发展平台。在全市现有的农业园区和旅游景区的基础上,加速推进主导产业发展,形成规模化、覆盖广的产业示范基地;三是打造综合性高级发展平台。
(四)大力开展招商引资
一是引进一批市外优强企业。重点推介一批“三变”改革招商项目,积极参加省内外组织的各种招商引资推介会,引进市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三变”的承接载体;二是引导一批市内企业参与“三变”改革。加大引导本市以煤矿企业为代表的非公经济转产投资农业,通过“三变”改革系列政策的宣传,引导市内优强企业转产投资农业,参与“三变”改革。
(五)完善配套体系建设
一是建立融资平台。建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通过惠民贷款等方式,积极吸纳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通过网上众筹、企业投资、农民出资等多渠道、多方式壮大“三变”改革资金;二是完善农业保险体系。要充分保障农民的利益,防范风险,扩大农产品承保范围。
(六)加强产品市场培育
一是做好市场拓展。目前六盘水市的农产品大多在本地销售,没有形成大的市场。企业要积极走出去,以北京、上海、广州、重庆、贵阳等为目标市场,建立专卖店、专销区、专销柜,让产品走出本市,扩展到全国甚至出口到国外; 二是打造农产品品牌。品牌是企业的生命。围绕红心猕猴桃、刺梨、富晒茶、小黄姜等优势产业,抓好品牌打造,提升六盘水市农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量;三是推进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逐步提高凉都特色农产品在淘宝、京东、阿里巴巴等优势电子商务平台的销售率。加快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让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有销路、有市场,并在电子商务平台上有诚信度、知名度、美誉度。2016年6月,水城县野钟乡金玲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采用“互联网+”销售模式,该公司种植的猕猴桃才“晒网”销售三天,就卖出800余吨出现断货的情况。从这个成功案例来看,农产品除了生产,更重要的是销售,特别是农产品对保鲜时间的要求较高,过了保鲜期就无法销售,全市的农产品都应积极探索采用“互联网+”销售模式,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把农产品及时销往全国各地。
(七)探索“三变”改革多种运作方式
除了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农民流转土地和提供劳动力这种传统的运作方式以外,还可以探索“三变”改革的多种运作方式,如可以不通过引进企业,而是农民以村集体为单位,自己出资,可以获得大量的分红,如践行“三变”改革最为成功的钟山区双戛乡河沟村。该村成立建筑工程队,实现了一定的村集体积累以后,又在总投资400万元的河沟二期过渡房建设工程中,发动农户自愿投资购买股权,积极推动农户利用手中闲散资金入股投资建筑工程队。目前工程建设已经完工,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40万元,入股村民获益30万元。如今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已达180万元,通过股份合作不仅盘活了集体土地和农民手中的闲钱,也为农民从“股份红利”中实现了多渠道增收,村级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进一步增强。这是对“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成功的尝试。还可以通过农民以土地、土地流转金等入股,让农民获益。如钟山区大河镇裕民村以“三变”改革为契机,成立了乡村美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农户以土地、土地流转金等入股,盘活了全村800多亩板栗基地和2000多亩经济林。考虑到经果林的经营周期长,暂时无法产生经济效益,合作社计划发展林下种植中草药,预计每亩将为入股农户增收500至1000元;将来板粟基地产量能达到每年10至20万斤,如果按每斤5元计算,板粟基地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0至20万元,入股农民预计每亩板粟将增收1000至2000元。同时,合作社还返聘农户参与生产和管理,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了社区集体与农户个人的“互利双赢”,这是对“资源变股权、农民变股民”的一种全新尝试。
钟山区双戛乡河沟村“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以及钟山区大河镇裕民村“资源变股权、农民变股民”的尝试是对“三变”改革众多运作模式中的成功探索,他们的发展经验给全市“三变”改革的探索提供了借鉴。
六盘水通过农村“三变”改革大力改变了过去单家独户的分散的经营方式,使之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需要,能极大地改善农村的发展面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为六盘水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找到了有效的路径。但“三变”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成功推进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的不懈努力,不断探索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的路径,从而成功推进“三变”改革的落实。
[1]黄延信,余葵,帅高康,王刚,黎阳,胡顺平,王安琪.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4,(4):8-14.
金传佳(1983-),女,汉族,贵州省六盘水市人,讲师,法学硕士,单位:中共六盘水市委党校,研究方向:全面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