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对林纾《拊掌录》的隐性影响

2016-11-26 02:42陈芳芳
长江丛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林纾聊斋蒲松龄

陈芳芳

《聊斋志异》对林纾《拊掌录》的隐性影响

陈芳芳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一部很经典的短篇小说集,本文探究了《聊斋志异》对林纾《拊掌录》的隐性影响。

聊斋志异 小说体 文体 描写方法

在《聊斋志异》出现以前的明清之际,文言短篇小说长期处于低谷状态,《聊斋志异》出现后, 情况便为之改观。《聊斋》一出,文言小说即走向繁荣。《聊斋》之出是在唐人小说之外再创辉煌,因而引来一个仿效的高潮。仿效者是因为被新出现的经典之作照亮了眼睛,由喜爱而崇拜,由崇拜而摹仿,希望也写出同样辉煌的作品,于是自己标榜追摹《聊斋》或被别人推为《聊斋》之流亚的文言小说集不计其数(陈炳熙 1998:4)。林纾《拊掌录》也潜移默化地受到《聊斋志异》的影响。

一、从《聊斋志异》小说体的特点分析

(一)篇幅短小精悍

从《聊斋志异》223篇小说体作品中统计出:50字以下有3篇,50-100字的有34篇,100-200字的有64篇,200-300字的有63篇,300-400字的有45篇,400-500字的有12篇,500-600字的有4篇,600字以上的有2篇。数字均在两万以下。这有力地证明了《聊斋志异》在体制上符合小说体篇幅简短的特性。《聊斋志异》小说是简约而不简单的,特别是蒲松龄用文言写作,更具有言简意丰的特点。而《拊掌录》中,最短篇小说《欧文自叙》在800-1000字之间,最长篇小说《睡洞》在两万字之间,符合短小精悍的特点。

(二)语体不雕琢修饰

这些小说仅是蒲松龄“闻则命笔”产生的,没有作者个人的情怀和寄托。因此小说的语体基本都是叙述,修辞极少,这是由于蒲松龄还是严格意义上的创作者,编纂的是别人的见闻。林纾不懂外文,选择原本之权全操于口译者之手,在别人的口头翻译合作下以合译形式完成,因此他记录的也是从别人口中得知的,然后再以极好的古文修养,娴熟的表达技巧和流畅的文笔,形成了他独特的译文风格。小说在体式上以叙事为主。蒲松龄经常在小说之末仿《史记》“太史公曰”,附“异史氏曰”的议论。林纾在《拊掌录》中也经常用到史记笔法,如“史家言:鬼伯陈殒后,葬于是间。”在跋尾中均以史记笔法开头,如:“畏庐曰:训蒙之苦趣,居士历之二十年。”

(三)取材上具有较强的随意性

蒲松龄搜神志异的独特审美情趣决定了小说体在取材上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由于作者搜集整理这部分作品仅出于个人爱好,因此在这些小说里基本没有个人寄托。在《拊掌录》的这十篇短篇小说中,林纾亦没有寄托强烈的思想,而是简单的把外国小说以古文的形式翻译过来。

二、从传统的文体分类角度分析

(一)命名

《聊斋志异》里的志人小说一般用故事中的名字,如《保住》、《李公》等,《拊掌录》亦有雷同,如《李迫大梦》、《欧文自叙》。或用小说所写的主要事件命名,如《新郑讼》、《尸变》等,《拊掌录》中如《海程》、《耶稣圣节》。

(二)散文笔法

《聊斋志异》具有散文的品格,首先表现在《聊斋志异》中不少篇章本身就是的散文。《山市》、《口技》等皆是,或记一处奇景,或记一种民情,这是蒲松龄在古代散文和游记的基础上的创造,显示出其深厚造诣。《拊掌录》中内容比欧文的原著简化了很多,但言简义丰,描写生动,用简洁的语言描摹了优美风景,充满了散文的格调。

三、从描写方法角度分析

(一)人物形象描写

《聊斋志异》中,作者为突出人物而应用“蓄势”的技巧。极力描写险恶的环境,通过浓烈的气氛渲染突现人物的高大上形象,使环境更觉险恶。通过这样艺术描写,情貌无遗地展示在读者面前,震撼着读者的心弦。《拊掌录》中,作者也用了类似手法:“时风起波涌,船亦簸荡,但闻浪触船舷,浪花散喷而逝。”

简短的字数描写出了海的壮观。通过海浪、雷声和狂风交错的点染,衬托出“余”的英勇无畏。这与《聊斋志异》通过“蓄势”来衬托人物形象的手法一致。

(二)景物描写

在自然景物描写山,他不作大段的景物描写,往往用一两句话,如写人夜人荒废的凶宅:“见长莎蔽径,篙艾如麻。”寥寥数语,第宅的荒凉历历在目。这个在林纾《拊掌录》中的风景描写也有明显体现。如:“山趺之下,村人炊烟缕缕而上,树阴辄出楼角及瓦缝,隐隐若画”(《拊掌录》),原文细致描绘了山蓝水秀的风貌(“where the blue tints of the upland melt away into the fresh green of the nearer landscape”),林纾即用“隐隐若画”一笔带过,这与蒲松龄的手法很相似“湖身广博如海,山色如画……长江大河,日夜奔流如海。”(《拊掌录》),原文描绘了湖的广博并用了明喻,如液银的海洋(“Hermighty lakes,like oceans of liquid silver”),把山的明亮清绿用“画”字做一总结,令人遐想。“时为良夜,月色皎洁。坚冰在地,车轮碾冰,辘辘而行。鞭鸣马踊,一往如飞。”(《拊掌录》)林纾多用四字概括了月景和马快速前进的画面。

四、结语

论而至此,回顾全文,主要是通过对《聊斋志异》和《拊掌录》两篇小说集的小说体、文体和描写方法三个方面找到创造艺术的相似之处。由此可见,虽不处于同一文化大背景之中,但林纾对千古大家的承继相通之处有所领悟。

[1]蒲松龄.聊斋志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陈芳芳(1990-),女,汉族,安徽人,硕士,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林纾聊斋蒲松龄
聊斋书介
聊斋书介
聊斋书介
“聊斋杯”精品石选登
『别人家的孩子』蒲松龄
林纾当众烧借据
回望林纾:孝道、爱道与友道
《神探蒲松龄》:并没有那么差!
蒲松龄
外婆的荔枝,如何影响了林纾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