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波 向思颖 向 伟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吉首 416000)
浅谈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意义与实施方法
李 波 向思颖 向 伟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吉首 416000)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制造业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职业院校作为生产一线操作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必须及时合理地调整教学模式,快速高效地为现代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技术人才。而数控加工技术正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提高教学水平是我们职院必须及时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一体化教学的特点出发,谈谈它的意义与实施方法。
职业院校;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意义;实施方法
所谓教学做一体化,就是理论实践相结合,教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就是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建立若干教学模块,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它具有两大特点,一是突出职业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围绕职业技能训练要求,确定理论教学内容和要求,设置教学环节和进度,理论教学完全服务于职业技能训练。二是理论教学与职业技能训练相结合。注重感知、操作,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很好解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及理论与实操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直观性,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参与作用,必将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新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技术变化的速率已经远远超过了职业教育训练的发展速率,也就是职业教育训练大大滞后于职业技术变化,职业学院不能及时、快速地培养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此种反差严重阻碍了企业、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导致此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职业教育的教学思维、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仍未完全脱离传统的教学窠臼,学院对学生的培养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即不能在一定的教学时段里成长为社会需求的符合职业标准的技能人才,因而还需要全方位地深入地进行教学改革。而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完美实施一体化教学,快速培养技能人才。因此,职业学院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快速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技能人才,就必须采取一体化教学。否则,职业学院只能把学生加工成“半成品”而推向社会,苦了学生,使他们无法学到真正的技能,更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最终也不利于学院的发展。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进一步发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作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实现职业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因此,构建一个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本位的符合职业教育目标要求的教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教学体系就是一体化教学体系。通过一体化教学,可以达到以下几个转变:教学从“知识的传递”向“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转变;教师从“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室内外专业教室、实习车间”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多媒体、网络化、现代化教育技术”转变,从而以“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实用性。
“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遵循“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规律,将课堂搬到可以进行实地操作的实验或实训车间。在真实环境里,教师演练操作、讲解技巧,学生及时实践,有助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认为要真正构建一套成熟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必须首先建立一体化教学的配套管理制度、评估标准和激励机制;然后是培养“双师型一体化教师、制定一体化教学计划、编写一体化教学大纲、编著一体化教材和建设一体化教学场地和设施”。我院在推进一体化教学方面的具体做法是:
4.1 营造实施一体化教学的良好氛围
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牵扯面很广,决不是几个人短时间就能完成的,必须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通力协作,才能将一体化教学落到实处。一方面,一体化教学的阻力主要来自教师长期以来养成的教学习惯。另一方面,学生本身对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的认识也是十分关键的。为此,在教师层面,我院首先展开一体化教学的座谈会、研讨会。充分认识到职业院校教学要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改革就没有活力。改革怎么改?一体化教学是方向。通过研讨,教师统一了思想,深化了认识,把一体化教学提高到关系学院和教师的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对待。教师从根本上转变了教育理念,为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对于学生层面,在思想上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通过就业形式教育,企业信息反馈,历届毕业生的具体实例,使学生明白到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重要性,而要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方法是关键。
4.2 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推进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教学使实习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的先进教学理念,既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又使学生自觉地将所学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我院积极调整办学思路,加大投入,不断完善综合实训场所,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推进“一体化”教学。在物业管理、计算机网络、物流管理、会计电算化、旅游服务和酒店管理等课程的教学中,一体化教学已经开展得有声有色,形成了学生乐学、教师愿教、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
4.3 培养适应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教师
实施一体化教学首要条件是教师。一体化教学需要的是“双师型”教师,没有“双师型”教师,理论和实训还是割裂的。“双师型”教师是指那些能够把专业理论与生产实训有机地结合起来,高效率地教会学生的教师。双师型教师必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综合职业能力不仅是操作技能或动手能力,还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的全部内容。他们是教学行家,也是生产好手,能将各种知识、技能、技术相互渗透、融合和转化。为了培养双师型教师,我院采取理论教师下工厂企业工作,实习教师理论进修的方法,大力培养一体化教学所需要的双师型教师。学院采取优化师资配置,将部分专业课理论教师充实到实习教学中去,参与学生的实习指导,让教师了解实习教学的各个环节、手段和特点,同时也提高动手能力和指导学生训练的教学能力。按照一体化教学的要求把教师分成多个子模块组,要求教师首先做到模块式“一体化”。合理安排模块教师的搭配。原则上是:“师傅型教师+理论教师或业务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另外,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学习,提高教学技能。随着进一步深入推进一体化教学,学院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还在加大。
4.4 编写适合一体化教学的大纲校本教材
以前,职业院校所使用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只适用于分段式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采用的是模块化的教学方式,这样,现行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已经不适用了。但一体化教学没有现成的可资借鉴的大纲、教学计划、教材。我院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决定从根本上扭转理论与实习脱节的现象,开展一体化教学。没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就自己制定,没有教材就自己编写。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教育形式的人才培养定位,编写适合职业中学学生教育教学的教材,创建以能力为中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校本教材模式。提倡“先讲义,后教材,成熟一门,编写一门”的教材建设方法,努力探索校本教材编写的新途径。我院每一个科组都根据各自的专业特色,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5 实施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控制
一体化教学要达到理想的效果,单靠先进的设备和教师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在实施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实施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控制尤为重要。因为课程的改革、课程的开发,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施。因此,紧紧抓住课堂教学的质量,是保证一体化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学院非常重视加强对课堂教学的检查与评估,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可行的检查、评价制度,并通过学生、教师及其他有关途径,及时反馈课堂教学质量的信息。
作为现代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重视教学方法,而不是教学内容;更应该重视的是教学过程,而不是教学结果;更应该重视的不是学什么,而是怎样学。如此,在学生的学习当中,建立一套比较合适的学习方法,使他们能适应社会发展、企业生产的要求。在教学中,要培养出具有独立工作能力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学生,教师应转变传统观念,在教学中大胆引入能适应当前教育形势的新的教学方法。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当前行之有效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1] 莫彭龄.做好做活实践教学这篇大文章[J].常州工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2] 高维钫.理论教学必须与实践教学相结合[J].思想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3] 魏桂英.关于实践教学的思考[J].琼州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4] 郭水兰.重新认识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内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27期.
[5] 邓艳葵.谈就业视角下的实践教学[J].教育与职业.2003年09期.
[6] 陶丽萍.黄学龙.改革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8年03.
[7] 何存琪.论实践教学[J].中国职工教育.1997年08期.
李波(1984—),男,汉族,湖南永兴,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数控加工、模具设计与制造。
G712
A
1672-5832(2016)03-00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