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鹤
3~6岁的幼儿是特殊的群体,特别是小班年龄段的幼儿,他们善于模仿却不会分辨是非,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但注意力易分散。加上自理能力和自我服务能力较弱,在幼儿园中他们更多的是需要情绪上的关心和生活上的照顾。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压力不断增加,很多的家长忙于工作,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因而越来越多的儿童在心理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失,使得特殊儿童的数量日益增加。当特殊幼儿走进幼儿园接受教育时,由于幼儿园教师在该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准备不足,以及家长认识的不全面导致一些教育误区。为了让特殊幼儿能在幼儿园里得到相应的发展,下面我将根据一名确诊为“自闭倾向加感统失调”的幼儿,结合观察实录来谈一谈特殊幼儿在幼儿园中的行为表现及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特殊幼儿在幼儿园的行为表现
西西,男,三岁零五个月,一名轻度自闭和感统失调的特殊幼儿。
(一)对声音的反应敏感
西西对于一些声音是会很恐惧的,比如突然的鞭炮声、喇叭声,此类声音一旦响起,西西就会紧闭双眼捂住耳朵,畏缩不前,并边哭边说宝宝怕!但是在幼儿园里也有他喜欢的声音,刚入园的那段时间每当钢琴声想起,他就会静静地坐着听,之后只要老师的琴声一响,他都会主动触碰琴键并开心地笑出声音来。有段时间西西也会自己创造出一些声响,比如把椅子靠在区角柜边,用椅背敲击发出声音,节奏也较平稳。当你将他放在身边试图制止他的行为时,他便开始磨牙制造声音。
(二)平衡缺陷
西西的走路姿势也会略显特殊,走路时前脚跟喜欢踩着后脚尖,原地跑步时容易出现同手同脚的现象。在户外活动时,西西也不能一个接一个地跟在小朋友的后面,走着走着就会脱离队伍。西西的平衡能力较弱,在走梅花桩或低矮物体上时,他就绕道而行,甚至直接脱离群体,不参与活动。
(三)语言发展迟缓
刚入园的时候,西西不会主动入厕,需要成人督促。有一次我问他:“西西,有没有小便?”他回答说:“没有小便。”西西小便完我又问他:“西西,你没有还是有小便?”他说:“有小便。”可是他明明才解过呀。有时老师在跟其他孩子说话时,西西也会重复老师或孩子的话中的词语,尤其是一句话中后面的一个词或几个词。可见,西西的语言发展迟缓,还处于鹦鹉学舌的阶段。在与别人的对话中,使用人称代词时,分不清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比如:老师问西西:“我是哪个老师呀?”西西回答:“我是李老师。”如果老师问:“你是谁?”西西会回答:“你是西西。”从小班第一学期到现在还是会有人称代词的错位现象。
(四)难以进行社会交往
第一学期末,西西渐渐愿意坐在小朋友的中间,并且会用双手拍打小朋友的肩膀并用身体向其他孩子身上倾斜还龇牙咧嘴地笑起来。从他的表现中感觉西西渐渐意识到其他小朋友的存在,并试着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和别人去交往了,但西西通常会用破坏性的方式去交朋友。比如倚靠在小朋友身上,推倒小朋友在区域活动中的作品,仍然嘿嘿地笑。说明在社会交往中,他不理解别人的情绪表现,对别人的表情、语言、动作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五)缺乏规则意识
由于西西对别人的指令或谈话缺乏回应,所以在集体中对指令的反应也较差,规则意识也难以养成。比如,每次玩完滑滑梯老师摇铃鼓集中幼儿的时候,他都不会主动归队,基本上都是老师拉他下来。教学活动中,只要老师的注意力不在西西身上,他就会跑去午睡室,要么就躲在角落里自己玩,时不时会发出“啊”“哦”的声音,音量忽大忽小。即使在老师身旁也阻挡不了他制造出其他的声音和动作,比如晃动椅子,敲打区角柜,或者是吸吮手指。
二、特殊幼儿在幼儿园环境中遇到的问题
(一)幼儿园老师的问题
1.教师对于特殊幼儿的教育经验准备不足。
我们班上的三位老师都很年轻,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时间平均不足4年,以前的工作中没有遇到过特殊幼儿。对于自闭倾向和感统失调的症状我们都不是很了解,对于特殊幼儿的生活和教育没有任何借鉴,不知道如何与孩子以及孩子的家长进行沟通,如何针对特殊幼儿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引导。我想大部分幼儿园老师应该像我一样,虽然听说过特殊儿童一些典型的症状,但是没有亲身经历过,所以对于我们三位老师而言,在特殊幼儿的教育上我们基本上是零经验。
2.教师对于特殊幼儿专业准备不足。
大部分幼儿园教师未曾接受过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也无法理解特殊幼儿的行为表现,不了解他们的需要,导致无法解决他们的行为问题,更谈不上如何促进他们的发展。所以在班里对于西西的一些行为表现,起初我们都很不理解,不知道导致他问题行为的原因是什么,不知该如何去引导,更不知如何创造机会去发展他们的能力?很多时候我们是力不从心、无从下手。尽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的行为特点做出适当的判断,并贯彻《指南》的精神实施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但是面对特殊幼儿时,我们不能完全依靠《指南》去解读他们,更无法实现个别化学习的教育理念。
(二)家长对特殊幼儿的认识不足
1.特殊幼儿家长的认识误区。
在很多特殊幼儿家庭中,由于家长对于特殊幼儿的认识并不清晰,对于孩子的一些问题行为并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难免有些家长对孩子行为的评价带有很浓的主观色彩,甚至会有逃避现实和隐瞒实情的现象发生。与西西妈妈的交流中知道,西西的爸爸一直认为只是比同龄的孩子发展稍慢而已,只要花时间努力弥补不足就能赶上其他孩子。殊不知自己的主观判断已经耽误了孩子最佳干预期而阻碍了孩子的发展。
2.其他幼儿家长的认识误区。
因为普通人对自闭症的了解太少,所以很多家长不太容易接纳、了解特殊幼儿的行为,会担心自闭症幼儿会影响自己的孩子。所以正常儿童的家长对于特殊幼儿在幼儿园接受教育往往持有排斥的态度,更不会去关注这样特殊的儿童。
三、特殊幼儿在幼儿园环境中的教育建议
(一)对教师的建议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在面对这些特殊幼儿时,作为教师该如何看待他们的行为?如何与他们相处?如何帮助他们?
1.调整心态,耐下心来,关注特殊幼儿。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无论是面对正常的幼儿还是特殊幼儿,我们都不要急着给孩子贴标签。在思想层面上应该认识到:首先,特殊幼儿是可以教育的,只是他们需要比正常孩子投入更多的耐心和情感。其次,若教育出现问题,应先从自身出发,是否活动难度过大,反思自己是否对于特殊幼儿缺乏理解,而非立刻苛责特殊儿童。所以我们一定要调整好心态,端正态度,耐下心来,播种爱。在生活方面,西西在刚入园时大小便需要老师来提醒和帮助,有段时间每天都会把大便拉在裤子上。慢慢我们就发现一般西西发呆的时候就是他想拉臭臭的时候,所以老师要观察西西,时刻做到眼里有西西,心里有西西。在组织幼儿入厕时,我们会先让少数幼儿和西西一起去,既避免了西西在集体中的特殊性同时也加强了对西西的关注。这样保育老师可以在不忽略其他幼儿的前提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他身上。经过家园的共同努力,现在的西西能自己主动入厕,只是如果老师不督促的话难免会把小便尿在地上。在教学活动中的西西不愿意和小朋友们一起,只要老师稍不注意他就会躲在角落里。为了让西西参与活动,老师会与西西保持一个安全距离,既让西西能够融入集体,有不离老师太远,以提醒他集中注意力,参与活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现在西西已经能够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参与他喜欢的音乐活动和美术活动了。
2.放大优点,营造轻松、温馨的集体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孩子生活之初的头几年,在他的发展上起决定作用的是他周围的人以及丰富、多方面的人际关系。”一个有着良好人际关系的和谐班集体,能让孩子充满自信,提高社会价值感,增进社会适应能力,形成乐观豁达的人生观,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每一个班级都是由个性化的孩子组成的集体,良好的班级氛围与环境的形成有赖于班级每一个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而良好共性是在个性的基础上形成的,共性一旦形成,便反作用于个性,促进孩子全体素质的进一步优化。对于特殊幼儿也不例外,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照顾。在行为规则方面,西西是无意识的,有些行为会遭到孩子们的反感和排斥。使得有一段时间孩子们总爱告西西的状。比如以拍打小朋友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欢喜,喜欢靠在小朋友身上,甚至“破坏”其他孩子的作品等为了让孩子们接纳西西,在日常生活中我细致观察,认真思考,发现记录孩子的闪光点,终于我发现了西西的兴趣(爱画画、爱音乐)。于是,我们就抓住孩子的这个特点在活动中积极创造机会,让他在集体中接受锻炼,并及时进行表扬,充分肯定优点,让他逐步得到大家的认可。慢慢地,西西参与活动的时间长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接触西西,多和西西进行眼神和语言上的交流,找到互动点,建立起情感联系,为他营造一个温暖轻松、爱说爱笑的氛围。也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对西西的关注和喜爱,从而使孩子们的关系变得融洽。最近西西给了我们一个很大惊喜,他会主动找老师交流,有一次我在班级备课,他主动来到桌前看着我说:“李老师,刚才……”尽管西西表达的内容并不完整,但是他愿意主动看着别人并有交流的愿望了。当孩子在我们的摸索和努力中有所改变时,你会发现这其中带给你的感动也是无法言语的。我们也相信西西总有一天和其他孩子是一样的。
3.及时与家长沟通幼儿在园情况,做好配合工作。
大多数家长在得知自己的孩子是特殊儿童时,不是震惊、难过,就是自责甚至逃避,所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不仅要帮助正常幼儿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同时也要体谅和理解特殊幼儿的家长,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信心,配合专业人员对孩子实施教育。配合得越好,就越能坦然面对事实,越对未来有信心。在面对西西的教育过程中的问题,针对西西在园的表现以及家园配合的方面,我们每天都与西西妈妈进行沟通。
(二)对幼儿园的建议
1.开展特殊儿童教育的相关培训。
对于特殊幼儿,幼儿园不仅要给予接纳的态度更要开展特殊幼儿的相关培训,因为幼儿园教师尚不具备对待特殊儿童特别是自闭症、多动症等进行判断的能力和恰当的教育能力。所以只有普及幼儿教师的特殊教育相关知识和教育能力,才能做好随时接纳特殊幼儿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对于孩子的问题行为也能做出客观评价做到适当处理和引导,从而体现在集体教育环境中对特殊幼儿的个别化教育。但目前幼儿园老师只是被动的接受,既不利于老师教育的开展,也不利于教师情绪上的自我调节。
2.利用家长学校,正确认识特殊幼儿群体。
开展关于特殊儿童教育的家长学校,引起社会的关注,帮助正常幼儿家长及特殊幼儿家长了解并接受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和接纳特殊幼儿,营造和谐、友爱的集体氛围,帮助特殊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三)给家长的建议
1.给特殊幼儿家长的建议。
作为父母,首先不要因为孩子的疾患互生怨言,应该保持积极平和的心态,要用科学、客观的态度去面对。
重视支持幼儿园和专业机构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如:半天在幼儿园,半天在专业机构。通过与西西妈妈的多次交流,西西从15年12月份开始每天都会接受相关治疗中心半日的训练。每天早上入园,午饭前接回家,下午接受训练,至今有3个月的治疗期,明显看到了西西的变化和进步。看到西西注意到了身边人的存在,并对他人的交流渐渐有了一些回应。看到西西的变化,老师们都乐在心里,真心为孩子高兴,为这个家庭感到欣喜。
客观看待孩子的发展,对孩子保持适当、合理的期待,多鼓励和赞美孩子,多关注一些成功的案例。
根据专业人士的指导,与幼儿园教师相互配合进行教育,共同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比如:在专业人士的指导和提醒下,我们知道西西不能吃容易引起兴奋的西红柿。由于西西感统失调,有些动作是不利于他发展的,比如当西西不停地跳和旋转的时候家长应该做的就是直接制止他的行为。对于西西的异常行为我们基本能够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做出判断,是制止还是适当引导就有了科学的依据。家园沟通越细致,越有助于特殊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参加针对特殊儿童而设的培训机构,建构自身的社会支持团体,以便为孩子争取更多的帮助,同时可以交流经验,相互帮助,相互扶持。
2.给正常幼儿家长的建议。
调整心态,理解和接纳孩子的个体差异,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帮助。参与各种形式的爱心援助活动,促使更多的人和企业响应社会呼吁,投入到关爱活动中,倡导和发扬社会博爱精神,为特殊儿童创造充满爱的社会环境。
一个正常的家庭,突然多了一个特殊儿童,对于父母来说是一件多么残酷的现实。一个有序的班集体,突然多了一个特殊儿童,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件多么严格的考验。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我们都要明白:特殊的孩子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陪伴,同时应该客观认识和评价孩子,不要盲目地乐观或悲观。我们应该清楚了解特殊儿童在某些方面可能存在天赋,同时对其奇怪的行为又要给予适当理解,我们都要理性对待,积极面对,促使他们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