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是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2016-11-26 04:57鲍锋
今日海南 2016年12期
关键词:实事省政府民生

文|本刊特约评论员 鲍锋

关键是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文|本刊特约评论员 鲍锋

从 2008年开始,省政府即向全省人民庄严承诺,将每年新增财力的主要部分用于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海南。自2012年至今年1月,全省财政累计投入资金510亿元,助力“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每年为人民群众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如今,省委、省政府连续4年践行承诺,“小财政”托起了“大民生”。

“民生为先、民生为大”是一种执政理念。省委主要领导多次表示,海南经济总量不大,可能比不了发达地区的“大富大贵”,但是人口较少,通过政府“二次分配”这只有形之手,在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均等、社会公平和谐上可以做得更好。

民生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双创”是民生,脱贫攻坚是民生,城市棚户区改造是民生,扩建机场、修铁路、全域旅游就不是民生?严格意义上,党和政府的每一项工作都关系到国计民生。之所以有人认为民生与自己关系不大,主要原因是获得感不强。省委、省政府每年办十件民生实事,就走出了“民生是个筐,啥都往里装”的窘境,老百姓对民生改善看得见、摸得着,增加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年初,省长刘赐贵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2015年十件民生实事已经完成,2016年将继续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排在首位的是“确保18万人脱贫与巩固提升”,这是重中之重。2015年,全省实施精准扶贫,8.6万人脱贫。今年的整体数据还没有出来,但海口市已捷足先登。

据海口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披露,截至今年9月底,海口已实现贫困户共计5772人的预脱贫。预脱贫,是指通过对投入和支出进行推算,贫困户年收入已经超过贫困线水平。

海口市提前完成减贫任务,主要靠市、区、镇、村四级联动机制。从市领导的高位推进到市委农办的统筹组织,从镇政府迅速落实帮扶方案到村干部不间断回访调查,在资金投入和帮扶措施得到保障的前提下,积极组织开办各类农技培训班,定期帮助贫困户解决种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甚至连销路都提前协调好,真正做到全程“保姆式”帮扶。此外,从饲料、化肥到猪圈、牛棚,从基本医疗保险到子女学费、生活费,结对帮扶单位均尽力帮贫困户解决,尽可能减少贫困户的生活负担。

“问需于民”“问效于民”,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和探索,办好民生实事已成为我省大力推进民生改善的一项基本制度。事前征集公众意见,事中接受公众监督,事后接受公众评价,初步形成了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有力保障了每年十件民生实事办好办实,真正解决群众最急、最需、最盼的民生问题。

小财政办大民生,如同一家人过日子,最重要的是大家庭里的每个人身上都感到温暖,心中感到快乐,生活充满阳光和希望。

小财政如何托起大民生

海南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大、盘子小,在改善民生方面亮点不断,有些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海南用“小财政”托起了“大民生”。小财政如何做好民生大文章?本期邀请您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猜你喜欢
实事省政府民生
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审计整改工作
交通运输部:公布2021年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
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审计整改工作
陈颖 巾帼之花绽放在民生一线
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的思考
实事围绕民生干 代表票决说了算
材料不能“美颜”——应当着笔干实事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