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铜仁土家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瓶颈与对策研究

2016-11-26 08:12莹杨风雷
长江丛刊 2016年34期
关键词:铜仁土家族少数民族

李 莹杨风雷

贵州铜仁土家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瓶颈与对策研究

李 莹1杨风雷2

运用文献资料、历史分析、问卷调查、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贵州省铜仁市土家族的传统体育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竞技体育文化的冲击、缺乏完善的土家族传统体育传承和保护的体制机制等因素是制约贵州省铜仁市土家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瓶颈。针对此,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以期对土家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发展尽微薄之力。

铜仁土家族 传统体育 发展瓶颈

一、贵州铜仁土家族传统体育简介

铜仁的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思南、沿河、印江、石阡等地。其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有:跳花灯、金钱杆、傩戏、炸龙、莲花十八响、摆手舞、戏水抢鸭、赛龙舟、顶杠、顶棍、扭扁担、挑小棒、老鹰抓小鸡、掰手腕、摔抱捁、斗鸡、跳茶灯、踩高跷、扇子舞、打沙包、土家族茅古斯舞、抬手轿、成三旗、打四角板、摸电、踢毽子、丢窝、打水漂、撞肩、摸猫猫、烧饼油条、挤油渣、磨磨秋、跳皮筋、打陀螺、盲人捉特务、打飞棒、举重、角力、接龙、送龙下河、祭风神、请扫把神、七姑娘、跳绳、打洋战、弹跳棋、叠石子、高脚灯、萝卜白菜、看谁先动、傩技、刹铧、上刀梯、钉鸡、开红山、骑竹马、游泳、吊楼梯、登高、舞草把龙、打沙包、较手劲、打水仗、爬山、攀岩、顶额、打滚、砸纸板、板凳舞、跳瓦片、捡子、摇旱船等,据不完全统计,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有近100项,但是目前保留下来且开展较好的项目为数不多,很多项目只有老一辈人知道怎么“玩”,小年轻们大多都不知道此为何物了。

二、铜仁土家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瓶颈

(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土家族传统体育出现缩水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土家族传统体育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城乡差距的缩小打破了原有的传统生活方式。首先,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得人们对神、自然、农耕劳作的原始依托发生了质的改变,一些具有宗教色彩和依附劳动而产生的传统体育也因此而失缺了原动力;其次,交通的便利和信息全球化的到来引入了许多现代化的生活元素,打破了原本封闭的农村生活模式,手机、网络等现代科技产品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拓展了人们的生活实践和生活空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的同时也解散了原始的依附体力而进行娱乐的传统体育活动;再次,城市第三产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吸引了大批农村人涌向城市,随着进程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留守人员所剩无几,很多农村留下来的只有老、弱、病、残一族,他们连生活自理都成问题,更谈不上进行民俗传统体育活动。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工,其业余时间更多的是追随城市人的生活模式,如上网、逛街、看电影、K歌等,久而久之,不管是身处农村务农还是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因为缺乏合作伙伴和特定的活动空间和环境,渐渐忘却了本民族的传统体育运动。

(二)现代竞技体育对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人类全球化的转型,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体育的全球化,准确地说是西方体育的全球化。从此,西方体育充斥着每一个运动场所,世界体育文化也出现形态单一的西方体育发展格局。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体育”一词来到中国。中国各阶层在“西学东用”大背景下名正言顺地将西方竞技体育移植到中国的体育课堂,先是体育课和每天课间操广播体操的习练,一练就是一个多世纪。国民风风火火地追随西方竞技体育,从城市到农村,体育课的内容永远都是篮球、田径、足球、体操等项目,即便是边远山村的体育课教学,哪怕没有场地其教学内容也永远是以田径中的跑、跳为主。在中国的大地上,优秀的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草根文化一直在一旁闲置着,即便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机会也不曾在体育课堂中正式有过,各少数民族可以不会自己的传统体育运动,但是必须会西方体育运动,这也是造成今天运动场西方竞技体育主角的深层原因所在,这是令我们痛心并值得我们反思的。

(三)缺乏贵州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体制与机制

贵州省是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加之西方竞技体育强势地位的突显使得政府职能部门多将精力放在现代竞技体育方面,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相对不够重视。尽管贵州省土家族的传统体育“家大业大”,但是因为缺乏健全的保护体制和机制,很多土家族传统体育已经失传。少数民传统体育的保护方针是“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不管是抢救保护,还是传承发展,都必须有相应的体制和机制作为保障支撑。查阅了相关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支撑,尚未发现具体的贵州省土家族传统体育保护的相关文件的出台,尽管世界非遗保护政策大肆宣传且国家挖掘、收集传统体育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然而长期性的文化大锅饭致使文化失缺了它的本真性。因此,只有相应保护体制和机制的健全才能使土家族传统体育保护工作做到细化并合理化和安全化,保护过程中不出现张冠李戴或鱼目混珠的保护现象,真正落实接地气的保护。

三、贵州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未来发展对策

(一)建立健全贵州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体制与机制

贵州土家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其传统体育运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针对贵州省土家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应健全保障机制。首先,在政策保障方面,地方政府要紧跟立法的步法,及时制定符合贵州土家族传统体育的实际保护政策,政策内容要保证政府参与和社会参与的基本原则,即既有权威机构的参与和监督,确保各项措施能够落地生根,又能给民间保护者提供政策支持,给其壮胆,助其发展;其次,在资金投入方面,政府要保证资金的及时准确到位,当然,政府可改变以往单一财政投入的模式,探索多元资金筹集机制,通过民间集资,

企业融资等鼓励社会资金的投入确保相关土家族传统体育以及相应传承人得到及时保护;

(二)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城镇化适应性开发与利用

城市是文化较为集中的场域,城市对文化的整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学家曾经认为人类的文明史就相当于城市史,并给予城市高度的评价。因此,在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下,土家族传统体育只有进入城市文化空间才具有发展动力,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土家族的传统体育大多来自山村和乡野,其中有许多自然经济与原始封闭的文化因素,要使土家族的传统体育适应城镇化,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规划与发展。在规划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土家族传统体育的整理与价值重构力度,在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将之进行科学分类,做到摒弃与弘扬并举,改革与发展并进;对那些极为古板、迷信、不科学、无任何传承价值的传统体育应加强宣传摒弃的态度;对那些既体现民族特性,又具有健身性、竞技性、娱乐性、教育性等的项目,应采取积极弘扬和发展的态度。总之,对有价值的传统体育活动应做好抢救和保护工作,并加以改造和重建,使之并入城市体育轨道,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价值。

(三)以竞赛为杠杠推动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

土家族传统体育属于身体层面上的竞速、竞技、表演等民间技艺,先民们通过肢体语言来庆祝丰收、抒发情感、团结族群以及促进交流,通过这些不成文但成形的身体活动来传递一种族群精神密码。因此,在当下社会,在民族传统体育失去原生存土壤的时代大环境下,我们只有借助竞赛的杠杆来推动传统体育的发展。1982年恢复了第二届全国民运会(1953年举行第1届),自此四年一届(其中第4届因89风波延期1年至1991年举行)。全国民运会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运动会,它也被称为中华民族体育大盛会,全国民运会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搭建了舞台。它是各少数民族展现自我、实现平等、团结、和谐互助的交流机会,也是民族传统体育得到完整收集、挖掘、整理的大好契机。只有通过全国民运会竞赛杠杆的作用,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才能脱颖而出。也只有通过全国民运会,各少数民族才能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有效发展。

(四)与旅游业结合促进土家族传统项目的推广

土家族所在地铜仁市拥有省级和国家级名胜风景区多处,有梵净山、九龙洞、周逸群故居、十里锦江、万山仙人洞、云舍土家第一村、太平河、太平河风景名胜区、夜郎谷、天生桥大峡谷、石阡温泉群、楼上、尧上、乌江三峡、石阡鸳鸯湖、石阡万寿宫、亚木沟、思南石林、郝家湾、思南古城、四野屯自然保护区、松桃庙王城、大明边城等。这些融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形成了以梵净山为核心,联接湖南凤凰古城、张家界为一体的旅游网络体系。这些旅游资源集合了四大独特资源即奇妙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生态文化、悠久的佛教文化(梵净山最为典型)、多彩的民族文化。近几年来,随着铜仁旅游业的发展,外来游人越来越关注铜仁,我们应积极争取省、地、县各级政府相关部门(文化局、广播电台、体育局)的支持和协助,增强开展、挖掘、整理、保护土家族传统体育的内驱力,将收集、挖掘、拍摄到的土家族传统体育资料制作成相关影视作品放在风景名胜区播放,或建设土家族传统体育网站,并将之与风景区网站链接等,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土家族传统体育的宣传推广力度,扩大其影响力。在旅游景点进行土家族传统体育的表演,可以通过赠送土家族小礼品来鼓励游客参与旅游景点的土家族传统体育活动,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并宣传土家族的传统体育。

(五)改革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结构传承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

贵州省铜仁市土家族的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彪悍的“土家肉莲花”、有勇猛果断的土家族赛龙舟,有粗野豪迈的土家族“炸龙”,有柔美的土家花灯戏和土家族摆手舞,有提倡文明合作的土家族龙灯,有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家族傩戏,有隐含民间爱情故事的土家金钱杆等,这些具有土家族印记的传统体育活动有竞技体育的灵魂,但更多的是中华传统美德礼让、谦和的精神内涵,比起西方竞技体育更高、更快、更强的极限拼搏,它更适合黄色皮肤且骨子里涌动着求实、和善、自强的中华儿女。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中一再强调的“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其实质就是通过体育课堂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锻炼学生的运动技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格和谐,而土家族传统体育恰恰具备了以上我们所强调的教育教学特质。总之,将土家族传统体育引入课堂是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舶来体育的同台对话和媲美,这一中西文化的博弈是实现竞争与和谐共进的教学目标,是从教育体制上彻底实现土家族传统体育所代表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有效传承和发展。

四、结语

铜仁土家族的传统体育内容丰富,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我们应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肯定土家族传统体育的娱乐、健身、社交等功能,努力传承并弘扬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借助新农村的建设和保护非遗的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的契机,努力打造土家族传统体育品牌,增设土家族传统体育赛事,将之系统化、产业化。

[1]冯胜刚.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与方法[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1:146~147.

[2]崔乐泉.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1.铜仁学院大健康学院;2.铜仁学院科研处)

本文系2014年国家社科年度项目“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体系研究”(项目号:14BTY079)阶段性研究成果;2014贵州省教育厅项目“铜仁市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志”(项目号:14ZC304)以及2014年贵州省联合基金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的武陵山区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及开发研究--以铜仁市为例”(项目号:黔科合LH字[2014]7474)研究成果。

李莹(1972-),女,贵州纳雍人,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杨风雷(1973-),男,土家族,贵州思南人,副教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少数民族。

猜你喜欢
铜仁土家族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Dancing for theDead
土家族情歌
少数民族的服装
诗书画苑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The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Learning strategy
铜仁学院艺术学院学生作品
土家风情惹人醉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