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琳
叮叮,当当。
几个人用力为祖父的棺椁钉紧了棺盖。
似乎一切都妥当了
一个火命的人,住进了木头中。
我环顾屋内——
用旧的水壶还盛着刚刚煮沸的井水
几只瓷碗,几只汤勺
仍在角落里发着尘埃一样的光泽。
屋外,祖父躺在红漆刷过的新居里。
南瓜藤上结着忧伤的南瓜
顺着矮墙
爬上了暗生苔藓的屋顶。
真让人揪心 ——
祖父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他用过的东西。
最令人揪心的
是我们又默默接过了他用过的生和死
两件传家宝。
出殡那天
我看见火命的祖父
一直用火苗舔舐着那些令他窒息的木头。
秋天的雨
一直落着
怎么也浇不灭它。
一个人,在夜里
独拥一盏莲花形台灯
静读阿赫玛托娃
写于1919年的诗篇:
“我问过布谷鸟,
我能活多少年……”
这样的诗句,冷不丁将我置于旷野
之中,俄罗斯的风雪
裹挟着钟声,仿佛伏尔加河陪着黄河
汹涌而来……
将近百年了,她的额头
依然温热,紧贴我的心房。
她活过的日子,我未必
重活一遍,她想要的生活
我却仍需在她的诗中祈祷!
理由很简单:我爱它们
在荒野上
默默度过青黄相接的一生。
不向左,不向右
它们只向上生长着,根在哪儿
它们就活在哪儿。
永远比风低一截
让风无处可藏
永远高于泥土,埋住的只是草籽
无法埋没的
是青草毫不潦草的一生
有名无姓的一生。
有一次
我在深夜写诗,突然想起
我为什么歌唱青草
为什么像青草一样
眼角挂着晶莹的露珠。
想不明白,是一种折磨
想清楚了
是另一种羞愧:活着背井离乡
死成一块墓碑
也免不了被搬来搬去……
他一次次俯下身子,初来乍到的秋风
一次次想把他扶起来。
没有人在意垃圾堆旁
一个年老河南人的手
在烟屁股,烂菜叶,破损的塑料袋之间
如鱼得水的样子。
一些压扁的易拉罐,皱巴巴的报纸
生锈的铁制品,被他放进了蛇皮袋。
偶尔,他也会皱紧眉头
仿佛遇到了别人丢放在这里的痛苦
偶尔,落日的余晖
为他的笑容镀上一层金边
仿佛不小心
被生活遗弃的欢乐,又让他捡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