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建议与策略研究

2016-11-26 21:07尤文双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新课标中职

尤文双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 404000)

新课标下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建议与策略研究

尤文双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 404000)

本文在新课标的实施背景下分别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语文教师和教学管理工作者提出了相应的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建议和策略。主要包括明确优势,树立信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学习,学有所用;认真领会新大纲的精神实质;改进和提高课堂教学方法和能力;加强投入保障教学等。

新课标;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应用能力;建议与策略

1 前言

随着中等职业学校新教学大纲的颁布,对中职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都产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适应这一变化,笔者针对中职语文应用能力教学面临的现状,分别对学生、语文教师和教学管理工作者提出了相应的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策略,以期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应用能力教学提供参考。

2 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建议与策略研究

2.1 明确优势,树立信心。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基础差,考试成绩不理想,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于语文学习自信心不足[1]。对此,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们应当明确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学习的任务是“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2]。

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们应摒弃中学语文教育中以考试分数为考核衡量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尺的观念。进而树立起正确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学习是培养听、说、读、写语文应用能力为目标的学习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学好中职语文课,在课堂上和日常生活的语文实践过程中培养锤炼中职语文学习所要求的听、说、读、写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成为合格的高素质劳动者。

2.2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由于新大纲改革后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的改变,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学习的考核标准再也不是唯分数论。特别是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师采取教学改革之后,课堂教学完全放弃了中学语文教育中的灌输式教学法,转而采取对比教学、实例教学、情景式教学等全新的课堂教学方法。

2.3 主动应用学习成果,学有所用。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是以培养语文应用能力为主,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具体地说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听力能力,如收听广播新闻、听演讲辩论等;说话能力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发表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情感体验,并与同学和朋友们相互分享讨论心得体会;读书能力训练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多读课外书、多读经典名著,并与大家分享阅读结果等。

3 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师的建议与策略研究

3.1 认真学习新大纲,领会新大纲的精神实质。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语文一线教师来说,认真学习新大纲,领会新大纲的精神实质是教好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必修课。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新课标与普高语文新课标有很大的不同,不掌握这种差异,而一味地采用自己以前形成的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就很容易陷进与普高语文教学相类似的灌输式教学陷井中,达不到培养中职学生听、说、读、写语文应用能力的目的。

中等职业学校新教学大纲对中职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主要规定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3.2 研究课堂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规定的以培养学生听、说 、读、写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素质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与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有较大的差异,同时由于没有了高考指挥棒的干扰[4]。

这就要求中职语文一线教师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内容,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为目标,大胆引进日常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学生喜闻乐见的语文教育实例。

3.3 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应用能力,课堂秩序掌控能力。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育以素质教育为主,在课堂教学能采用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这就要求作为课堂灵魂的中职语文一线教师具有高超的语文素质和课堂秩序掌控能力,引导能力[5]。

4 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者的建议与策略研究

4.1 认真学习新课标,领会中职语文教育的意义。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者来说,领会新课标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育的意义,对提高教学管理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学习,不单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同时还有利于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学生的终生发展[2]。

4.2 保障教学,加强投入。首先在教学课时安排上,严格按新课标要求足额安排中职语文教学课时。这是完成好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应用能力培养的基础,没有足够的课时保障,无论多么高水平的教师都是无法完成课标规定的教学任务的,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综合能力了[1]。其次,在教学条件上配备现代教育教学设备,尽量满足新课标对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让一线中职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受到教学设备限制。

最后,引进高素质的专业化的中职语文一线教师,形成合理的教师年龄和学历配置,加强对中职语文一线教师的教育评价考核机制改革。不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教师考核依据,而以学生从业后的职业生涯发展状况,以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作为本校教师教学效果的考核依据,同时引入学生自己的语文应用能力评价作为教师考核依据。具体来说,学生就业率,以及就业后的用人单位反馈情况,学生的调查问卷等都可以作为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参考。

[1] 李宝亭. 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中职语文教学[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31):105-108.

[2] 咸玉娣. 提高中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探索和实践[D]. 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8.

[3] 夏雪. 中职生语文诵读能力现状调查及其培养策略研究——以甘肃省经济学校为例[D].陕西,西北师范大学,2013.

[4] 李晶莹.中职毕业生语文应用能力的调查及分析[J]. 中等职业教育.教师论坛,2010(8):20-23.

[5] 安崇敬.立足职教实际培养中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9):167.

尤文双(1981-),女,土家,湖北咸丰。语文助理讲师,本科,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语文教学。

G633

A

1672-5832(2016)06-0062-01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新课标中职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浅谈中职学生的素质教育
中职护生实习心理调查与研究
培养中职生法制意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