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 敏
高职大学生就业定位问题的思考
骆 敏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定位问题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问题。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问题,需要有关人员着重解决好高职大学生就业定位问题,加快培养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促进国家进步发展。
高职大学生 就业定位 就业难题
大学生就业定位主要是指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特点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个人适合的就业领域、就业单位、就业岗位、就业薪资待遇等一系列问题的规划。大学生就业定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大学生就业定位要考虑到自己的学习和专业方向,在进行就业定位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性格、气质、能力等。第二是大学生的就业定位要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将社会需要作为自己就业定位的归宿点。
(一)高职学生的就业观念陈旧
高职院校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为了培养的职业技能型人才而设置的。从实际发展情况上看,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是十分丰富的,但是受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出现了一些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高职毕业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存在盲目追求国营企业的现象,害怕竞争,心理上都是追求一劳永逸的工作。而实际上有很少的高职生能够进入到国企工作,他们的就业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的就业范围。
(二)高职生对自己的认识不科学
高职生在入学之际没有形成自己系统化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对自己能力和就业方向的认知,导致高职生的就业定位模糊。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方向是培养高级职业技能型应用人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一般是技术工人。但是有很多高职学生不清楚自己的职业定位,一味地通过提升学历来走企业管理道路,在面试时候将提拔都管理岗位作为自己职业发展重要目标。
(三)高职学生对社会需求认识不够
高职学生不仅需要围绕专业教学和职业生涯规划完成学习,而且还需要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社会发展对高职生的需要,了解自身职业岗位需求,清楚自己简历投递的方向。但是很多高职生没有去了解社会招聘信息,也不清楚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一)做好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一些高职院校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但受课时、教师、学生认识、教学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质量不高,课程开展对学生就业定位影响不大。为此,高职院校需要在高职学生入学的时候就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课程教学提供充足的教学课时。另外,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要专业,能够根据学生的就业心理特点采用有针对地课程教学方法,并能够为高职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提供必要的平台支持。
(二)做好对高职大学生就业观的教育
高职学生的就业观对高职大学生就业定位影响深远,受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市场等有关因素的影响,导致高职大学生的就业观出现了盲目性的特点。为此,需要高职院校通过相应的课程教学、专题讲座、宣传、实践等引导高职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就业观,让高职学生将自己对就业的认识和实际生活实际相结合。
(三)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教育改革
高职院校在培养大学生的时候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创业能力。在以服务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教育办学思想指导下,根据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对人才需求,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加快培养具有职业特色的高职毕业生,提升高职毕业生在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就业竞争力。另外,还要完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引进高技能教师,形成能工巧匠、高中教师引进企业的发展机制,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校企合作机制,实现校企合作制度化发展。
(四)拓展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校内就业市场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定位的重要平台,能够拓展高职学生就业渠道,为高职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信息。同时,校内就业市场在依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法律的规定对高职院校的就业行为进行规定,建设高职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沟通交流的双向选择平台。
(五)做好高职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
高职院校学生的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是培养他们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的重要方式。但与此同时还需要注重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管理和就业跟踪,完善相应的就业跟踪管理机制,特别是要对顶岗实习的高职毕业生进行就业跟踪,帮助高职大学生解决实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综上所述,高职大学的就业定位问题是当代大学生就业难中较为突出的问题,需要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高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化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配合和引导,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高职院校要引导大学生就业规划和就业定位,帮助高职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社会需求确定科学的就业定位,从而缓解高职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1]何茂羽.关于高职大学生就业定位问题的思考[J].学术论坛,2012(05):211~215.
[2]郭捍华.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作者单位: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本文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项目编号:14SKSZ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