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图书馆 何旭友
试论新时期如何创新读者服务策略
文/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图书馆 何旭友
【摘要】图书馆迫切需要改变原有传统工作模式和理念,通过创新读者服务,以应对各种媒介信息的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图书馆读者服务现状,然后提出创新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方法。
【关键词】新时期;创新读者服务
基于科技发展的信息化传播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作为传统的信息存储传播渠道,图书馆受到了各种媒介信息的挑战,因此迫切需要改变原有传统工作模式和理念,以读者服务为中心,从而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维持自身发展。
(一)信息网络环境与图书馆的现状。当代网络环境,泛指通过电子通信形成的新型广域网或产物宽带网。当今网络成为人们获取有用信息的重要途径,而其传播速度之快也超乎原有想象。图书馆本身具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但是由于网络信息的冲击作用,图书馆不再是垄断地位,各种网络资源与其并重。图书馆原有的排序方法服务模式以及基础设施已难以适应当前社会信息渠道的快速发展。当今环境下的用户对于信息的需求开始呈现出各种个性化需求,从而对当今图书馆的定位构成了一定的功能性挑战,但是同时也迫使图书馆形成了倒逼式的自我更新换代前进的动力,但该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管理和服务多个渠道力求转变。
(二)图书馆的现代定位。电子信息化还没有稳定成型之前,图书馆在信息传播上具有稳固的话语权,而且没有能与其抗衡的渠道。然而随着当今电脑广泛应用和通信科技的日益发展,文献资源借助科技途径得以实现方便快捷的传播。信息呈现出自由和广泛的渠道模式。图书馆在这种背景下优势逐渐丧失,如若不改变服务模式和服务理念,不断充实自身的信息库,则会流失原有的客户。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背景环境下,图书馆必须要重视服务上的开拓创新来稳固旧客户接纳新客户。
(一)摆正读者位置是图书馆改革创新的基础。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应该强调把读者放在第一位,而管理要以读者服务为中心。当两者出现冲突的时候,应该要从读者的角度去处理矛盾,要始终清楚,图书馆的生存土壤是众多的读者。服务模式和类型上的丰富化是摆正读者重要性的首要措施,必须将服务至上的理念贯穿到所有工作中去。图书馆的信息共享性应该进一步加大,通过紧跟时代发展的节奏掌握读者的思维动态,实时更新读者的服务模式,且有必要研究各种读者的心理,通过改革创新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基于网络的快速信息发展使得现代的读者更倾向于网络信息的多样性和速度性,而传统图书馆并没有这方面的优势,因此应该着手加强图书馆网络系统,通过创新使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够更快捷、有效地支撑当前的网络发展形势。
(二)图书馆执行情报化是为读者服务创新的重要渠道。传统借阅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今用户对图书馆定位的要求。只局限于传统的文献借阅方式,已经难以吻合当前的读者需求,必须在信息的整合、特色服务以及传输方面有新的服务模式。要做到细致化的服务,了解更多的客户需求,以及当前的动态信息,基于网络时代的背景,更多地参与到信息时代的潮流中去找准自己该有的定位。同时根据自身的职业性特点,使得许多原有的服务观念得到不断地创新和改变。例如可以通过网络系统建设图书馆的目录信息检索,使图书馆的目录一目了然,方便读者的文献借阅预定、文献借阅跟踪、文献网上传输。
(三)知识服务应该作为图书馆创新的重点。知识服务是指通过深度开发各种信息并加以运用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其服务对象往往是企业机关、科研人员或者相关科研组织。通过信息的解读重构,并根据用户的应用研究需求,予以最大的帮助。知识服务,通过全新的面貌参与多种学科的研究,提供知识信息更倾向于问题的解决。在各种环境背景下,有其广阔的发挥作用的空间,从而体现了创新服务的特点。图书馆的长期发展和创新过程中,文献服务的模式已经比较完善,发展空间并不是很大。但是基于文献服务的知识服务,却有相当的信息整合空间,但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提高信息时代的自我素养,具备迅速地发掘整合信息的途径,才能发挥图书馆现代图书馆应有的知识服务特长。
(四)基于个人的特定信息研究可以作为图书馆新型的基础服务。应该根据不同的信息模块制定出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符合读者全面信息化服务需求的研究。在旧时代图书馆的服务受限于信息技术的不成熟,使得这种模式没有得到应有的推广,而在信息化发展成熟的时代,应该将个人信息特点研究,作为重点发展渠道,使得个人信息的研究进一步缩短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及时动态地掌握和传递相关的信息,使得读者能够尽情享受网络时代图书馆所带来的资源共享乐趣。
作为传统的信息存储传播渠道,图书馆受到了各种媒介信息的挑战,应对新媒介信息传播模式,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需要与时俱进,注重服务理念创新和技术创新齐头并进。
【参考文献】
[1 ]郭绍全.新阅读时代图书馆的读者群及其阅读习惯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2(02).
[2]陈萍,李亚君.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软硬件环境的深刻变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