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燕子坞主人
可怕的“但是”
文_燕子坞主人
一位企业家说起自己的一项有趣的观察:一个人的沟通、协作能力,甚至朋友的数量,都和他说“但是”的频率成反比。你越爱说“但是”,别人越不喜欢与你沟通、协作,也就越不喜欢和你深交。
我意识到“但是”这个词的可怕,缘于有次写了篇重要的文章,请一个朋友提意见。我相信那天自己的态度是谦虚的,他每指出一点,我都恭维着,“你说得太对了”“你的想法太棒了”。可毕竟我对这篇文章深思熟虑,所以紧跟着一个“但是”,就开始大谈自己为何这么写。结果朋友拂袖而去,甩下一句话:“你有那么多‘但是’,其实一处都不想改,还来问我干吗?!”
留心自己习惯讲的和常听到的“但是”,大抵有三种类型:
1.无可奈何的苦衷。比如,你对主管说:“我加班到半夜,但还是做不完啊。”然后,主管对老板说:“我已经催了他好几次,但是他不做啊!”
2.对美玉微瑕的遗憾。比如,你妈说你“很聪明,但是太懒了”,主管说你“做得不错,但是还有些地方要改进”,闺密说你“穿衣服越来越好看了,但是如果再瘦一点儿就更好了”。
3.对个人想法的坚持。前文我的做法,就是典型的例子。
总而言之,“但是”这种句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前面说的都是废话,“但是”之后的才是真话。只是因为那些真话多半让人不受用,所以我们用了各种柔和的前缀,其实不过是加了美化效果的推诿、指责和自以为是。但是,这种句式不仅没有你以为的缓冲功能,还让前面处心积虑的铺垫变得虚伪,让后面直抒胸臆的表达变得尖酸。
我学到的一种办法,是将真话出场的顺序前置。因为“但是”句式之所以刺耳,在于把丑话说在后头,而根据“峰终定律”(对体验的记忆由两个因素决定,分别是高峰时与结束时的感觉),一席话的结尾会决定别人对你这番言论的整体印象。
你评价某人“工作效率高,但是做事比较随意”,给人的感觉更像是批评,如果改为“做事比较随意,但是工作效率高”,则像是一种赏识。
就我的例子而言,如果我先说自己为何这么写,最后说一句“但是你的想法更棒”,这样既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又能让对方感到被认可。
另外一个建议来自成功学大师卡耐基——用“而且”取代“但是”。
例如,把“你穿衣服越来越好看了,但是,如果再瘦一点儿就好了”改成“你穿衣服越来越好看了,而且只要再瘦一点儿,简直就完美了”。
“但是”是转折,“而且”是递进,一词之差,就让你的语气从尖酸变得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