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佛教思想、实践对生态人格培养的意义

2016-11-25 06:12张晓滢

张晓滢

摘 要:生态人格包含生态认知、生态情感、生态责任三方面。佛教缘起论中蕴含的有机整体论思想和过程思想与生态认知的旨意相一致,对生态认知的培养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佛教慈悲观所强调的“予乐拔苦”精神,与生态情感所蕴含的对自然万物的热爱、尊重和审美意趣相一致,对生态情感的培养具有启迪意义;佛教因果观所体现的“善自获福,恶自遭殃”的观念和“依正不二”思想,对于生态责任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佛教修行实践方式与生态人格培养方式在注重个体内在修养方面有契合之处。佛教修行实践对生态人格培养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心净”为基础的生态修养观上:围绕“心净”确立的克制物欲、破除自我中心原则,对于我们今天转变物质主义价值观、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具有现实意义;围绕“心净”建立的戒杀护生、节俭惜福的生活实践对于关爱生命、节约资源等具有多方面的生态建设意义。同时,大乘佛教确立的“心净→行净→众生净→佛土净”的生态建设途径,其中对“众生净”环节的强调突出了对民众进行生态修养教育的重要性,对于我们今天认识生态教育的重要性,丰富生态教育的内涵也具有启发意义。佛教思想、实践与生态人格之间的这些共通点,为我国公民生态人格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

关键词:生态人格;缘起论;慈悲观;因果观;生态认知;生态情感;生态责任

生态人格是一种新型的道德人格,是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情感与生态道德智慧内化为人的具体行为的体现。所谓生态人格是指人所具有的能够体现生态文明观的心理品质与性格特征,它包含人对自然的认知、情感与尊重,并透过人类的行为体现出来。实际上,就是从人格的主要内容知情意的体现上,赋予其生态内涵,即生态认知构成生态人格“知”的方面,生态情感构成生态人格“情”的方面,生态责任构成生态人格“意”的方面。

由上可知,生态人格是一种与生态文明相适合的新型人格。对公民生态人格的培养,无疑能够更有力地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过,目前关于生态人格培养的研究多侧重于对一般培养方式的论述,从某一视域下对生态人格培养进行的研究比较少。本文从缘起论与生态认知、慈悲观与生态情感、因果观与生态责任以及佛教修行实践与生态人格四个方面,详细探讨了佛教思想、实践在促进公民生态人格培养的积极意义。旨在从佛教思想、实践的视角为公民生态人格的培养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新路径。

一、缘起论与生态认知的培养

(一)生态认知的内涵

生态人格的生态认知主要体现在生态主体关于自然生态、自然万物以及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的认识上,这主要属于生态世界观范畴。(1)生态世界观将自然万物视作统一的生态系统整体,生态系统整体中所有的事物都处于复杂的相互作用中,而生态系统整体则是在系统内在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过程中自组织演化的。生态系统在自组织演化过程中,倾向于生成、保持、发展更多的生命和价值,趋向于和谐有序,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地球生命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有了今天的繁荣有序。(2)生态世界观从关系论、过程论、整体论角度考察具体事物的存在,认为事物并不存在恒定不变的性质,事物的存在状态、性质和发展趋势,是由其所处的环境整体以及与环境事物之间的关系决定的。(3)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不是外在的、相互对立的关系,而是同处于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中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关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会给自然万物、自然生态环境带来复杂的整体性影响,反之,复合生态系统整体的属性和变化也会作用于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二)佛教缘起论的基本内涵

缘起论是佛教鲜明、独特的世界观,是区别于其他宗教的本质特征,更是其所含生态思想的哲学基础。所谓“缘起”,是指现象世界中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由种种条件和合而生,又由条件散失而灭的,事物间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是必然而非孤立的。缘起论原是佛陀的基本教义,佛陀弟子阿说示后将其总结为:“诸法因生者,彼法随因灭,因缘灭即道,大师如是说。”1 这里的“因”即是条件,缘起论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条件的和散而生灭的,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存在,并非孤立的。佛教的另一表述也能体现这一思想:“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2 此生彼生、此灭彼灭中的“此”与“彼”为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突出强调了事物间是彼此依存、彼此联系的,不要把事物割裂孤立看待。

缘起论在说明“彼”“此”因果关系的同时,也体现了由“此”及“彼”的发生、发展过程。一切缘起现象都是因种种条件而起,条件时时在变,因果关系时时在变,有生有灭,生生灭灭,没有常住性。事物的发生、发展、灭亡是无常的,缘起现象随着不同条件间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着。可以说缘起现象是一个发生到灭亡的过程,是一切事物产生、发展、消亡不断变化的过程。1

缘起论朴素地表现了佛教的有机整体思想,具体体现在中国佛教天台宗“一念三千”的性具实相论和华严宗的法界缘起论中。“一念三千”揭示的是众生一念心具足六凡四圣“十法界”,具足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十如是”,具足五阴世间、众生世间、国土世间“三世间”,因而具足三千世间,反映出一念心与三千世间之间本然的整体性联系。天台宗还认为,任一具体事物均与三千世间存在本然的整体性关联。法界缘起论在理法界与事法界融通无碍观念的基础上,以“六相圆融”反映现象事物整体与局部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各个部分具有自身特质,彼此间相对独立,但各部分的有机结合又形成统一整体;以“十玄门”将整个世界看作由无限事物相互关联、相互涵摄、相互映照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每一具体事物涵摄其他所有事物及存在整体,又涵摄于其他所有事物及存在整体当中。2

(三)佛教缘起论培养生态认知的意义

生态认知的内涵突出强调自然万物是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整体,事物间具有相互依存关系,并在这一因果关系中不断变化、发展。佛教缘起论所体现的有机整体思想和过程思想与生态认知的旨意相一致。佛教缘起论的有机整体思想向我们揭示了自然万物的存在状态和存在方式,它提示我们应将世间万物联结在一起,从整体的角度看待问题,突出强调各事物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即彼的存在是以此的存在为前提的,缺一不可。反映到我们人类个体、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上来讲,个体、社会与自然存在于紧密相连的整体关系中,只有和谐共处,我们的世界才能动态稳定,我们人类、社会和自然才能常态发展。如果人类为了社会发展、个体利益肆无忌惮地破坏自然,就等于是在破坏人类自身的存在。过程思想则告诫我们:生态环境同具体事物一样是随着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的,人类作为与之相联系的存在,应当根据变化适时作出反应,竭力维护生态平衡,并努力推动其良性发展。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佛教缘起论有利于我们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生态认知的培养具有独特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慈悲观与生态情感的培养

(一)生态情感的内涵

生态人格的生态情感主要表现在生态主体对自然生态环境及自然万物的热爱、尊重、审美等情感上。热爱自然是建立在人与自然万物一体相关认识基础上的,人性在自然中生成,人与自然万物息息相关,热爱自然源于人的内在本性;尊重自然是与肯定自然万物的价值相关联的,自然万物与人一样同属于自然生态系统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样具有自身存在的价值,肯定自然万物的存在价值、内在价值,就能相应地去尊重自然;审美是欣赏自然万物、感受人与自然万物同一体的能力和方式,具有自然审美能力的人能够欣赏自然的美,与自然和谐相处,会尊重自然万物的存在,审美情感是生态情感、生态生活方式的基础,也可以说是生态人格的情感基础。

(二)佛教慈悲观的基本内涵

古语道:“佛家以慈悲为怀。”何为“慈悲”?《大智度论》中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1

慈悲,首先是一种慈爱、尊重他人及一切生命的情感,是佛教德性修养的重要方面,这一情感始终贯穿于“予乐拔苦”的现实行为实践中,佛教慈悲的对象并不限于人,而是包含所有生命。2 《僧伽罗刹经》中记载:一位正在修习禅定的菩萨,感觉到头顶有只鸟在孵卵,出于保护鸟卵,防止它掉落地上,菩萨保持禅定之姿一动不动,直到小鸟孵出会飞才移动身子。此故事表达的正是佛教慈悲观中所体现的尊重生命之意,即使是动物生命也平等待之。俗语“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可以说是更为直接的体现。3《梵网经菩戒本》亦云:“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4 把其他众生也视作是自己的亲人,尊重爱护其他生命,如对待自己亲人一般,正是佛教慈悲观应有之意。当怀有慈悲之心时,人会很自然地对万物产生慈爱之情,并肯定万物与人一样具有内在的价值,平等地尊重它们。

心怀慈悲,亦使人感受自然之美,更能让人发现、体验自然之美。如歌道:“于此百花丛生处,千树群列竞作舞,众鸟喧鸣齐歌唱,猿猴嬉戏乐奔跃。于此寂静善妙地,独居修禅甚快乐。”5 鸟语花香,好不快活,修行者由衷感叹自然和谐之美,并驻足修禅,融入其中,没有对抗,忘却烦恼,修行者也与自然和谐共处,歌中意境正是心怀慈悲的体现。

(三)佛教慈悲观对生态情感培养的意义

佛教慈悲观强调“予乐拔苦”的慈悲之心,它是万物所以生生不息的源泉。内在的慈悲心,会使人认识到人与万物是息息相关的,认同万物与人一样具有内在价值,会对万物自然地产生慈爱、尊重之情,同时更善于发现并且乐于体验自然之美。从这一方面看,佛教慈悲观与生态情感所含对自然万物的热爱、尊重和审美之意相一致。

从生态道德看,佛教慈悲观不仅强调尊重生命,而且由慈悲心衍生出一系列如戒杀、放生的律条以及食素等生活方式。这体现出佛教慈悲观不只是一种精神上的思想教义,更是一种积极的践行。现实中,我们应修大慈大悲之心,要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和爱护其他生物的生命,视一切自然存在如父母、如兄弟、如朋友。心怀慈悲,我们在与有情生命相遇时会自然生起关爱之情,就不会随时造成杀生恶业。面对自然界的这种热情正是生态情感培养所需要的,换言之,佛教慈悲观对生态情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因果观与生态责任的培养

(一)生态责任的内涵

从践行生态环保而言,生态责任感、使命感是一种践行生态环保,维护生态环境的意愿,也只有树立强烈的生态责任感和使命感,才会有坚持生态环保实践的意志。生态责任感、使命感的树立,是建立在对生态环境危机严峻形势的认识上,建立在对生态环境危机对我们生活质量、生存未来的直接威胁的认识上,只有我们认识到生态环境危机及其所导致的人类自身生存困境,才会激发其内在践行生态环保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人们秉持生态责任感和使命感,不仅应当自觉改变自身生活中不合乎生态规范、生态维护的行为方式,而且应积极主动地宣传生态环保观念,自觉担当起生态责任。

(二)佛教因果观的基本内涵

“因果报应说”是佛教理念的重要基石之一。在佛教因果观中,“因”指因缘,“果”指果报。《佛说无量寿经》有:“天地之间,五道分明。恢廓窈冥,浩浩茫茫。善恶报应,祸福相承。”1 佛教认为因果关系对世间万物产生影响,并且是“业力”推动因果关系的变化,进而影响世间万物。所以说,生命主体行为既能够作用于客体环境,也可引发主体自身的业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果,甚至是伴随自身行为业力永无中止、不停流转。佛教的因果观在对生命轮回及对生存环境的依存关系上注重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相互联系。这种“善自获福,恶自遭殃”的道理,从当代生态危机角度讲,能够启示人们树立生态责任感,从自我约束做起,扬善止恶,优化伦理关系,净化生存环境。

佛教因果观在客观上揭示了生命主体与生存环境“依正不二”的辩证关系,生命主体与生存环境之间是互为因果、不可分割的动态统一体。《三藏法数》中云:“正由业力,感报此身,故名正报;既有能依正身,即有所依之土,故国土亦名报也。”2 意思是说:依即依报,指人所依居的生存环境;正即正报,指人的身心精神。正是因为生命主体的思想行为的业力感应形成生命主体的身心精神,称之为正报。有了生命主体的身心精神,也就有了生命主体赖以生存的环境,即依报。“依正不二”的因果观认为,作为生命主体的正报和生存环境的依报,都是作为生命主体思想行为的果报产生的,这反映了人自身的思想行为决定了人与其所处生态环境的性质、状态。北魏昙莺于《往生论注》中云:“众生为别报之体,国土为共报之用。”1 他提出了“别报”与“共报”的区别,“别报”是指个体自身所做的业力,产生的报应是由个体自己承担;“共报”是指众生共同造作的业力,产生的报应是由众生共同承担。从佛教关于别报和共报的区分可以看出,当代生态环境危机主要根源是由众生群体共同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造成的。如现代文化导致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的价值导向,对民众存在广泛的影响,直接影响到现代社会生产方式和大众的生活方式,这才是当代生态环境危机产生的真正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