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文艺评论的方向与责任研讨会发言摘要
温星(春城晚报文体新闻部主任)
新媒体时代文艺评论的责任是什么?任何写作都变得无门槛,发表和传播更加简单,因此,随时都可能有海量的各种信息和各种文艺作品向我们扑面而来。普通读者如何甄别,如何选择?这就成为比之前任何时代都更加困难的事情,因此,肩负着评价和推介作品功能的文艺评论的作用,就会更加凸显。加强整个文艺评论建设也就随之显得更加重要,因为文艺评论必须为人民群众筛选出好的作品,并推动好作品的传播,从而更进一步去推动整个文艺创作的发展。
价值观正确的、阐述逻辑严谨的时事评论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我认为,这就是新媒体时代时事评论的责任乃至使命所在。
新媒体时代文艺评论的方向是什么?我们的文艺评论作者,必须适当学习借鉴一些普通网友普通老百姓的话语方式,毕竟中国网友好几亿,我们所面对的读者,可以说几乎就等同于网友,所有人都是网友。因此,我们的文艺评论写作,必须在作家的传统思维模式与普通读者普通网友的话语方式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找到一个“亦庄亦谐”的表达模式和写作方式。
必须学会充分利用新媒体工具。文艺评论家们学会充分利用包括微博、微信、微信公众号及其他各种自媒体平台,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我非常遗憾地看到,在这样一个新媒体时代,大多数文艺评论家乃至大多数作家依然不太习惯、不太愿意、不太喜欢运用新媒体传播工具。我的微信朋友圈里有大量各门类的文艺评论家和作家,其中至少一半都极少更新微信内容,更极少将自己的作品发布在微信上跟朋友们分享,开微信公众号的几乎没有。他们可能难以相信,更无法理解,微信朋友圈里的传播都是几何级的,而且是点对点比较有效的传播,一个微信公众号如果粉丝能上万,其传播效力就有可能超过发行量上万的文学杂志以及一份发行量几万份的报纸。这就是这个时代传播方式的大变革。
于传统文艺评论而言,这无疑非常关键,于我本人所侧重的时事评论而言,则更加重要。尤其当一起重大的公共事件发生时,在新媒体平台第一时间发出评论,必能得到最快的关注和传播,如果等到次日才在传统媒体上刊发,各种小道消息和负面言论再已在网络和坊间泛滥,非常不利于整个舆论的良好发展和正确价值观的传播。
周明全(云南省青年批评家)
(一)文学批评要有好的时空感。批评家要知己知彼、知历史和未来,坚持自己批评的标准。如此,方能在流动的、漂移的时空中如定磐石一般。所谓批评的时空感,是要熟知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其超越于时空,流传至今,成为毋庸置疑的经典的原因,并以此为尺度,观照当下、放眼未来,举一反三地去阐释作品,方能经受得起时空的考验。譬如80年代,被意识形态遮蔽了的沈从文、张爱玲等人的作品重新回到了大众的视野,一下受到了大家伙儿的热烈追捧,就是因为在时空的淘洗下,他们像沙滩上的金粒一样,最终金光灿灿地留了下来。那么回头说,我们的批评家在将近漫长的半个多世纪里干什么去了呢?他们也许不是不知道这些作品的好,而是恐怕更多的是关注了眼下的时势或者说是利益。
(二)文学批评要多懂些生活常识。当下批评的关键问题,我想不是有没有深度的问题,而是有没有常识的问题。常识二字,看似简单,但我思考了很久,觉得有必要提出来和大家一同思考,看看是不是这个道理。我们中国人有自己的生活,所以也形成了我们民族自己比较独特的生活细节。好的作家,一定是把生活细节,也就是所谓的常识,写得特别独到、特别有趣的作家。
作家要深入生活,批评家似乎也得深入生活,要对生活有各种各样的爱好,甚至是癖好。否则,我们的批评似乎也容易陷入到概念的空洞里。空洞的概念可以养活一批作家和批评家,但养不活真正的文学。
(三)文学批评要有明确的选择性。批评要有时空感和批评的选择性,看似比较接近,其实不然,时空感是对作家作品的,是对他人的,而选择性是面对自己的。没有时好的空感就不会有明确的选择性,没有明确的选择性,也就不会有好的时空感。
(四)文学批评要有个人创见性。真正的批评是需要智慧的。这智慧所呈现的,不仅是文学审美的经验,更重要的还是要有一份社会的良知。这良知使得他对现成的理论成见,有开天辟地般的穿透力,而不仅是停留在纸面上的传习。即:他的审美以及对作品的看法,最重要的部分,一定得来自生命体验的深处,来自良知的深处,而不仅是书本教会他的那点东西。审美也需要创造性的眼光的,不然,无法面对有创造性的作品,有所谓的洞见。
(五)批评家要有通变的能力。当下的批评界,成名的批评家,都变成了“空中飞人”,哪有时间读作品?我以为,作为批评家,要能有安静下来读书的能力,要能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对当下的创作进展,不是一般的了如指掌。
作为一个批评家,要认清时代,把握时代的脉动,知道时代是如何演变至今,又将演变成什么状态,对时代的演变要有好奇之心,要有自己的判断。文学批评不能脱离时代,文学批评家更加不能脱离时代,而时代是变动不居的,所以批评家只有通变,才能致久。
(六)批评家要有写作才能。目前,不少批评文章,只见理论和术语,晦涩难懂,从传播学的角度讲,一篇文章,即便再有意义,若连可读性都丧失了,无法流传开来,那价值和意义是大打折扣的。我们今天的议题设置的时空界限是“新媒体时代”。我们大家每天都在涮微信,我们会发现,新媒体上流传的文章,都是可读性极强的,那些深文周纳的文章,并不被这个时代的阅读者喜欢。这对我们的批评家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那就是要改变自己的文风。所以,批评家自己尝试写点小说、散文、诗歌,在语言上磨练自己,对做批评是有好处的。我们会发现,霍俊明的评论文章写得行云流水般畅快,这首先因为他自己是一个诗人。批评家在这个时代,若不注意自己的语言,那是没有出路的,会被这个时代的读者抛弃。
成联方(云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作为书法批评,我们正处在建立新传统的时代。作为有国家公职的专业批评家,要有建立新传统的勇气和学术品格,而不是一味地跟随网络批评。
在当下追求科学与民主的社会中,艺术家如何做才是一位有社会价值的人?我想,艺术家除了给以科学文明为主导的社会提供审美元素、审美欣赏以及审美消费等等审美文化之外,除了带领充满科学与民主色彩的当代人“返回故乡”之外,还应该为当代社会贡献知识,因为我们已经进入知识时代,如果贡献不了知识,艺术家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就可有可无,不但被科学甚至被同属人文学科的文史哲所抛弃。
书法是书写汉字的艺术,这个根必须守住,否则,书法亡必然导致文字走向衰弱甚至走向死亡。书法人是张扬汉字美、推广汉字的群体,书法人死了,汉字离死亡还远吗?汉字是中国人的指纹,没有汉字,还有中国人吗?
但是,文化是多元的,艺术也应当多元。在守住汉字这个根的同时,也要尽量挖掘、扩展、鼓励营造汉字的影响力,那些解构汉字,甚至让汉字书写演化成一种行为艺术等等书法现象应该得到我们的掌声而不是指责。
美术馆场地以及众多的开放空间,需要大幅式作品产生张力效果,甚至需要书写者增加肢体语言来渲染书法氛围,增加艺术趣味,唐朝的怀素“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中气”、“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等等为书法带来生动的书写过程,增加了书法的传播速度,这有何不好?而私人化空间,需要的是温情的婉约的小幅式行草书、安静柔美的楷书。带有明显西化氛围的场所如咖啡厅、酒吧等,也许那些装置、解构文字的“墨象”才相协调。衍生品,如写在陶瓷、陶章、衣服等不同载体上,这又进入了消费文化的范畴。
当代书法批评一定要尊重创作的多元化,敞开我们的胸怀,而不是将书法带回古老的“国学”时代。书法学科已经有40年历史,“书法热”持续不断,书法研究正在努力赶上其它人文学科,在这样的新时代,如果还想将书法带回古老的“国学”时代,这无异于将一位可以远行的孩子又唤回母亲的怀抱,这是爱护还是戕害?不辩自明。
杨荣昌(楚雄师范学院副教授)
云南文学批评滞后于创作,这已是共识。究其原因,是我们的批评家没有形成开阔的文学视野;同时,也因自身知识储备的匮乏,形不成有深度的、“及物”的批评。文学虽说是个体事业,强调首先必须忠诚于个人内心的审美感受,但从全省的角度来研讨,就要自觉承担起一份责任,传递一种有价值的思想,思考如何有效在文学发展的制高点来获得批评的话语权。
首先,要有全国性的理论眼光和文化魄力。一直以来,我们的批评家习惯以边疆人自居,或隐或现有着自卑意识,形不成研究的理论体系,无法追踪当前全国范围内最重要的文学思潮和作品,无法与一线城市的批评家进行平等对话,无法抢占全国性的批评阐释权。但我们也有着成功的实践。如在十余年前出现了宋家宏的《走进荒凉》,成为张爱玲研究甚至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绕不开的重要著作。最近两年又出现了周明全的“80后批评家代际研究”,某种程度了开启这一话题的理论先河,并且通过他提出话题、撰写论文、组织出版等一系列实践,使代际研究成为了全国性关注的话题。也许会有人把他们的成功归结于时势和机遇,但无可否认的是,若没有充足的准备和敏锐的洞察力,便无法获取批评领域新的学术生长点。这一点是云南的批评家最需要努力的。
其次,批评要“及物”。云南不乏优秀的作家诗人,本应该产生与之相匹配的评论,因为本地人评本地人,会因生活环境、审美思维的相对一致性,产生审美理性的共鸣,能更好地触摸到评论对象的文化心理和表达欲求,评论也更具说服力。普遍来看,云南的作家作品大致不会脱离民族性与地域性的审美维度,从中体现出强烈的现代性意识,但云南的批评家,大多不具备对民族性与地域性进行深度理论阐释与建构的知识素养,亟需弥补的是民族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因为许多批评家大多只具有单一的文艺理论方面的知识储备,在面对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学文本时,便显得捉襟见肘。以这些同质化的理论去分析当下的优秀文本,写不过一线的批评家,用来分析云南深具边地特色的作品,又产生某种程度的疏离感,言不及义,造成批评的不“及物”。因此批评家必须要调整完善文学批评的知识谱系。
第三,批评家需要坚守品格,抵制浮躁,甘于寂寞。基于上述因素,我个人的批评实践坚持从两个方面发力。一是密切关注当下文学批评的进展,以“逐个击破”的方式写作重要的批评家个体论,凝聚他们在当代文学理论探索方面的重要经验和不足,以扎实的个案研究,为以后的当代文学批评史的撰写提供可以信赖和可资参考的基础性材料,因为批评的最大效能之一,就是以其反应的及时性,为文学史的书写奠定材料基础。二是关注少数民族文学发展,虽然我是汉族,但在长年的阅读和思考中,我把少数民族作家视为兄弟姐妹,受身处环境的影响,我太熟悉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语言方式及信仰追求,很多时候能够以旁观者的眼光打量他们的创作,做到入户其中又出乎其外,从而作出相对客观的判断。
王蓉(昆明市文联主席)
“互联网+”是时代选择 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网络化数字化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大趋势,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传统文艺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势在必行。
其中,网络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在依托互联网生产、存储、传播和欣赏几乎所有传统的文艺样式和作品,如文学、摄影、音乐、书画、动漫、影视等,而且还创造出了多种全新的文艺样式。随着互联网使用的普及,“互联网+文艺”以其经济便捷的使用、新颖的视听感受和开放互动,在短短的时间内就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扩容了新时期文艺的传播与表现形式,并开始引领文艺发展的方向。
创新传播平台,推进文艺融合 把文艺与“互联网+”结合不是赶时髦,文艺的“互联网+”不是传播途径的简单扩大,也不是呈现载体的简单改变,而是角度的变化、思想的更新迭代、新技术应用下的思维转变。艺术源于生活,今天的生活已经被移动互联网深刻而又细致地改变,成功的文艺作品就是要能够准确而又生动地反映互联时代的特性。文艺的“互联网+”实质是贴近最鲜活的生活,践行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新举措。
文艺创新要借鉴互联网的用户思维,从大众传播转入分众传播,这与文联各个协会的发展不谋而合,只有“技术驱动”的互联网理念和“内容为王”融合,让文艺工作者直接与网民、市民不断增强互动,才能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互联网+”的文艺作品。
加大文艺评论改进创新,进一步提升文艺评论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应围绕当前文艺评论阵地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加强新媒体文艺评论阵地等开展深入研究,系统了解文艺评论阵地建设的经验做法、面临的挑战及加强建设的实践要求等,对当前文艺评论阵地建设的总体状况、发展趋势作出分析。
此外,大力培育网上文艺批评队伍,进一步壮大文艺评论的有生力量,打造良性互动的网络文艺生态。以中青年为主,培养一支忠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能很好的掌握网络话语权的文艺批评队伍和意见领袖,不是站在岸上指点江山,而是投身中流激扬文字,广泛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新技术,线上线下相结合,深入开展网络文艺理论研究,广泛进行网络文艺评论,赢得网络文艺创作和消费者的认同,打造良性互动的网络文艺舆论生态。
适应需求,改革创新 一是从文学评论一枝独秀,转变为加强各艺术门类、各新兴文艺业态的文艺批评,对文艺门类及文艺生态进行全覆盖,对文艺热点进行即时回应和权威解读。二是从传统纸媒评论一花独放,转变为加强电视、网络、移动媒体的评论渠道建设,实现文艺批评的多媒体、全媒体、新媒体的传播和深度融合。三是从传统的单向度评论,转向依靠大数据的统计分析、数据分析,构建起一套高效、全面、科学的文艺评价体系,真正发挥出文艺批评固有的强大功能。
农为平
网络文学之所以一开始出现并不被看好,后来尽管其四处蔓延,红火一片,但传统文学界依然较为一致地对其表现出很冷漠的态度,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网络文学总体水准偏低,写手水平良莠不齐,绝大多数写作者并不具备专业的写作能力,媚俗、庸俗、低俗的倾向明显,很多作品充斥着情色、暴力内容,不论是思想价值还是文学审美价值都令人堪忧。这是应扬弃和批判的。但是,也切不可因为这些糟粕的存在而对网络文学大加伐挞,一棍子打死,所谓瑕不掩瑜,身为研究者、批评者,在批评网络文学的不足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这种新兴的文学形式所具有的可取之处,价值所在。概而言之,网络文学对当代文学最具贡献之处,就在于大大扩展了文学的表现空间,尤其是向下的表现空间,即普通民众也可以进入文学世界,借助文学手段表现个体情绪,自由表达对世界、人生的感受、想象。从这一点来说,恰是对文学本质的回归。回溯中国文学的源头,神话故事也好,歌谣也好,不过是普通小民百姓表达对自然的探索认知,对凡俗生活的体认的一种艺术表达而已,哪怕是像《诗经》这样被后世奉为文学典范的作品,里面所收集的诗歌,除了少数庙堂之作,大部分都是采自民间,所记录的是凡俗民众的七情六欲,反映的是劳动人民关于生活、情爱、劳作等诸方面的经历与感受。后来统治阶级出于集权统治需要,以政治、权利干预文学,使文学渐渐脱离民间生活,进入庙堂,成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从而远离了最本真的面目。因而,网络文学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文学本源的返璞归真,并非是坏事一件。另外,网络文学也并非都是糟粕,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家,诞生了不少成功之作。比如已经成功转型为纸媒作家的安妮宝贝、慕容雪村、宁财神等等,他们的作品除了具备较强的可读性之外,还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在题材类型、语言表述、表现社会与人生等方面均有相应可取之处,是值得研究和关注的对象。换一种角度说,网络文学越是鱼龙混杂,越是需要评论者们抛开偏见,慧眼识珠,去挖掘、分析、肯定其中的佼佼者,通过这种积极干预的方式,有效引导网络文学创作朝着有序、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为后面进入网络文学创作市场的写手们无形中树立一种规范,这对于净化网络文学、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应该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在新媒体时代,除了要求评论者们摒弃陈见、放低身段,密切关注并积极引导文学健康发展之外,还应适当调整传统的评价标准,以适应当前新的文学时尚。前面已说过,网络文学已鲜明表现出与传统文学迥然不同的特质,在思想价值上不再以承负家国重任为核心,重在追求个性表达、欲求释放,在写作范式上也不再拘囿于已定型的规范标准,而是天马行空,随性而为,表现出对用语、语法、时态、结构等多方面的创新与突破。这些明显有悖于传统评判标准,大大逾越了过去的文学尺度,若是再沿用常规的价值立场和审美标准,必然注定几乎所有的网络文学都是不合格的。因而,如何在既有的规范上,与时俱进地更新思维观念,调整评价标准,已然是必须引起文学评论界重视,而且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文学评论者一方面应坚守道德立场,把这作为评判网络作品的底线,不论是何种类型的作品,必须合乎人类千百年来所遵循的道德观、价值观,具有真、善、美的取向;另一方面,可用求新求变的态度看待网络文学具有的一些新品格,积极发掘其中的价值意义。比如像《鬼吹灯》、《盗墓笔记》这类题材的作品,可以说为文学开辟了一方新空间,其中涉及到中国文化中古老诡秘的另一面,即殡葬文化,兼具历史、考古、地理、风水、阴阳五行等诸多元素,对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像当年明月所写《明朝那些事》,虽有不少杜撰臆造,但小说整体是忠实于史实,作者也有扎实的历史基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他把这段历史写得形象生动,诙谐幽默,让读者在轻松愉悦中走进历史、体验历史,在阅读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与阅读正统史书、历史教材所获得的枯燥刻板的印象截然不同。这样的书写方式应该更接近历史真相,因为任何一段历史都是由活生生的人演绎的,他们的七情六欲必然是历史中最动人的构成。至于网络文学的在其他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更新和突破,如文学语言、结构、修辞、想象等,也应引起评论者的重视关注,尽可能去伪存真,既要批评其中违背文学创作基本规律、不符合普范审美标准的胡编乱造,也有责任与义务去发见、肯定那些有积极创新意义的创作,并给予及时、中肯的评价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