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立
张大才
□崔 立
张大才是本地人。张大才的这个名字起得好,大才,大才。实际上,张大才没什么才,命也不好。十岁没了父亲,十七岁没了母亲,读书读得不好,熬了个初中毕业,就闲在了家。那个时候,母亲也刚过世,没爹没娘的张大才在村里上蹿下跳的,想干什么干什么,也没人能管他教育他了。
张大才熬到二十六岁,还是一条光棍。这么些年,张大才用完了父母留下的钱,也不愿好好工作,村里有工厂,张大才去干个十天半个月,就不干了,说苦说累,说被人管着不自由不舒服。张大才拿着那赚来的十天半个月的钱去花,花完了,就到处开始做些偷鸡摸狗的事儿。今天老周家丢头羊,明天老胡家丢几只鸡,一定都是张大才干出来的。有几次,张大才还被抓住了,被抓住的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表情,任你们处置。乡里乡亲的,大家都摇头,送派出所?有点过,不看僧面看佛面,张大才父母生前是挺好的人。这一次一次的事,也就罢了。实在没吃的时候,张大才堵在村委会大门口,说:“我要吃的。”村主任见了张大才,是一点脾气也没有。这么些年,换了那么多任的村主任,就是没换这么个二流子一样的张大才。村主任只有老办法,从村里的招待款中,拿出个一两百给张大才。当然,张大才是要签字的。张大才露出一口黄牙,笑说:“村主任,你咋就给这么点啊?”村主任瞪他一眼,说:“你爱要不要。”张大才说:“要,当然要!”张大才迫不及待地拿过笔,在纸上写下了自己歪歪扭扭的签名。
村人们都摇头:“张大才这孩子,这辈子算是废了。”
某一天,这个地方说是要开发,要建商务区了。以为是谣言,大家都不信,这机场底下火车站旁边,建什么商务区啊?
随着区镇级领导的入驻,拆迁工作队的入村,还真是要开发了。工作队的老王,在村干部的陪同下,进了张大才那破旧不堪的平房,那是张大才爸妈给他留下的。
老王问:“你是张大才?”张大才坐在屋里,黑着脸说:“是,你们有什么事?”老王说:“这里要开发了,你这房,如果愿意拆迁,可以分到两套房。”张大才有些没听明白。村干部给他解释:“张大才,一套一室一厅,一套两室一厅,到时都是你的。”张大才听明白了,张大才看看自家乱七八糟的房,点了头,说:“好。”
一段时间后,张大才搬进了两室一厅的房,那套一室一厅的房租了出去,每个月都能收租金。
自己家以前的房早被拆完了,裸露出的是一片泥巴地。泥巴地上,进驻了一个施工队。泥巴地上,每天不断地有机器发出轰隆轰隆的声响。泥巴地上,很快就被围了起来,什么也看不见了。站在那里,张大才想,父亲母亲他们一定想不到,这里会开发吧。
工地上贴出了招工启事,招小工,张大才去报名。带班的看他一身脏兮兮的装束,问他:“你做过这样的活吗?”张大才说:“没有,但我觉得我可以。”带班的想了想,说:“那就试试吧。”
张大才在工地上,一干就是三年。连张大才自己也不明白,也许是在自家以前的房子前干活吧,越干越起劲。
又过一年,张大才还在那里干,不过,已经换了个身份,是建成的商务楼的保安。眼瞅着这里一天天地在发生变化,一栋栋光洁明亮豪华大气的大楼拔地而起,张大才也是由衷地高兴。张大才有些不明白自己,是不是这里的变化,影响到自己的变化了呢?
那一天,是这里第一家商务楼开业的日子。张大才正好休假,凑这么个好日子,张大才抱着不到一周岁的儿子,带着老婆,一起来这里看看。三年前,经人介绍,张大才认识了做保姆的外地打工妹,也就是他现在的老婆。
走过一家排着队买咖啡的队伍前,有人喊着张大才的名字。张大才回过头,一看,竟是几个村里的老邻居。当年拆迁后到现在,好几年没见了。
叫他的是以前队里的老胡,张大才曾经偷过他家的鸡。张大才刚想去打招呼,另几个村民,其中一个叫大猫的喊:“老胡,你一定看错了,这怎么会是张大才呢,一定不是,一定不是……”
不知怎么的,张大才迅速抱住孩子,将自己的脸,挡了挡。
(原载《广西文学》2016年第5期 山东崔世杰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