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琳琳
杜甫草堂诗的绘画呈现
——以“柴门送客”与“江深草阁”为中心
陈琳琳
明清时期,以杜甫草堂诗为表现对象的诗意画涌现,其中“柴门送客”和“江深草阁”是最常见的杜甫诗意画主题。文章通过探究这类诗意画的创作方法与艺术风貌,重点分析诗意画与杜诗文本的图文关系,探讨杜诗的视觉转换问题,可以窥见后代画家对杜甫诗歌的理解与再创造,进一步认识杜甫诗歌的绘画性,从而更全面地考察杜甫在诗歌与绘画这两门艺术上的精深造诣。
杜甫 诗意画 草堂诗 柴门送客 江深草阁
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集大成”者,杜甫在各种诗歌题材上多有创造,其题画诗的艺术成就尤为突出,历来备受关注,论者多从题画的角度出发分析杜甫对画作内容的再现、对画作思想情感的阐发,以及对画家精神气质的揭示等,兼及对杜甫绘画理论的探讨,确认杜甫在中国画论史上的独特地位。然而,杜甫诗歌的绘画性,因其在杜诗整体风格中并不明显,加之前有王维的巨大光环,甚少受人关注,已有论著多将其纳入杜诗的摹物、写景、造境等创作技巧的讨论之中。事实上,杜甫诗歌的绘画性是显著的。除了细读诗歌文本可以获知以外,还可以引入另一个观察视角,即诗意画的视角,对杜甫诗歌的绘画性加以重新审视。以诗意画的视角探究杜诗的视觉转换问题①,可以发掘杜诗中容易被人忽视的绘画因子,更加全面地考察杜甫在诗歌与绘画这两门艺术上的精深造诣。
杜甫在绘画鉴赏方面显示出高超的水准,他未必能画,但对绘画的艺术属性与创作规律皆有着深刻的理解。杜甫田园山水诗的“取景入诗”,鲜明地体现出如画家般的敏锐眼光,他总是以斑斓的色彩意象、错落的构图布局、秀美阔远的画境,呈示诗歌的绘画之美。这一类型的诗作,集中涌现于草堂时期。富有绘画意境的草堂诗,成为最受历代画家青睐的文学素材,尤其是明清时期,以草堂诗为表现对象的诗意画集中涌现。画家以草堂诗为文本基础,用生动的画笔还原诗歌情境,传达对草堂诗的独特见解与感悟,丰富了杜甫草堂诗的文学意义。
唐肃宗乾元二年 (759),杜甫带着家人历经千辛万苦抵达成都,寄居在西郊浣花溪畔的草堂寺。第二年,杜甫在亲友的帮扶下修建了草堂。由于蜀地远离战场,环境较安定,杜甫过上了一段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在此期间,除了忧时伤乱之外,杜甫还创作了不少抒写个人闲适心情的诗篇,有的叙写营建草堂的情状,有的勾画天真浪漫的春光,有的展现邻里来往的乡间人情,有的抒发一时的漫兴情趣。对自然风光的精准捕捉是杜甫草堂诗的一大特点,尽管在诗歌造境的幽远方面,杜诗未必比得上王维、孟浩然等盛唐正宗,但杜甫刻画自然景物时,总是善于抓取最为生动的一面,故而杜诗蕴含的情趣风味令人流连忘返,也使其具备了入画的潜质。在一系列描写山水田园景色的草堂小诗中,杜甫在意象的组合、排布以及提炼上,总在不经意间显示出独到的绘画眼光,深深地吸引了画家的眼球。杜甫还常常从多种感官角度观照自然山水,将自身的审美体验注入诗歌创作之中,极易勾起画家的共鸣,为诗意画的创作提供了直接的情感导向。
在诸多杜甫草堂诗中,以诗意画的创作数量来看,最受画家关注的是 《南邻》一诗。周臣、陆治、程嘉燧、沈颢、王时敏、石涛、王翚等画家都曾经依此诗作画。平心而论,《南邻》在诗歌的艺术成就上并不能代表杜甫诗歌的巅峰,历代评价虽不少见,却从未有将其奉为杜诗典范。那么,《南邻》缘何受到画家的格外青睐?先从诗歌文本看起: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不全贫。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②
诗歌开篇即勾画邻人头戴乌角巾的生动形象,之后随着诗人视线的转移写邻家的村居风光:园子中种了不少芋头,树上的栗子也成熟了,好客的儿童笑语相迎,阶上啄食的雀鸟却不畏惧生人。通过几个田家日常生活片段的组合再现,锦里先生安贫乐道而热情真诚的形象呼之欲出。诗歌后半篇写送别情景,门外秋水涨起方四五尺深,乡间摆渡的小船仅能承载二三人渡江。夜色渐浓,杜甫在邻人相送之下登上返家的野航,依依不舍之情难以言表。诗人以一个极其干净优美的空镜头收束诗篇:白沙翠竹笼罩在一片苍茫的江村暮色之中,新月的清辉洒向掩映的柴门,意境尤为清幽旷远。这首诗通篇脱去老杜惯有的沉郁顿挫之风,以优美的诗笔描绘了村居的自然风光与乡土人情,极力渲染草堂生活的天真淳朴与生机野趣,情韵幽长。诗人的意象选择构思独特,天真烂漫的儿童、阶前觅食的小鸟、浅浅的秋水、小小的野航,以及白沙、翠竹、柴门、月色,无不营造着宁静的画面感,折射出村居生活的清幽闲适。相反,“具鸡黍”“话桑麻”的热闹场景被诗人有意回避,这与画家的构思可谓如出一辙。浦起龙评曰“此诗前半 《山庄访隐图》,后半 《江村送客图》”③,杨伦 《杜诗镜铨》云“画意最幽,总在自然入妙”④,皆注意到了此诗的绘画性。杜甫将访邻的情绪体验融入诗境,在疏落有致的文字之间,访隐的闲适恬淡与乡间的清幽静谧交相映衬,不仅意象入画,更是神理入画。就绘画的表现特长而言,此诗最易入画的是尾联,前半幅 《山庄访隐图》需要再现诗人访隐的动态过程,这对于擅长描摹静态情状的绘画艺术而言,挑战性很大,而 《江村送客图》则定格于一个充满情感张力的具体情境,既充分凝结了村野情趣,又彰显了绘画的直观冲击力,具备天然的绘画质素。故历代画家对 《南邻》诗意的图现,多以尾联作为表现中心。
对 《南邻》的视觉再现,现存画迹中较早的是明代周臣的 《柴门送客图》⑤。周臣截取 《南邻》尾联的诗意入画,描绘诗人与邻人依依惜别的场景。画幅中的主人公正向邻人作揖告别,身后有一童子携琴,隐约透露此次访隐的文人雅兴。柴门外的孤灯发出微弱的光亮,门前停泊的木舟上有一船翁,已然倒头熟睡,诗人欲归家,船翁却迟迟未醒来,诗人亦未催促,可推知主客送别时间之长,仿佛邻人的热情好客让诗人忘却归意,可见诗人对村居生活的无限眷恋。在景色的描摹上,画家基本忠实于诗意:茅屋前有小溪,潺潺流水尚未没过石头,足见秋水之“浅”。土坡的柴篱围护之中有一茅屋,室内陈设简陋,暗示村居生活的淳朴。诗中的翠竹意象被置换为一株蟠曲扭结的古松,苍劲有力,年代久远,更显山居生活的与世隔绝。一轮满满的圆月挂在繁茂的树梢间,既呼应诗歌文本“相送柴门月色新”,亦渲染了朦胧的观感。周臣还别有意味地增设屋中的人物形象,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妇正在收拾家什,应是邻人之山妻,为画面增添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周臣沿用南宋画家马远的“一角式”构图,将观者的视线凝聚在“柴门相送”这个典型的场面之中。不过,画家显然有更深远的意图,通过片段式的送别场景,以蕴含深意的画面细节布置,提示整个访隐的活动过程,从而完成对诗意的勾连呈现。
另一位绘制“柴门送客”诗意画的明代画家是吴门画家陆治,他的 《唐人诗意图》⑥有一开图画 《南邻》诗意。画面仍以诗歌尾联为表现中心,并沿用周臣的边角式构图,在画幅的右下方集中勾画村居景象。翠竹意象在图文转换中得到了重点表现,画家在茅屋前面勾绘了一围翠竹,在风中摇曳生姿。为了避免画面的单调,除了竹子以外,画家还增加了古松与绿树等意象,用以烘托村居生活的静谧优美。柴门前,有二人正相对作揖送别,这是对文本的直接再现,画家刻意以朱砂色渲染邻人衣袍,形成与翠竹的映照关系,既突出了画面色彩的鲜艳明丽,也暗示了邻人性格的真诚热烈。相应地,诗人杜甫则以一个白袍背影出镜,暗示其作为儒士的含蓄风雅。柴门草屋之外是浩瀚无边的秋水,一直延伸到天际,渲染了迷茫朦胧的画境。一轮新月半挂高空,提示诗歌文本的节令时间。陆治有意识地改造诗歌的颈联,浩淼的水面更能显示深秋的荒凉,而作为催促分别的道具——“野航”亦被排除在画面之外。文本的发生时间仿佛就定格在分别的场景上,唯有画面左下角的木桥提示着村居之处与外界的联系,既暗合村居避世的桃源意境,亦委婉地揭示文本的访隐主题。
明人程嘉燧亦有一幅扇面图,题为 《柴门送客图》⑦。“柴门送客”主题的绘画创作由卷轴画扩展到扇面,既反映了画作载体的变更,又折射出这一题材流播普及的深化。扇子作为文人交际之物,历来被赋予特定的文化意涵。在扇面上绘“柴门送客”的主题,很有可能作为临别礼物赠予友人,表示惜别之情。杜甫用诗笔勾画的场景,经由画家的艺术转换,逐渐成为一个固定的具有特定意涵的文化意象,渗透到文人的日常交际之中。程嘉燧对 《南邻》诗意作出一定的调整,不同于文本的“秋水才深四五尺”,画家以大幅的留白画烟波浩渺的江水,两岸杂树沙汀,远山如黛。在如此空阔的背景之中,原诗僻静深幽的意境不复存在。此图更像是画家的一种阅读想象。画家将事件的发生节点由分别时刻推移至别后的想象,以泛舟情境作为画面中心,仅在扇面左下角描画杂树掩映中的草堂柴扉,用以呈示对诗歌文本的呼应。画家从分别之际的悲伤情绪暂时跳脱开来,直接遥想杜甫与锦里先生泛舟江上的情景:一叶扁舟之上,主客对坐,似在畅谈,或是邻人江上送客,或是异日二人相携出游,皆是诗歌文本意义的延伸。画家的笔墨简率疏朗,画面隐含的情致由浓郁的村野气息转变为风雅的文士情调。程嘉燧不仅善画,亦能诗,有《浪淘集》存世,他借助杜甫诗意,或者记录下自己与诗友游赏唱和的生活体验,或者表达一种潇洒闲散的文士生活理想,总之是对杜甫诗意的一种“再创造”。
明末画家沈颢的 《没色山水图》⑧亦截 《南邻》尾联入画,题为“白沙翠竹江村岸,相送柴门月色新”,画面呈现即以“岸”作为中心场景。画家吸取前人画意,以分别场景作为画面的表现重心,但在人物的动作刻画上,沈颢的创新意识更为彻底,他抛弃了作揖相送的风雅场景,直接以执手相送入画,从而带来画作内在情感的增殖,作揖送别是儒雅的、克制的,而“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 《雨霖铃》),却将离别的情绪推至高潮。岸前“野航”上的船夫似乎等待得不耐烦了,已然撑起了船竿,催促着岸上的诗人。其他的景物描写一如诗意,尤以清冷的设色渲染着萧疏静寂的秋日氛围。
清人王翚的 《少陵诗意》⑨不再沿袭一角构图,而是采用俯瞰的视角,画山野生活的整体面貌。近景处,山石姿态各异,高树林立;中景部分,丛树中错落地掩映数间屋阁;宽阔的江面向天际延展,远处山色苍茫,俱笼罩于朦胧的月色之中。此图虽然直接题写“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但在画幅上却不见翠竹、白沙、江村茅屋等山野景象,俨然被置换为文人雅居的幽谧环境。杜诗中重点展现的“柴门相送”情景,则被缩小为点景人物,文本极力渲染的村野气息与淳朴民风俱被删简。王翚仅沿用诗意图的主题,却无意于对文本内容进行逼真再现,他更想传达的则是文人的笔墨趣味,故此画的图文关系较为松散。据此,我们可得知,在杜甫诗意画的创作中,诗意能否得到完整的复原,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换言之,杜诗在明清之际的绘画呈现,有时候未必是诗、画这两种不同门类的艺术样式之间的对等转换,画家仅需借助诗意画的形式传达文人的审美趣味,而在这一时期,杜甫已然是这种文人趣味的典范性代表。
清人王时敏的 《杜甫诗意图》⑩是历代杜甫诗意画中名气最大的一种。这一图册作于康熙四年 (1665)腊月,此时王时敏已七十四岁,被视为其晚年画风的典型代表。王时敏亦以俯瞰的视角收束村野全景。在新月朦胧之间,画一座高山挺立,上有云雾缭绕,树木丛生,山路若隐若现。山脚处有一草屋,屋前正有二人作话别状,人物的眉目已不大清楚,但动作似有牵连不舍之感。房屋前后溪流蜿蜒,有一木桥连接着外面的世界,坡上数株垂柳新绿,江枫初红,一派静谧雅致的景象,文本的活动事件亦被压缩为极小篇幅。画面整体行布平稳,意境冲淡,似是王时敏晚年平和清赏的生活态度的集中显现,与杜诗所展示的村野生机,以及山间隐含的融融人情,相距已远。
清人石涛的 《山水图》⑪有二开以杜甫 《南邻》诗为主题,足见他对此诗的喜欢。在表现颈联的诗意画中,石涛以三人泛舟江上作为表现中心,细致刻画水畔的石头,似在突显秋水之“浅”,又以简淡的画笔写村居的茅屋,以及环绕屋子的丛丛树木。此图用笔疏放,晕染的笔墨似乎无意于对诗意作逼真的还原,画家似更注重对诗歌内在情调的张扬。于是,画面在一片阔远苍茫之中生出一种荒远萧疏之感,既暗合萦回杜甫毕生的孤独感,又抒写了石涛作为明代遗民的苍凉心境。对诗歌尾联的视觉呈现出于类似的构思,画家以草草几笔带出山色掩映中的村落,屋前柴扉之外似有两个相对的人影,仿佛在相互告别。屋前有树木几丛,枝叶萧条,充满秋天的萧索荒冷之意。显然,这与原诗所描写的热烈温情的柴门相送场景相去甚远。石涛以此种画法再现杜诗,恰是一种时代心境的具体显现,他不是简单地图写杜诗,而是借诗意图传达一种生命体认。石涛的诗意画着重表现江山飘摇之中的归隐幻想,在那淡漠的笔触之下,似乎处处流露疲惫感伤的时代心情。至此,对 《南邻》一诗的绘画呈现走向了个性化的极点,充分彰显出杜甫《南邻》诗阐释空间的开放性。
除了 《南邻》一诗及其形成的“柴门送客”题材,“江深草阁”是草堂诗中又一广为画家所接受的题材。现存的画迹中,较早的是明代唐寅的 《江深草阁图》,饶宗颐先生曾考证到:“杜句‘五月江深草阁寒’,画人每以入画,至今犹习见。黄宝熙先生藏唐寅 《江深草阁图·赠次明吴君》,该画 《珊瑚网·画录》卷十六、《式古堂书画汇考》画卷二十七著录。”⑫据 《珊瑚网》的著录,唐寅 《江深草阁图》以焦墨作江干石壁,图中有二松虬结,根梢不可辨,松下一茅亭,有幽人凭栏清坐。画幅上另有沈周题诗一首,诗云:“唐子弄造化,发语鬼欲泣。游戏山水图,草树元气湿。多能吾亦忌,造物还复惜。愿子敛光怪,以俟岁月积。”⑬据吴湖帆先生考证,此图应为唐寅少年所作⑭,沈周题诗在盛赞唐寅的年少英才之余,对其光华外露亦暗含隐忧与劝谏。台北故宫博物院现存另一幅唐寅的 《江深草阁》扇面,图绘江岩瀑布飞流直下,有一草阁建于水中,岩岸有古松杂树盘曲交接,一高士凭栏而坐,似在读书之余凝望波光粼粼的江水,一副怡然自得的神情。两幅图的构图元素如出一辙,古松、江流、草阁、凭栏高士,俱在描绘山间生活的幽静闲适,对照 《严公仲夏枉驾草堂兼携酒馔》的诗歌文本,基本是画家截断诗篇的一种自我发挥。杜诗文本如下:
竹里行厨洗玉盘,花边立马簇金鞍。非关使者征求急,自识将军礼数宽。百年地僻柴门迥,五月江深草阁寒。看弄渔舟移白日,老农何有罄交欢。⑮
杜甫寓居草堂时,与严武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严武多次携酒食出访草堂,与杜甫饮酒赋诗,此诗所叙即是杜甫与严武聚饮之事,杜甫拈得“寒”韵。诗歌首二句以华丽的笔调描摹严武携酒馔来访的盛况,气氛昂扬热烈。紧接着陈述严武对杜甫婉拒入幕的宽容,同时委婉地表达杜甫的感激之意。颈联是此诗最具画意的一句,杜甫所居之地偏远,五月里江水已涨而草堂犹寒,以杜甫居住环境的贫寒衬托严武的殷切热情。末句自谦,因家贫而无物待客,唯能“看弄渔舟”以共度美好的光阴。全诗纪友人宴饮之乐事,却透出幽意,如黄生所云:“极喧闹事,叙来转极幽适,非止妙笔,亦有襟旷”⑯。将此诗与唐寅的两幅 《江深草阁图》作对比,首联热闹的聚饮场面并未形诸画笔,颔联感怀之意亦无从转换为视觉意象,尾联“看弄渔舟”的闲情意趣则被嫁接到凭栏眺望的情境设置之中。可见,唐寅无意于忠实地图现杜甫与严武的欢聚画面,而仅仅被“百年地僻柴门迥,五月江深草阁寒”的意境所吸引,这二句交叠了错综的时空,超越具体物象,传达出杜甫特殊的审美体验与心理感知,构筑了高深浑厚的艺术境界。唐寅截取这两句诗入画,乃是基于对杜甫心理状态的准确体认,陡峭的石壁、虬曲的古松、简陋的茅亭等具有象征意味的意象,在烘染荒寒萧索的环境之余,俱在指向杜甫内心之“寒”。只不过,唐寅又以高士凭栏的闲趣加以中和,使得画面的情感表达更趋向温和典正。
自唐寅以后,“江深草阁”成为较流行的山水画主题,画家大体上继承了唐寅 《江深草阁图》的精神内涵,但在具体的画面呈现和艺术技巧上稍有变化。明人吴彬的 《江深草阁图》⑰,画面中心仍然是山峰耸峙,弥漫的烟色之下景物若隐若现。近景两株老松,枝叶繁茂,姿态蟠曲,远处空山一抹,一望无际。较之唐寅,吴彬并没有完全搁置诗意,他极富巧思地在山间布置若干叙事性场景,例如近景乌篷船中闲游的文士,中景渔艇屋舍的生活情境,半山的楼阁中有文人远眺。在同一画卷中并置多重空间的叙事性场景,是对诗歌文本的勾连呼应。不过,就画面整体而言,这几个细小的片段仍然充当着点景人物的功能,画家的创作重心是高耸深峭的山势,以及这种陡峭厚重的大山背后隐含的“寒”意。明人赵左的 《寒江草阁图》⑱采用类似的构思,竹篱柴扉提示着山间烟火气息,只是草阁中的人影淡不可见,远景山峰矗立、云雾缭绕,为画面添加了缥缈的气息。相对而言,赵左的画面风格更加温润浑厚,寒意有所淡化。
在一系列“江深草阁”的诗意画中,以清代傅山的 《江深草阁图》⑲最富表现力。傅山继承前人以“山高”表现“江深”的方式,着重刻画陡峭的山石。画幅近景为耸立入云的巨石,石上杂树丛生,中景写陡峭山崖的小路,林木掩映下的茅舍,简陋而局促,远处群山延绵,一望无际。作为书法家,傅山用笔极为粗犷,在山峰逼仄之下,屋舍显得更为孤寂萧条,仿佛是傅山真实隐居之所的写照,暗合杜诗粗朴萧散的风致。杜诗文本描绘草堂的偏僻景象,因无故人往来,仲夏五月仍然寒意滋生。这种寒意,表面上看是杜甫得“寒”韵,遂在诗篇中描绘草堂荒僻之“寒”,实质上透露了杜甫内心之“寒”。宝应年间,朝廷政局稍安,各方潜伏的危机又陆续暴露,杜甫早已历尽人生之颠沛流离,长年战乱的时代气氛使其不得不倍感内心之寒。尽管诗歌主旨在于表现与严武的深厚情谊,诗歌尾联亦将景色收束到宁静的田家生活场景之上,但短暂的安乐并不能掩盖杜甫的真正心绪。傅山此画写尽苦涩荒寒之意,应是在战乱流离之中对杜甫境遇有切肤体验。可以说,傅山创作这一诗意画,不仅在于图解阐释杜诗,更是在与杜甫进行一番异代的精神交流。从这个角度而言,《江深草阁图》见证了两位艺术家跨越了历史时代的界限,跨越了艺术门类的隔阂,所达成的心灵共鸣与精神交会。
由此可知,画家在对杜诗进行艺术转换时,多建立在对杜诗文本的透彻理解之上,他们不仅以画笔传达对杜诗文本独特的阅读感受,往往还融入了自我的人生遭际与审美体验。例如,傅山等明末清初的文人画家在图现杜诗时,更融入了遗民之悲与离乱之叹,以图绘杜诗透露自身苍凉的心境,这也使得杜诗文本意义的诠释空间获得了又一次的延宕。在进行诗画转换时,画家较好地把握绘画的艺术本质,以直观的意象激发观者的联想与想象,特别是在“柴门相送”这一主题中,画家们大多抓住了将别而未别的场面进行创作,充分发挥了绘画的表现特长。绘画是一种空间性的艺术,一般只能通过笔墨线条表现凝固的时空,故绘画最宜选择“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顷刻”⑳,最大限度地调动观者的联想。将别未别的场景恰恰是最富包孕性的顷刻,画面的情感即将达到顶峰,为观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
当然,杜甫诗意画并非都是尽善尽美的,其缺陷或者出于画家自身,又或者出于绘画本身的艺术局限。譬如 《野老》一诗,在明末清初的杜甫诗意画中多被表现,画家们多以“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一句入画,如王翚逼真再现了“渔人网”“贾客船”等意象,渲染草木萧瑟的秋日气氛。然此诗的艺术成就,远不在此,黄生评曰:“前半写景,真是诗中之画;后半写情,则又纸上之泪矣”㉑,杜甫感伤自己像浮云一般四处漂泊,滞留成都,想起洛阳再度失陷之后仍未光复,蜀中潜伏着重重的战乱危机,正因此,秋风中传来的画角声才显得尤为肃杀。绘画无法写声,故而画角声的凄凉无从表现,画家虽写秋意之凄怆,却无法直观地呈现杜诗在平静的秋色之下奔涌的沉痛情绪,这既受到绘画表现能力的限制,亦是王翚人生经历的缺失所致。复如王时敏 《杜甫诗意图》虽在艺术造诣上达到巅峰,但杜诗在平淡的山水情调之下深隐的孤独荒凉,却未获得足够充分的揭示。这些诗歌创作基于杜甫长年丧乱流离的生活、艰难潦倒的境遇以及对家国的忧患和人生的悲叹,这与王时敏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与其温润雅正的绘画理论极为疏离,从而导致了诗意画表现上的偏差。可见,诗意画的表现技艺并不是万能的,由于绘画自身的艺术属性所限,一部分杜诗的视觉转换受到多重限制,不过种种在画面上无以呈现的情感意绪,恰恰正体现了杜甫诗歌这一语言艺术的独特卓绝。
注释:
①相比杜甫题画诗研究成果之丰富,杜甫诗意画目前还未受到学界的足够重视。在为数不多的研究著作中,饶宗颐是较早提及“以杜诗入画”的学者,他对杜甫诗意图的发展流变有一个宏观的概述;贾兰 《〈饮中八仙歌〉诗意画评介》详细地梳理介绍了杜甫草堂博物馆所藏九幅 《饮中八仙歌》诗意画;上海大学王晓蓉的硕士论文 《明末清初的杜甫诗意图研究》从美术史的角度较细致地梳理了明末清初杜甫诗意图的创作特点与艺术成就;香港中文大学陈冠男的论文《以杜为喻——王时敏 〈杜陵诗意图册〉的一种解读》主要通过分析王时敏 《杜陵诗意图册》的绘画成就,窥见王时敏晚年的画风转变。以上论著均将杜甫诗意画视为一种特殊的绘画题材加以考察,尚未探究其背后隐藏的复杂的诗画关系,从杜甫诗歌衍化而来的多个诗意图主题 (集中于草堂时期和夔州时间)亦未得到深入的研究。参见饶宗颐 《晚明画家与画论》,载 《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十三“艺术编”,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1050-1054页;贾兰 《〈饮中八仙歌〉诗意画评介》,《杜甫研究学刊》1996年第4期;王晓蓉 《明末清初的杜甫诗意图研究》,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陈冠男 《以杜为喻——王时敏 〈杜陵诗意图册〉的一种解读》,载丁宁、李凇主编:《2011年北京大学美术学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57-167页。
②⑮ (唐)杜甫著、(清)仇兆鳌注 《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60页、第903-904页。
③(清)浦起龙 《读杜心解》卷四,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618页。
④(唐)杜甫著、(清)杨伦笺注 《杜诗镜铨》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30页。
⑤(明)周臣 《柴门送客图》,轴,纸本,设色,120.1∗56.9cm,南京博物院藏。
⑥(明)陆治 《唐人诗意图》,册,纸本,设色,26.1∗27.3cm,苏州博物馆藏。
⑦(明)程嘉燧 《柴门送客图》,扇页,金笺,设色,故宫博物院藏。
江苏苏北有些地方水稻还在零星追肥,都在严阵以待打好3次防治总体战。第一次7月底到8月上旬,沿太湖、沿江地区以“两迁”害虫、纹枯病为主,其他地区纹枯病、钻心虫为主攻对象;第二次8月中旬,主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螟虫等;第三次8月下旬到9月上中旬,主攻稻曲病、穗稻瘟、纹枯病及“两迁”害虫、螟虫等,3个攻坚战忙得不可开交,理“药”不理“肥”无可厚非啊!
⑧(明)沈颢 《设色山水图》,册,纸本,设色,15.2∗23.6cm,上海博物馆藏。
⑨(清)王翚 《杜陵诗意》,轴,绢本,设色,130∗68cm,中国嘉德2002春季拍卖会,上有启功、徐邦达二人边跋。
⑩ (清)王时敏 《杜甫诗意图》,册,纸本,设色,39∗25.5cm,故宫博物院藏。
⑪(清)石涛 《山水图》,又作 《写杜诗册》、《杜甫诗意册》,十开,纸本,淡墨设色,13.7∗20.0cm,据(日)铃木敬 《中国绘画综合图录》著录,此图曾藏于赵从衍家族基金会。现为旅美华人收藏家邓仕勋涤砚草堂所藏。
⑫饶宗颐:《晚明画家与画论》,载 《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十三“艺术编”,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11页。
⑬ (明)汪珂玉 《珊瑚网》卷四〇“伯虎江深草阁图”,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106页。
⑭吴湖帆称:“唐子畏画 《五月江深草阁寒诗意图》,虽无年月可考,但定为少年真迹无疑。”参见 《吴湖帆文稿》,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4年版,第406页。
⑯㉑ (清)黄生撰、徐定祥点校:《杜诗说》卷八,黄山书社1994年版,第319页、第313页。
⑰ (明)吴彬 《江深草阁图》,轴,绢本,水墨淡彩,307.3∗98.4cm,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藏。
⑱ (明)赵左 《寒江草阁图》,轴,绢本,浅设色,160∗51.6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⑲ (清)傅山 《江深草阁图》,轴,绫本,水墨,176.5∗49.8cm,故宫博物院藏。
⑳ (德)莱辛著、朱光潜译:《拉奥孔》,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83页。
责任编辑 陈宁
作者:陈琳琳,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