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古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2016-11-26 17:22:35
小品文选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商丘古城景区

闫 浩

(商丘工学院 河南 商丘 476000)

商丘古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闫 浩

(商丘工学院 河南 商丘 476000)

座落在商丘境内的商丘古城,建造于明代正德六年(1511年),到现在已经有502年的历史,商丘古城的城墙、城湖保存完好,是现今国内保存最完善的古城之一。商丘古城的城郭,从空中俯瞰是圆形的,而它的内城城墙是方形的,在古时候,这就有一种外圆内方的说法。这种建筑,也有它自己的含义:第一,它象征天圆地方这种自然现象; 第二,外圆为阴中之阳。这是一个阴阳符号,相互补充,体现平衡与和谐;第三,我国古代的很多钱币,也都是外圆内方,这样的建筑也是象征着财源广进的意思。

建国后古城的发展和保护同样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1986年国务院颁布商丘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1996年时候,商丘古城的城墙,被国务院认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古城郭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现有明、清及近现代历史建筑35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7项,其中省级名录3项、市级名录4项、县级名录20项。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壮悔堂,侯恂故居,穆氏四合院,文庙,天主教堂,张巡祠,应天书院,八关斋等景点。商丘古城从现存的城墙,到城内的建筑,大部分都是明清时期所建,而这一个时期,商丘地区出现了很多经商的大户。如:沈、宋、侯、叶、余、刘、高、杨和陈、蔡、穆、柴、尚、孟、胡。这些大户,大都以经商为生,而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宅院也都有一定的保留。这些宅院也都是以商人喜欢的风格所建。

1 商丘古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商丘又是商人、商业、商文化的发源地。在商丘已经连续举办了两届华商始祖祭祖大典,而商人的始祖王亥,当年就是商部落的头领,商丘也因此而得名。所以在商丘有很浓厚的商文化气息。对于商丘古城来说商文化就是这里的主要特色。自2008以来,商丘古城已投资超过三亿元建设资金。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商丘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多功能服务中心项目;投资2000多万元对景区内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行了改造升级;投资3000多万元对文庙、穆氏四合院、应天书院二期(讲堂、厕所、藏书楼等工程)、枣冢庙、侯方域故居、淮海战役总前委和中原野战军司令部旧址、中共中央中原局扩大会议旧址等景点进行修建和完善;投资2400多万元完成了古城内中山南北大街及循环道路、古宋大街、南关大街等道路修建和改造工程,改善了古城居民和游客通行条件。

2 商丘古城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商丘古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认识上存在偏差

商丘古城文化旅游开发项目,“十五”期间已被列入省、市旅游开发的重点项目,商丘又被河南省纳入沿黄“三点一线”精品黄金旅游线东部桥头堡,商丘古城是这个桥头堡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委、市政府已经把商丘古城确定为全市旅游发展的龙头项目,是商丘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是主打的一个重要旅游阵地。通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虽然恢复了部分景点,但古城龙头的带动作用发挥的还不够,把古城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认识上有待提高。

2.2 商丘古城旅游区管理秩序有待规范

目前,商丘古城与历史文化名城称号、与国家4A级景区称号不相匹配,主要表现在:管理工作不到位,一是交通秩序混乱,机动车辆在古城街区穿行,违规行驶,乱停乱放,交通堵塞等;二是市场经营秩序不规范,出店经营、占道经营、流动经营等现象严重;三是古城内街区设置现代广告、乱拉电线,有损历史文化名城形象;四是环境卫生差,随地倒垃圾,倒污水等现象到处可见。外地游客对商丘古城评价为“热热闹闹,乱七八糟”。真正影响古城发展的最主要根源是人口密集问题,在一个仅1.13平方公里的古城内就有5万人口居住,是平遥古城2.25平方公里2.5万人的2倍,是湖南凤凰古城4.5平方公里2万人口的2.5倍。现在古城内居住人口中部分是打工或做生意人员,相比之下素质较低,对古城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因此,组织古城内居民和部分单位搬迁以减轻古城人口压力是当务之急。

2.3 商丘古城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不活

商丘古城文化旅游区虽然成立了管理委员会、商丘古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但尚未形成一个企业主体对古城旅游开发经营管理,产生了一系列的管理经营问题,制约古城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是公司管理不统一,目前仍有商丘古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燧皇陵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和区文物局三家管理,各自为战,责任、权力和义务不明确;

二是经营机制不活,目前仍然存在吃大锅饭的现象,特别是在员工绩效考核、激励竞争方面制度不健全,导致景区效益不佳,工资待遇低,留不住高素质人才。

2.4 商丘古城旅游发展建设资金严重短缺

商丘古城文化旅游区开发资金缺口大,这是制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是缺乏政府的引导资金,政府每年在财政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列出预算作为古城开发引导资金,但因预算规模不大,引导作用不明显。商丘市政府对商丘古城开发缺少年度财政预算专项支持。

二是商丘古城综合开发居民搬迁投资规模大、关联性强,招商引资难度加大。

三是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商丘古城开发建设的政策不够优惠、机制不活。

四是宣传促销资金短缺,商丘古城宣传促销力度不大,知名度不高。

商丘古城的开发和利用,从总体上来说还是研究不够。管理层没有成立专门的民族研究机构,民族文化工作的研究、规划、执行机构十分不健全,各职能部门工作不能很好衔接。对文化遗产的研究也不够深入,开发出的产品档次不高,推广范围很窄。

3 建议和对策

要充分理解“商丘古城的独特性,对完整的古城保护,文化古城的开发,古城景点的内部多样性综合利用”,应积极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概念来发展,从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解决机制、资本、技术和其他方面的问题,把保护和发展,建设与管理统一起来,最终实现文物保护、城镇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进而形成一个双赢的局面。

3.1 坚持保护为主的原则,全面夯实旅游发展的基础

商丘古城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的过程中,应始终遵循“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政策,建立保护历史文物负责机制,本着对文物负责的思想,在各方面加强文物保护工作。

3.2 完善景区基础设施,确保景区环境整洁有序

商丘古城的基础设施及其景区环境就如同古城的“脸面”,是受众对古城的初印象与初评价。完善景区基础设施,保证景区环境整洁有序对古城的发展也是很重要的。商丘古城景区的配套设施不全, 游、购、娱等设施搭配不足,环境卫生条件差以及管理不力,其基础设施与开封、洛阳等差距很大。因此完善景区基础设施,保证景区环境整洁有序很有必要,不要让这些主观的可控的因素影响游客的游览心理,制约了古城的发展。

3.3 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丰富商丘古城旅游文化

可以创立“商丘古城专卖店”向市场直接推出与商丘古城有关的产品。

3.4 制定形象发展战略, 定位古城品牌形象

结合商丘古城发展战略规划制定出相应的商丘古城的形象战略,把商丘古城塑造成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古都,紧抓商丘古城的特色,衡量各品牌的位置,分清主次,做好商丘古城的品牌形象定位,也就是说要让商丘古城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做好商丘古城品牌形象定位,主要是要把握住四个原则,即: 特色突出原则, 尊重市场原则, 受众接受原则, 现实原则。

3.5 加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旅游市场管理水平

商丘城市旅游业目前正在开发,资源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旅游发展和当前人才结构比例相互矛盾。另一个对古城的许多景点,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知识的导游稀缺,这与古城的人文景观旅游的发展相矛盾,不能适应旅游业的发展的需要,这些问题限制了的古城旅游的发展。加强对旅游行政管理人员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造就一批懂市场,有良好的管理经验的专业管理人才。

历史文化名城应该迎合社会趋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当前,商丘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的商丘古城文化旅游使它成为商丘经济和人文的支柱产业。

[1] 彭卫国《关于文化产业概念在实践中的界定》,《河北学刊》,2003年第2期。

[2] 王丽君《发展文化产业问题浅论》,《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3] 李兵强《商丘古城保护与利用价值研究》,河南大学,2012年。

闫浩(1984-),男,汉族,河南省商丘市人,助教,新闻硕士,单位:商丘工学院,研究方向:广告传播。

G127

A

1672-5832(2016)08-0198-02

猜你喜欢
商丘古城景区
商丘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商丘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云南画报(2021年6期)2021-07-28 07:10:34
商丘之旅
让更多企业在商丘长得大、飞得高
人大建设(2020年5期)2020-09-25 08:56:16
『摘牌』
杂文月刊(2019年24期)2020-01-01 08:32:10
“摘牌”
某景区留念
杂文月刊(2018年21期)2019-01-05 05:55:28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文苑(2018年18期)2018-11-08 11:12:26
翘街古城
乡村地理(2018年2期)2018-09-19 06: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