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要从细微处做起

2016-11-26 03:21陶进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3期
关键词:尊重成长教育

陶进

【摘要】尊重他人的核心是平等,是对他人人格的承认与尊敬。尊重他人,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诚意,“诚于中而形于外”。尊重他人不是对别人的恩赐,而是他人应获得的一种权利。教育工作也不例外,作为教师,如果不尊重学生,也就得不到学生的尊重,那么我们的教育、教学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根本就没有效果。可见,在教育中懂得尊重学生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问。从细微之处做起,关系到教育的成败问题。本文笔者简单围绕尊重学生从细微处做起展开分析。

【关键词】尊重 学生 细微 成长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3-0180-02

尊重,是人类最起码的道德共识,是全球的底线伦理原则。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尊重可以产生信任,信任可以使双方敞开心扉,可以让不是朋友的人变成朋友,可以让原本不可能办成的事变为可能。相反,不尊重他人,可能什么事情都办不成、办不好。尊重他人的核心是平等,是对他人人格的承认与尊敬。尊重他人,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诚意,“诚于中而形于外”。尊重他人不是对别人的恩赐,而是他人应获得的一种权利。教育工作也不例外,作为教师,如果不尊重学生,也就得不到学生的尊重,那么我们的教育、教学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根本就没有效果。可见,在教育中懂得尊重学生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问。

在生活中,能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能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可见,能做好一件小事非常重要,任何时候都要注意细节,从细微之处开始抓起,才能逐渐成就大事,教育行业也是如此。教育学生要从每个细微地方开始抓起,注重和学生在一起的每个细节,在细节中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书,还有育人,做好细微之处,可以让我们明白在教育中追求完美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这要求每个教师必须切实行动,不然再好的想法没有落实相当于是没有价值的,还不如落实一件小事来得实在。我们要知道,事情不分大小,只要能做出成绩来,就是一个成功的人。教师对待学生也是如此,教师要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带动学生也要看中小事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做好小事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提升自信,提升他们对世界观的正确认识,提升他们的各项能力,从而从点滴中帮助学生成长。

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天职。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不但可以和谐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外界的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而充分的尊重学生,则要从细微处做起——从说话的语气、语言艺术方面做起。教育者“我跟你讲……”,“你看看你那德性……”,“我告诉你……”学生往往认为教育者很霸气,居高临下让他们感觉很压抑。“本来你讲得很有道理,但那种语气,让人听了觉得不舒服……”——一个高中学生如是说。

“我的一切做法都是为了学生好,让他成才,促他进步……”这是老师的最弹簧的理由。而这些不规则的教育语言,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很多时候还会恶化师生关系。

在这里,从一个学生与语文老师的纠纷说起。

该语文听写了,学生把书随手往课桌上一扔,书掉下去了,语文老师恰好走到了他的桌前,书恰好就打在了语文老师的脚上,老师也就顺便一脚把书踢开了,并说:“你看看你,像读书的吗?怎么学的,还不快听写!”。学生也生气地说:“我听写不起,不想听写!”师生之间便争吵起来。

下课后,老师就交给我来处理。语文老师说了一句话:“你看你学习的态度,反正也没有两天了,我也不想多说什么”。学生接过话:“你凭什么踢我的书?请你的吗?”一脸的委屈,满脸的不服气。老师无法从正面回答,脸也红了,显得非常尴尬。我先支开了老师,然后回答学生的问题。我首先说老师踢你的书肯定不是对的,但是我想请你想一下,老师的这种情绪是怎么产生的?请你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如果今天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做?然后你再思考一下,你把书就随手那么一扔,掉下去了又说明了什么?假定这不是学校,而是在社会中,在一个单位的上下级之间,你还能这样吗?如果还是这样处理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我就这样把他引入到对自己人生道路可能要面临的一些问题来让他冷静的去思考。

让他思考了一段时间后,我问他:“你有过错吗?你认为怎样去认识和处理这件事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双方的伤害?人与人相处,不能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和情绪,要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往往一件很小的事情里面包含了大学问,你仔细想想,如果今天你们换了位置,你会怎么做?”他在认真的思考之后,认识到了他的错误,并说他将认真的向老师赔礼道歉,这位老师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向学生道了歉,一场师生之间的不愉快,就这样被化解了。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教育工作中,也许你不经意的一句话就刺伤了学生,也许是你不经意的一个动作,就破坏了师生之间本来正常而良好的关系。因此,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必须尊重学生。人与人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我们尊重了学生,学生自然也会感觉得到,感受到教师的良好人格,从而他们也会尊重教师。而尊重学生最重要的是要从细微处做起。任何大事都是由小事积累起来的,小事做不好,大事就难以成功。要做好我们的教育工作,注重细微之处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张凤翠. 学校德育要从细微处做起[J].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01)

[2]董树梅,和学新,张扬,王文娟.学生尊重行为的现状调查与思考——基于学生的问卷调查[J]. 教育科学研究. 2015(01)

[3]和学新,王文娟. 近十年我国“尊重与教育”问题研究评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22)

[4]和学新,王文娟. 师德修养是师德成长的本质追求[J].思想理论教育. 2011(06)

[5]王守纪,杨兆山. 以尊重为核心的现代师生关系及其建构[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25)

猜你喜欢
尊重成长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