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声像资料服务创新——以辽宁省图书馆为例

2016-11-26 06:28:36傅云霞
图书馆学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音像新馆声像

傅云霞

(辽宁省图书馆,辽宁沈阳110167)

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声像资料服务创新——以辽宁省图书馆为例

傅云霞

(辽宁省图书馆,辽宁沈阳110167)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图书馆传统声像资料的收藏与服务面临诸多挑战,以辽宁省图书馆新馆声像资料的服务创新为例,探索建立图书馆声像资料服务新模式。

互联网声像资料图书馆

声像资料是图书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声像资料馆藏曾经是图书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声像资料服务伴随着录音机、录像机、VCD、DVD机等设备的发展而呈现不同的时代特征,经历了磁记录设备、VCD、DVD、蓝光等不同的发展时期。随着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视频已经走进了日常生活,成为大众影视服务的主体。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声像资料服务如何走出传统服务模式,焕发新的生机,是声像资料服务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以辽宁省图书馆新馆声像资料服务创新实践为研究对象,试对图书馆声像资料服务的定位与未来发展问题谈几点认识。

1 辽宁省图书馆声像资料服务回顾

辽宁省图书馆从上世纪70~80年代开始收藏声像资料,当时只是原版外文和外语教材中随书附带的少量录音带、录像带。当时由于数量很少,只是当作纸本图书的附件,随书一起进入保存本库房。随着磁记录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设备的普及,读者对录音带、录像带的需求快速发展,辽宁省图书馆收藏的非书资料的品种和数量也越来越多,传统的随书管理难以满足读者的需要。于是,1992年辽宁省图书馆技术部增设了音像服务组,并开始对读者提供借阅服务。从1994年起每年拨出6万元专款用于购买音像资料,主要是录音带、录像带、CD盘,以及少量的LD盘。随着新技术的发展,陆续增加了VCD、CD-ROM等电子文献光盘。到2000年辽宁省图书馆声像资料采购经费每年达45万元,馆藏总量已达10万件。为扩大服务领域,实现优势互补,1999年省图书馆与辽宁三辰影库联合开办了三辰影库音像电子馆,主要以租借的方式,推出中小学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光盘影碟,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图书馆有偿服务的一个经典项目。截至2014年底辽宁省图书馆声像资料总量达到15万件。读者通过办理声像资料读者证借阅声像资料,也可以在电子阅览室利用光盘资料。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新的服务方式去适应读者的阅读需求,比如,在声像资料服务区开通了8个读者自助放映区。读者选择想看的碟片,利用图书馆提供的液晶电视和DVD观看,受到读者欢迎。这个方式在辽宁省图书馆新馆中仍然保留并扩大到16个座位,传统的放映模式对于老人和孩子仍然是最佳的使用方式。

2 互联网+环境对图书馆传统声像资料服务的影响

2.1传统声像出版量锐减

自2000年以来,我国传统电子音像出版业在盗版和网络视频下载的不断冲击下,音像资料出版急剧萎缩,出版量锐减。据《全国新闻出版统计网》公布的数据,2008年-2014年我国音像资料出版数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如图1所示。

图1 2008~2014年全国音像出版数量统计

从图1可以看出,音像资料出版数量从2009年开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12年以后快速下滑。2014年音像出版15355种,较2009年的25384种下降幅度达到60.5%。与此同时,辽宁省图书馆的采购数量也较2000年出现了大幅度的减少,每年入藏的声像资料只有1000种左右,不到2000年的1/ 3。声像资料的采访工作遇到很大困难,出版订单很少,没有预购,每年只能凭借为数不多的几次现场采购来补充馆藏。很多大型书店的音像销售展区已经撤销,只有儿童音像制品还有一定的市场空间。随着采购数量的减少,读者的借阅量也不断下滑,有效读者数量大幅减少。

2.2网络视频火爆,传统声像资料服务难以抗衡

2009年以来,网络已经成为国人获得视频资源的第一选择。目前视频行业的格局基本确立,网络视频行业的用户数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截至2014年12月,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4.33亿,比2013年底增加了478万,用户使用率为66.7%,2014年的新增网民对网络视频的使用率在50%左右。据统计某著名视频网站注册用户达到了两亿,活跃用户达1亿以上。一部16集韩剧的累计播放量达到40亿人次,关注度非常惊人。视频网站与用户的粘合度超过了综合性网站几倍。图2为2008年到1014年全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示意图。从图2可以看到,从2008年2亿用户增长到2014年4.3亿只用了短短6年时间,用户数量增长迅速。优酷、爱奇艺、百度影视等视频网站集合了专业影视、自制节目、原创节目等众多题材。拥有了数量庞大的用户群,并且付费用户比例都超过10%,传统的声像传递方式很难与之抗衡。虽然目前这些视频网站仍在如何盈利的道路上摸索,大多数视频网站仍然在靠不断融资发展,但其庞大的用户群体,让风险投资对未来充满期待。

图2 2008~2014年视频用户规模变化示意图

2.3手持移动设备成为视频资源的主要利用工具

随着4G网络的普及以及资费标准的下降,很多人用手机利用视频资源。据统计,从网络视频用户终端设备的使用情况来看,71.9%的用户选择用手机收看网络视频,手机和移动设备成为网络视频的第一终端,智能手机使得传统声像资料服务更加弱化,甚至边缘化。无线网络环境的升级,使得读者在碎片化时间的节奏中,仍然能有效使用网络视频。很多读者走进图书馆或者公共场所第一个要问的就是WIFI密码。很多人将大量视频缓冲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中,随时随地的观看,大屏智能手机+充电宝+高保真蓝牙耳机已经成为视频使用者的“标配”。4G网络的普及和5G的研发为未来手机视频服务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以前下载一个高清电影需要6-7个小时,现在只需要几分钟。中国正发布5G移动网络,比4G网络快数百倍,每秒下载理论传输数据能达到10GB,下载一个高清电影也就几秒种,这就是技术的力量。信息化部表示在2020年我国将推出5G的商用。如果我们仍然沿袭传统服务模式,就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3 辽宁省图书馆声像服务的创新应用模式

辽宁省图书馆新馆于2015年8月22日在浑南新区试开馆。新馆总建筑面积103150.45m2,是目前国内单体建筑最大的省级公共图书馆。2016年1月,作为新馆二期开馆项目,全新的多媒体服务区向读者提供服务。新馆多媒体服务区在功能区设计、服务项目策划、声像资料阅览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前期调研和论证,对服务模式进行了调整,突出互联网+环境下声像资料的特点,通过传统与现代的融合,重新打造声像服务区,以崭新的面貌为读者提供全新的阅读体验。多媒体服务区位于新馆二楼南侧,面积4000余平方米,阅览座席450个。

在辽宁省图书馆新馆业务布局中将传统声像资料服务整合到多媒体服务区,突出了网络时代数字声像服务的引领作用。新馆多媒体区分为VOD点播区、传统视听资料放映区、影视资料欣赏区、电子阅览室区四大部分。

3.1VOD服务区

VOD(Video On Demand)即视频点播技术的简称,也称为交互式电视点播系统。视频点播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发展的产物,是目前比较成熟的网络视频播映技术。其多并发、图像清晰、传输稳定、启动迅速等特点,使得VOD技术广泛应用在视频节目点播、数字电视广播、电子商务等领域。新馆VOD系统由两台高配服务器、60TB的存储设备和30台24寸触摸屏组成。软件系统可支持的媒体文件格式包括MPEG4、AVI、ASF、WMV、RM、MP3、MP4、MOV、SWF、FLV、MKV、PMP、PDF、DOC等几乎所有常见的媒体格式,做到真正的全兼容性,采用先进的缓冲技术,充分保证系统拥有最优秀的同步性和最短的时延性,启动时延极短,新馆整体网络主干网达到万兆,到桌面也达到千兆,这为VOD的服务奠定了扎实的网络基础。VOD服务以共享工程的视频资源为基础,整合部分商业化视频资源,为读者呈现了一种全新的视频资源使用体验。

3.2传统视频资料放映区

在新馆规划声像资料功能区规划中,就是否继续开展声像资料的外借服务的问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传统的外借服务方便了读者使用,但带来音像资料的丢失、划伤等问题一直困扰着管理者。一部完整的电视连续剧碟片借阅2-3次后就出现多片不能读取的问题非常普遍,读者意见很大。而对于这样全套的声像资料,只能重新补购。另外,对于一些国外原版的CD、LD以及国内有重要史料价值的碟片,由于这种损伤是不可以逆,不可修复的,所以对于馆藏来说是一个重大损失。两害相权取其轻,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停止了声像资料的外借服务,以保证这些碟片能够为更多的读者服务,使得这些馆藏使用周期更长,更加利于馆藏保护。考虑到读者利用的实际,在新馆重新规划了传统视频资料放映区,把放映区与声像资料馆藏紧密结合,方便读者使用。从原来8个自助座席增加到16个;配置了休闲沙发、液晶电视、DVD机、高保真耳麦,方便读者利用。以视听文献区所藏近9万件馆藏为依托,提供包括政治历史、文化艺术、语言教学、音乐戏曲、休闲旅游、养生保健、国内外经典电影、连续剧等几万种高质量碟片的自助欣赏服务。

3.3影视资料欣赏区

影音资料欣赏区是新馆功能规划的主要亮点之一。网络时代读者的视频需求对图书馆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立足于馆藏音像资料,参考同行的经验,新馆在视听欣赏服务上做了大胆有益的尝试。围绕“音像”为读者打造了一个极富震撼力的音乐圣殿。整个区域由专业听音室、高保真立体声环绕视听室、3D影院和录音棚四部分组成。拥有发烧级顶尖的音响设备、世界最好的黑胶唱片机、JBL顶级影院系统和专业的音乐工作室,为广大音乐、电影爱好者及音乐艺术人才提供音乐影片鉴赏、体验、交流、创作和展示的平台,满足广大市民对高品质视听资料欣赏、音乐知识学习和文化休闲的需要,成为提升城市文化特色、活跃市民文化生活,净化心灵,感受高雅艺术的殿堂。这里是黑胶爱好者和音响爱好者的天堂。视听室以高保真音乐欣赏为主,兼顾3D环绕声影院。在这里可以欣赏立体声高保真音乐、环绕声音乐会、3D环绕声电影等。开馆以来陆续邀请专业人士开展音乐鉴赏、影视赏析讲座,聘请专家定期举办音乐沙龙活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者。

3D影院,满足广大市民对立体影视欣赏的需求,向观众展示3D立体效果,免费享受立体高清画面和高音质效果带来的身临其镜、惊险刺激,仿佛置身于影片的环境中,感受3D科技带来的新奇体验。

录音棚,全部采用国际品牌的专业录音设备及操作系统,拥有世界顶尖的音频制作平台。音乐发烧友和音乐艺术人才在这里可以进行各种音乐创作,编辑制作音乐和视频节目,并免费录制自己的作品,影音DIY是新馆推出的特色服务之一。

3.4电子阅览室区

电子阅览室是图书馆一个重要的服务窗口,是为读者提供网络服务的重要载体。新馆把电子阅览室建设与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等国家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紧密结合,视频服务、数字图书馆服务是其主要功能。新馆电子阅览室配置300台云桌面系统,独享500百兆宽带,桌面云系统、云终端盒子和鼠标键盘显示器组成新型服务管理模式,让读者的视频观看和交互体验更流畅、环境更安静、系统运行更稳定、个人信息更安全,同时图书馆管理与维护更加方便安全,节约能源,减少耗材和运营成本,电子阅览室成为读者使用网络资源的一个重要平台。新馆无线网络全覆盖,对于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的读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我们正在探讨将有线电视信号通过局域网提供读者使用的可行性方案。从技术角度看这很容易实现,关键环节在于解决有线电视信号接入的商务问题。

图书馆声像资料服务的创新应用不是一次简单的服务方式改变,而是对图书馆声像资料服务认知理念的升华。面对网络全媒体时代对图书馆行业的挑战,如何转变思路,抓住机遇,科学有序地开展图书馆服务,需要图书馆人不断去摸索和研究。

[1]赵琨.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实体音视频资源建设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2):48-52.

[2]张晓林.电子音像出版业发展面临的困局与思考[J].中国出版,2013(7):50-51.

[3]李许光.深圳图书馆音像资料外借服务探索[J].公共图书馆,2009(1):51-55.

[4]贾冬梅.图书馆音像资料服务的新方式[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3(4):28-29.

[5]宾锋.音像制品出版数量变化对图书馆音像资源建设的影响[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9):39-41.

[6]统计数据[EB/OL].[2016-05-10].http://www.ppsc.gov.cn/ tjsj/.

傅云霞女,1970年生。本科学历,副研究馆员。

G252

(2016-06-11;责编:徐向东。)

猜你喜欢
音像新馆声像
广西金海湾电子音像出版社
海外星云(2021年6期)2021-10-14 07:20:48
深圳科技馆新馆
现代装饰(2021年2期)2021-07-21 08:28:18
参加2018年江西省图书馆新馆馆徽(LOGO)设计
大众文艺(2020年20期)2020-11-18 08:05:08
能“看到”的声像定位 Bowers & Wilkins(宝华)705 Signature
试论声像包装与品牌塑造的新定位
中国军转民(2018年3期)2018-06-08 05:51:11
数字化背景下声像档案管理探究
兰台内外(2017年6期)2017-05-30 06:46:35
An Exploration of the Theme in “Paste” by Henry James
以人为本、科学谋划,以创新引导首博新馆建设
黄梅戏的音响化、音像化与歌曲化
中华戏曲(2016年2期)2016-01-22 08:19:47
来宾市图书馆新馆落成开放
图书馆界(2013年5期)2013-03-11 18:5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