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导向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研究

2016-11-26 08:12
长江丛刊 2016年34期
关键词:学院考核物理

刘 倩

实践育人导向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研究

刘 倩

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属性。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贯彻践行实践育人理念,是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研究的固有之义。以实践为导向,结合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历程,不断深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理性认知,在运行保障、资源整合和考核评估机制方面厚植根基,应当成为催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向上生长”的有效路径。

实践育人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机制

实践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培养首创精神、创业意识、创新思维、创业能力的活动,将“知”与“行”有机结合,并最终落脚于“行”,具有非常显著的实践性特征。近几年,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院立足“实践育人”这一基点,注重从机制体制入手,加强宏观思考,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打造创新创业教育“新生态”。

一、保驾护航——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运行保障机制

创新创业不会自然生长,只有满足制度安排、场地资金、实践平台等基本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才能真正“底气足”、见实效。

(一)强化制度安排保障

制度是最灵敏的“导航仪”和最有力的“保护伞”,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要注重在制度层面做出合理化和有针对性的安排。物理学院成立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负责制定创新创业教育具体实施办法,推动政策落实落地,协调校级相关职能部门为本院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提供服务支持。这一做法虽然作用明显,但容易触碰学校政策“天花板”,而且在协调学校同级职能部门时往往力有不逮。因此,有必要在校级层面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加强对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统筹规划,提供方向指引、政策支持和事务协调。在微观操作层面,物理学院结合本院创新创业教育特色优势和社会发展需求,开发2门创业课程,建立以实践为导向的创新创业学科专业结构,为培育创新创业人才打牢基础;在大学生综合评价中,增设创新创业学分,增加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考核权重,明确对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突出、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在评奖评优、研究生推免等工作中给予优先考虑。近5年,物理学院共有300余名在各类创新创业比赛中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的学生,被保送至北京大学等重点院校攻读研究生。

(二)强化场地资金保障

创新创业活动对场地的要求较为苛刻,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物理学院克服多种困难,大力提供场地资金支持,并将其视为推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强基固本之举。在场地方面,物理学院开辟专门的实验室供学生开展学术科研,安排专门的场地供学生举办学术科研经验分享交流会,加速学生学习成果转化,增强学生创新能力。这种方式对在校大学生固然有益,但创新创业不是短期行为,一旦学生毕业,很多大学生创业团队因为得不到有力支持,面临创业中断、团队解散的困境。因此,有必要在学校层面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吸纳大学生创业团队入驻,对租金、物业、水电予以减免,持续提供支持。在资金方面,可以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为在创新创业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给予一定奖励;在师资聘请、赛事观摩、活动开展等方面提供经费支持,为学生提升创新创业技能创造良好条件;积极争取企业和个人捐赠,设立专项基金,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引导孵化资金。

(三)强化实践平台保障

创新创业不能躲在书斋坐而论道,必须借助一定的平台,在实践中反复历练提升。物理学院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为主旨,着力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一是扶持成立创新创业社团。社团成员一般由在某一方面有共同旨趣的学生组成,共同开展科研学术交流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社团运行相对自由,便于学生发扬个性、坚持真理,在思想和实践的交锋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目前,物理学院划拨专项经费,扶持成立了物理创新实验协会、天文爱好者协会、3D打印协会等11个学术类社团。二是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创新创业活动是培育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活动策划要与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相结合,特别是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物理学院精心策划“创客之道”系列活动,先后举办创业讲座、创业分享会、创新创业大赛、App创意征集大赛等创新创业活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反响也很不错。三是组织参加高水平的创新创业竞赛。高水平的创新创业竞赛比较重视项目培育,选拔较为严格,赛事时间较长,对参与的学生而言是一次创新创业实践的全过程历练。物理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观摩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竞赛等创新创业竞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二、内联外引——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资源整合机制

政府、学校、企业是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三驾马车,要强化三方资源整合,推动形成“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共同体。

(一)推动校内资源整合

对高校而言,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在“借力”之前,首先要“强内”。除了要从行政管理体制、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疏通资源整合“肠梗阻”,还要在教育活动具体实施层面注重资源整合,推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蓬勃开展。物理学院注重打通学科壁垒,实现优势互补。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结合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特点,运用辅导员队伍的多学科优势,加强对他们的创新创业培训,并注意吸纳相关院系的优秀教师,组建集经济、管理、法律、心理等专业的跨学科优秀教师团队,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指导;在组建创业团队时,注重文理专业学生搭配,在创新创业项目运行中,注重同时吸纳技术研发精英与营销管理人才,避免创新创业实践“跛脚”前行;有意识地将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机结合,在指导学生制定学涯培养方案时,融入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升计划,并进行阶段性分析、矫正,不断调整培养方案,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关节点前移。

(二)推动政校资源整合

政府是最大的资源保有者,学校要加强与政府之间的合作,借势借力,外引资源为己所用,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良性发展。要主动寻求政府政策支持,积极争取政府在资金、税收、人才等方面给予扶持,为学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提供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1]联合政府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协同育人计划,由学校出师资,政府出场地和相关配套资金,政校联合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协同政府建设大学生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以优惠条件吸引学生创业团队入驻,为有创新创业意向的学生“拉一把、扶上马”。配合政府出台毕业生就业年度报告,建立需求导向的创新创业专业结构和人才培育体系。争取政府创新创业合作项目,在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机遇的同时,减轻学校资金压力,破解学校资源瓶颈。

(三)推动校企资源整合

目前,很多高校面临对市场经济感觉不灵敏、科研成果转化慢、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不利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创业实践型人才。而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直接参与者,强化校企合作,可以发挥企业在信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助力创新创业实践型人才的培养。一方面,从企业引入师资力量。高校教师有深厚的理论素养,企业经营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物理学院建立“双导师”制,引入有实际运营和管理经验的企业界人士加入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参加学校创新创业演讲,担任创新创业比赛评委,出任创新创业项目导师,为学生提供在创新创业领域提供更全面、更务实的指导。另一方面,校企联合成立实训基地。物理学院与珠海世纪鼎利通信科技公司、扬中电子等13家企业开展合作,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每年安排学生到基地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实地体验企业管理运营和创新实践,深化对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三、反向发力——引入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考核评估机制

创新创业教育既需要正面引导,也需要反向发力,引入对学生、教师、学院的考核评估机制,倒逼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取得实效。

(一)建立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考核评估制度

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综合评估体系,将创新意识、创业经历、实践成果等纳入考核评价指标,突出实践导向,重点考核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引入创新创业学分制,对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参加创新竞赛、发表论文、获得专利、自主创业等分别赋予一定分值,设置必修学分和选修学分,在必修学分全部完成的情况下,选修学分达到规定分值的,予以评优评先。引入过程考核模式,对学生创新创业全过程进行跟踪考核,每个月进行量化评分,每学期开展综合评估,确保考核更及时、更准确。引入实践考核制度,将创新创业实践作为核心指标,要求每名学生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对参加创新创业竞赛并取得一定成绩的,作为学生考核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二)建立教师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考核评估制度

作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重要参与主体,教师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值得进一步重视。为提高教师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实效,有必要建立教师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综合评估体系,对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学、策划创新创业活动、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竞赛等分别设置一定分值,达到一定标准值的教师在职称评定或评先评优方面,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权。教师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综合评估体系要纳入人才培养考核,鼓励教师制定符合创新创业教育规律的教学方案,围绕创新创业的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积极开发创新创业类精品课程,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模式;要纳入实践教育考核,策划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教学,指导学生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参与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到企业实地参观学习。

(三)建立学院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考核评估制度

在学校层面制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各项政策措施,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各学院来落实。为将学院建成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坚强堡垒”,需要引入对学院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综合评估模式,确保学院真用心、真使力。学院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考核评估每学期开展一次,由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安排专门人员成立工作组进行考核,或者引入第三方进行考评。综合评估体系重点考核学院综合保障是否到位,主要包括机构、人员、场地、经费落实情况,对学生自主创业在项目论证、公司注册、财务管理、法律咨询等方面的扶持情况,引入社会资源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情况等;考核学院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是否取得实效,主要包括在校学生或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数量和企业满意率,创新创业科研成果及成果转化率,院企合作、学术交流等情况。

[1]董世洪,龚山平.社会参与:构建开放性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10(02).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学院考核物理
只因是物理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留言板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