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晓东
论清代学者吴大澄之学术特色与贡献
金晓东
清代考据学吴大澄突破乾嘉学者拘守《说文解字》的苑囿,大胆探索,从系统的金石文献、古文字学研究中,来探求古籍文献的字形、字义,取得了较高成就,为研究金石文献和古文字学贡献宝贵经验。
吴大澄 清代 金石学 古文字学 贡献
吴大澄(1835-1902),本名大淳,字清卿,又字子敬,号恒轩,一号郑盦,晚号愙斋,别号白云山樵、白云病叟等,吴县人。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编修,历官陕甘学政、广东巡抚、湖南巡抚等。光绪二十一年(1895),吴大澄亲率湘军三万赴辽东,大败,清廷撤其帮办军务职,革职留任。二十四年(1898)降旨革职,永不叙用,革职后其“贫甚,售书画、古铜器自给”(《清史稿·吴大澄传》),二十八年(1902)卒。
吴大澄精通金石、古文字学,曾得宋微子鼎,铭文“客”作“愙”,因取为号,并穷毕生之功搜集钟鼎、陶器等文字,撰为《说文古籀补》、《字说》等,考释文字,颇多创见;又尽取吴县潘氏(祖荫)、潍县陈氏(介祺)、福山王氏(懿荣)诸家合己所旧藏鼎彝铭文拓本,考而释之,汇为《愙斋集古录》十二卷;以古物证历代权衡度量制度,为《权衡度量实验考》一卷。另有《古玉图考》一卷、《恒轩古金录》六册、《十六金符斋印存》二十六册、《周秦两汉名人印考》一卷、《秋晓庵古铜印谱》及《愙斋诗文集》等传世。
吴大澄金石学渊源有自,祖父吴经堃喜收藏,外祖韩崇乃金石家,所藏碑版金石逾千种,著有《宝铁斋集》、《宝铁斋金石跋尾》等。
清代考据学发达促进金石学复兴。宋代学者已利用金石资料来考史之讹误,清代学者更善于运用金石以为考据之资:
“我朝乾隆以后,士大夫诂经之学兼及钟鼎彝器款识,考文辨俗,引义博闻”。(潘祖荫《说文古籀补序》)
运用散见于各州郡或新出土之金石考证历史,可补所阙,辨异同、较优劣。然吴大澄喜好金石则为深研文字,借以考辨古籍文本之正讹。吴大澄于金石研究可谓倾毕生精力,孜孜以求。概而言之,有如下特点:
(1)毕生蒐采。金石虽可长久保存,但大都笨重,散见于名山大川、古刹荒野。要获得金石资料,除尽可能将原物收藏外,另途就是拓片或临摹。吴大澄借多年游宦之机,访拓金石,终其一生,未尝稍歇,故所藏金石数量极可观,以三代鼎、彝、印玺及秦汉权量、六朝以来碑碣为极夥。
(2)贯通小学。吴大澄精于传统小学,对钟鼎、彝器、古陶、玺印、钱币等器物进行文字训诂考释的基础上,补《说文》所未备,共收金文、陶文等三千五百多字,厘定《说文解字》许多错误。
(3)开创之功。其《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愙斋集古录》、《古玉图考》、《权衡度量实验考》、《续百家姓印谱》、《十六金符斋印存》、《千玺斋印选》等具有重要价值。《古玉图考》、《权衡度量实验考》为考订玉器、度量衡开山之作。
吴大澄古文字学突出成就是著成《说文古籀补》。宋代以来考释金文方法主要是对照,而对照标准则是《说文解字》。由于条件所限,许慎未良好使用西周金文材料,其所收古文、籀文多为战国文字。吴氏《说文古籀补》根据历代金石文献材料,参考其他学者成就,考证精审,弥补《说文解字》于古籀文方面不足。
《说文古籀补》凡十四卷,又附录一卷,于1884年刊世。吴大澄《叙》云:
是编所集多许氏所未收,有可以正俗书之谬误者,间有一二与许书重复之字,并存之以资考证。
吴氏积数十年搜罗研究金石文字之功,故能集许氏所未收,且其中有些可以正俗书之谬误。故自书问世以来,深获好评。
此书主要贡献是在对照《说文解字》基础上,规范“推勘”之法。倘若单从字形对照比勘来识读古文字,往往会导致误识。战国时期东方六国文字形体各异,吴大澄认为“古籀之亡不亡于秦,而亡于七国,为其变乱古法,各自立异,使后人不能尽识也,幸而有三代彝器犹存十一于千百”,且文字又有正、俗体之分,极易因字形相似而误作他字,故对照法颇局限。吴大澄在运用对照法的同时,综合运用多元方法来正确识读古文字。例如,铜器铭文某些词语和传世文献中较古老的典籍有相近、相同,则可据传世文献来识读铭文中某些由字形对比不能释出之字。吴大澄称之为“推勘”。如《说文古籀补》卷二:“《考工记》:‘天子圭中必',钱宫詹说‘必'通‘绎'。小篆作‘韠',韨也,所以蔽前。无惠鼎。”即运用《周礼·考工记》及清钱大昕之论推勘而出。
《说文古籀补》为后世研究古文字学打开了方便之门,清陈介祺赞其“溯许书之原,快学者之睹,使上古造字之义上有可寻”(《说文古籀补·序》)。借助于该书,可识读金文、古籀,对于正确理解先秦古籍文本原意有很大帮助。另外《说文古籀补》编写体例,如该书每字皆摹写古籀字形,注明出处,部分文字附有考释等,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丁佛言《说文古籀补补》、强运开《说文古籀三补》都是受吴书启发。容庚《金文编》、孙海波《甲骨文编》也都明显地受到吴氏影响。该书保存吴大澄许多精辟见解,至今仍具参考价值。
吴大澄每得一物,必详加考审,得其出处、制度、年代而后已。顾颉刚在《吴愙斋先生年谱叙》中对吴大澄成就及地位给予极高评价:“倘非先生开创于前,纵有西洋考古学之输入,其基础之奠定能若是速乎”。顾氏此语并非溢美之词,吴大澄确实突破乾嘉学者拘守《说文解字》的苑囿,大胆探索,从系统的金石文献、古文字学研究中,来探求古籍文献的字形、字义,取得了不可磨灭的成就。
金晓东(1978-),男,文学博士,山东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馆,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