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洁
(广西艺术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7)
现阶段书籍装帧的美学原则的变化与探究
黄 洁
(广西艺术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7)
新媒体的逐渐广泛以及网络的发达导致电子书越来越丰富并且人们广泛运用的背景下,现阶段的书籍需要走艺术与书籍装帧的结合以吸引读者眼球,“书”在现在来说更加是一种艺术,一种文字、图案、排版等的相结合的艺术。时代变迁,科技的发展,也促使人们对书籍审美的大大改观。其功能、工艺以及审 美的多元本质,使得书籍装帧的审美特色对于 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
书籍装帧;审美变化;设计语言
当代书籍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由单一的阅读功能演变成书籍与艺术融为一体。因此在书籍设计的美观程度上的要求也不断增多,对于从事书籍艺术创作的设计师也提出了更高的审美要求。随着电子阅读迅猛的发展势头,人们对书籍审美能力不断提高,设计师们在书籍装帧形式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读者提高更加优质的服务。
书籍装帧中的平面设计包括封面设计和内页设计。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的门面,其目的以一种美感的形式将书籍的信息传递给读者对象,使读者对象对该本书产生阅读的兴趣以及购买的欲望。封面设计的广义概念是针对内文设计,包括封面、封底和书脊、勒口等部分,是书护封的总称。内页设计包括环衬、扉页的设计和内文的版式设计。
无论是封面还是内页的设计都是由视觉信息传达的元素构成。构成视觉信息传达的元素有色彩、图形和文字。细节体现品质,每一个元素都值 得推敲,不容忽视些是相同的,如:蓝色是冷色调,给人感觉安静、深远、忧郁;粉红色是暖色调,给人朦胧浪漫的感觉,很美好。这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在设计人员营造的色彩氛围中即使不看文字也可以感知到整本书的气质。
1.1 图形
书籍装帧设计会根据书的内容及特征来进行色彩的选用搭配,通过完善的色彩搭配使书籍具有情感魅力,让读者在阅读书籍后思想上会对于书籍产生一定的情感,抑或对自身进行深刻反思,将情感世界与书籍产生共鸣。
书籍装帧中的图形包括摄影和插图。图形在感官层面上能够给予读者最直接的视觉感受。使用恰到好处的图形也会影响到读者对书的整体评价。现如今是一个读图时代,内文版式中的插图设计是活跃书籍内容的一个重要手段。好的插图能够与文章相得益彰, 丰富书籍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品位,发挥读者的想象力和对内容的理解力,提升读者的艺术感受。
1.2 文字
文字是书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达书籍内容信息的视觉语言,是沟通和连接读者与书籍的桥梁和纽带。在书籍的封面设计上,书名的文字要精心设计,通过其视觉的感染力,以最短的时间吸引读者,使读者对书籍内容产生联想,进而引起共鸣。在书籍内容上,为了能更好的体现出书籍的属性,要求文字一定做到清晰、突出、醒目,然后再以书籍内容的特征来对文字进行造型调整,从而能更形象、生动的传达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与思想感情,树立该书籍的文化形象。
1.3 版式设计
灵活巧妙运用好版式的设计能够加强视觉传达效果。版式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给读者在阅读时提供优质的服务,这表明版式设计直接影响到读者的阅读。因此在排版过程中,文字、图形和色彩之间能够相互融合,最终以简洁、有序、富有美感的状态呈现给读者。现在的版式设计形式多样,较以往丰富很多,即使不仔细阅读内容,快速浏览过程中也能体会到形式上的美感,这都将得益于设计师能够灵活巧妙运用版式设计。
人们在很早的时候就重视书籍装帧设计中色彩的审美表现,并知道它是一种象征性的语言,每一种色彩都具有独自的象征意义。色彩的审美表现具有象征性,色彩本身呈现出的色相、明度、纯度等色彩属性给人带来了不同的心理感受。每本书用不同的纸张材料印刷,所承载的文化视觉符号给人们带来的气度和古风也大有不同,并且色彩的象征性及其引发的情感联想给予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如书籍《汉藏交融——金铜佛像集萃》,整体书籍设计突出金铜佛像的色彩及质感。从内文红金专色,到前后环衬的古铜色特种纸,再到硬封的铜金属质感装饰布料,以及函套的铜像烫金点缀,内外呼应,与主题和谐统一。三种颜色丝带对应三种风格佛像,让人联想到藏族 的经幡、唐卡、服饰,整体的色彩审美具有古朴厚重的象征性。
从古至今,书籍的材质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着,由古代的甲骨、玉版、简、帛、纸张等演变到如今使用新型工业材料,可以看到书籍的材质在新时期发展过程中有了长足的进步,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纸张是书籍表现的重要媒介,书籍的美感能通过具有质感的纸张材料得以强化。好的材质能将其本身提升到艺术的高度并且赋予其丰富的内涵,使文字内容与材质美能相互融合,让读者在欣赏文字作品的同时能感受到到材质所带来的魅力。纸张是架起人与书籍之间沟通的桥梁,例如一些纸张能够散发出清香的气息,进而提升了读者对书籍的喜爱程度,使读者能更好的融入到书籍所构建的情感世界中去。
书籍是承载文化、智慧的重要媒介,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国民素质不断提升以及网络发达的环境给我们传播了各种视觉上的信息,也同时改变了我们的审美。书籍装帧也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调整。书籍设计活动也日益 “多维化”,也正因如此,书籍的功能方才出现了“革命性”转 变,以知识多元化、多方位、纵向、横向的方式取代先前单向的平面结构。
[1] 夏晓辉,从美学出发谈书籍装帧艺术的语义.[J]百家论坛,2016(04).
[2] 张蕾,对现当代中国书籍整体设计的思考.[J]美术与设计,2015(24).
[3] 胡晓芳,现代书籍设计中的“减法设计”研究.[J]视觉传达设计,2016(06).
[4] 张婕,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审美特征.[J]造型创意,2009(06).
黄洁(1992—),女,壮族,广西河池人,硕士,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研究方向:装帧设计。
G2
A
1672-5832(2016)06-018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