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炼化工程“走出去”显示实力

2016-11-25 03:53石杏茹
化工管理 2016年22期
关键词:炼油炼化洛阳

文/石杏茹

中国炼化工程“走出去”显示实力

文/石杏茹

近年来,中国的炼化工程技术和设备制造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已经具备为国家代言的能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为其“走出去”开拓更广阔的天地。

本文以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为例,剖析我国炼化工程“走出去”取得的业绩以及遭遇的困难。

厚积薄发

2015年10月,中国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与投标的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新建炼厂项目合同在科威特正式签署。洛阳工程公司作为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公司的执行主体,不仅承担柴油加氢、煤油加氢等装置的设计任务,而且将与联合体另外两家公司共同实施采购、施工、开车服务和项目管理等工作。

洛阳工程公司副总经济师、项目管理部主任黄新说:“这个项目实现了中石化海外大型总承包项目规模的历史性突破。洛阳工程公司在国际化方面开启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量的积累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洛阳工程公司派了几名员工去日本日挥公司参与国外项目,也就是从打工、提供服务开始。国际业务部主任郑东风说:“当时对于国际化我们想法比较多、口号比较多,但没有多少实际性进展。”

进入21世纪,洛阳工程公司“走出去”步伐加快,开始作为工程承包商参与海外工程设计、技术服务。代表作有阿尔及利亚500万吨凝析油项目工程设计分包项目、青岛丽东LG芳烃项目工程设计、苏丹港炼油厂延迟焦化工艺技术出口项目、乍得恩贾梅纳催化裂化工程设计项目、阿联酋富查伊拉炼厂FEED设计项目等。黄新说:“这段时间洛阳工程公司参与的海外项目规模较小,只是作为分包商参与。”

“走出去”取得突破性进展,始于2010年开始启动的哈萨克斯坦阿特劳炼厂价值10.4亿美元的芳烃EPCC项目。该项目于2015年12月4日通过哈萨克斯坦国家验收委员会验收,标志着洛阳工程公司以及中国石化在中亚地区承担的第一个炼化工程EPCC总承包项目取得里程碑式成果。规模由小到大,参与方式由单一的技术或者服务出口向分包商和总承包商转变,海外收益占比逐年增加。洛阳工程公司“走出去”的历程是我国炼化工程与技术“走出去”的一个缩影。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炼化工程公司遭遇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克服了种种的水土不服。

困难知多少

海外居,大不易。

2010年10月,洛阳工程公司在中亚地区承担的第一个炼化工程EPCC项目开始动工。远离家乡的他们立马遭遇了两种“水土不服”。身体的不适还在其次,让洛阳工程公司第一批项目管理人员困扰的是,进入哈萨克斯坦后,时常被阿特劳州多个部门进行各种检查,业主也设置了各种门槛。

提起刚刚进入中亚市场的情景,他们都记忆犹新。不仅仅是中亚地区,在国际化过程中,每接一个新项目,洛阳工程公司都遇到了很多困难。黄新以阿特劳芳烃项目为例对种种困难进行了剖析。

首先是劳务签难办。“阿特劳芳烃项目那么大工程,本来应该有2000多名工人参与建设,但前3年施工现场只有不到100人在忙碌。”炼化工程集团哈萨克斯坦分公司经理、芳烃项目经理郑富强告诉笔者,“哈国当地劳务签难办理给项目实施造成了严重的困扰,拖延了工程进度。”哈国政府规定,凡引进一个中国工人必须聘用9名当地工人;每办理3名中国管理人员工作签证必须聘用7名当地管理人员。而在当地符合聘用条件的技术人员少之又少。

即使劳务签配额没有问题,去哈国的签证也很难办。黄新说:“如果是国内项目出现问题,我们的技术人员晚上就可以飞过去。可是在中亚地区,一两个月签证都很难办下来。”

项目标准问题是横亘在洛阳工程公司面前的又一难题。

哈国标准多数采用的是俄标,与欧洲标准既有相通的地方,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果采用该国之外的国际、国家或组织标准,均需与哈标进行标准比对,报哈国政府相关部门批准后才能选用。为了满足项目跨国采购的需要,设计、采购大量采用了国标、欧美通用标准。面对多种标准并行的局面,洛阳工程公司项目团队首先组织专人启动了哈标、俄标的收集、翻译,工艺、配管、设备、仪电、土建等专业室和相关部门组织项目人员进行学习、宣贯,严格按照哈国规范推进项目详细设计。

设计完成后遇到的是设计审批问题。按照哈国有关法律规定,非哈国设计单位完成的设计文件需要由具备哈国设计资质的设计院——俄罗斯鄂木斯克石油化工设计院(ONHP)进行审批盖章后方可用于施工。黄新说:“ONHP对标准规范的理解可能比我们深,但在炼油技术方面了解不多。因此,我们花了大量时间进行沟通。一张图纸我们可能一个月画完,但是有些图纸审图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除了这些问题外,物流、通关、资金回国方式等都是洛阳工程公司遇到的困难。虽然遭遇了种种问题,但值得称道的是,哈萨克斯坦芳烃项目是哈国目前石化项目中干得最快的,超过了同期建设的另外两个炼化工程项目,得到了业主的赞扬。郑富强说:“一路走来虽然并不轻松,但通过我们上上下下的努力得到了合作方的承认,打造了我们的‘走出去’名片。”

用行动赢得信任

阿特劳炼油厂是一个具有60多年历史的老企业。洛阳工程公司与之合作尚属首次。业主对中国石化的整体实力、管理水平了解十分有限,刚开始的交流中总夹杂着些许的不信任。“他们对自己习惯的工程指挥部模式、施工组织方式深信不疑,频频干扰洛阳工程公司正常的施工管理以至项目管理。”黄新说,“我们现场干活他们不放心,必须现场监工。我们晚上加班干活也不行,想提高效率很难。”

办法总比困难多。

曾承担完成“五朵金花”等我国炼油技术攻关、世界海拔最高的“五三0”长输管道等工程设计任务的洛阳工程公司,是一支传承60年优良传统、汇集芸芸英才的科研设计劲旅。在众多千万吨级炼油基地建设中,皆能挥洒自如攻无不克。岂能让阿特劳成为“滑铁卢”?

面对近乎苛刻的项目合同约定、荆棘密布的艰难险阻,他们不相信眼泪,上下同心、放手一搏,最终杀出了一条血路。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克华、炼化工程集团总经理闫少春,洛阳工程公司党委书记王国良、总经理周成平、副总经理王兴敏,以及项目管理部主任黄新、施工管理部主任李智高、采购部主任韩卫国等纷纷踏上与哈石油高层、项目业主协调沟通、现场办公、重大设备催交的征程。

洛阳工程公司在本部和项目现场先后组织开展了以“抓设计,保采购,促施工,力争实现项目合同进度”为目标的大干70天、大干120天等一系列劳动竞赛活动,号召全体项目人员比学赶帮超,建功创一流,为公司乃至中国石化挺进中亚炼化工程市场争光添彩。

现场员工顶风冒雪,上下班两头摸黑,放弃了星期天,放弃了回国休假,干劲十足。设计、采购、施工、开车部门密切配合,其他部门全力支持,大家齐心协力、克服了重重困难,顶住了巨大压力。每周只休息半天的惯例,已成为项目现场全体人员的作息表;每天上午巡检,下午参建各方专题会、四点与项目业主碰头会、五点项目部例会,成为项目各个职能组的“必修课”。

整个项目顽强不屈的推进步伐、洛阳工程公司人迎难而上的可贵品格,赢得了阿特劳炼油厂厂长乌拉兹巴耶夫、项目经理努尔扎茂等哈方业主代表的高度尊重。黄新说:“一个项目干下来,最大变化是业主对我们彻底信任了。现在在哈萨克斯坦,再也不会有人对我们的能力、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务有任何怀疑。”

业主对洛阳工程公司人的信心表现在对现场施工已经完全不管,并主动把石油深加工项目交给洛阳工程公司。

信心比黄金还要重要。

郑富强说:“石油深加工项目价值16亿美元,工程量是芳烃工程的1.5倍,预计2017年完成,比芳烃工程时间还短。”

在业主对洛派克人信心逐步提高的时候,洛阳工程公司的知名度和市场尊敬程度也在逐步提高。黄新说:“经历的项目多了,我们积累了方方面面的数据体系,对以后会遇到的困难有了预案。这就是国际化能力的提升。”

合作也是生产力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合作一项工程,交一方朋友,拓一个市场,增一分信誉。这是洛阳工程公司海外业绩取得的另一个法宝。

时至今日,我国炼化工程公司国际化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品牌美誉度不够,加上许多项目有资质和业绩门槛,想独立获得大型海外EPC项目难度较大。郑东风说:“洛阳工程公司加强与国际一流工程公司的合作,一方面提升公司市场开拓和项目执行、风险把控的能力,另一方面学习国际工程公司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与国际一流工程公司合作“拼船出海”,最重要的是提升了洛阳工程公司海外项目投标报价的水平。

一般人普遍认为,中国的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商场上最大的竞争力是价格,其实不然。郑东风说:“在正式国际项目同台竞技中,大的国际工程公司费用估算方面做得非常细致而全面,任何价格的确定都做到了有理有据。我们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费用估算程序,没有可靠价格来源,国外供应商认知度不够,很难获得较为合理的价格。”

2013年,洛阳工程公司作为中石化炼化工程公司的执行主体与西班牙TR、韩国韩华工程公司合作参与科威特清洁燃料项目投标报价工作。由于没有国外项目实施的价格,许多设备材料的中国价格没有参考价值,洛阳工程公司很难实现与TR和韩华公司的价格与费用对接,从而导致联合体各方无法获得信任,投标价格最终也就失去竞争力。

虽然竞标未果,但洛阳工程公司通过这个项目的投标报价,熟悉了国外工程公司的投标报价程序和费用估算方法。

在总结上一个项目的基础上,洛阳工程公司2014年再次与西班牙TR、韩国韩华工程公司合作参与科威特新建炼厂1包的投标报价,并成功中标。

除了海外项目报价方面的提升外,洛阳工程公司通过与国际工程公司合作拓展项目领域,如通过与法国TECHNIP公司合作介入高端服务。2012年,作为TECHNIP公司的设计分包商,洛阳工程公司参与了阿联酋富查伊拉炼厂项目FEED设计工作。通过合作,洛阳工程公司熟悉了法国公司的前段设计管理程序和做法,了解了它们的进度计划管理方法,获得非常好的效果,交付的FEED文件符合业主和TECHNIP的规定要求。

这是一个合作共赢的时代。合作也是生产力。洛阳工程公司在激发内因的前提下,借助外力,最终形成了“走出去”的合力。黄新说:“洛阳工程公司一方面通过不同的战略合作在前期研究、技术出口、工程设计和EPC总承包取得了越来越亮丽的业绩。另一方面,通过海外项目的实施和实践,公司国际项目执行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

大型炼化项目涉及多个产业、带动性强。工程公司、装备制造企业和设计施工企业,以项目为载体,“抱团出海”,打造利益共同体,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自从确定国际化战略作为公司发展战略之一,洛阳工程公司就不断建立与国内兄弟企业、涉外机构、涉外企业的信息渠道,通过利用各自企业的优势资源和经验业绩,共同开拓国外市场。

除了与中石油合作阿尔及利亚500万吨/年凝析油项目外,洛阳工程公司还与中石油合作承担了乍得恩贾梅纳炼厂催化裂化装置的工程设计服务工作;与中信集团公司合作完成哈萨克斯坦沥青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与广东振戎公司合作完成缅甸500万吨/年炼油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等。

洛阳工程公司既是工程承包商又是技术专利商,在炼油工艺、工程技术以及煤化工等方面能力和经验丰富。所以,国内兄弟单位也愿意与之合作。

郑东风说:“随着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多项政策的推出,未来一些时段,无论是大型国企还是民营企业将会加大对外的投资力度。因此,未来我们还需要加大与国内民营企业的合作力度与信息渠道的建设,共同实现中国企业走向海外。”

强强联合是理想,以强带弱则是责任。

在“走出去”过程中,包括洛阳工程公司在内的大型国企还承担着向国际业主推介自己认可的施工企业、设备制造商、供应商,带动整个民族产业“走出去”的社会责任。黄新说:“每个海外项目中标以后,我们都会向业主争取最大限额的国内份额。如阿特劳芳烃项目包括施工和材料在内国内采购额占到了80%。”

带着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黄新说:“我们许多装备制造商单独‘走出去’是很困难的,之前根本没有海外市场的概念,要外语人才没有,要管理体系没有,要国际标准更没有。”

鉴于这个现实,洛阳工程公司在洛阳和无锡多次举办制造商培训班,从最简单的清单、填表、格式、包装等方面讲起,提升制造商“走出去”的能力。

无论是高铁还是核电,目前“走出去”取得的成绩多是因为搭上了融资以及政策的顺风车。洛阳工程公司的海外代表作哈萨克斯坦阿特劳炼厂芳烃和石油深加工项目也是如此。

借助于国家近些年来推出的多项对外经济政策,如“一带一路”、丝绸之路基金、中非基金等,洛阳工程公司正在培育一些投融资项目,如哈萨克斯坦、斯里兰卡、缅甸等。

为了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炼化工程集团正在加强与中信保、商业银行、国际银行业的联系,研究国家金融政策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融资规则,提升投融资策划能力与专业水平。郑东风说:“我们要从简单的国内出口买卖信贷、国家优待等的融资模式,逐步向国际商业银行的组合融资、项目融资等业务拓展,做好融资培育工作,力争在融资项目上取得新的进展,以保持公司在海外业务的不断持续性发展。”

借助国家政策的东风参与国际竞标,进入门槛后,洛阳工程公司的修行刚刚开始。

以哈萨克斯坦项目为例,黄新说:“通过这两个项目的实施,我们对中亚俄罗斯的项目执行模式、技术标准能够充分了解,为未来在该地区市场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石化只是我国炼化工程“走出去”的一个代表。除它以外,中石油在海外投资业务已在全球形成了集油气勘探开发、管道运营、炼油化工、油品销售于一体的完整的上中下游一体化产业链,国际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在苏丹、乍得等国的炼化工程项目取得了业主的高度认可。民营企业也开始向海外发力。可以说,中国炼化工程技术海外之路越走越宽,并带动了相关中国制造的“走出去”,成为响当当的国际名片。

国际名片的含金量

在“一带一路”国家,中国炼化工程“走出去”具备了一定实力与市场,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国家扶持。

2016年“两会”前夕,一份由十余名院士联名上书给高层的文件,引起石油行业关注。院士们建议,我国先进的炼油化工技术与装备“走出去”条件已经成熟,应向国外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力推介,将其打造成继高铁与核电之后的第三张“国家名片”。

我国的炼油化工技术与装备“走出去”是否具备了作为第三张“国家名片”的实力?

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工程水平方面,我们和国际一流公司都是同步的,具备同台竞技的水平和能力。

2011年,由中国石化完成的催化裂化、延迟焦化和变压吸附三项炼油技术工艺包,在古巴马坦萨斯750万吨/年炼油厂建设项目中一举竞标成功,首次实现了我国炼油技术的规模化出口。中国石化也成为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的炼油技术专利商。

从古巴来到古巴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说:“我国炼油化工技术与装备开始具备‘走出去’的实力。”

“我们已经掌握了现代炼油厂全流程技术,可依靠自有技术建设世界先进水平的千万吨级炼厂,也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石油化工主体技术,能够设计、建设世界先进水平的百万吨级乙烯工程、百万吨级芳烃工程。”中石化科技开发部主任谢在库说,“与此同时,中国石化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炼油化工技术专利商。”

如果把一座现代化的千万吨炼化装置比作一套华美时尚的服装,那么炼化技术相当于高档面料,炼化工程技术则相当于裁缝。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技术部主任肖雪军说:“新上一个千万吨炼厂或者百万吨乙烯项目,我们能够做得和国际上大的工程公司一样甚至比他们还好。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工程水平方面,我们和国际一流公司都是同步的,具备同台竞技的水平和能力。”

在肖雪军看来,我国炼化工程公司相比国外同行还有一个优势是我国的炼油工业与石化工业刚刚经历了一轮前所未有的规模化与大型化、一体化与清洁化的建设高潮。一座座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级石化产业基地拔地而起。这些炼化工程完全是采用的国产化技术。在建设过程中,我国的炼化工程公司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开始占领该领域的制高点。

为时数年的本轮炼油新建和改扩建热潮在2014年已近尾声,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常态。一些炼油企业已主动采取措施,取消了一些改、扩建项目,适当推迟了一些项目的建成投产时间。如中石油推迟了昆明石化、华北石化、揭阳石化等炼油新建或改扩建项目的建成投产时间,大连西中岛等炼油项目建成投产时间更延迟至“十四五”期间等;中石化取消北京燕山石化的800万吨/年扩能计划,推迟了镇海炼化二期等炼油项目的建成投产时间;山东省已做出了淘汰1200万吨落后产能的初步安排等。

业务量锐减、价格陡降、没活干,成为炼化工程公司共同的心声。在寒冷的日子里如何生存并发展?

洛阳工程公司副总经济师、项目管理部主任黄新说:“未来的市场趋于全球化。工程公司必须走国际化道路,同时带动技术、施工队伍和装备制造‘走出去’,打造‘炼化工程’的国际名片。这样有利于化解国内产能过剩带来的矛盾,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升我国石化产业的整体国际竞争能力。”

有市场有优势

小国穷国尽管不需要或用不起高铁,但能签下炼化工程技术与装备制造大单,尤其是在“一带一路”上的国家。

2015年3月,被国人寄予厚望的墨西哥高铁项目被无限期搁置。此时距离以中国铁建公司为首的联合体中标仅仅几天时间。如果顺利完成合同,这将是第一条中国在海外设计、承建并采用中国标准和设备的高铁,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失败的原因众说纷纭,但显而易见的一条是,与炼化工程相比高铁“出海”投资浩大,但作为公益项目很难会有什么回报。从中国情况看,尽管高铁上座率不错,但仅三四条高铁线路能保本盈利,其余均处于不同程度亏损状态。高铁的高投资与低回报的公益特性,决定了任何国家上高铁项目必须反复权衡、慎之又慎。不仅仅是墨西哥,美国社会各界对地广人稀的美国一旦上了高铁项目,将来是否有足够的客流量来确保收回巨资也持怀疑态度。所以高铁作为一个“小众”高端市场,能“消费”得起的国家廖廖无几,国际市场并不大。

对比之下,无论是大国小国还是穷国富国,或许可以没有高铁,但绝不能没有炼油化工产品。所以小国穷国尽管不需要或用不起高铁,但能签下炼化工程技术与装备制造大单,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国家。未来5年,中东海湾国家在建和拟建的炼油能力达9500万吨/年、石油化学品产能达5400万吨/年;未来10年,俄罗斯将建设6座世界级乙烯装置及下游衍生物装置。这些国家与中国关系友好,有加快发展经济、调整经济结构的强烈愿望,对炼油化工技术装备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在这个广阔的市场空间内,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的炼化工程技术与装备制造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有基础。

新世纪以来,我国石油企业一直在加大“走出去”步伐。“一带一路”国家是我们的重点区域。截至2013年底,我国已经累计在这些地区总投资687亿美元,占海外总投资的近45%。2013年,中国从“一带一路”进口原油5800万吨,占原油进口总量的19%。

炼化行业也是如此。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来,我国炼化工程企业作为EPC总承包商,负责建设的“一带一路”国家炼化项目已达20多个。其中,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已完成境外合同总金额达88.57亿美元、正在执行境外合同总金额达45.65亿美元。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我国已赢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良好声誉。

猜你喜欢
炼油炼化洛阳
洛阳正大剧院
探究炼油设备腐蚀与防护技术
镇海炼化一体化基地全面建成
中国石化炼油销售有限公司
“立法为民”的洛阳实践
洛阳自古繁华
压力表在炼化装置上的应用
从小到大,由大走强—40载炼油节节高
“剩”况空前 炼油之踵
炼化企业的中国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