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栋 郑瑞强
移民安置区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思路探讨
——以赣州市三峡移民安置区为例
张栋郑瑞强
[提要]在移民安置区发展区域特色农产品对于拓展移民收入渠道、增加移民收入和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围绕赣州三峡移民安置区区域特色农产品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认为要发展区域特色农产品,需要树立品牌意识,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控制体系,提升专业化组织水平,做好产品质量认证,利用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强化区域特色农产品的形象等工作,以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产品质量,规避农产品市场风险,增加移民收入。
三峡移民;赣州;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思路
(一)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内涵
区域特色农产品主要是指在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地理环境、技术等因素而形成的一些具有特殊形态和品质的农产品,能够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多样性和各行业生产上对差异性原料供应要求的农产品。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区域性、产量的规模性、品质的优良性三个特征。
当前,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其竞争的核心是比较优势的竞争,而比较优势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在农产品的生产资源上。加大对区域特色农产品的开发,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进一步发挥农业农产品比较优势,是推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步骤,也是改变农业增长方式的重大变革和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二)赣州市三峡移民发展简况
赣州市是全国脐橙主产区,“赣南脐橙”列全国农产品品牌之首,特别是信丰县,素有“中国脐橙之乡”的美称。得天独厚的脐橙种植条件,成熟的脐橙种植技术、完善的脐橙产业扶持政策和优良的脐橙产业发展环境以及良好的服务,吸引了众多的三峡移民选择在此落户。在三峡百万大移民中,有3.6万人是属于自主外迁的移民,自主外迁在江西省的有734人,主要来自湖北省株归县的三峡库区,其中赣州市有689人,主要分布在信丰、龙南、全南、兴国、石城、会昌、赣县、南康、章贡区等9个县(市、区),占全省三峡移民的94%。落户赣州的三峡移民囿于原有的生产技能和资本积累等条件限制,大多从事农业,以租赁山地种植脐橙为主,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三峡移民人均收入基本与当地居民持平。但是,基于其社会资本受损、动迁安置资源消耗、农业收益不高等负面影响的连带效应,落户三峡的移民出现了后续发展乏力的现象。
从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为实现移民安稳致富,增强移民的市场接入能力,综合考虑移民从事种植业发展前景,要进一步加强移民在果树种植、果品营销、实用技能等方面的技术培训;要在扶持好脐橙种植的同时,引导三峡移民拓宽其他增收渠道,不断引进改良新品种,引进附加值高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开发农业基本功能,拓展和优化产业结构,拓宽移民增收渠道,使他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与区域特色农产品开发工作形成了交叉。因此,可以以发展区域特色农产品为抓手,一方面提高移民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发展中整合支农资金与移民发展扶持资金、优惠政策等资源,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使得安置区原住居民也能从中受益,融洽移民与非移民之间的利益互惠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一)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优越
三峡移民所在的9个县(市、区),地理位置优越,地貌以丘陵地形为主,环境复杂多变,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充沛,光照充足,且光、热、水配合良好,农业气候资源有效利用率高;土壤条件以紫色土和水稻土为主。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动植物和农作物的种质资源极为丰富,为区域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区域特色农产品种类丰富
区域农产品种类丰富,脐橙、生猪、油茶、柑橘、茶叶、淡水产品等农产品的产量均居全国前列;烟叶、茶叶、西瓜、食用菌、黄鸡、肉兔等特色产业的发展明显加快。区域通过国家农业部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65个、绿色食品45个、有机食品24个;培育农业知名品牌100多个。
(三)社会经济发展环境良好
当地政府紧紧围绕发展规划,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做大做强赣州特色农业产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连续下发了《赣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意见的通知》、《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推进赣南脐橙产业现代化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同时各市(县、区)扶贫和移民办公室还从移民后期扶持的角度出台了一系列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着力引导赣州的区域特色农产品资源向其最适宜的发展地区进行集中,促进农业实现区域化、专业化的分工,以进一步深化赣州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
(四)产业化水平逐步提高
纵览三峡移民赣州安置区由移民参与的区域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现实,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一是由零散生产向规模化生产转变。赣州特色农产品逐步由单纯依靠自然、自愿进行零散生产到合理整合利用自然资源进行规模化生产。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中心,以谋求经营效益为目标,把种、养、加链接起来,把产、供、销等环节串联起来营运,逐步提高农产品产业化水平,对于缺乏完全市场信息的农民来说,也是规避市场风险的有效方式。二是由盲目生产到品质化生产,关注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对接。提升农产品品质也是赣州发展区域特色农产品的重心工作之一。赣州特色农产品由只注重产品单一功能开发到注重产品多功能开发,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不仅满足人们对绿色食品、原料等初级需求,而且对能够满足人们休闲、体验、亲近自然等方面需求的功能进行了开发和营销。三是由无组织的、零散生产到专业合作社生产的逐步展开。区域特色农产品的发展需要有组织化的经营载体,以支持龙头企业和生产个体的对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实现了个体和龙头企业的双赢,众多农产品名牌就是依托这些合作经济组织逐渐建成。
(一)政府扶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成熟、政府职能转变不及时,以及市场运作经验缺乏和已有工作方式的惯性作用,也出现了政府定位不准,事与愿违的现象:有的主观判断市场前景,把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规划做得大而无当;有的一厢情愿,不尊重移民群众的发展意愿,盲目开展基地建设,以致带来损失;尤其是各地扶贫和移民管理机构缺乏具有针对性的关于移民安置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的优惠政策、资金支持等扶助举措等。
(二)移民文化素质偏低、技术落后
从事区域特色农产品移民文化素质偏低,思想观念落后,尤其是绝大多数三峡移民从事的柑橘产业,科技种植的意识不强,对市场分析判断的能力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的发展。受利益诱导的科研院所和特色农产品的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不多,种植技术科技含量不高,品种翻新速度迟缓。
(三)区域特色农产品品质和质量难以保证
区域特色农产品种植一般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有着较强的生长环境依赖。异地种植势必将影响产品品质和质量,但是它与一般农产品相比具有较高的市场回报,经济利益诱致临近地区较大面积种植特色农产品的同时又以原产地产品出售,这样以次冲好的结果必然造成以产地为特征的区域特色农产品整体质量下降,失去客户信赖,品牌价值下降直至丧失已经占领的市场。
(四)偏重生产,忽视产后环节及配套发展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区域把集中连片、扩大种养规模作为工作的重心,而对产后环节及配套发展问题不太重视,结果经常出现因盲目生产而造成增产不增效现象。全面审视赣州三峡移民安置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情况,其瓶颈因素主要在于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深加工技术开发不够、龙头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不强以及移民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方面。如果囿于一时一地,急于求成,区域特色农产品“上了规模下了市场”,结果只能是耗费较多资源的同时增效不明显。
(五)市场意识淡薄
区域特色农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及其实现市场价值能力的高低是区域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核心。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由追求产品的数量到追求质量的转变,这就对农产品供给结构和供给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高质量的品牌产品才能较好的满足市场需求,品牌成了区域特色农产品实现其市场价值能力的重要要素。但移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及政府创立和保护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的意识淡薄,有的没有原产地标记注册认证或注册商标,有的有了原产地标记注册认证和商标没人使用,有的乱用品牌商标,对农产品的销售产生负面影响。同时,由于缺乏畅通的流通设施、熟悉市场的经营人才以及市场信息不对称、销售渠道不畅,致使营销组织或是缺位,或是力量太弱小,辐射半径狭小,市场运作的能力低,没有形成强大的商业网络,产品无法顺利地进入市场,难以抵御市场风险,更缺乏品牌打造、注册、广告宣传的意识和操作能力,制约了区域特色农产品的稳健发展。
(六)普遍缺乏行业组织和专业协会,组织化程度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移民迫切需要按照产业化组织模式联合起来,迫切需要其他组织提供自身能力之外的各种有效服务,以利于减少经营风险,确保获得比较稳定的收益,但移民分布相对分散、当地组织的“移民身份”排除性等特征,使得移民在发展中组建、进入和行权等活动受到约束。再者,部分农产品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内部运行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不太健全,政府外部干预和协会自身的制度建构缺陷,协会未形成企业自主办会、民主办会的运行机制,行业组织和专业协会在区域特色农产品发挥过程中应该发挥的信息疏通、行为主体协调、品牌营销等功能发挥受限。
(一)做好发展规划,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赣州三峡移民安置区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三峡移民安置区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制定并出台扶持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大项目资金、科技投入力度,整合移民管理部门和其他机构、社会组织等资源,积极牵线搭桥,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为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全面提升移民素质
作为区域特色农产品开发与发展主体的移民必须提升自身素质,适应时代变化,争取赢得发展先机,这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全面提升移民素质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结合赣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政府应努力加快构建低成本的农民培养机制,联合科研院校、企事业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素质提升活动,服务区域特色农产品的发展。
(三)建立健全区域特色农产品质量管理体制
产品质量为区域特色农产品开发的安身立命之本。一方面,应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要广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内先进标准,制定和实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开展全程质量控制,确保和提升农产品质量。另一方面,要完善特色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结合区域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以特色主导农产品为重点,建成布局合理、职能明确、专业齐全、运行高效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优化检测资源,配备现代化监测仪器设备,加强检测机构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和水平。
(四)建立龙头企业与移民的利益协调机制,提升组织化水平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要力量,要做大做强,并培养能带动千家万户增产增收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要建立起龙头企业与移民户之间顺畅的利益协调机制,稳定的合作机制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一个以市场为导向,产加销一体化的运营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市场开拓、科技力量、基地建设、标准化加工生产等方面的领头羊作用。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把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纳入社会化生产轨道,形成移民离不开“龙头”,“龙头”离不开移民的格局,产生一种开拓市场的合力,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围绕龙头企业建设区域特色农产品原料基地、发展订单农业,完善产销关系,构建龙头企业与移民利益有效联结机制,增强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带动能力,不断提高赣州区域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水平。
(五)积极实施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经营战略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品牌也越来越重视,一个知名度和美誉度高的品牌可以为农产品带来更高的附加值。实施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经营战略的关键是树立农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与移民个体的品牌意识,充分发挥原产地品牌优势,政府及移民管理部门应关注区域特色农产品商标注册和地理标志申报工作,强化商标意识,指导移民加强农产品品牌的策划包装与宣传,利用现代化市场营销手段,不断扩大区域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效应,进一步推进区域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移民收入。同时,要有效打击仿冒,稳定市场秩序和维护品牌的合法权益。
[1]张佐,陈建成.云南水电开发库区移民产业发展与扶持就业机制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2).
[2]洪明.落实三峡移民政策构建稳定和谐社会——江西省赣州市三峡自主外迁移民安置工作情况调研及对策建议[J].老区建设,2010,(11).
[责任编辑:于龙广]
张栋(1994—),男,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郑瑞强(1983—),通讯作者,男,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三农问题。(江西南昌33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