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林永芳
『节礼竞赛』何时休
文_林永芳
其实,我本来想说“该怎样体面地结束这场‘节礼牌军备竞赛’”。可又不想用太长的标题去挑战读者诸君的容忍度,只好简化。言归正传,话说每年中秋,常见报道称京城因送月饼者云集而导致交通堵塞。人们大惊小怪,仿佛见到“人咬狗”似的,殊不知此情此景其实古已有之。明朝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中就记载,除夕前他外出访客,见中城兵马司衙前浩浩荡荡挤着一群手捧食盒的人,竟使道路堵塞。询问才知,“此中城各大家至兵马处送节物也”。明白了吧,送礼导致交通堵塞,这类事古今皆有。
根据《明史·职官志》,中城兵马司不过是古代版的公安、城管,其送礼者竟能多到“食盒塞道,至不得行”,官阶更高者该是怎样门庭若市?“送礼风”之盛,可见一斑。
其实,送礼这事儿也不是一开始就如此繁荣兴旺的。起初,也许只是个别聪明人为了在有限生存资源的竞争中抢占先机而把主攻目标锁定在手握资源配置权的人物身上,寻找出一个“系统漏洞”:投其所好、用礼物开道。可别人也不傻,很快就群起效尤,竞相加码。久而久之,上司们的胃口被撑得越来越大,越来越习以为常,以致“谁送了我不知道,但谁没送我却记得”。于是,每到年节,便上演一幕幕“节礼牌”大戏,其情形有点像“军备竞赛”——当你以为送几盒土特产便可攻下要塞时,别人早已开发出现金红包、购物卡了;当你学会用购物卡、银行卡来装备自家礼盒时,人家早已动用房子车子之类的“氢弹”了。于是,送礼的技术细节成了不传之秘,“送礼史”进入了“恶性军备竞赛”的泥潭阶段。
在清朝,通行的“固定节目”就有“三节两寿”(端午、中秋、春节、上司诞辰、上司夫人诞辰),以及地方官送给京官的“冰敬”“炭敬”。《官场现形记》说:“三节两寿,孝敬上司的钱,虽不敢任情减少,然而总是照着前任移交过来的簿子送的。”这“簿子”可不是前任白白移交的,它记载着节礼的正确“尺寸”,谁掌握了它,谁就在这场“地下军备竞赛”中掌握了独门暗器,所以,后任要用数十上百两银子来买它。有位候补知州,好不容易补缺上任,却不懂这“花钱买账”的规矩,前任官员的账房师爷愤而给他做了本假账,记载的尺寸都是错的。新知州按假账孝敬上司,一年就被参劾革职。
一些“上级”在开心享用下属节礼之余,免不了又得绞尽脑汁考虑如何给上司送节礼,为送多少、如何送、谁送谁不送等“技术难题”而煞费苦心。所以,请允许我善意地揣测,这样的节日已是令上级下级都身心俱疲的“劫”日,如有可能,谁也不愿生活在这样一个靠“猜心”过日子的复杂社会。那么,该怎样,才能体面而平稳地结束这场“节礼牌军备竞赛”呢?
平心而论,古人也不是没有作过努力的。被康熙帝誉为“天下清官第一”的张伯行,就贴出过一份著名的《禁止馈送檄》:“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送礼者讪讪识趣而去。在古代,这样高度自律的官员并不多见。这是官员个人的“抗礼战争”;那么,朝廷的禁令,效果又是如何?
康熙时,为整治节日腐败,曾推出一纸大清版“廉政承诺”,贴在大小官员家门:“同朝僚友,夙夜在公,焉有余闲,应酬往返?自今康熙五十八年己亥岁元旦为始,不贺岁,不祝寿,不拜客,有蒙赐顾者,概不接帖,不登门簿,亦不答拜……统希原谅。”然而,事实证明,这纸“廉政公约”并没有遏止送礼之风的变本加厉、盛行不衰。
时间已过数百年而依然有“送礼致堵”,是何故?唯有一个解释:权力还没有完全关进笼子。“送礼政治”的根源在于资源按权分配而又无序配置。欲彻底根治,显然还需从改进资源配置机制上来铲除“送礼者得利”的土壤。一是终结“按权分配”,确立公共资源配置的一整套“明规则”,决策透明、民主监督,让公权力无法随心所欲想把手中项目资金和乌纱帽给谁就给谁;二是改变“权有制”,不让社会资源高度集中于“上司”之手,将公权力的含金量下降,即既无法“照顾送礼者”,也无法“冰封不送礼者”。
唯如此,才有可能让“节”远离“劫”的低级阶段,进化到“洁”的文明状态,免得误了天下豪杰的一生名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