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高专中药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6-11-26 21:07余朝良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中药学中药临床

余朝良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1)

关于高职高专中药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余朝良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1)

根据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和教学定位,中药学的教学过程中要体现高职院校教学的特点,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授课过程中充分体现理论知识够用,专业拓展知识及综合素质培养并重的职教理论。本文就高职高专中药学教学改革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高职高专;中药学;教学方法

1 引言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大众化发展的时期,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的精神,国家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因此高职高专的教育水平的提高是未来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现笔者根据多年实际的教学经验,谈谈对高职高专院校《中药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2 高职高专学生及教学分析

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和中等职业应届毕业生、中专生、五年高职毕业生,生源类型层次复杂,专科这个层次的学生已是高等教育的最低层次,高职高专学校只要考生过了专科提档线就可以上,所以学生文化知识基础相对差,学习知识的能力相对差,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接受存在一定的难度[1]。再加上中药学这门课程药物品类繁多,逻辑联系性小,难于记忆,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中药学这门专业基础课时感到力不从心。

3 中药学课程的定位分析

中药学是阐述、研究中药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在中医药理论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中药各专业必修的基础学科之一。中药学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本学科成绩,而且也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中药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中药专业所学的内容涉及面广,其中中医学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以及临床各学科内容;中药学方面则包括药理、化学、炮制、药用植物等。与中医专业的学生相比,中药专业的学生对中医学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较浅,故往往导致对中药功用的理解不够透彻,与后续所学的知识不能很好地与中药理论相联系[2]。

4 高职高专中药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4.1 重视理论教学。中药学总论章节篇幅虽不长,但它却是中药学这门课的精华所在,包含中药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蕴藏着中药学几千年发展的文化内涵,应讲清、讲透,并结合中药学的发展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岗敬业的专业意识教育。同时讲清、讲透中药基本理论,也便于学生理解每一味中药的功用。如杏仁味苦,归肺与大肠经,苦味有泄的作用,联系归经理论,就很容易理解杏仁止咳平喘用于治疗咳喘症及润肠通便用于治疗肠燥便秘的具体功用了,避免了学生学习中药出现死记硬背而容易忘记的现象。

4.2 采用实验教学法。中药实验教学主要是通过学生动手主动参与中药的采集、辨认、加工、炮制等等,因此实验场所必须有室外中药种植基地,在该基地内按照药材生长习性的不同分区域种植不同药材。中药种植基地成立后,今后的实验课程将会安排在中药种植基地中完成,将教学中心由教室转移到室外,让学生对中药的学习由以往的被动接受改为如今的主动参与。依据实验内容和中药学科的特点来制定考核和测评方式,主要考核依据包括:实验报告、实验操作表现、实验课时纪律性以及实验结果等等。同时在学期的期中、期末都将安排实验考试,最终以期中期末的综合成绩进行考核。

4.3 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中药学传统教学手段主要包括教材、粉笔、黑板、挂图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现代化教学手段包括电脑、投影仪、网络等等都搬入课堂,应用于教学中。在教学手段上,我们应强调多媒体的综合运用,尽可能的采用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教学手段,更加生动和直观的进行教学。比如在医学类学生的教学中,我们通过辨识中药常见饮片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中药标本馆中进行现场讲授,深入中药植物园去认识基原植物,介绍中药采集和栽培基础知识等等,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3]。又如在药类同学的课堂上,我们模拟中医传统的“望”、“闻”、“问”、“切”四诊流程并简要介绍中医基础的八纲辨证过程,让药类同学选择药物进行诊治,也会收到同学积极的响应。上述这些教学手段,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探索和创新。

4.4 结合临床案例进行教学。中药学作为一门基础与临床的过渡学科,引入病案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对中药应用的理解能力,为后续各科知识打好基础。结合具体药物的主要功效及主治病证,教师采用临床处方经验与案例讨论分析2种形式。中药教研室的教师同时也是临床中医师,其中还有师承于国家级名老中医的继承人,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通过和同学分享老中医的经验和自己临床用药经验,使同学增强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解及选择应用中药治病的能力,并有助于树立专业信心[4]。此外,通过CNKI中国典型病例大全数据库,搜集典型的病例,让同学对所示病案进行分析、确立治法、选择用药。通过典型病案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辨证思维、拓展思维空间,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中药学的浓厚兴趣,使中药学这门课程不再仅为抽象的理论、枯燥难学,从而坚定学生学好中药学的信心。最后教师给予点评,肯定、鼓励同学正确的诊疗思路,指出在学习中理论与临床的差距,使学生加深理解、确立治法与选择用药的关系,体会到中药运用的规律性和灵活性。

5 结语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随着高职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信息技术教学环境逐步普及与优化,培养模式逐步完善,高职高专院校的中药学应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1] 杨淳.高职高专中药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09:72-73.

[2] 方文清.关于高职高专院校《中药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海峡药学,2013,01:263-265.

[3] 王忠雷,杨丽燕,曾祥伟,李朋收,张小华.分析《中药学专论》教学改革,探讨研究生培养新思路[J].世界中医药,2013,06:683-685.

[4] 王加锋,滕佳林.四位一体实践法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06:79-80.

余朝良(1982.09-),性别:男,民族:汉,籍贯:云南 腾冲,职务/职称:讲师,学历:本科,单位:云南新兴职业学院,研究方向:高职高专药学教育。

R4

A

1672-5832(2016)06-0053-01

猜你喜欢
中药学中药临床
X线与CT引导下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中药房药师如何开展优质中药学服务
复合妊娠32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零食”怎么吃
云南省高等学校本科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