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新观察之王族篇

2016-11-26 00:09:57军/著
广西文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题材文体散文

刘 军/著

从本期开始,《广西文学》散文栏目将针对全国70后及部分80后散文作者推出散文新观察的举措,借以展示新锐散文群落多元文体风格的探索、突围之一面,且将地域性写作的代表人物整合汇聚,聚山而成岭,以此拼接散文地图中的一极。70后散文在代际写作的层面凸显出两个鲜明的特性。其一为私语性写作范式的确立。私语性的确立过程中,形成了万花筒式的个人话语风格,比如李娟、项丽敏的简单安静,傅菲的密度和身体性,谢宗玉的洗练,玄武的力度与烈度,等等。其二为文体突破的热情。近二十年来,各种散文新观念层出不穷,70后散文群体不仅在写作实践中积极踊跃地践行散文新观念,而且在散文活动的现场,他们的身影直接凸显。他们兼具了写作者和行动者的角色,实践成果上虽然难以抵及思潮和流派的层面,但至少达到了“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效果。

这里首先推出的是王族的《微笑的动物》,这位来自新疆的70后散文作者,以“狼”系列及“鬼故事”系列题材,由地域上的西北之北,来到散文写作的中心地带。众所周知,动物题材的写作在白话散文语境中相对稀少,至于系列写作,则如林中绝响。诉诸文学史经验,动物题材的文学创作,很容易让读者想到当下流行的儿童文学作品,再进一步,或者会注意到寓言这一文体。除此之外,中世纪后期欧洲城市文学的创作,则擅长以动物形象讽喻世相。动物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也好,寓言也好,往往撷取动物的某些特性加以放大,采取人格化的视角,并赋予其人伦指向的内涵。审美发掘上以象征性的精神内蕴为主体,而动物题材的散文则不同,现实性因素往往作为基石而存在。动物的生命存在形式、自身的命运,是这一类散文书写的实体。

《微笑的动物》写到了狼、驴、鹰、雪豹、牦牛五种动物,作者在处理上直接甩开地理性要素(主要指向新疆地域上的博大,原生态森林、草场、河谷等形态的存留,高纬度内陆地区的动物习性,种类上的稀有性等要素),而是试图进入诸事物的内部,确立动物生存、繁衍、示爱的基本法则,进而重新确证某种自然法的精神。狼对女性的跟踪,母鹰对子女的看似“绝情”行为,一头驴的自我意识、自我投射,马对自我存在的苛刻性诉求,温驯稳健的牦牛陡然间的血光相逼。这一切的一切,与人伦法则想抵牾,但在自然法的范畴里却自在自为,如海德格尔所言,乃一种自明式的存在。在这里,王族将散文文体中常见的人学精神向外加以拉伸,延展到世间万物生命观照的体系中,看见一匹马的自我放逐,也许不会给我们的现实生存提供启示,但会促使人们去思考生命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和情感逻辑,进而学会尊重,重新找回敬畏的基本法则。而敬畏感作为文化意识的核心组件,固然在工业文明时代不断被稀释,但其作为人类的整体意识,乃百万年以来人类与自然界之间长期交互的一个结果,这一大的因果律位居社会发展规律之上,成为永恒的星空颜色。其他方面,这篇散文在语言上以白描为主,结构上看似起伏的曲线不够,却因为内在张力的充足,使得文本暗潮涌动。

猜你喜欢
题材文体散文
散文两篇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12
散文两章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8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阿来研究(2020年1期)2020-10-28 08:10:56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学生天地(2019年36期)2019-08-25 08:59:44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电视指南(2016年11期)2016-12-20 22:10:38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电视指南(2015年7期)2015-05-30 10:48:04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3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电视指南(2015年5期)2015-05-30 10:48:04
广电总局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信息
电视指南(2015年10期)2015-05-30 10:4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