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珺
论艾略特“非个性化”的诗学理论与意义
李 珺
艾略特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最有影响的诗人和文学批评家之一,他的“非个性化”诗学理论能够给予了我们有意义的启示,文章将其这一理论放置在西方传统中去考察其源流和分析内涵意义,并对其文学批评的主要内容和特色进行挖掘,对中国当代诗歌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艾略特 非个性化 诗学理论 启示
托马斯·艾略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最有影响的诗人和文学批评家之一,1948年因其对当代诗歌做出的贡献和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韦勒克在《现代批评史》说:“托·斯·艾略特是20世纪英语世界至今最重要的批评家。他对他那时代的审美情趣造成的影响十分显著。”[1]西方一些文学史书甚至把二十世纪称为“艾略特时代”[2]。艾略特诗学体系中最重要的是“非个性化”诗学理论,将其这一理论放置在西方传统中去考察其源流和分析内涵意义,并对其文学批评的主要内容和特色进行挖掘,对中国当代诗歌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非个性化”是指创作者在作品创作和情感表达过程中否定自己主体性的地位和作用。这一理论思想并不是艾略特的独创,其发展历程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主张灵感说,就认为诗人只是神的代言人,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神的旨意。到了中世纪,神学家奥古斯丁认为个人意识和情感是从神圣的统一性即精神实体分裂出来的,并由此断定诗人抒发个人情感则亵渎了神灵,腐蚀了道德,是邪恶的。19世纪法国作家福楼拜则认为艺术家应保持客观、中性的态度,不应该在作品中暴露自己。到了20世纪,长期以来西方社会形成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改变,伦理道德崩溃,理想追求松弛,人们的精神生活陷入了极度的矛盾和迷茫之中,文学继承慢慢走向绝境边缘。面对黯淡的文坛景象和日趋衰落的社会精神文化,艾略特心怀责任感和使命感,独辟新径的对文学进行思考,提倡逃避个人情感回归传统的“非个性化”创作,认为“诗歌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1],其诗学理论渊源是法国的象征主义,既强调要对象征主义传统理论加以思考和借鉴,主张运用隐喻、联想等手法来寻找日常生活中的理念,又强调要以象征体系来规范世界秩序,要凭借敏锐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加深象征体系的理性深度,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和鉴赏。
艾略特“非个性化”的诗学理论的提出,其直接动机是反对当时以华兹华斯为领袖人物的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他强调把情感作为诗歌表现的对象,认为诗人是依靠自己的天赋来创造出诗歌,人的心灵是诗歌呈现的源泉。华兹华斯就说:“诗歌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味的感情。”[3]
艾略特对浪漫主义进行否定和批判,他于1917年发表了《传统与个人才能》。站在传统与现代的坐标中,艾略特提出了“非个性化”的理由。他认为,传统的影响一直存在,人们应该回归到不朽“传统”的路程中去接受传统的滋养。首先,艾略特对“传统”的涵义进行了重新解释,“传统”是一个完美、以整体状态出现的体系,即有过去与现在的历史意识,又有共时与历时的特性。“传统”给文学创作带来了规范,作家必须深切认识到自己是传统的,为了创作好的作品,就要不断的消灭自我个性,回归到传统。[4]在此基础上,艾略特提出了归附“传统”的“非个性化”创作。文学创作的焦点应当从作者自身转移到作品文本。作家不应该关注个人存在,追求自我需求的满足,而要专注于作品文本自身,撇开个人因素而不谈,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作为“非个性化”诗学理论的艺术表现手段,艾略特专门在其论文《哈姆莱特与他的问题》中提出了“客观对应物”。他说:“用艺术形式表现情感的唯一方法是寻找一个‘客观对应物’;换句话说,是用一系列实物、场景,一连串事件来表现某种特定的情感。”[4]这里艾略特把日程生活中的客观事物(如各种情景、事件、引语等)搭配在一起,直接或间接、有意或无意地暗示或象征了某些情感或情绪,以此来造成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艾略特的诗歌特别是他早期的诗歌中,就常常出现各种“客观对应物”。例如,邓恩《遗物》“绕在白骨上的金发手镯”:“白骨”容易让人联想到死后的冰冷,“金发手镯”则让人感受到甜蜜的爱情。诗人将两者并列在一起,容易造成鲜明的对比,促使人们引发对死亡与爱情的思考和考量。
不仅如此,艾略特还主张创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流必须通过某种媒介物来一一展开。创作者的情感要实现客观化的表达,读者就需要做的是结合媒介物的特点以及深层蕴涵来展开批评。比如,莎士比亚的《麦克白》,里面关于麦克白夫人睡游这一场景,麦克白夫人的心情不是用语言来表述,而是用一系列的感官印象来加以传达和印证,让观众和读者在一系列的“客观对象物”中得到感受和进一步思考。所以,“客观对应物”是引发读者情感感受的重要根源,同时也是发掘作者寄寓情感的基本依据,因此艾略特说,“诚实的批评和敏感的鉴赏不是针对诗人,而是针对诗歌而做出。”可见,艾略特不只是向读者传递一种确定的具体内容或思想情感,他强调诗人的主要任务就在于“客观对应物”诗学观念实现了艺术客体表现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即艾略特“非个性化”艺术实现的重要手段之一。
艾略特的“非个性化”诗学理论与中国古典诗学,在许多方面都有着共通之处。因受到意象主义诗歌运动的影响,艾略特提出“客观对应物”的理论,而意象主义诗歌是直接借鉴了中国古代关于意象的诗学思想,这也意味着两者内在具有相通之处。中国“意象”是从《周易》的“立象以尽意”开始的,中国的“意象”不是“意”和“象”简单相加和拼凑,也不是单纯的心中呈现的象,而是主观与客观有机融合的物象,这与艾略特的“客观对应物”理论有着不谋而合之处。“客观对应物”主张情感的表达,也是要求主体人要寻找艺术形式来进行表达情感,即主观人通过一组事物或一系列事件来抒发感情,这其实就是主观与客观的融合。两者在根本上就存在有极为相通的地方,要注意的是,在对主观情感客观化的具体表达形式上,两者之间也有着细微的差别。中国的“意象”主张情感的客观表达,要通过物象和由物象有机组合成的意境来完成,而艾略特的诗学理论则强调客观化表达形式除了一系列事物、场景(象)外,还包括了“一连串事件”,甚至把整个文本视为创作者主观情感的一个外在“客观对应物”,比中国古典诗学的“意象”有着更为深刻的涵义。
20世纪初,一些学成归国和有识之士将西方前沿的文学文本和思潮流派介绍引进到中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艾略特的“非个性化”诗学理论漂洋过海到了中国,对中国文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932年,《新月》杂志刊载了叶超公的文章《美国〈诗刊〉之呼吁》,简要介绍了艾略特的理论和意象派诗歌。随后,叶公超又在1934年《清华学报》发表《爱略特的诗》,解读了艾略特的诗歌并介绍了他《传统与个人才能》和诗学观。中国的一批诗人(如卞之琳、袁可嘉等),大胆借鉴了艾略特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在诗歌艺术上追求思想与情感的融合,追求感性和知性的统一,并努力使“思想知觉化”,提出了新诗现代化的目标。这是一种极具革新和借鉴,创造性地运用西方诗学理论对中国新诗的发展进行思考,继而探寻中西诗学的有机融通之处,为当时中国新诗面临的困境开辟了一种道路。新中国成立后,一些著名文学史家和批评家(如颜元叔、王梦鸥、陈世骤等),其文学批评也借鉴了艾略特的诗学思想,他们主张继承与创新、结合历史传统与个人才华、保守与先锋,强调要辩证地对传统资源重新加以认识和利用,都是来源于艾略特对诗学理论产生的影响。20世纪70、80年代,朦胧诗派和先锋诗派也相继借鉴了艾略特的诗学思想,他们接受艾略特“非个性化”诗学理论,认为诗歌是一种经验和情感、理性与感性的融汇集中,是深思熟虑后的成果,主张要在对西方的诗学资源的参照下,把中国古代的诗学传统纳入到当下的诗学体系建设中,“尝试着在古代传统与现代经验统一的基础上进行‘共时性空间’的自我建构”。
总之,艾略特的文学成就是世界性的,他的“非个性化”诗学理论能够给予了我们有意义的启示,尤其在当下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文化面临断层危机考验的前提下,中国要解决文论建设的困境和构建当代诗歌理论,更具重要的借鉴意义。
[1]雷内·韦勒克著.章安棋,杨恒达,译现代文学批评史(第五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255.
[2]托·艾略特,著.裘小龙,译.四个四重奏·前言[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5:19.
[3]艾布拉姆斯著,丽稚牛,等.译.镜与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74.
[4]艾略特著.王恩衷,编译.传统与个人才能:艾略特诗学文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1.
(作者单位: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T. S.艾略特诗学中的传统观研究。
李珺(1974-),贵州兴义人,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艺理论、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