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地缘政治学视角下的东亚海域安全保障问题

2016-11-25 19:22王煜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安全保障东亚

王煜

(上海理工大学 社会科学学院,上海 200093)



古典地缘政治学视角下的东亚海域安全保障问题

(上海理工大学 社会科学学院,上海 200093)

[摘 要]历经百年,地政学研究见证了战争、竞争、和平,从静态的决定论到动态的博弈观,地理的“三位一体”要素为其研究基石。首先是地理因素。岛链是冷战后美国成功将太平洋内海化的标志。对美国而言,中国的沿岸同太平洋西部的位置重合,因此不愿眼看到同为海洋大国中国的崛起。为了维护领先的霸主地位,美国使用封锁的手段来打击中国。其次是科技因素。中国不断发展的科技使得美国无法打击和接近中国的沿岸地区。A2/AD战略的成功意味着中国具备对抗美国、封锁中国的军事能力,使美国首次表示战略撤退的意向。

[关键词]古典地缘政治学;东亚;安全保障

2000年后,日本的恶劣行径在宁静的东亚海域引发连番政治巨浪,特别是野田、安倍政权对侵略历史的认识障碍及系列的非法国有化中国领土钓鱼岛等举动使得东海的领土争议逐步升级,演变成威胁地区和平的安保问题。由中国崛起所牵动的世界权力中心转移和维护领土主权行动也会对地缘战略研究提出新的理论诉求。①杜德斌:《1990年以来中国地理学之地缘政治学研究进展》,载《地理研究》2015年第2期,第199页。对于类似围绕领土展开的战略课题有时会归类于“地缘政治学”的研究范畴内。然而,所谓的“地缘政治学”一词颇有暧昧感,②在政治学和国际关系研究中,“地缘政治学”是一个被频繁使用的术语,但是其含义和角度也是多元的。在具体使用中,它可以指从环境决定论、政治研究的空间层面到单纯的思维方法这些各不相同的东西。(参见孙相东:《“地缘政治学”概念研究》,载《东方论坛》2008年第6期,第118页。)尤以古典理论(classical geopolitics)为甚,因此必须先解读相关的理论才能分析具体问题。

一、地缘政治学的研究动向

由于为德国纳粹的侵略提供理论支持,③德国的地政学理论重视国家的自给自足,认为国际关系一直是处于生存竞争的状态中,有必要将国家视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来持续发展,因而对外扩张政策(侵略)也是合理合法的。曾经荣登显学地位的“地政学”④为了行文简洁,下文将“地缘政治学”简称为“地政学”。一度从学界消声匿迹。但是,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无论是从以军事安全为核心的“高级政治”角度出发,或是以经济为核心的“低级政治”因素考虑,地政学都是大国的战略分析中不可或缺的理论借鉴,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地政学研究逐渐恢复生机,更在西方学界掀起一股研究热潮。其中,区域、非传统安全、经济与政治相结合、地缘空间的拓展等已成为当前地政学研究的新领域。①刘雪莲:《当代地缘政治学研究的新视域与新动向》,载《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第134页。

地政学的学术源流可追溯至为德国提供侵略国策的地理研究,这也成为它被欧美政治学者冷眼看待的由来。②[日]滝川义人:《地政学事典》,东京:东洋书林1994年版,第4—5页。冷战时期,在西方学者的引领下,如R.哈特向、斯蒂芬·琼斯、简·戈特曼等对地缘政治问题都有重要的论述。由此,地政学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战略研究(strategic studies)领域中的一个新方向。80年代后,西方国际关系学界的现实主义者们尝试在自己的“攻势·防御理论”体系的研究中借鉴“地理”(geography)诸要素,结果却使他们欲罢不能,反而陷入地政学的深究中。自此,一直被欧美学者诟病为国家战略服务的古典地缘政治学重新焕发生机,在继承研究经典理论的同时又有所拓展,而当时的主流被称为批判性地缘政治学(critical geopolitics)。③Gearoid O.Tuathail,The geopolitics reader,Abingdon,Oxon:Routledge,2006.

近年来,该领域并未引发激烈的讨论,但在理论研究的推进和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等方面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21世纪初,麦金德的理论④Gerry Kearns,Geopolitics and Empire:The Legacy of Halford Mackinder,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以及Brain W.Blouet,Global Geostrategy:Mackinder and the Defence of the West,Abingdon,Oxon:Frank Cass,2005.运用在空间权力论上⑤Everett C.Dolman,Astropolitik,Classical Geopolitics in the Space Age,London:Frank Cass,2002.,不再囿于地理命运论。此外,一些地政学的研究网站也崭露头角,贡献良多。⑥相关的地网站有Exploring Geopolitics,http:∥www.exploringgeopolitics.org/,还有Mackinder forum,http:∥www.mackinderforum.org/。日本国際フォーラムhttp:∥www.jfir.or.jp/j/index.htm.杰瑞米⑦Jeremy Black,Geopolitics,London:The Social Affairs Unit,2009.和美国的罗伯特相继出版重量级的地政学研究。⑧Robert D.Kaplan,The Revenge of Geography:What the Map Tells Us about Coming Conflicts and the Battle against Fate,New York:Random House,2012.他们的研究视角是基于体系主义和全球主义的动态解读的,随着国际体系及其运行环境因子的变化而变化。

历经百年,地政学研究见证了战争、竞争、和平,从静态的决定论到动态的博弈观。然而时至今日,古典地政学中的经典理论仍有其可取之处。本文立于诸多先贤研究的基础上,以运用在战略分析上的古典地政学理论为基石,试图将其打造铸造成一把解析东亚海洋安全保障状况的钥匙。

二、古典地缘政治学的核心要素

古典地政学以“地理”要素为研究基石,并以此考量国家在对外战略上的动向和对内的诸多发展。一般认为,地理要素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国土幅员、邻国、地形与气候、资源以及距离等。⑨刘新华:《论地缘政治学的核心——地理要素》,载《世界地理研究》2009年第1期,第6—11页。不过,所谓的“地理”要素究竟会给国家的战略、政策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格雷有一篇名为“无法回避的地理”的论文给出了一定的答案,可资借鉴。⑩Gray Colin S.,Geopolitics:Geography and Strategy,London:Portland,1999.该文着重分析了地政学的“地理”要素在国家考量战略之际发挥怎样的作用。文中,格雷言及的“地理”是由三个重要要素构成的。

首先是“物理意义上的地理”。客观存在的“地形”不以人们的主观意识转移,在外界没有发生巨大变动的前提下,“地形”每年仅以肉眼难以分辨的速度变化。细微的变化对于国家战略的制定几乎没有影响,可以忽视。斯皮克曼提到:“地理是各国外交政策中最基本的因素,因为它最不可改变。部长们来去匆匆,甚至独裁者也会死亡,但山脉却始终不可动摇。”⑪Nicolas Spykman,America’s Strategy in World Politics: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Balance of Power,New York:Harcourt,1942,p.41.斯皮克曼之言单刀直入,一语道破“地理”因素的稳定性。乔瑟夫则指出,对于陆上士兵而言,“地形”是左右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①[日]奥山真司:《戦略论の原点》,东京:芙蓉书房2010年版,第52页。拿破仑对“地理”的理解更透彻,他曾自负地说道:“给我一张地图,我可以告诉你这个国家对外政策的情况。”②Zbigniew Rzezinski,Grand Chessborad:American Primacy and Its Geostrategic Imperatives,New York:Basic Books,1997,p.37.

其次是“想象中的地理”。要素的产生是由于人在感知上的差异所造成的。譬如5公里的距离,车载与步行给人的感觉大相径庭。这对无法完全脱离主观思维的人们在行动方式和决策上影响巨大。故此,在国际政治里,“想象中的地理”同样影响着战略上的“感知”。如冷战初期,得益于飞机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横跨在美苏间北极海和北极圈的航空领域的重要度大幅提升。

再次是“技术”。它是连接“物理意义上的地理”和“想象中的地理”的桥梁。拿前例来讲,成功缩短5公里距离、提升北极圈战略地位的正是汽车和飞机等先进的“技术”。斯皮克曼进一步阐述:“通信、交通的速度和产业界技术的发展必然会让某些国家的实力、地位发生变化。”③[日]奥山真司:《平和の地政学:アメリカ世界戦略の原点》,东京:五月书房2008年版。也就是说,虽然客观的地理外部环境并未发生改变,但由于科技的长足发展,使得它们赋予对外政策的意义也相应发生变化。

概而言之,作为与生俱来的特征,“地理”环境鲜有变化,然得益于科技的发展,人们心中的“地理”因素产生了质变。在地政学里,我们可以将如此的互动关系视为地理因素中的“三位一体”。因此,当代的地政学家很少像德国地政学家那样运用绝对的静态地理决定论,而是灵活地运用现代战略分析法来解读国际间的风云变幻。

三、古典地缘政治学的前提

地政学是一门学问,若从大处着眼,更是一种供国家制定战略时参考的“理论”。④在地缘政治思想史中,我们可以提炼出几个清晰的视角。第一,人—境关系的视角。第二,大战略的视角。第三,现实主义的视角。第四,国际政治结构的视角。当深入研读诸位海权理论家⑤本文主要参考的三位古典地缘政治学家是马汉、麦金德和斯皮克曼。的著作之际,我们发现其中有不少共通的“公理”可资借鉴。霍鲁加曾指出,在卡尔的理论里,有5个前提或假设,即生存圈(国家扩张理论)、经济自给自足、陆权与海权的对立、地区整合、边境。⑥[日]ホルガ—·ハーウィッグ:《ドイツ地政学、ハウスホーファー、ヒトラー、そしてレーベンスラウム》、《胎动する地政学:英、米、独、そしてロシアへ》,东京:五月书房2010年版,第149—154页。参考霍鲁加所言的前提,并结合“三位一体”的地理要素,特别还要考虑到东亚政治环境的特殊性,笔者将概括出7个古典地政学的“前提”和“概念”。

第一是“视觉化”。所谓的地政学,如其名所述,与“地理”有着直接关联,因此研究它“前提”的首要之举就是将“地理”要素立体化并解读其展现的外在。自古以来,最常见且有效的手段就是制作地图。因为在没有先进的CG和动画技术的古代,地图能通过图形化客观的地理环境来为考量国家战略的政客们提供已然形象化、视觉化的世界或区域形势,成为他们决策的参考,并为视觉化复杂的真实环境做出重要的贡献。⑦[日]関口笃:《地図の政治学》,东京:青土社2001年版,第一章。

第二是“简单化”。有别于写实化的卫星图片,地图无须提供完全相似的立体映射,它只将地理情况简单化,供国家的领导层参考。要是真把复杂事物原样呈现,对没有闲暇时间去研究立体化模型背后深意的政治人物而言反倒是种负担,可能会造成他们难以及时应对突发的事件和混乱的局势。地政学的世界同教材中提到的地理构造有异,世界不过是“由大海和漂浮在海上的巨型岛屿构成的”,其中充满海权与陆权斗争的意味。

第三是“区域化”。古典地政学将简单化的世界地理分为几个战略区域,①具体而言是海、陆和沿岸三个战略地域。并认为世界史就是代表以上各个地区势力之间的斗争史。例如,地政学的基本世界观认为人类的历史就是海权与陆权间的争霸。过往的历史镜像所反映的就是支配大型岛屿的大陆国家和统治宽阔海域的海洋国家之间的连番恶斗。②[美]马汉著,冬初阳译:《海权论:海权对历史的影响》,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1页。顺带一提,提出海军战略理论的美国海军史学家马汉认为海洋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时间是在19世纪末,而与此相对,麦金德则在1904年发表的论文中预测“从今开始就是大陆国家的时代”③[日]兽村保信:《マッキンダーの地政学》,东京:原书房2008年版,第277页。。斯皮克曼则主张世界政治的命运掌控在大陆国家和海洋国家这两大权力交错的欧亚大陆沿岸地区的边缘地带的控制上。其先后顺序成为解读“区域化”的关键所在。

第四是“通道与关口”。由于地政学的核心是“地理”因素与外交、内政的互动,所以常常以政治事件为突破口,将研究的焦点放在国家之间的领土或资源问题争端上。近年来,西方学界对其的影响有着近乎执着的研究兴致,因为大多国家的执政者更为关心影响本国发展的经济因素。④Jakub Grygiel,Great Powers and Geopolitical Change,Baltimore: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p.21.例如,对于诸如日本这样资源贫瘠的国家而言,必须经常用油轮从“资源场所”——波斯湾地区运输石油和天然气回国,否则整个社会经济必定会面临崩溃的危机。然而,油船并不能随意四处行驶,会受到各种条件制约。掌握要害“关口”的国家就等同于得到控制这些地区安全保障的钥匙。⑤[日]北村谦一:《海上権力史论》,东京:原书房2008年版,第34页。

第五是“势力均衡”。从内容看,地政学中的势力均衡理论同国际关系学中的现实主义接近,认为世上的国家常以获得更多的权力为目标而相互争夺。现实主义学派关心的是国家究竟应该掌握多少权力,⑥一般是由军事、经济、人口等因素决定的。围绕量和均衡所展开的是没有终结的博弈。从博弈的变化来预测和分析各个国家间的关系和动向。⑦T.V.Paul.James Wirtz,and Michael Fortmann eds.,Balance of Power,Standford: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麦金德和斯皮克曼所强调的世界史观都是基于此形成的。

第六是“包围”。这是由斯皮克曼所提出的概念。他认为所有的大国都会感到被其他大国包围是种威胁。他指出,感到威胁的大国为了突破包围时会制定各种政策,甚至会采取极端的扩张战略。斯皮克曼进而具体分析了“二战”的情况,提出新大陆国家美国受到来自旧大陆的日本和德国的渐进式包围,因此对两大势力采取了反包围的外交策略。这同冷战时期美国采取的封锁苏联的战略相同。⑧Mackubin Thomas Owens,In Defense of Classical Geopolitics,Naval War College Review,Autumn,1999.

第七是“内海化”。麦金德将其称为“内陆海洋化”,是指“二战”后,为了封锁核心地带,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法国等四个国家联合提出的北大西洋计划。⑨[日]兽村保信:《マッキンダーの地政学》,东京:原书房2008年版,第299页。作为军事同盟,NATO本身具备极强的联合性,能将北大西洋地区“内海化”,进而达成阻止作为诸国共同威胁对象的德国和苏联通往海洋的目标。然而,马汉曾提过要将“加勒比海内海化”,并表示美国可以通过得到夏威夷而使“太平洋内海化”。⑩Alfred Thayer Mahan,“Hawaii and Our Future Sea Power”,in Alfred Thayer Mahan,The Interest of America in Sea Power,Present and Future,London:Sampson,Low,Marston and Company,1987.

综上所述,在古典地政学中充斥着陆权国家和海权国家之间的相互戒备,认为海洋大国拥有阻止欧亚大陆的国家进入海洋的潜在欲望;同时,陆权国家也期待独占海洋。

四、古典地缘政治学视角下的东亚海域安全保障问题

在研究东亚地区的战略局势时,格雷对地理“三位一体”的要素分类最为经典,常被学界奉为圭臬。此外,史提芬·沃尔特从现实主义者的角度出发而提出的“威胁均衡理论”亦值得借鉴。然而,史提芬的研究是以四个前提为基石的,即实力、距离、攻击力和攻击意图。四个变数的值越大,其他国家对这个国家实行均衡政策的可能性就提高。①Stephen M.Walt,The Origins of Alliances,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7,Chap.2.然而,实力、距离和攻击力等因素是可以量化为数据的,只有“攻击意图”例外,因为其内涵中的政治、心理因素难以直观呈现。

在某种程度上,可量化的“地理”和“技术”才是沃尔特和地政学理论的核心,“意图”和“想象中的地理”常被所处时代的政治状况、战略文化、政要的思维模式、外交气氛等因素所左右。基于以上视角,我们尝试结合先前古典地政学的前提和基本要素来剖析当今东亚海洋的安保问题。

第一是“地理”因素。在探究东亚的战略状况时可以发现,占据世界地理泰半空间“海洋”的地位正在不断提高。英国海权论的专家杰佛瑞提出海洋的功能有四,即资源丰富之处、交通和贸易的载体、交换情报之处、实行统治的地区。②Geoffrey Till,Sea Power:A Guide for the 21stCentury,London:Routledge,2009,chap.2.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前三个功能。例如,中国沿岸的海域全部同通往外洋的道路直接相连,特别是南海和东海对于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海洋通道。海洋通道就是保证国家生存和繁荣的Sea Lane,要是没有可信赖的保障安全而利用的海洋通道的国际协定,与本国经济直接相关的船舶的安全行驶和安全的使用海洋通道的实现必须依靠相关的外交与军事力。同时,海洋通道也是保障海军自由出入的道路。在马汉的理论中,建造一支海军是支持国家繁荣的海权的必要条件。由此,海洋通道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

从美国的角度出发看,中国大陆的沿岸同太平洋西部的位置重合。斯皮克曼认为其证据就是自“二战”以来,美国将位于太平洋西面的中国沿岸视为自己的“边缘”,并将太平洋称为“亚洲的地中海”。③[日]奥山真司:《平和の地政学》,东京:五月书房2008年版,第98页。此外,卡普兰模仿斯皮克曼的说法,称南海为“亚洲的地中海”,认为该地区在数十年间内会成为地政学的政治中枢。(见Robert D.Kaplan,“The Geography of Chinese Power”,Foreign Affairs,May/June,Vol.89 Issue 3,2010,pp.22-41.)在台湾海峡之间存在的维持中美势力平衡的中间线将使美国的影响进入第一岛链的内侧。中国海军曾经计划分阶段提高在东海、南海等诸海域的作战能力。首先是确保连接西南诸岛至菲律宾海域的作战能力。其次是将战力扩大至连接小笠原诸岛至印度尼西亚之间的海域。前述岛链的概念是由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在1951年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特定概念,它既有地理上的含义,又有政治与军事上的内容,其用途是围堵亚洲东岸,对苏联、中国等共产主义国家形成威慑之势。从地政学的概念而言,岛链是冷战后美国成功将太平洋内海化的标志。

2008年以后,为了维护自己在亚洲的海洋权益,人民解放军的海军舰队通过东海,在西太平洋进行和平军演已经成为常态化行动。面对中国的崛起,甚至有美国学者认为中美两国迟早会兵戎相见。④Robert D,Kaplan,“How We Would fight China”,The Atlantic,Vol.295 No.5,2005,PP.49-64.更有甚者,罗伯特认为中美必有一战,问题在于美国如何打击中国。⑤Richard Bernstein,Ross H.Munro,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New York:Vintage Ser,1998.因此,美国的对中策略一直是以遏制打压为主,奥巴马政权登台之后更为甚。⑥[日]久保文明:《アジア回帰するアメリカー外交安全保障政策の検証》,东京:NTT出版株式会社2013年版,第3页。从冷战始,美国动用第七舰队机动投射力压倒性的力量将这片至关重要的地区内海化。得益于此,美国在亚洲各国势力均衡的前提下就占据了绝对优势。并且,从智囊团的报告也可以了解到,美国意图保持他的领先地位⑦Michael J.Green,“Rethinking US Military Presence in Asia and the Pacific”,in 2012 Global Forecast:Risk,Opportunity and the Next Administration,CSIS,April 13th,2012,p.18.,其势力的优势仍在延续中。

“资源通道”和“要冲”在为传统战略制定上贡献至多的“物理意义上的地理”中占据重要的席位。①Choke point,海洋国家系地缘政治学中的概念之一。也就是说,要制霸海权,在战略上十分重要的海上要冲,多指海峡、运河或港口。例如,对于冷战中的日本而言必须考虑如何有效地防御苏联,因此重点警戒津轻、宗谷、对马等三个海峡;随着苏联帝国的分崩离析,日本的战略防御重点转移到中国身上,“要冲”则变为宫古、龙目和津轻三处。②关于日本重点关注的战略要点转移的文章见小古哲男:《津軽海峡への脅威に目を向けよ》,日経ビジネスオンライン(4月18日),http:∥business.nikkeibp.co.jp/article/NBD/20120413/230924/?ST=pc以及Jonathan Holslag,“Trapped Ginant:China's Military Rise”,London:IISS/Routledge,2010,p.20.此外,日、韩国的领土纠纷中围绕渔业权和地下资源争夺的问题也不断升温,春晓油田和岩礁成为问题焦点。而一个影响中国A2/AD作战计划的岛位于西太平洋,也就是冲之鸟礁。冲之鸟礁连接美军基地的横须贺、关岛和冲绳本岛,位于A2/AD对AirSea Battle的主战场的正中。要是中国海军受到以冲之鸟礁为基线所划的200海里的EEZ的行动制约的话,施行A2/AD的战略计划就会变得异常困难。③http:∥blogs.yahoo.co.jp/thejapaneseboy/52088110.html.

第二是“技术”的影响。得益于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运输速度的不断提升缩短了地域间的距离,迅捷的兵器和运输机械打破了既有的“游戏规则”,“想象中的地理”代替了“物理意义上的地理”。2010年后,由于日本和美国不断寻衅,实力已不容辱的中国采取所谓的A2/AD的作战方针,加强了东亚海域地区的维权行动。中国海军舰队在2010年3月和4月跨越第一岛链后在西太平洋进行和平军演时,在南海也进行了一定规模的和平军演。中国的三支舰队全部参加了西太平洋和南海的军演。技术的提升也促使中国加强了东亚海域的海上监察。如1995年时,1000吨级的海监船仅有3艘,小型机也不过2架,但最近已然具备3 000吨级以上的海监船,且海监船的总数也超过了62艘,其中实施维权任务的有26艘,④张志明:《保卫钓鱼岛的中国海监总队》,载《舰船知识》2012年第11期。在2015年前又投入36艘海监船。一系列的军演和海监维权行动充分说明,中国海军至少在2010年跨越第一岛链后具备了在包括西太平洋海域在内的作战能力。

在军事领域,中国已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不断完善的机雷和潜水艇等技术使得美国的空母无法打击和接近本土的沿岸地区。缩短中美“距离感”的正是中国A2/AD战术中的一系列研发中的新型导弹。⑤Andrew S.Erickson and David D.Yang,“On the Verge of a Game Changer”,Proceeding Magazine,Vol.135/5/1275,The Naval Institute,May 2009.例如中国已经具备搭载核弹头移动并从地上发射的能力,并且配备了射程在1 500公里以上的准中距离弹道导弹(MRBM)“东风21”。以此为基础开发的陆上发射型的对舰弹道导弹(ASBM)“东风21D”同样拥有1 500公里的射程,由此将美国抵御在第二岛链之外。⑥The Office of Secretary of Defence,“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1”,Annual Report to Congress,pp.3,34.通过以导弹研发为中心的军力发展提升了实力,已然具备攻击南海北部、东海全部领域能力的中国以强大的攻击力作为防御的盾牌,使得驻扎在日、韩的美军不敢肆意妄为。

麦金德所言“从欧亚大陆内部延伸至海洋国家的威胁”的核心就是技术。冷战时期的苏联仰仗“导弹、爆炸机、核潜艇和战车”同美国平分天下,崛起的中国依靠“导弹”来维护自己在东亚海域的合法主权。中国海军建设的方向就是海军不仅仅具备同陆、空军协同作战的能力,还要具备独立负责海上战役的作战能力。⑦霍小勇:《军种战略学》,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89页。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海上核反击能力”,充分说明技术在地缘政治中的重要性。结果,美国首次在欧亚地区表示出存有“战略撤退”的意向。从“物理意义上的地理”角度而言,中美势力均衡线的博弈正出现在距离中国本土1 500公里开外之处。

然而,中美关系不会像冷战时期的美苏那样发展。首先,因为美苏两国曾经在军事、政治、意识形态和经济等各方面全线对立。然而,中国是一个秉持和平理念的国家,从来没有称霸世界和输出意识形态的打算,所以在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同美国没有根本上的冲突。其次,中美关系在经济方面已然密不可分。冷战时期,在莫斯科甚至无法找到一家美国的汉堡店,但是在中国的情形则截然不同,至2014年底,麦当劳在中国大陆拥有2 000多家餐厅。①数据参见http:∥www.mcdonalds.com.cn/cn/ch/about-us.html.从简单的连锁店对比就可清晰看到中苏之间的经济差距。并且,中国还以经济发展、提高民生作为基本国策,2014年中国的进出口总值就达到26.43万亿元,对外经济的开放程度屡创新高。②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502/t20150226_685799.html.从以上两点来看,中美还是能够避免全面的冲突。

从地政学“三位一体”的角度看,中美之间的军事竞争出现了新的要素。第一,由于中国的技术崛起,中美之间在海、陆、空的军事对立的竞争领域中新增了网络空间竞争。为了弥补常规战斗力的不足,中国正在开发ASBM(对舰弹道导弹)和ASAT(卫星攻击)等“非对称战力”。第二,冷战时期的西方势力视苏联为全球的威胁,因此在亚洲和欧洲两侧同时遏制苏联,但由于中国奉行和平主义,故而欧洲没有盲目地跟从美国来打击中国,还同中国交流武器技术。第三,美国较为容易监视俄罗斯舰队,因为其通往外洋的出口只有宗谷、轻津和对马三个海峡。然而中国的情况不同,东海和南海汇总起来超过10个海峡。第四,冷战时期美苏之间虽然全面对立,但曾经有过某种“潜规则”,即尽量避免海上的冲突。中美两国虽然设立了相关的协议机构,但并未就EEZ内的活动规则做进一步的确立。

美国为了维护自己领先的霸主地位,使用封锁的手段来打击中国。然而,A2/AD战略的成功意味着中国具备对抗美国封锁中国的军事能力。与此相对,美国国防部在2011年的11月成立相关的机构来针对中国的A2/AD战略,意图明显。③Joint Operational Access Concept Version:http:∥www.defense.gov/pdfs/JOAC_Jan%202012_Signed.pdf.战略上,奥巴马“回归亚洲”④2011年11月17日奥巴马在澳大利亚的演说,标志着美国“回归亚洲”战略的开始,http:∥www.whitehouse.gov/the-press-office/2011/11/17/remarks-president-obama-australian-parliament.的姿态鲜明,目的是地政学理论中所提到的势力均衡(rebalance),突破它自己假定威胁的“包围”。说到底,所谓的“回归亚洲”不过是美国遏止中国的一种托辞而已。美国在亚太地区重心的变换、位于第二岛链前端的关岛开发、向澳大利亚转移海军等一系列的举措清晰表示奥巴马政权成立以来的美军重组行为同“海洋均衡”的大战略选择有关。⑤[日]奥山真司:《幻想の平和:1940年から现在までのアメリカの大戦略》,东京:五月书房2011年版,第八章。然而,美国整合区域化和内海化的系列政治动作无疑是疑心生暗鬼的无理指责,⑥例如2010年时,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近海石油天然气生产量是6 494万吨,但是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总消费量是6.76亿吨,不过占其9.6%而已。可见,中国同周边国家的海洋领土纷争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一些外国政府所宣称的争夺资源。(高之国:《海洋发展报告》,北京:海洋出版社2012年版,第195—197页。)因为这种势力均衡的变化显然是中国的经济、以军事为中心的科技迅速发展所造成的,对崛起中国的猜忌使得美国单方面放弃了同奉行和平主义的中国合作的可能,⑦中国的发展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的时候实现现代化,使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强调要中和国防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国防建设是立足于经济建设基础上的,不应当和美国或者其他任何国家搞军备竞赛。(王缉思:《苏美争霸的历史教训和中国的崛起道路》,《中南海讲座——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与中国发展道路》,2007年,第56页。)让本国的利益凌驾于国联的海洋法条约上,最终使得东亚海洋安全保障问题变为一场大国之间的博弈。

五、结语

历经百年,地政学研究见证了战争、竞争、和平,从静态的决定论到动态的博弈观。然而时至今日,古典地政学中的经典理论仍有其可取之处。古典地政学以地理要素为研究基石,并以此考量国家在对外战略上的动向和对内的诸多发展。概而言之,作为与生俱来的特征,地理环境鲜有变化,然得益于科技的发展,人们心中的地理因素产生了质变。集合笔者概括的七个前提后可知,在其中充斥着陆权国家和海权国家之间的相互戒备,海洋大国拥有阻止欧亚大陆的国家进入海洋的潜在欲望;同时,陆权国家也期待独占海洋。从理论层面说,东亚海洋问题不确定性的增加使得研究“物理意义上的地理”、“科技”和“想象中的地理”等要素的重要性提升。麦金德认为不同地理之间存在的差异同世间的纷争有关。①[日]兽村保信:《マッキンダーの地政学》,东京:原书房2008年版,第38—41页。国家对于政治学、历史、战略文化的理解越来越重要也是基于这点。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提到,“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②[德]克劳塞维茨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战争论》(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1页。,而这里的“政治”与沃尔德理论中的前提“攻击的意图”直接相关。换言之,所谓的政治正是由“想象中的地理”所决定的,而它同时也是国际关系变换的风向标。

在探究东亚的战略状况时可以发现,占据世界地理泰半空间“海洋”的地位正在不断提高。中国沿岸的海域全部同通往外洋的道路直接相连,从美国的角度出发看,中国大陆的沿岸同太平洋西部的位置重合。在台湾海峡之间存在的维持中美势力平衡的中间线将使美国的影响进入第一岛链的内侧。岛链是冷战后美国成功将太平洋内海化的标志。为了对抗封锁,中国海军曾经计划分阶段提高其在东海、南海等诸海域的作战能力。“想象中的地理”代替了“物理意义上的地理”。中美之间的军事竞争出现了新的要素。2010年后,中国采取A2/AD的作战方针,加强了东亚海域地区的维权行动。一系列的军演和海监维权行动充分说明了中国海军至少在2010年跨越第一岛链后具备了在包括西太平洋海域在内的作战能力。在军事领域,中国已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不断完善的机雷和潜水艇等技术使得美国的空母无法打击和接近本土的沿岸地区。缩短中美距离感的正是中国一系列研发中的新型导弹。美国首次在欧亚地区表示出存有战略撤退的意向。

A2/AD战略的成功意味着中国具备对抗美国封锁中国的军事能力。然而,“物理意义上的地理”并非决定东亚海洋安保“命运”的核心因素,说到底不过是形成结果的“条件”而已。③[日]奥山真司:《进化する地政学:陸、海、空、そして宇宙へ》,东京:五月书房2009年版,第84页。例如岛屿的战略价值的大部分在于那个岛屿所具备的地理潜质。对于中国而言,为了防御和构建安全保障体系的需要,A2/AD的作战计划不能受到冲之鸟礁的限制。为了防止今后的纷争和打破已有的不确定因素,东亚相关的各国政府和安全保障机构有必要加深对地缘政治学中条件和物力论存在的理解。为了防止纷争进一步发展,相互之间必须重新认识到设置相关安保机构或组织的必要性。

[责任编辑 王 桃 责任校对 李晶晶]

[中图分类号]D8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72(2016)04-0019-08

[收稿日期]2015-06-22

[作者简介]王煜焜(1982—),男,上海人,上海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讲师,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国际关系史方面的研究。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优秀青年项目《万历援朝战争与十六世纪末的东亚国际关系研究》(批准号:ZZslg15082);上海理工大学校级项目《壬辰战争后的议和与东亚三国动向》(批准号:15HJSK-YB20)。

猜你喜欢
安全保障东亚
以泉会友,共享东亚文化盛世
为美国与东亚之间搭建桥梁的哈佛大学学者傅高义逝世,享年90岁
感受东亚风情 共享品质生活——2018东亚博览会暨第六届韩国商品博览会成功举办
学霸“三小只”
事业单位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策略
凭证价值视角下的企业电子档案管理研究
旅游交通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研究
浅谈高校安全稳定保障体系的构建
大数据时代的微信安全文化建构
浅析机车乘务员超劳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