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杨晓锋
创业路上,幸好有梦想同行
文_杨晓锋
苏格拉底曾说:“世界上最愉悦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慈善家,这个想法源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
地震发生后,我的老家甘肃静宁也受了灾,身在武汉的我却爱莫能助,申请去灾区做志愿者也没能成行。1000元的助学金,我拿出800元捐给了灾区。我知道这些钱对于灾区微不足道,而自己想做的事情远不止这些。那段时间,我感觉自己空有满腔热血和爱心,却难以实现。
我在报纸上看到很多企业积极捐赠,触动很大。我渐渐明白:爱是需要能力的。当你连学费都交不起时,怎么去帮助别人?当你连家里都帮不了时,怎么去帮灾区?一个强烈的想法在我心里萌生:必须让自己尽快强大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影响和帮助更多人。也正是因为这个想法,我决定创业。
2008年,我上大二,在学校带领团队创业,已经干得小有名气。后来,我决定休学,全身心投入到创业中,这不是一时头脑发热,而是想要真正地做些事。
创业伊始,我对互联网非常感兴趣,受到《赢在中国》节目中马云的影响,我认为电子商务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于是,2009年,我注册了个人的第一家公司,开始做校园电子商务。由于缺乏经验和足够的资金,这次创业在3个月后遭遇了很大的阻力。我发现做电子商务太烧钱,远远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2009年10月,新公司成立不到4个月,就因不断加大的投入致使资金链断裂,随后,合作伙伴退出、员工离职……一时间,所有事情碰到一起,我整个人日渐憔悴,每天总感觉被什么东西压得喘不过气来,似乎随时会窒息而亡。
那段最煎熬的时期,我之所以能挺过来,是因为有家人的关心和朋友的支持。在我最困难的阶段,妈妈的洗衣店经营得很好,基本能解决我们母子的生计问题;妹妹也把打工挣来的钱给了我,让我能够生存下去。与此同时,创业路上结识的一位好朋友主动找到我,给我提供了一笔非常关键的资金,并鼓励我坚持下去,这让我有了东山再起的底气和资本。
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我重新调整方向,组建团队,从最简单的产品代理做起,拼命赚钱,一切都是为了让公司能够生存下去。2010年年底,公司终于盈利并偿还了债务,此时,我却选择了离开。我感觉有更大的使命等着我,有更大的梦想需要去实现。2011年,我重回互联网行业,创立了一家网站,将其定位为大学生综合服务平台,提供校园资讯、兼职实习、教育培训、出国留学、二手交易、团购等服务。
我原以为经历了上一次创业的坎坷,这一次会顺利很多,实际上,在创办网站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很多新的困难。不过,我已经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不断地调整优化,逐渐明确定位,让公司步入了正轨。
经营了一年时间后,我发现公司的业务过于繁杂,团队运营能力有限,便着手排除各种阻力做减法,打造一家专门为大学社团服务的网站,为社团提供宣传展示、活动管理、跨社联谊、新闻报道、资料共享等服务,其中最关键的是社团活动的宣传和赞助。
在我看来,高校社团做活动存在两个信息不对称:一个是学生与社团间的,另一个是社团与企业间的。首先,活动发布后推广渠道分散,不利于同学们集中获取,而活动主办方又觉得参与人数不理想。其次,我读大学的时候做过社团外联工作,经常需要拉赞助,我发现很多企业都想做校园推广,但对校园市场不熟悉,不知道找谁合作;同样的,很多社团想找赞助商,但不知道该找哪些企业,也不懂如何与企业沟通。我们曾经联合百度、加多宝集团在2015年春节期间开展了“一分钱送六罐加多宝”的活动,短短一个月,就为百度钱包赢得了100多万用户。我们动员全国大学生社团组织学生走进各大超市、社区推广此项活动。这类活动帮助大学生进行了社会实践,同时也帮助企业降低了推广费用。
在服务学生社团的过程中,我参与了很多学生社团主办的活动,同时与大学生进行深度的沟通和交流。我强烈地意识到就业问题才是大学生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也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当下,大学生越来越迷茫,大一、大二的时候非常空虚,严重缺乏职业规划,大三、大四的时候又非常焦虑,充满危机感,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去考各种证书,仍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一毕业就失业。
我与一些企业家、HR沟通后了解到,许多企业进行校园招聘时,发现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企业的需求严重脱节,同时,实践能力非常欠缺,再加上基础的职业素养不够,所以很难招到需要的人,于是就出现了企业招人难的问题。那么,如果大学生从进校园起就了解和学习职业规划,多参与一些精品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是不是就可以更好地与社会接轨,并顺利就业呢?
由此,网站在我心中的定位更加清晰,我想在服务社团的基础上,将网站打造成大学生的成长社区,学生们可以参加与体育、公益、音乐、电影、社会实践有关的各类有趣的活动,可以创建或加入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可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成长,共同进步。这样既可以帮助大学生开阔视野、提升能力、快速成长,又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校园推广和人才招聘。
目标明确了,但我们面临的竞争也很激烈,类似的企业多达数十家,我们如何从中脱颖而出呢?我认为除了做好产品和服务之外,还要对接资本,借助资本的力量加速发展。
2014年,我们的网站先后获得数百万元天使投资。2015年8月,公司又获得了1000多万元的A轮融资。与此同时,团队规模扩大了3倍,收入增长了10倍。目前公司估值近5亿元,正在筹备新三板的挂牌工作。
创业犹如跑马拉松,只要你坚持不懈,一定会冲到终点,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我是一个跑步爱好者,我跑过的马拉松总距离超过2000公里。对跑步者来说,每跑一步、每经过一段路都有不同的风景。对我来说,跑步是调整自身状态的最佳方式。在公司,我鼓励员工跑步,跑“半马”的员工可以带薪休假,跑“全马”的员工还可以报销旅费。4月10日,我参加了武汉国际马拉松赛,每跑一次马拉松,感觉就像是完成了一次修炼,整个人会非常自信,感觉没什么困难是战胜不了的。
梦想总是潜伏在我们的心底,使我们的心灵永远得不到宁静,但只要坚持梦想,做好最对的那件事,梦想就能照进现实。
杨晓锋,校导网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曾休学两年创业。他坚信“人之所以能,是因为相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