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航
(暨南大学 广东 广州 510000)
论“巴将蜀相”人才格局之形成及演变
周 航
(暨南大学 广东 广州 510000)
“巴有将,蜀有相”这一人才格局并非一开始就有,而是逐渐形成的,在两汉时才最终形成。它形成之后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逐渐发生改变。二十世纪以来,巴、蜀人才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这一人才格局则趋于消失。
巴有将;蜀有相;人才;演变
巴蜀差异早已为学界所关注,“巴有将,蜀有相”的人才格局,便是这种差异的一个具体表现。它讲的是巴、蜀两地由于文化的差异而形成的文、武人才的不同格局,即巴地风气偏武多出武将,相对应的蜀地风气偏文,多出文才。事实上,随着历史的发展,文化的进一步融合,两地的这一文化格局也发生了相互交融的变化。蜀地在文学兴盛的主流外,好武之风也时有显现,故而有武将辈出之时,巴地则从传统的好武之风,多出武将之格局向人才格局多元化演变。如今,两地文化差异依旧存在,但“巴有将,蜀有相”这种人才分布格局当已成为了历史。现在研究巴蜀差异的文章虽多,但多追溯巴蜀差异形成的原因,就“巴将蜀相”的形成过程及演变而进行探讨的文章还不多,鉴于此,笔者对此问题再作探讨。
“巴有将,蜀有相”最早记载见于《华阳国志》,但这一现象并非自来就有,它是有一个形成过程的。巴人尚武,有其深刻的自然地理环境原因和人文环境原因。巴地多属山区,农业开发难度相对较大,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为了生计往往在高山深涧中奔波,这对巴人性格的形成影响极大。古巴人所处之地为四战之地,巴人经常与周边发生战争。特殊的环境形成了巴人与蜀人不一样的性格特征。巴人“质直好义,土风敦厚”、“少文学,有将帅材”,“巴师勇锐”。①勇猛善战的巴人为周武王看重,以其为前驱而攻打商朝。其后巴人依然征战四方,巴国的国土也迅速地扩大。后来由于巴、蜀争强,使得秦有机可趁,先后灭蜀、巴并设郡县。在秦灭楚的过程中,因为巴人的骁勇善战,秦以之为急先锋,并立下汗马功劳。楚汉之争时,巴人“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数陷阵”。②两汉时期,巴人非常活跃,帮助汉朝平定羌乱,征伐武陵,显示了他们能征惯战的本色。巴中名将,远者有巴蔓子,仗义舍身,借师救国;汉初有范目,人称“范三侯”,助刘邦出汉中,定三秦,安天下;冯琨熟知兵法,招抚诸羌,平定荆南;甘宁百骑袭魏营,献计取荆、益;马忠恩威并用,安定南中;王平镇守汉中、拱卫蜀国北疆:皆为不可多得之良将。其他如庞雄、严颜、句扶、张嶷等也多以勇猛善战著称。两晋时又有宕渠(治今渠县)的李氏家族和南充(治今南部)的谯纵以武称雄,割据一方。如此武人辈出,“巴有将”者,不虚言也。而蜀地在这一时期,阅遍史籍,难觅名将一二。
早期的蜀人其实亦有好武之风气,这可以从现在的考古出土材料予以证明。三星堆等地出土的大量文物,其中有大量的玉戈、铜戈、石矛等武器,还有精致的将军头像。殷墟卜辞与周原卜辞中也有“征蜀”、“蜀御”、“蜀射”、“至蜀有事”等记载,表明商和蜀之间经常发生战争,③所以才有“周武王伐纣,蜀与焉”④的情况。蜀地“与秦同分,故多悍勇”。⑤由此可以看出早期的蜀人和巴人一样,也有尚武的一面。然“蜀有相”之说自何来呢?蜀地多平原,农业开发较早,古蜀国国王亦重视农业,经济基础较好。蜀民闲暇之余,尚能习文。古巴、蜀两国被秦灭以后,即被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区域,不得不接受其统治方式。然而这时蜀地依然“辟陋有蛮夷风”,⑥对待中原文化的态度是“未能笃信道德,反以好文讥刺”。⑦这坚定了秦汉王朝加以王化之决心。秦朝迁徙了万人入蜀,并在成都设立店铺、大兴商贾。西汉文翁治蜀,兴学于成都,立学校,召弟子,并且派人入京师学习儒学、律令,回蜀任教。自此之后,蜀地民风渐变,好学尚文之风渐成,和以前“不晓文字,未有礼乐”⑧的情况大不相同,并出现了“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⑨的盛况。州学、郡学、县学先后兴起,私学及游学也开始勃兴,什邡杨宣“教授弟子以百数”,资中杜抚“教授门生千人”,新都杨厚“授门徒三千人”,绵竹任安“门生盈门”⑩文风的兴盛,大批学者、士人的产生也就很自然了。据研究,两汉三国时期,蜀地的蜀郡、广汉郡、犍为郡、梓潼郡共有士人、学者144人,而三巴地区则仅有58人而已。另有人统计,两汉时期三蜀地区士人136人,而巴郡则只有48人。从《后汉书》及《三国志》入传的巴、蜀两地的人物也可以看出这种差别。笔者统计,《后汉书》、《三国志》可考籍贯的巴、蜀人物分别是33人和35人,其中绝大多数都以文才、治绩著称,蜀地分别占有28人和21人,处于绝对优势。两汉时名满天下的文人司马相如、王褒、严君平、扬雄等,皆为蜀地人。很明显,这一时期蜀地的文教水平比巴地高出许多。
由此可以看出,在两汉时期,蜀地已经形成了好文的风气,而巴地则依然勇武风气非常明显。“巴有将,蜀有相”之人才格局在这一时期基本形成。
“巴将蜀相”的格局形成之后保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然而随着巴、蜀两地日益频繁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这一人才分布的格局逐渐发生渐变而趋于复杂化。事实上,在《华阳国志》之后,已经没有文献用“巴有将,蜀有相”之类的记载来概括魏晋以后巴蜀地区的差异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巴、蜀地区的这一人才分布格局发生了改变。
2.1 巴地文教的逐渐兴起到文人辈出
两汉以后,巴地文化水平逐渐提高,勇武之风气也随着文学的兴起而有所弱化,巴、蜀教育水平的差距也在减小。虽然巴地的各个地方有较大的差异,但总体的文化水平的提高是一种趋势。巴西地区接近蜀地,文化较为发达,“缙绅之徒不胜次载焉”,“傀伟俶傥,冠冕三巴”魏晋时,就已有谯周、陈寿等饱学之士。唐宋时继承汉晋遗风,依然有尹枢、尹极、陈尧咨、陈尧叟、陈尧佐、马涓等状元的诞生,进士的产量亦可和蜀地文化发达区匹敌。渝州(治今重庆)地区唐宋时的风俗已经与蜀地相差无几了。合州(治今合川)则“人生其间,多秀异而嘉,以诗书自乐”,广安军(治今广安)也是“儒风尤胜,人物间出,不减遂果之风”,昌州(治今大足)则“山水竒秀,士大夫避地者多居焉”。巴地大多数地方好学之风已经与蜀地趋同,只是少数地方还有夷俗的存在。唐宋时期可以说是巴地文教极大提高的时期,官学、私学和蜀地基本相差无几,进士的数量也在和蜀地缩小差距。到了明代,巴地的文教水平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和蜀地不相上下。顺庆府(治今南充)是传统的文化发达区,依然保持“好义多儒”的特色,江津“士业诗书”,垫江“人多秀异,喜以诗书自娱”,开县“士以绩文相高”,泸州“家诗户书,勤耕乐输”、“士竞于文,敦尚儒行”。据《明清进士提名录索引》统计,明代四川共有进士1368人,巴、蜀两地分别是604人和764人,已经相差无几了。巴地的巴县(治今重庆巴南区)、南充、泸州、合州(治今合川)、铜梁、江津、涪州(治今涪陵)、广安等地都是进士的盛产之地。从《明史》入传人物来看,四川可考籍贯者共有114人,巴地56人,蜀地58人,两地人数非常接近。巴地的56人大多都是缙绅之辈,以政绩、学士著称。如泸州的刘桢,满腹诗书,多有谋略,官至明玉珍大夏政权的丞相;巴县的蹇义,质朴正直,数朝元老,明初几位皇帝都很倚重的大臣;梁山(治今梁平)的来知德为明代著名理学家,研究《易经》罕有人出其右;南充的任瀚,为“嘉靖八才子之一”;广安的吴伯通,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广兴书院,从学者千人。至清代,由于巴、蜀两地的文教水平没有太大差别,所以人才的数量两地也十分相近。跟据《大清会典》、《续文献通考》等等文献的统计,清代四川可考籍贯的进士共799人,巴、蜀两地的人数分别是人387和412人,差别甚微。从《清史稿》入传人物来看,四川明确记载籍贯者共74人,巴、蜀两地分别是32人和42人,差别亦不大。有清一代,巴地出了著名的思想家、号称“清初蜀中三杰”之一的唐甄,大学者周煌、周兴岱父子,革命家邹容等人。总而言之,巴地的文教经过长期的发展,在明清时期已经和蜀地没有区别。单从文化教育而言,“巴蜀”并称在这时可以说是名副其实。
2.2 蜀中的好武风气及武将的辈出
蜀地的传统都是以文著称,自两汉以来诞生的文人学者车载斗量,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由于文风兴盛,使得蜀地的好武风气很少有人关注。蜀地的尚武风气与动荡的时局是分不开的。魏晋时期,巴、蜀地区先后建立了蜀汉、成汉、西蜀三个政权,很快都归于灭亡。南北朝时期,巴、蜀地区则成为了南、北方各个政权的极力争夺对象,大量战事起于巴、蜀,加之巴、蜀的豪族由于受到南、北政权的排挤经常发动叛乱。在此情况下,南、北的统治者竟得出了蜀人“乐祸贪乱”的认识。饱经战乱的巴、蜀人民也不得不拿起武器保障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形成了尚武的风气。萧梁时,梁元帝萧绎就认为“蜀人勇悍,易动难安”,劝其兄萧纪全力镇守。由此可以看出,战乱太频往往会改变一个地方的风气。隋唐以时期,巴、蜀较为稳定,人们多读诗书,南宋抗金、抗蒙的战场主要在陕南及东川北,蜀中亦未收到战乱影响,而是成了大后方。明末以来,巴蜀战乱四起,板荡萧条,频繁的战事又使很多人投身军旅。据统计,《清史稿》入传人物四川共有74人,其中武将则多达43人,参与了清朝建立以来的各种战事。而这43人中蜀地则多达25人,他们参与了平定三藩之乱、大小金川叛乱、白莲教起义、太平天国起义等,其中不乏岳钟琪、谭行义、许世亨、杨遇春这样的名将。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武人当政,四川地区更是混战了二十多年。长期的战乱对社会造成的破坏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值得称道的将领。众多的川军将领中,蜀地的明显要比巴地要多。其主要将领像刘存厚是简阳人、熊克武是井研人,刘湘、刘文辉是大邑人、潘文华是仁寿人,王陵基是乐山人。由此看来,真可谓是“蜀亦有将”。
2.3 巴、蜀两地人才的综合化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重庆对外开放,西方文化的涌入冲击了人们传统的观念,同时也开阔了人们的事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巴、蜀地区新型的、多元化的人才的产生。20世纪以来,四川地区社会动荡。1911年的保路运动成了辛亥革命的导火线,随后又是二十多年军阀的大混战,一直持续到三十年代刘湘统一四川。不久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开始,川军奉命出川抗战。动荡的时局使得人们格外地关注政治、军事,于是这一时期四川涌现的政治、军事人物极多,其他方面如经济、教育、科技、艺术等领域的人才则非常有限;时局动荡同时对经济、社会又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使得四川的发展步履维艰。但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迁往重庆,又给四川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生机。大批的工厂、金融资本、科研机构、学校等迁往四川,大量人才的到来,为四川的重新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重庆,在抗战八年期间作为“首都”,各个领域的发展独领风骚。新中国成立以后,大力发展经济,科、教、文、卫、体等紧随其后。四川进入了快速平稳发展时期,大批的高校、中小学、科研机构、医院相继建立,文化、体育事业等也取得了明显进步。各个领域的人才都不断地涌现,一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当然,巴、蜀两地的差异还是存在的,但“巴有将,蜀有相”的人才格局却已成为了历史。
“巴有将,蜀有相”的人才格局是历史时期巴蜀差异的一种表现,为我们研究巴蜀文化提供了很好的视角。今天巴、蜀两地依然存在各种差异,其中包括社会文化方面的差异,其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但“巴有将,蜀有相”显然已经不能概括当下两地的差异。对这一格局的正确认识,是研究巴蜀文化不可忽视的问题。
注释:
① 常璩《华阳国志》卷一《巴志》。
② 常璩《华阳国志》卷一《巴志》。
③ 陈显丹《古蜀王国器物造型之内涵》,载《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01期。
④ 常璩《华阳国志》卷三《蜀志》。
⑤ 常璩《华阳国志》卷三《蜀志》。
⑥ 班固《汉书》卷八十九《文翁传》。
⑦ 班固《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
⑧ 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一百六十六引扬雄《蜀王本纪》。
⑨ 班固《汉书》卷八十九《文翁传》。
⑩ 王元林《浅议巴蜀文化的地域差异》,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12期。
周航(1991-),男,汉,四川达州,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历史地理,巴蜀文化。
1222
A
1672-5832(2016)02-01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