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莹
图像中的女性形象:一种有目的性的生产活动
董 莹
【摘 要】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男性的审美意识与审美需求规定了图像中的女性形象。之后又通过图像这一媒介向女性传递出一种“主流”的审美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女性形象随着社会需求不断变化,有时候会呈现截然不同的特征。
【关键词】女性 图像 20世纪中国
图像的产生是一种建立在社会需求基础上的有目的性的生产活动。在传统社会中,男性作为掌握经济权利的绝对主体,同时也是图像与艺术的消费主体。男性的审美意识与审美需求在规定了图像中的女性形象之后,又通过图像这一媒介向女性传递出一种“主流”的审美观。
在我国20世纪上半叶的图像生产中,女性形象出现的最为活跃的媒介是各种商用广告。其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是在中国传统仕女形象的基础上,融合了当时人们对现代女性的理解和认可。到30年代以后,由于新思潮的蓬勃,描绘健康向上而且富有力量感的女性形象越来越多,她们不再像旧式女子一般低眉顺眼侧身而立,而是落落大方地直视画面之外。虽然从图形的使用目的来说,不可避免地指向了男性消费市场的需求,但同时我们也能够在其中嗅到女性解放的气息。在这个时期,一批女性艺术家受惠于现代美术教育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获得了与男性共同受教育的机会,如潘玉良、蔡威廉、孙多慈等就是其中的翘楚。在许多女性开始崇尚与模仿广告画人物时,作为中国最早一批艰难突破男权禁锢,并拥有独立精神的女艺术家们,首先会选择从自身入手,用绘画的方式反观自身,宣布重掌对自我的掌控能力。应当说,在那个时代中,受到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影响,商业与艺术图像中的女性形象也得到了多元化的展现。
到了50年代,全新的社会环境对文学和艺术的需求急速转变。经过长久的战争和动乱之后的国家,急需强大的有生力量注入社会主义建设中,除了男性,壮年女性同样被视为非常重要的劳动力人群。作为国家级最具权威的新闻媒体,《人民日报》从五十年代开始,不断刊发鼓励赞赏劳动妇女的报道。1950年3月9日,刊文《“三八号”列车》,热情歌颂了中铁路大连机务段的九名女火车司机,她们是新中国第一批女火车司机。1951年4月6日,刊文《旅大区廿四万妇女参加经济文化建设——涌现英雄模范300余名》,赞美了一大批从事重工行业生产的女性。“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的也在1955年被正式提了出来,男女平等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
在文盲率仍旧非常高的50年代,年画和连环画因其通俗易懂并且具有广泛的民众接受度,而成为宣传这一政策的重要工具和途径。其中的代表作有《乘风破浪各显神通》(王柳影、吴少云等作)、《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杨文秀等作)、《劳动人民一定要做文化的主人》(哈琼文作)等。画面中的女性一改往日资产阶级都市小姐的形象,与男性一起换上劳作服,扛起农具驾驶着拖拉机,展现出昂扬斗志和无限的力量。为了兼顾各个地域和阶级,绘画中除了展现汉族劳动者,包括农民、工人和部分知识分子的形象外,还少有地出现了少数民族女性形象。在李少言、牛文的《学医归来》中,一名藏族女青年身披白大褂,被簇拥在一群身着民族服装的乡亲中间。可以想见,这样的图像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起到了极强的暗示和引导作用。
与此同时,在学院派内部,苏联风格开始盛行。1955年,苏里柯夫美术学院教授马克西莫夫被苏联政府委派到北京进行绘画教学,开油画进修班并任中央美院顾问。在绘画的基本方法上,他号召画家应该观察生活,并且提到了西方艺术中的“外光”的概念。从1949年开始到1966年,这一阶段的文学作品,被统称为“十七年文学”,英雄和崇高是这一时期文学作品中最重要的主题。其中的女性角色常常是伴随着男性英雄角色登场的。故事情节的模板通常是她们在男性引路人的指导下,摆脱阶级压迫,最终成长为巾帼英雄。在这种文学作品的“雄性修辞”作用下,绘画中的女性形象也如同文学作品中被描述的那样,外形和行为举止都具有强烈的男性特质。当然,现实生活中的英雄,更是艺术家们争相绘画的对象。
在这样的艺术创作浪潮中,只有一小部分绘画中的女性形象,承接了40年代的柔美风格,但有所不同的是作品展现的内容已经被更朴实的主题所代替。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女工新装》和《晚会新装图》(1957)。第一张的作者是女画家郁风和李慕白,李慕白是杭穉英的学生并且有姻亲关系。第二张是郁风和金梅生合作的,金梅生也是月份牌画家。作者的身份和个人经历使绘画在全新的社会大环境中,仍然保持着原有的特色。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带有40年代风格的女子,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几乎见不到了。
就像波伏娃所说的,女人并非生来就是女人,她是在社会中成为女人的。图像中的女性形象同样是被建构的产物,她们所呈现的形象并非是自我意愿的展现,而是被施加的产物,来源于特定的社会法则和需求,并且在封闭的结构中被不断反复交叉引用,最终形成约定俗成的印象。
参考文献:
[1]吕澎.20世纪中国艺术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姚玳玫.如花美眷-民国时期大众媒体中的“女性”图像[J].东方艺术,2006,(14).
作者单位:(宁波大红鹰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宁波大红鹰学院校科研基金项目“中国图像艺术中女性形象的变迁:1949-2014”项目编号:1320141042。
作者简介:董莹(1985-),女,浙江宁波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视觉文化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