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俊
摘 要:绿道作为一种多功能的保护途径,能有效串联沿线的保护板块,起到保护和游憩体验的双重功能。该文针对临沧南汀河项目规划研究,从分析项目环境现状入手,以湿地景观廊道的理念,提出“一带贯穿、珠联璧合”的链接式规划结构,探讨了湿地绿道和湿地斑块的不同规划设计的可能性。
关键词:绿道运动;湿地景观廊道;规划结构;临沧南汀河
中图分类号 S759.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9-0083-02
绿道在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游憩机会、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与资源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起源于美国的“绿道”(greenway)一直是地理学、保护生物学、景观生态学、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等多个学科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这种热潮被称为绿道运动(greenway movement)[1]。绿道作为一种多功能的保护途径,能够将单个孤立的生态板块连接起来,形成保护网络,从而减少景观及生物生境的破碎化,提高保护效力[2]。湿地景观廊道是位于孤立湿地区域之间的具有一定宽度的条带状绿道[3],是一个与绿色廊道相对应的概念,是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湿地景观廊道作为构成湿地景观的基本要素,具有分割景观格局的作用[4],起到了提供水源、过滤污染物、为物种迁徙提供通道、维持生境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等多种功能。湿地景观廊道的建设,兼具美化环境和打造生态和休闲体验的双重功能。
1 研究区概况
云南临沧南汀河上游自临沧博尚镇发源,是临沧的母亲河,与支流西河横穿临沧城而过,形成了临沧城“一坝两河”独具特色的优美自然景观。在项目区线性约20km范围内,沿线的生态环境本底较好,由于受到粗放农业生产、野蛮开挖采砂等行为干扰,沿河流域环境及水质受到威胁;沿河流域缺乏生态修复工程和防洪拦沙设施,尤其是在夏季暴雨季节,洪水泛滥,对下游农业生产和城镇的安全造成了威胁。尽管近年来政府耗巨资对城区段南汀河两岸绿化景观和河道环境进行了整治,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从源头开始,整治南汀河沿线河道水质环境迫在眉睫。
2 研究构思
宏观上,从流域与城市尺度进行规划。首先,恢复流域的雨洪调蓄与净化功能,将沿河径流、鱼塘、低洼地作为湿地纳入整个雨洪调蓄与净化系统,缓解城市内涝,回补河道景观用水,形成分级雨洪净化湿地;其次,恢复河道的自然驳岸,恢复河道生态状况与自净能力,重现河道的生命力。再次,将城市休闲游憩与河道生态环境的建设相结合,建立连续的慢行网络,并改造断面形式,创造更多的亲水空间;最后,将滨河土地开发与河道整治相结合,以河道景观为契机引导城市内部更新,提升土地价值,增强城市活力,促进滨河景观与城市宜居环境协同发展。
微观上,依据总体规划的定位对具体河段进行设计。实现河岸的生态化改造,湿地公园的设计中,结合场地高程及鱼塘肌理,构建梯级湿地系统,调蓄与净化山区流出的溪流。设计倡导野草之美与低碳景观,大量应用低维护成本的乡土植被。
3 规划理念
3.1 生物多样化 根据项目研究区不同的湿地类型、恢复目标及现状,从土壤基质、植被恢复、栖息地保护与生境改善等方面打造环境,构成完整的生物群落。
3.2 景观艺术化 在湿地恢复和湿地生境打造的前提下,对湿地景观进行局部艺术改造,形成大地艺术作品,成为观光吸引物。
3.3 科普游憩化 湿地旅游本身具有很强的科普教育意义,运用游憩化手法设置科普体验产品,将湿地生态教育和游乐手段相融合,让湿地科普项目更具有参与体验性。
4 规划布局
规划以湿地绿道为主线,沿南汀河沿线进行河流环境整治和景观环境营造,形成“一带贯穿、珠联璧合”的链接式规划结构。
4.1 湿地绿道 利用河谷两岸的地形变化,规划茶马绿道,以茶马文化为主题线路,融合文化展示,将古桥、驿站、茶吧、古道、牌坊、雕像等景观元素相结合,将绿道沿线打造为休闲绿道的同时,也打造为一条文化绿道。一是将古道体验与步行绿道相结合,游客可以重走茶马古道,绿道按茶马古道的石板路进行设计,同时通过重要节点的雕塑群进行马帮文化元素展示。二是做好整条绿道的桥文化元素,将茶马古道上的石拱桥、风雨桥、铁索桥重现,通过古桥遗址展示、现有桥梁景观改造、增设古桥等方法,将桥成为绿道的文化亮点和景观亮点。三是于绿道沿线风景优美的地方,观景平台的设计与周边景观相融合,沿线可以设置花田观景点、农田观景点、溪谷观景点等。休息点主要是绿道沿线供游客短暂休息的空间,设置于服务驿站和游憩点没有覆盖的地段,休息点与观景平台联合设置,可以提供饮水、停水、厕所等服务。
4.2 湿地斑块 根据生态功能和环境体验需要,规划春爽森林湿地、河谷森林湿地、温泉谷湿地、河湾湿地、仙鹭塘湿地、荷花塘湿地、花海田园湿地、茶马驿湿地等八处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湿地景观。(1)春爽森林湿地以湿地公园、乡村生态为依托,以快乐养生文化为底蕴,遵从道家思想,以生态游憩、养老养生、康体休闲为核心功能的湿地休闲体验区。(2)河谷森林湿地通过河道的疏浚,将河床两岸的宗地进行改造,形成系列浮岛湿地水系,沿湿地建设休闲服务点、滨水栈道、湿地观景台等设施,满足湿地休闲需要。(3)温泉谷湿地以温泉梯田河谷为特色,规划通过整治河道及梯田景观,打造湿地景观效果,同时修建湿地休闲中心、休闲垂钓中心、花海台地、滨水服务站等设施,满足游览需要。(4)河湾湿地以突出河湾湿地景观为特色,以河湾浮岛和沿岸台地花海梯田为重点,并规划观景平台、绿道、栈道等体验设施,满足游客体验需要。(5)仙鹭塘湿地以保护白鹭及栖息环境为基础,以恢复湿地水系为宗旨;高标准进行湿地景观环境营造,开展适当科普、休闲设施规划,满足游憩休闲功能需要,打造“蛙鸣鹭舞,芦花荡漾”的原生湿地公园。(6)荷花塘湿地规划荷塘湿地、山地花田、荷花文化休闲服务区等为主题的板块,各个景观区以荷花池、荷花浮岛、草坡、景观亭、树阵、浮水木栈道、荷花荷叶雕塑、荷花观台等景观建筑表现荷花文化内涵,以生态湿地、滨水休闲、堤坡岸线、广场高大乔木等营造多层次植物景观,使之与柳树湾、荷花湿地公园生态气息和谐统一。(7)花海田园湿地以农耕文化体验,田园观光为主要功能特色,在营造田园农耕湿地风光基础上,规划耕读文化馆、耕读休闲馆、娱乐馆和相应服务设施。(8)茶马驿湿地以茶马古道驿站、古桥及田园风光构成的“古桥遗梦、花田芬芳”为特色。以湿地浮岛、台地花田、垂柳景观的规划建设营造生态环境;以茶马古道文化为主线,通过驿站、古桥、古道等景观建设,配套停车场、栈道等设施,再现茶马驿站的古桥流水景观环境。
5 结语
该项目将临沧城区受生产生活破坏污染的河谷河滩宗地,打造成绵延20km的“活体过滤器”,旨在还原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规划建设提出修建微型河流湿地景观廊道的构想。河流湿地景观廊道通过系列生态湿地修复该区生态网络为原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改善公共环境,还河流以可观、可游、可玩的亲切、宜人的环境,打造靓丽的城市河流景观。通过区域绿道链接各功能湿地斑块,逐步带动整个河谷综合生态、休闲等立体产业发展,提升临沧城市形象,打造临沧城名片,以及完善临沧休闲养生功能,增加就业机会,建设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周年兴,俞孔坚,黄震方.绿道及其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6(09):3108-3116.
[2]叶文,马有明,杨殷迪.绿色通道在保护地游憩规划中的应用研究——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绿道规划设计为例[J].旅游研究,2011(01):18-21.
[3]管晓舒.大庆市龙凤湿地景观廊道景观设计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4.
[4]李旭.湿地生态廊道规划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4.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