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
康熙的创新是怎么消失的
叶檀
叶檀,知名财经评论家、财经专栏作家。《每日经济新闻》主笔、《解放日报》经济评论员,央视财经频道特约评论员。曾获《南方人物周刊》2008年度青年领袖、中国证券市场20年回顾与展望论坛20年最具影响力财经传媒人奖等奖项。主要从事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金融等领域写作。著有《拿什么拯救中国经济》、《中国房地产战争》。
创新会消失。如果这个社会不需要,或者创新没有价值的话。
中国明末社会是个对引入创新热情洋溢的社会,中国产品与美洲白银嵌入全球贸易链,大量传教士进入中国,数学、天文、军事等获得了长足进展,明清交替之际的战场上,“红夷大炮”起到关键作用。
明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徐光启可以说是睁开眼睛看西方现代文明的代表性人物。徐光启与传教士利玛窦成为挚友,他翻译了《几何原本》前六卷,汉语几何一词是徐光启创造的。主持修撰了著名的《崇祯历书》和《农政全书》,亲自进行农业实验,如果说中国有狄德罗式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徐光启算是一个。
这股西学热在清初余波未消。
康熙就是其中的传人。据传教士南怀仁记载,康熙日理万机,每天也要学习两三个小时。教授知识的传教士们往往都是天刚亮进宫,下午三四点钟才出宫。他让传教士督造便于南方山地的轻便火炮,绘制全国地图。他抿着葡萄酒,学着拉丁文,经常坐在院子里观察天象,为此还收藏了很多测量仪器。
康熙最喜欢的是数学,包括几何、代数,尤其是喜欢摆弄各种数学测量工具,如半圆仪、圆规、几何多面体模型,还有世界最先进的盘式手摇计算机。据法国传教士白晋回忆,康熙把业余时间全部放在数学上保持了两年时间。
当然,也有康熙学不会的。比如使用符号代数的优点,康熙跟阿哥们怎么学也学不会,这与康熙面对群臣炫耀自己对太阳阴影的测算能力,完全不是一种感受。
康熙的抽象思维还需要提升,但也不至于因为恼羞成怒就把算术、天文、测绘等一笔勾销,相反,康熙算是传教士、科技的最后一个好时期,虽不推广,也不至于赶尽杀绝。
巨变是在雍正即位之后开始的。
雍正元年七月二十九日,闽浙总督满保、福建抚巡黄国材就禁教问题联合用满文上奏。禁教正合满保心意,君臣完成了禁教措施的密商,开始履行大臣奏请、礼部议复、皇帝下旨的例行手续,演了一场心照不宣的禁教之戏。
因此,清末洋务运动之前,中国始终停顿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李鸿章等人到真正看到坚船利炮之后才大吃一惊,陷入苦思之中。
明末好不容易得到的创新失去了,自然科学断档,中国成为“没有数目字管理的社会”,是中国人特别愚昧?是统治阶级愚民?恐怕都不是。
需要才成就创新,制度才能扶持创新。创新是会消失的,如果社会不需要。
虽然康熙认为西学中源,并且在晚年对天主教礼仪之争非常厌恶,但康熙自己愿意学,奇怪的是,他不愿意推广西学,康熙似乎具备一种天生的嗅觉,知道自己学学是可以的,但在社会上推广就会要了命。
康熙之后,不愿意学也不敢学成为主流。既然财富主要来自于土地、经商与科举,为什么要在家里摆个谁也不认识炫耀都无法炫耀的地球仪?
再说,创新那么贵,成本太高。
实在说,康熙朝不需要创新就能过得很好。经历残酷的战争、旱灾、瘟疫,明清之际人口锐减,人口减少使得土地得以重新分配、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照样可以使边际效率大大提升。生产方式走入死胡同,既可以通过创新、技术改革解决,也可以通过战争来解决。
清朝整个社会制度大体而言,一直停留在管理小农经济的制度层面,根本无法应对大规模商业、创新的需要,不可能形成制度性成果,直到清末慈禧时期才出台了一系列法律,但专利、商业等法律要落地生根非常困难,社会无法扭转以往的景象。城市与商业只是漂浮在小农经济汪洋大海中的孤岛,中国的小农社会根本不需要创新。
英国工业革命是个正面例子,18世纪为防止工业技术外泄,英国政府严厉限制某些人移民美国,明确禁止工匠移民美洲,严厉禁止纺织业主和熟练工人,后来进一步拓展到禁止钢铁业和煤业工人离岸。现象的反面就是,技术与创新对英国经济具有决定性的重要作用,英国工业革命创新与技术才能创造财富。
需求是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