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作业布置中存在的弊端及应对策略

2016-11-26 02:08陈芳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3期
关键词:课外作业布置作业

陈芳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3-0086-02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在作业“评价”这一环节又遇到了难题,一些教师和学生对高中数学家庭作业的布置没有完全认识其重要性,导致了一个比较尴尬的场面:那就是作业的守旧和不可忽略性之间的矛盾,即数学作业的必然存在性和它的无意义性。因为家庭作业是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堂知识而设的,也是目前高中生课外学习的主要方式,也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巩固,如果没有得到该有的效果,反而破坏了学生的作业积极性,那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了。毕竟当代教育背景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框架,所以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感觉到高中数学作业在方式设置、作业效果上都有些潜在的问题有待解决。

现阶段高中学生的数学课外作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下:

1.课外作业总量过大.虽然部分教师和学生认为“题海战术”是有效的,但绝大部分认为课外作业量太大,影响了他们的休息时间.这不符合新课改高效课堂的要求。熟虽能生巧,但过分夸大课外作业的功能,使学生承受了繁重的课业压力,学生的休息时间得不到保证,自然就降低了作业的效益,也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2.课外作业缺乏针对性,与课堂内容无法形成辅助关系。我个人认为作业缺乏针对性,主要是教师对作业的重视态度不够,只要数量上去了就熟能生巧了,而忽视了数学课外作业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还有就是对学生心态的忽视,数学教师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课堂备课上,对作业的备课关心较少。由于现代的教辅资料、习题集、练习册等层出不穷,多数教师在认真地上完课以后已无更多的心思去选择针对性的练习,大多随便找些题目作为作业,很难符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完成作业造成许多障碍,影响作业质量,同时也浪费教师许多时间去批改和讲解.长期以来,有相当部分学生对完成数学作业失去信心,抄袭、不交作业现象严重,导致学生最终对数学失去兴趣,影响教学质量。

3.作业没有层次性,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学生数学能力参差不齐,甚至两极分化,特别是普通中学的学生,同样的数学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也有高低,在对待作业上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因此因材施教是必须的,没有有效的作业配合,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

4.作业形式单一,缺乏应用性,与实际教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也不大。目前,大多数教师布置课外作业一般选取教辅书或课后练习,其实作业并不局限于书面练习题。

面对目前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从实效性的角度我提出了以下做法,对作业分层设计,突出实效性,从影响中学生作业低效原因的分析出发,实现从原先所谓的“任务”转化成学生自身学习的一种需求。我们尝试从改变作业的形式、内容、以及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等方面进行思考,实行分层作业模式,从而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合理、有效的完成作业,达到良好的课后巩固的效果。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能让教师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综合信息,从这些信息中,教师不但可以比较准确地了解学生“学”的情况,还能及时发现教师“教”所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调节教学结构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1.我重新设置了作业内容和要求.对于作业的内容布置上,放弃用那些惯用的习题册或者课本单元后的练习题,寻找新的题型.在题量上以3-5题为宜,相对容易的题目占多数,难题的设置要超出课本的要求,这样让能力相对好的学生和差的学生都能够找到可做的题目。这样做有几个好处:明确作业目的,以高质量代替多数量,难易兼有,学生能找到兴奋点,另外,作业的题型新颖,这也是一个兴奋点,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加强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并提出针对性意见,学生学习是一个特殊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应用学习策略的活动,我们可以这样想,如果把学习看做是一项交易,学生在这过程中付出了自己的所能,而教师仅仅签个日期就发下来了,那么学生的心理难免会失衡,面对教师的冷淡,学生的心理也会逐渐冷淡,学生在乎的是与教师间的“投入产出比”。例如,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可以用一些评语,恰当的评语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方法太好了,可要细心呀!”、“解得巧,真聪明”、“看到你在进步,我万分高兴”,这种带感情色彩的评语可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心里会充满希望.“爱动脑筋的你肯定还有高招!”这样的评语可使学生开启心灵,驰骋想象,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课外作业总量做到精而简.结合的实际情况,大部分学生认为课外作业量太大,影响了他们的休息时间。这不符合新课改高效课堂的要求.虽然熟能生巧,但过分夸大课外作业的功能,使学生承受了繁重的课业压力,学生的休息时间得不到保证,自然就降低了作业的效益,也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4.作业分层布置.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学生数学能力参差不齐,甚至两极分化,面对同样的数学作业,有的吃不饱,有的还不会做,相互抄作业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完成作业的质量也有高低。

5.作业形式多样化,注重应用性,强化与实际教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数学教师布置课外作业一般选取课后练习题,也可选高考题,创新设计上面的题型。

6.采用分类评价学生作业的方法测评学生,对学困生判分适当放松,对优生判分适当从严。在完成作业的时间上,中等生和学困生可适当放松,对优等生可紧些。在考核时也分层考核,在一张试卷中设计基础题、中档题和拔高题,基础题和中档题只供A组的同学完成,中档题和拔高题是优、中等生都要完成,而基础题是每个同学都要做的。在同一时间段内分值设计不同,采用附加分的形式来提高优、中等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7.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提倡学生把对数学作业的看法写进作文时,对作文的内容和字数都没有要求,学生并不觉得是项任务,而是可以倾吐感情的道具.这样,这样我既可以看到学生解题时存在的疑问,又可以了解学生对本次课外作业布置情况的反馈,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心态,以便在课堂教学时对症下药。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学生得到了合适的辅导,成绩有所提高,自然就更热爱数学.数学作文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能力的广阔空间,它能达到传统数学作业、数学考试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能弥补传统作业形式的不足,让我们都来尝试并探索这种新的作业形式。

总之,探索的路途上没有终点。作业布置中还会遇到难题,让我们携手优化作业布置方式、优化解题策略,对成功的学生尝试给予大胆的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成功的愉悦,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提高学习兴趣,让他们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从而增强学生做数学作业的兴趣,提高数学作业的质量,进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课外作业布置作业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有效性
浅谈“快乐的课外作业”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完成语文课外作业的兴趣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