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 静
提升养老中心“日间照料”服务水平
文 王 静
近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事业发展,相关职能部门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积极推进社区养老照料中心的发展。通过调研发现,北京市社区养老照料中心建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宣传效果不佳,周边社区配合度不高;人才吸引不利,优秀护理人员匮乏;运营成本较高,政府支持力度有限;法律法规制度亟待完善等。
在宣传和推广方面,与周边可辐射到的社区居委会合作,开展养老照料中心宣传开放日活动,加强对养老照料中心的宣传力度,帮助需求人群快速全面地了解照料中心的基本情况与服务内容,提高养老照料中心对周边社区的辐射作用。
在提高护理人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人员配置和专业化培训方面,养老照料中心应合理增加护理人员数量,按需分配护理人员,保证老年人服务质量。拓宽护理人员招聘渠道,通过完善护理人员薪酬福利制度等措施,吸引更多具有专业资格、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加入养老服务行业的队伍中。
同时,社区与高校社会工作、护理专业建立合作关系,将社区作为相关专业学生的实践教育基地,将最前沿的护理与服务理论带入养老服务机构,对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提供帮助。大力发展社区养老照料中心志愿者服务团队,并对志愿者进行相关服务的专业化培训。志愿者年龄较护理人员年龄相对偏低,综合素质相对较高,在沟通交流方面更具优势也更具活力,有利于社区养老服务中老年人精神慰藉服务的开展。
此外,根据不同护理人员所在的岗位不同,完善护理人员分岗位、分项目专业化全方位的培训机制,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与职业道德素养。同时,设置相应的培训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护理人员绩效挂钩,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政府应全方位支持社区养老机构开展日间照料服务项目,并给予政策、资金等优惠和法律保障。目前,北京市养老机构主要为全天入住机构的老人提供全套的养老服务,但由于机构自身经营成本较高,运营压力较大,政府当前提供的有限的资金补贴与政策支持不足以帮助机构解决资金与运营方面的困难,只有少数资金周转较快、运营情况较好的养老机构会向所在街道和社区的老年居民提供养老照料服务。
因此,在推动北京市社区养老照料中心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应起到主导引领的作用,根据北京市各城区老年人对养老照料服务的实际需求情况与当前养老照料中心建设情况,科学合理规划北京市社区养老照料中心日间照料服务的发展方向。
具体来说,一是建立日间照料服务项目基金,加大对社区养老照料中心和开设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养老服务机构的资金补贴,如供暖的天然气费用、水电费等给予实施居民价而不是商用标准的优惠政策。二是建立统一的养老照料服务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对养老照料服务开展情况较好的机构予以公开表彰和资金上的奖励。三是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相关法规和准入、退出、监管制度,规范养老服务市场行为,这样既能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也能免除机构和想创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民间力量的“后顾之忧”。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社会保障系教授
责任编辑 郭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