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军万马过独桥,偶像包袱快扔掉

2016-11-26 18:00:43
传奇故事(破茧成蝶) 2016年6期
关键词:特招琼林花甲之年

千军万马过独桥,偶像包袱快扔掉

所谓临大事而不惧者,方有大将之风范。然并卵,那些让我们哭过笑过烦恼过的事,并非一人经历,而是千千万万个考生共同的心声。吐槽这件事,站好队形,编辑先来!

复读不止你一个

古代考生千里赴京赶考,交通不便,条件好的乘坐舟车,条件差的靠步行,路途少的耗时月余,多者数月甚至半年,不少考生靠人资助才得以成行。所以一旦落榜,有些考生索性留京,免了差旅费和旅途之苦,又有复习时间。

叶少:看嘛,复读是老传统了,本少当年咋就没有向老祖宗看齐的觉悟!

古代也有特招生

科考称得上万里挑一,中选很难,因此各个朝代对那些参考决心大却屡考不中的考生多少有所照顾。宋代连续参加15次进士考试未中的考生就可获得特招机会,不过到获得特赐进士时,少说也到了花甲之年。有人通过特招获得进士头衔时曾作诗自嘲:“白马青衫老得官,琼林宴罢酒肠宽。平康过尽无人问,留得宫花醒后看。”

阮软:好政策要保留啊,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考试不过关啦!

大龄考生又怎样

古代学子寒窗苦读,十年二十年不中都常有,《儒林外史》中范进考了20多回,54岁中举,得知喜讯后直接高兴疯了。小说虽是虚构,说的却是事实。明朝刘珠考了36年,66岁时上榜;董又莘古稀之年才考中进士,好在他长寿,活到90岁才去世,否则这功名算白考了。

公子小白:精神可嘉,白眉如少年,总比少年心已老要好得多!

猜你喜欢
特招琼林花甲之年
《琼林雅韵》与朱权戏曲创作考——兼论曲韵知行之分
戏曲研究(2022年4期)2022-06-27 07:08:16
卜算子·祝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
大江南北(2022年3期)2022-02-26 01:48:19
咏石梁飞瀑
江南诗(2021年4期)2021-08-30 11:01:22
“老年打工人”喜欢什么工作?
新民周刊(2020年46期)2020-12-30 07:04:54
25年助养120多个孩子
科教新报(2020年40期)2020-12-03 05:56:56
七律·宿衡山之下与葛勇
北方文学(2018年16期)2018-07-08 18:05:18
开启新的一天
北极光(2014年8期)2015-03-30 03:05:22
花甲之年穷变富毫无保留传技术
党的生活(2015年7期)2015-03-07 11:29:47
招生处处长陷入“特招”泥潭
检察风云(2014年18期)2014-05-02 08:47:46
赠书法大家张建军
黑龙江水产(2014年5期)2014-04-03 11: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