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华侨华人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以中文研究著述为中心

2016-11-25 19:05邱志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100006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华侨新西兰华人

邱志红(中国社会科学院 近代史研究所,北京 100006)



新西兰华侨华人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以中文研究著述为中心

邱志红
(中国社会科学院 近代史研究所,北京 100006)

[摘 要]关于新西兰华侨华人史的研究,是华侨华人国别史研究的薄弱环节。新西兰华侨华人长期人数偏低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另外,新西兰、澳大利亚以及英国保存的有关新西兰华侨华人中英文原始资料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利用,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未能及时交流与吸纳,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通过系统梳理海内外学界有关新西兰华侨华人史研究的中文著述成果,在总结、检讨既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与思考,以期有助于推动该研究走向深入。

[关键词]新西兰;华侨;华人;移民

素有“长白云之乡”美誉的新西兰(New Zealand)是太平洋西南部的一个美丽岛国,与澳大利亚隔海相望,自1642年被航海家发现后,历史上长期属于英国殖民地、自治领。中国人移民和寓居海外的历史十分悠久,由于中外交通的发达、海外贸易的发展,以及受国内政治动乱的刺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有中国人移居海外,并在东南亚等地区渐成规模,①李长傅:《南洋华侨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刘继宣、束世澂:《中华民族拓殖南洋史》,台湾: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但中国人正式移居新西兰的历史则要迟至第一批契约华工抵达新西兰南岛奥塔哥省(Otago)开采金矿的19世纪60年代。

学术界对华侨华人群体的研究,肇始于清末,在20世纪形成四次研究热潮,②庄国土:《回顾与展望:中国大陆华侨华人研究述评》,载《世界民族》2009年第1期;李安山:《中国华侨华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概述》,载周南京主编:《华侨华人百科全书》(总论卷),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版。并日益呈现出多学科、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在华侨华人国别史的研究中,以美国为主的美洲华侨华人史和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为主的亚洲华侨华人史,属于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和重心,已经取得了一批颇具开创意义和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有关新西兰华侨华人史的研究,则较为薄弱,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专门评介新西兰华侨华人史研究成果的文章也是寥寥无几。③就笔者陋目所及,仅吴丹、张秋生的《大洋洲华侨华人研究综述》(《东南亚研究》2013年第1期)这一篇文章对新西兰的华侨华人史研究成果有所讨论。本文试图就海内外学术界对新西兰华侨华人史研究的中文著述成果(包括外文研究成果的中译本)④鉴于中国港澳台、外国学者与中国学者有“纽西兰”与“新西兰”称谓习惯之不同,本文为行文统一,一律以新西兰谓之,特别引文处除外。进行梳理与总结,并对业已出版的相关重要中文史料资料集予以介绍,以期对这一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活跃与纵深发展有所裨益。本文拟以时间为经、专题史为纬,先对不同历史阶段的新西兰华侨华人史研究取向与特征略作总结,再对若干研究议题与热点问题的学术成果试作评析。目力所及的中文研究著述难免挂一漏万,或有遗珠之憾,①2014年12月笔者与项目组在广东调研期间,五邑大学侨乡文化研究中心的梅伟强教授将其手头掌握的所有与新西兰华侨华人相关的报章剪报倾囊复印相赠,其中不乏有参考价值的文章,如《旅纽华侨与中国领事馆史略》(上、下),惜未标明出处,有待进一步确认。特此致谢。评述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教正。

一、研究回顾

从学术史的发展脉络来看,新西兰华侨华人史研究大致经历了1920—1959年、1960—1999年和2000—2014年三个发展阶段。

(一)20世纪20—50年代:以概略性介绍为主、一般性研究为辅

早期的新西兰华侨华人史研究主要侧重于一般性的历史概述,这也与国内学界华侨史研究的整体发展水平相一致,且更加侧重于简单地概况介绍或史实描述。从20世纪20年代国内华侨领域研究正式起步,直到20世纪60年代之前,大陆学术界尚未出现专门研究新西兰华侨华人史的中文著述。这一时期,尤其是民国时期的研究者主要热衷于南洋华侨在海外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区等内容的考察,对其他地区侨民的历史与现状甚少关注。除了一些华侨研究著述对分布在大洋洲的新西兰华侨人数有所提及外,目前可见最早直接概述中国人移居新西兰历史的中文专著是李长傅1927年出版的《华侨》一书。该书是在其1923年发表《世界的华侨》②李长傅:《世界的华侨》,载《东方杂志》1923年第20卷第16号。一文的基础上,综合吸收中外学者的研究资料,尤其是1925年宓亨利(H. F. MacNair)的《华侨志》(The Chinese Abroad:Their Position and Protection)③李长傅在书中译为麦克耐的《华侨概观》,该书在192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岑德彰的中文译本。等拓展增补而成,在第四章“海洋洲之华侨”中设专节介绍了1921年前新西兰的侨情简况。④李长傅:《华侨》,上海:中华书局1927年版,第118—121页。该书的主要学术价值在于提供了早期历年新西兰华侨人数的具体数据,如1881年5004人,1884年4542人,1896年3711人,1901年2857人,1906年2570人,1916 年2147人,1920年2376人。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数据均来自于宓亨利《华侨志》中新西兰华侨的人数统计。⑤宓亨利著,曾德彰译:《华侨志》,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第32—33页。后继研究者在述及早期新西兰华侨概况时,所参考引用之数据,追根溯源,大部分都是以这两本书为蓝本。

日本学者长野朗1928年出版的《華僑——支那民族の海外発展》便是在参考上述两书基础上写就的。1929年黄朝琴对此书补译本《中华民族之国外发展》第二章“中华移民之状态”、第三章“中国移民问题”中,有对中国人移民新西兰早期情形的简单勾勒⑥黄朝琴译述,李长傅等校订:《中华民族之国外发展》,上海:国立暨南大学南洋文化事业部1929年版,第65—67、230—231页。。1931年何汉文的《华侨概况》、1937年李长傅的《中国殖民史》等华侨史著作也均有笔墨涉及新西兰早期华侨的人数统计、地区与职业分布、排华政策与移民法案等内容,简略勾勒了早期新西兰华侨的生存概貌。⑦何汉文:《华侨概况》,上海:神州国光社1931年版,第51—53、170—171页;李长傅:《中国殖民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223、308—309、325、347页。

民国政府出于护侨、制定侨务政策的需要,除了对世界各地的侨民侨情有所掌握外,还特别注重搜集与研究各国的移民律例及相关法令,《华侨所受不平等待遇》、《各国待遇华侨苛例概要》、《各国移民律例概要》等①中央侨务委员会编:《华侨所受不平等待遇》,南京:中央侨务委员会1931年版,第57—59页;王辟尘:《各国待遇华侨苛例概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46—47页;龚俊:《各国移民研究》,重庆:文信书局1944年版,第84—92页。均有专节具体讨论新西兰对待中国移民的法规、条例,其中龚骏的《各国移民律例概要》对1943年底之前新西兰颁行的各项限制华人入境条例的沿革、性质、内容、对华人的影响等有较充分的论述。

相较于国内学者对新西兰早期华侨的概述性介绍,国外尤其是新西兰本地学者对移民问题的研究则更具有学术自觉性,其成果的学术价值尤显重要和突出。奥克兰长老会牧师W. Mawson的《纽西兰的中国移民》,②W. Mawson:《纽西兰的中国移民》,载陈立廷、应元道编:《最近太平洋问题》(第八编),上海:太平洋国交讨论会1927年版,第65—75页。该书收录的国际联盟国际劳工(Internal Labor Office)所编《亚洲移民运动的法律观》一文亦有涉及新西兰移民的内容。是目前所见最早研究新西兰早期华侨问题的一篇译文,原文系其1927年参加第二届太平洋国交讨论会(The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时提交的调查报告。基于对居住在新西兰的40个中国人家庭的调查,同时辅以官方统计数据,W. Mawson探讨了1921年前中国人移居新西兰的原因、目的、性质与方式,以及新西兰中国移民在地域、职业、年龄、家庭、婚嫁、道德、宗教、经济状况等方面呈现的主要特征,从而揭示了早期新西兰中国华侨的生存环境和面临的文化冲突、异族婚姻、华人同化等社会问题。作者指出,海外谋生的需要以及宗族、乡情的关系,成为中国尤其是广东等南方诸省中国人移民新西兰的主要原因,同时加拿大等国对移民的限制也是影响中国人移居新西兰人数波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而中国移民实现同化的过程则需要女人组成稳定的家庭生活,新西兰土生中国人本土教育的完善以及语言沟通障碍的消除。

除了大陆学者的描述性基础研究与译介外,台湾学者在新西兰华侨华人史研究方面作出的积极贡献值得重视,集中体现在刘达人、田心源编著的《澳洲华侨经济》一书中。该书是20世纪50年代“台湾侨务委员会”主持印行的世界各主要地区或国家华侨经济丛书之一种,1958年由台北海外出版社出版。该书分设两篇,田心源编著的第二篇新西兰部分就华侨移居新西兰的早期历史沿革,新西兰各项限华法案、移民律的出台历程,新西兰华侨的经济、教育、文化、社会现状等内容作了简明的叙述和分析。与上述民国时期大陆学者的一般性描述相比,该书无论是在史实勾勒还是研究分析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推进,尤其是该书提供了大量之前著述不曾涉及的史料与数据,如1871年新西兰特别委员会调查华侨问题报告,《纽西兰出入境华侨人数(1870—1889)》,《1881年前后各阶段年龄层、性别分布》,《1881年纽西兰华侨职业分类表》,《纽西兰出入境华侨人数(1890—1919)》,《在纽华侨人数(1896—1906)》,《战后华侨家属进入纽西兰的人数统计》,等等,对研究20世纪50年代之前新西兰华侨的基本状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③刘达人、田心源:《澳洲华侨经济》,台北:海外出版社1958年版,第143—172页。

此外,在民国时期的《外交报》、《外交部公报》、《南洋研究》、《华侨周报》、《侨声》、《华侨先锋》,外交部情报司编印的《国外情报选编》以及20世纪50年代后台湾出版的《华侨经济年鉴》、《华侨经济参考资料》等侨务或涉侨刊物资料中,也刊有不少译介、报道、评论新西兰华侨问题的文章,主题包括新西兰的华工,新西兰华侨的经济、教育、政治、社团、移民条例,设领过程、领事馆与当地政府的交涉,等等,为研究早期新西兰华侨华人史、华工史等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整体来说,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新西兰华侨华人史尚未完全真正进入研究者的学术视野,主要以新西兰华侨概况的介绍、描述文章为主,所占篇幅也不多,系统性、学术性的研究成果微乎其微,但这些著作仍反映了早期研究者的学术关怀与努力,成为后人进行研究的基础以及重要资料的来源,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另外,这一时期学术界以南洋华侨为中心进行的有关华侨概念、理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探讨,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进而为新西兰华侨华人史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系统研究的酝酿与起步

学术界对新西兰华侨华人史的真正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最早投身其中的,并非专业的研究学者,而是有着世代侨居新西兰经历的老华侨。早在60、70年代时,归国新西兰华侨侨领杨汤城就已有准备编写一本新西兰华侨史的计划,要把“华侨血泪与光荣交织的沧桑历史记录下来”,①王苍柏:《杨汤城:新西兰爱国华侨》,载庄炎林主编:《世界华人精英传略·大洋洲非洲卷》,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110页。并将其根据在新西兰侨居时搜集的资料,同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口述整理成《新西兰侨团活动及抗战捐输的情况》、《新西兰华侨概况的忆述》等文章,相继在《广东文史资料》等刊物上发表,揭示了新西兰华侨华人史,特别是新西兰华侨先驱的拓荒史、华侨与中国抗日战争问题上许多以往鲜为人知的史事,诸如徐肇开“昌善堂”运送华工遗骨的沉船事件,新西兰华侨救国总会的成立过程,“长期抗战星期额捐”等抗日捐献运动的开展等等,对于了解早期新西兰华侨华人史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细节材料。②杨汤城:《新西兰侨团活动及抗战捐输的情况》,《广东文史资料》第14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81—87页;杨汤城口述,李松庵整理:《新西兰华侨概况的忆述》,《广东文史资料》第23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76—196页。此二文后来整理合并成《在新西兰侨居的日子》一文收录在《华侨沧桑录》中(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0—68页),并在《穗郊侨讯》的“侨史之页”板块中连载(1986年9月第4期;1986年11月第5期;1987年1月第1期;1987年3月第2期;1897年6月第3期;1987年8月第4期;1987年9月第5期;1987年12月第6期)。

进入80年代后,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大潮,尤其是1981年12月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在北京成立,廖承志指示侨史学界组织力量编写各个国别和地区华侨史,这标志着大陆学界华侨华人史研究新阶段的到来。与此同时,1987年新西兰政府实行取消种族歧视的新移民政策,刺激了华人新移民的大量涌入,大洋洲的华裔学者也日益加强对本地华人研究的关注和重视。在多方面研究助力的推动下,长期处于大洋洲边缘化研究体系的新西兰华侨华人史研究也打开了新的局面,研究成果、学术水平均有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外国(主要是澳洲)华裔学者或者新西兰侨领关于新西兰华侨华人史的中文研究成果相继问世,其中以刘渭平、杨汤城、周耀星等人的著述为代表。

澳大利亚华裔学者刘渭平以“书写澳华春秋第一人”之称名闻澳华学术界,他在潜心研究澳大利亚华侨史的同时,对同处大洋洲的新西兰华侨史研究也有涉猎,《新西兰华侨简史》③该文最早在《华声报》1986年6月3日、7月15日、8月12日的第3版上连载,同时在台湾《传记文学》1986年第48卷第6期上以《纽西兰华侨简史》为名刊载,并收录氏著《澳洲华侨史》,台北:星岛出版社1989年版,第213—233页。一文是目前所见最早较系统研究华人移居新西兰百年奋斗史的中文论著。该文在详细梳理新西兰排华历史脉络的同时,尤其注重对史实、史事、人物的探颐索隐与考证钩沉,并关注澳、新两国华侨情况的比较。如刘渭平对新西兰乳品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早期华人著名企业家张朝在新西兰的奋斗、开拓以及贡献,“奇异果”在新西兰的流播等均有细致论述,文末还附有1976、1981、1984年三次新西兰人口,包括欧洲人、毛里人及华人的统计数字。遗憾的是,该文缺少必要的引文注释,具体的资料出处难以确认,使其学术价值的含金量大打折扣,但仍不失为具有开创意义的作品,对研究新西兰华侨华人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除了上文提到的新西兰侨领杨汤城之外,周耀星也是新西兰著名侨领,二人都编有新西兰华侨史著作。周耀星编著的《纽西兰华侨史略》(A Brief History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in New Zealand,中英文双语版)由新西兰双星出版社1996年出版,杨汤城编著的《新西兰华侨史》(上、下)刊载在1999年的《文史资料选辑》第33、34辑中。实际上早在1988年《纽西兰华侨史略》就已经有手抄本问世,以新西兰华侨联合总会纽华史编写委员会的名义编写、出版,④该书手抄复印本现藏于北京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图书资料室。周耀星、杨汤城以及余其泮、周杖朝、周绍端(敦)、黄星光、杨鸿举等七人是该编写委员会的主要成员。该书的编写、出版是世代旅新华侨的夙愿,“二战”后已有呼吁,终在1984年6月新西兰第44届华侨联合总会代表大会上确定为主要任务,原定名为“纽西兰华侨史”,杨汤城、周耀星是该项工作的主要推动者和承担者。①“序”、“序二”、“序三”,纽西兰华侨联合总会、纽华史编写委员会:《纽西兰华侨史略》(手抄本),纽西兰华侨联合总会、纽华史编写委员会1988年版。

《纽西兰华侨史略》全书共35章,②1996年版本与1988年手抄本的内容基本相同,共35章,但只有周耀星的“序”,多了黄星光的“编后语”以及余其泮的“纽西兰华侨联合总会五十周年纪念芜词”。且是中英文版本,前半部中文,后半部英文。周耀星执笔,详细梳理了从19世纪50年代零星华人入新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130多年间新西兰华侨华人经济、政治、社会、社团的诸多史实。各章目次如下:一、到金山去;二、发财还是搏命;三、不是天堂(却像)是地狱;四、排华;五、得道多助;六、对乳酪业有贡献之人;七、一个淘金的成功者;八、经营酒店的第一华人及其他人物;九、五花八门的先侨职业;十、烟和赌;十一、果菜店、种菜园、洗衣馆的形成及突出人物;十二、种族歧视的激烈排华;十三、男女关系与中西联婚;十四、有中国领事来了;十五、余职慎其人其事;十六、华侨团体之成立及其活动;十七、纽西兰华侨早年之政党;十八、四邑会馆、附冈州会馆及其他;十九、番花会馆;二十、东增会馆;二十一、抗日战争的旅纽华侨动态;二十二、八年抗战华侨联合总会和辖下各支分会的努力;二十三、购汇证的双重作用;二十四、纽西兰华侨联合总会会所购置;二十五、华侨农业总会的成立;二十六、为生存不能不争;二十七、出版侨农月刊;二十八、征收蔬菜销售税华农会所受的困境;二十九、柳暗花明又一村;三十、青叶箱公司的创立;三十一、阋墙;三十二、纽华裔的智识分子;三十三、从政;三十四、竞选国会议员及其他;三十五、外一章。周耀星曾经担任过新西兰华农总会会长,因此对这部分内容的论述,特别是个中矛盾内幕细节的介绍非常详细、充分。

《纽西兰华侨史略》最重要的学术价值体现在编者对早期老华侨口述访谈的整理、史实史迹的考证,如考证出新西兰乳酪业之首创者Chew Chong中文名并非张朝,而是周祥,同时对既有的英文研究成果,如《纽西兰华侨同化之研究》、《鸦片与金》、《十九世纪华人移居新西兰情况》、《黄金的代价》、《纽西兰乳酪业的历史》,以及《余职慎回忆录》、国民党《澳洲党务发展实况》等资料、数据多有利用和参考。

杨汤城的《新西兰华侨史》(上下)梳理了1866年到1995年130年间新西兰华侨从侨寓到落地生根的发展变化历程,同时将家族体验、个人回忆与感悟贯穿其间,如早期华侨进入新西兰后的遭遇、成立华侨救国总会、开展抗日救国捐款献物运动、捐建新西兰华侨联合总会会所等,都与杨汤城家族及其本人息息相关,大大丰富了新西兰华侨史的内容。该书还论述了新西兰华侨华人史中的其他重要问题,如排华浪潮和排华立法、新西兰华侨和基督教的关系、新西兰华侨社团和政党组织,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的人物论述,如淘金者徐肇开、乳酪业之首创者周祥③即张朝,周耀星书中有详细考证,认为应为周祥。、奥克兰华商巨擘陈达枝等早期华侨创业的成功人士,新西兰华侨中的两大家族——杨氏家族与黄氏家族,余职慎、吴伟成、吕刘佐、黄会廉、龙干、董广汉、邓家暖、伍德明、徐毓芳等九位新西兰华侨华人中的杰出人物,从不同侧面展现了新西兰世代华侨、华人的生活、奋斗、追求与成就,进一步丰富了研究的内容。

虽然对于研究新西兰华侨华人史的学者而言,或许无法将周耀星的《纽西兰华侨史略》与杨汤城的《新西兰华侨史》(上下)列为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论著行列,然而其在学术史上的地位与意义仍不可忽视,且其主体本身,如周耀星与新西兰华农总会、杨汤城与新西兰华侨救国总会等即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相关内容也可以看作研究史料,值得加以重视。

第二,侨史学界日益重视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陆续加以翻译出版。这一时期主要是以冯吴碧伦《纽西兰华侨同化之研究》的节译本以及叶宋曼瑛的相关研究著述为代表。

冯吴碧伦是新西兰华侨第二代,出生在广州,1939年8岁时随母亲以难民身份到达新西兰,并在奥塔哥大学取得教育硕士学位。①叶宋曼瑛:《吴碧伦的故事》,《也是家乡》,香港: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94—113页。冯吴碧伦是海内外公认的研究新西兰华人的先行者,其代表作The Chinese in New Zealand:A Study in Assimilation(中文扉页书写《纽西兰华侨同化之研究》)便是其硕士论文,由香港大学出版社于1959年以英文出版。原书主要从政治学、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中国人在新西兰的同化问题,对新西兰的中国移民,新西兰华侨的构成、公共生活、家庭租住、教育、职业、娱乐、个人历史,新西兰对华侨的社会接纳、有利于华侨同化的法律条件与社会环境等主要问题多有讨论。该英文专著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被引介到国内,陈翰笙主编的《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八辑《大洋洲华工》中收录了该书第三章的节译本,以“中国人在新西兰”为题,重点论述了19世纪中叶中国人,特别是淘金工人进入新西兰的历史。该文所用材料均以新西兰本地的官方档案、期刊、未刊论文为主,同时附有截至1951年的新西兰华侨人口统计表,结构清晰,资料翔实,对研究新西兰早期华工史、新西兰排华法案、“二战”前后新西兰华侨构成演变与生存状况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新西兰华裔学者叶宋曼瑛最早以张元济研究名闻国内学界,②参见叶宋曼瑛著,张人凤、邹振环译:《从翰林到出版家——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香港: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之后专注于新西兰华人史,尤其是口述史和妇女史的研究,英文著述颇丰。《从过客到公民——二次大战后新西兰华人的嬗变》系其参加1989年在厦门举行的“战后海外华人变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时提交的英文报告,之后译成中文发表在该年的《侨史学报》第3期上。文章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新西兰华人历史的分水岭,标志着华人从落叶归根的过客到落地生根的公民身份的转换,华人的生存环境也从之前的严厉排华到逐渐放宽直至撤销,乃至归化,社会环境越来越欢迎华人,华人社会也日益朝着多样化趋势发展。新西兰华人从过客到公民身份的嬗变,是个漫长而艰苦的缓慢过程。中国及新西兰的历史、文化因素,在决定新西兰华人命运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文中对抗战时期新西兰华侨的贡献、报道战争新闻的《中国大事周刊》(The N. Z. Chinese Weekly News)、《侨农》(The N. Z. Chinese Growers)等华文报刊有所论析,特别指出新西兰华侨捐献给抗日战争的款项,按人口平均计在海外华人中居第二位。③黄元焕译,黄滋生校:《从过客到公民——二次大战后新西兰华人的嬗变》,载《侨史学报》1989年第3期。

《也是家乡》是叶宋曼瑛第一部新西兰华人妇女口述史的中文译本,英文原书Home away from Home:Life Stories of the New Zealand Chinese Women在新西兰社会影响力很大,曾入选1990年的新西兰十大最畅销书排行榜,为华裔作家作品中的翘楚,1994年译成中文本。值得一提的是,该书英、中文书名均由钱锺书先生提议,杨绛先生题写中文书名。作者采用口述历史的方式,通过八位具有传奇经历的华侨妇女的自述,演绎了新西兰华人的百年沧桑与跌宕人生。书中这八位女主人翁颇具代表性,有最早进入新西兰的先行者毕振华、林琼意,有以战时难民身份来到新西兰的黄玉兰、刘月仙、吴碧伦(即冯吴碧伦)、李影芳,有受惠于1948年新西兰移民政策的调整与牧师丈夫一同抵新的何美恩,有跨越老华侨和新移民的黄英。叶宋曼瑛将这八位来自不同阶层,经历了不同人生际遇的妇女的故事记录下来,并置于适当的历史背景当中,揭示了华人妇女在构建新西兰华人社会中的作用。排华法案中限制政策的松动,华人妇女的到来,是解决华人社会中性别比例失衡的重要因素。《也是家乡》除了记录八位华人妇女的故事之外,还附有《纽西兰华人简史》、《纽西兰华人大事年表》、《纽西兰华人人口分布统计(1867—1991)》等资料以及一百多帧珍稀图片,对研究新西兰华侨华人史、华人妇女问题、排华法案等均有重要价值。

除了以上几本译著外,《新西兰克莱斯特彻奇华侨》(中译本)④该书手抄复印本现藏于北京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图书资料室。书末落款时间是1982年5月20日。也是这一时期值得关注的成果。新西兰克莱斯特彻奇即新西兰基督城,这份研究报告就是坚都布厘大学五位华侨青年苏慧韶、杨笑玲、余绮嫦、余娥、黄美华在社会学讲师赛奇威克①即Charle Sedgwick,著有Politics of Survival:A Social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n New Zealand(《生存政治:新西兰华人社会史》,Canterbury,1982)一书。的指导和协助下,完成的劳工部学生社会服务计划项目成果。该报告主要通过考察基督城华人社会的成长与发展,尤其关注1853—1948年的歧视性法令,进而勾勒了新西兰的华人历史发展脉络。该报告同时还对华人社会中的文化冲突问题有重点讨论,并附有27帧珍贵的历史图片,有助于丰富对新西兰华侨华人问题的探讨和认识。

第三,一些综合性的华侨研究著作也从不同角度对新西兰华侨华人问题有所关注。

沈己尧的《海外排华百年史》第四章“新西兰移民政策的演变”、第五章“美加澳和新西兰排华大事年表1848—1878年”,运用大量新西兰官方统计数据(如《政府年鉴》等),从自由时期、限制时期(1881—1945)、容受时期(1945—1970年代)三个时期梳理和分析新西兰对华移民政策的演变过程,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清晰的海外排华运动线索。②沈己尧:《海外排华百年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87—112、103页。杨庆南的《世界华侨名人传》(第三册)第七篇第五部分“纽西兰的华侨”简述了新西兰华侨的奋斗历史。③杨庆南:《世界华侨名人传》(第三册),台北:马华企业有限公司1985年版,第172—180页。吴凤斌的《契约华工史》第十六章第一节“新西兰的契约华工”主要运用冯吴碧纶、沈己尧书中的数据,概述了早期华工在新西兰的生存环境与遭遇。④吴凤斌:《契约华工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81—387页。黄慰慈、许肖生的《华侨对祖国抗战的贡献》,对新西兰的华侨救国团体有简要论述。⑤黄慰慈、许肖生:《华侨对祖国抗战的贡献》,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页。雷镇宇编著的《澳洲华侨概况》初版于1953年,1991年进行了补充修订。书末所附《纽西兰》一文对新西兰华侨的一般状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内容包括华侨所在国一般现状、华侨移居过程、人口分布状况、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华侨组织与社会生活以及华侨对祖国的贡献等。⑥雷镇宇编著:《澳洲华侨概况》,台北:正中书局1991年版,第65—72页。李原、陈大璋编著的《海外华人及其居住地概况》,对中国人移民新西兰的简史和现状,在新西兰的基本情况等有基本的阐述。⑦李原、陈大璋编著:《海外华人及其居住地概况》,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474—477页。此类著作还有方雄普、谢成佳的《华侨华人概况》,⑧方雄普、谢成佳:《华侨华人概况》,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3年版。巫乐华的《华侨史概要》⑨巫乐华:《华侨史概要》,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4年版。等等。

第四,一些关于华人报刊、华侨社团以及各国华侨政策的专著也涉及新西兰华侨华人问题。如方积根、胡文英的《海外华文报刊的历史与现状》对新西兰的《民声报》(The Man Sing Times)、《侨农》、《新西兰华侨》等华文报刊进行了简要概述。⑩方积根、胡文英:《海外华文报刊的历史与现状》,北京:新华出版社1989年版,第258—259页。杨力的《海外华文报业研究》也简要介绍了新西兰华文报刊的沿革。⑪⑪杨力:《海外华文报业研究》,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年版,第314—315页。方雄普、许振礼的《海外侨团寻踪》提供了新西兰各地同乡会、宗亲会、联谊会及其他团体的详细名录,非常有参考价值。⑫⑫方雄普、许振礼:《海外侨团寻踪》,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5年版,第534—536页。廖小健的《战后各国华侨华人政策》以沈己尧书中所引资料为主,概述了战后至90年代新西兰在移民政策、国籍归化政策、社会福利政策以及经济和社会政策方面的历史演变。⑬⑬廖小健:《战后各国华侨华人政策》,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第五,侨史学界出版的工具书、参考书中收录了不少有关新西兰华侨华人历史的资料。如《华侨开国革命史料》中收录有《纽丝仑同盟会》的资料。⑭⑭蒋永敬编:《华侨开国革命史料》,台北:正中书局1977年版,第433页。上文提到的陈翰笙主编的《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1辑《中国官文书选辑》、第8辑《大洋洲华工》为我们了解19世纪新西兰华工提供了比较丰富的中外文资料。1995年出版的《世界华人精英传略·大洋洲与非洲卷》分别介绍了新西兰爱国华侨杨汤城、新西兰菜花大王杨汶钊、新西兰早期著名华人企业家张朝(即周祥)、新西兰华人农场主、侨领谢桂亮等人的旅新经历与成就。①《世界华人精英传略·大洋洲与非洲卷》,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周南京主编的《世界华人华侨词典》以及新加坡华裔馆潘翎主编的《海外华人百科全书》也可作为参考。②周南京主编:《世界华侨华人词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潘翎主编,崔贵强编译:《海外华人百科全书》,香港:三联书店1998年版。除此之外,新西兰华侨华人的祖籍地出版的地方志或华侨志也是重要的工具书,其中内容较集中的有《广东省志·华侨志》③《广东省志·华侨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等。

第六,论文发表数量不多,主要集中在新西兰华侨华人的人口与职业、华侨与抗战、华文教育等方面,且是一般性的初步研究,显示出新西兰华侨华人史领域亟待研究者深入探索与挖掘。④王兴中:《新西兰华人的人口与职业》,载《人口与经济》1987年第6期;莫倚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盟五国和美、加、澳、新华人、华侨发展趋势初探》,载陈碧笙选编:《华侨、华人问题论文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5—84页;谢国富:《抗日战争期间的新西兰华侨》,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2年第2期;王瑞彬:《新西兰华文教育漫谈》,载中国海外交流协会文教部编:《海外华文教育文集》,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5—108页。

从20世纪80年代到世纪末这一段时期,有关新西兰华侨华人史研究学术界除了取得上述六个方面的主要进展外,《广东文史资料》之类的地方文史资料继续刊发一些有关介绍新西兰华侨侨情概况的文章,⑤如谭天保:《记新西兰爱国侨领陈中岳》,新会县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组编:《新会文史资料选辑》第21辑,1986年,第40—41页;白水:《新西兰华侨会社概况》,《广东文史资料》第51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31—142页。在《华声报》、《华人》等面向海外华人的报刊中,也零星刊载了一些梳理新西兰华侨华人史的普及性文章,如吕阜生的《华人移居新西兰小史》、夏语冰的《默默耕耘在南极边缘:新西兰华人血泪史》、潘璠的《奥克兰的华人》、朱自存的《纽西兰华人血泪史》等等。⑥载《华声报》,1983年12月4日,第3版;载《华人》1984年第1期;载《华人》1985年第3期;载《华人》1986年第5期。此外,广东等侨乡刊行的侨刊乡讯中,⑦如易本:《华人在新西兰》,载《广州华声》1989年第3期;黄戊昆:《中国人在纽西兰》,载《广州华声》1992年第4期、1993年第1期;易本:《新西兰杰出华人——董广汉先生事略》,载《穗郊侨讯》1989年第6期;陈弘:《新西兰基督城的“空中华人社会”》,载《江海侨声》1995年第12期;赵玲:《翻新歌——新西兰华侨史话》,载《江海侨声》1996年第11期,等等。也有不少关于新西兰侨情、华人现状的参考资料。上述研究成果或普及性作品,均为丰富和拓展新西兰华侨华人史研究奠定了基础。

(三)进入21世纪迄今:专题性研究的深化

进入21世纪以后,在前一时期研究的基础上,新西兰华侨华人史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准的专著、译著、工具书和论文不断涌现,在研究议题的深度和广度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其中有代表性的论著有:

杨汤城口述、丁身尊整理的《新西兰华侨史》。该书是在前述1999年版本基础上的补充,将研究时间跨度延伸到2000年龙年春节,内容上增加屋崙华联支会、奥克兰柬埔寨华裔康乐互助会、屋崙中山同乡会等奥克兰新社团的发展壮大,毕振华、周国荣、陈蔼筠、杨汶钊、叶宋曼瑛、林爽、李林慈美以及梁以仑等八个人物传记。书末还附有《纽丝伦中华会馆章程》、《纽丝伦中华会馆规条》、《抗战期间新西兰华侨联合总会共召开十一次代表大会基本情况统计》等原始资料以及新西兰老华侨刘自光的回忆录。⑧杨汤城口述,丁身尊整理:《新西兰华侨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资料更为丰富,参考价值更加突出。

叶宋曼瑛的《云乡龙裔毛利情》是其2008年出版的英文专著Being Maori Chinese-Mixed Identities的中译本,该书延续了她一贯的研究风格,即对口述访谈实录和原始档案资料的综合研究。通过对七个普通混血家族故事的叙述,叶宋曼瑛试图展现新西兰华人和毛利人不断奋斗提升自我形象以及社会地位的历史,以及唤起所有具有“双文化”身份的毛利裔华人的集体记忆。另外,该书触及新西兰社会的种族问题、文化族群问题、毛利裔华人的国家与民族身份认同问题等,均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①叶宋曼瑛著,林爽译:《云乡龙裔毛利情》,香港:当代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2003年广东省侨务办公室组织侨务干部访问团在新西兰进行了广泛的侨情调研活动,获取了大量最新的第一手资料,《海外华人社会新观察》收录了此次侨情调研与研究的成果,内容涉及新西兰的华人社团、华文教育、华文传媒、新华侨华人与新生代现状等,对加强新西兰新移民研究有重要的参考意义。②吕伟雄编:《海外华人社会新观察》,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16—23、96—101、123—129、146—152、161—166、187—193、221—227页。

工具书方面较重要的是在新西兰出版的中文辞书《炎黄子孙》(新西兰卷一)以及国内出版的大型参考书系列《华侨华人百科全书》12卷。前者共收录220余位新西兰华人成功人士,包括知名侨领、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艺术家等等,以及东增会馆、怀卡托和统会、惠灵顿和统会、屋仑华侨会所四个社团,展现了新西兰华人的奋斗经历和创业成就。该书丰富了新西兰华侨华人史研究的史料,对深化新西兰华人人物研究有重要意义。③《炎黄子孙》(新西兰卷一),新西兰国际华人出版社、国际华人出版(香港)有限公司联合发行2006年版。后者人物卷、社团政党卷、经济卷、法律条例卷、著作学术卷、历史卷等均包含了新西兰华侨华人研究的最新成果与信息,是研究新西兰华侨华人史必备的参考资料。

随着学界对档案资料整理工作的重视,这一时期各种官方档案也陆续影印出版,其中国家图书馆藏的《清代孤本外交档案》中收录有《英境设领密案》卷宗,对于系统了解晚清政府在新西兰设领的历史过程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④孙学雷、刘家平:《国家图书馆藏历史档案文献丛刊·清代孤本外交档案》(第49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3年版。另外,一些学者的专著中也附有相关档案原文,如郭存孝在其《抗战时期澳大利亚等国华侨竞购节约建国储蓄券档案解密》一文中,附录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有关节约建国储蓄运动的28件原始档案全文,其中新西兰部分5件,这些原始档案的披露,有助于丰富我们对新西兰华侨在抗战时期所做贡献的认识。⑤郭存孝:《中澳关系的真情岁月》,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54—156页。

自2011年华侨大学丘进教授主编的首部华侨华人研究蓝皮书发布后,至今共有四部面世,同时还有福建社会科学院华侨华人研究所林勇主编的四部《华侨华人研究报告》,这些研究报告关注新西兰华人社会的新动态和新问题,对了解新西兰华人的现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理论意义,也提供了必要的政策参考依据。此外,林爽的《纽西兰名人传》、崔贵强的《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华人》(二)等著作也都提供了研究新西兰华人的重要参考资料。⑥林爽:《纽西兰名人传》,香港:当代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崔贵强:《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华人》(二),新加坡:美都出版社2010年版。与此同时,日益高涨的赴新移民热潮也孕育了一批纪实性报告、文学作品,如邱秉钧的《魂牵梦绕新西兰》、霍建强的《海外创出四重天:在新西兰做国会议员、律师、记者和诗人》等。前者是作者在外交部工作时“出使”新西兰后关于该国社会、文化与生活的笔记,共分国情、友谊、毛利、文化、华人以及生活6篇。后者则是作者在新西兰创业经历的实录。此类作品为研究者观察新西兰华人社会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途径。⑦邱秉钧:《魂牵梦绕新西兰》,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霍建强:《海外创出四重天:在新西兰做国会议员、律师、记者和诗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新移民”问题是近年来侨史学界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作为华人新移民主要流向地的后起之秀,有关新西兰新移民问题,诸如新移民法案及其对华人移民的影响、华人移民来源地区的多元化与新移民生存状态、跨国移民等议题,在这一时期发表的学术论文中有较具体的讨论。

关于新移民法案及其对华人移民的影响,高伟浓通过对新西兰截至1996年新移民数据的分析,对亚洲化趋势中的华人移民群体在异国他乡所面临的以高达35%的失业率为主要特征的生存危机做了宏观探讨,指出20世纪80年代亚太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亚洲四小龙”的成功,促成1987年新西兰《新移民法案》的出台,消除了殖民时代“种族歧视”移民政策的影响,移民来源国开始面向亚太,以增加对亚太地区的贸易,吸引投资,提升多元文化。在1995—1996年新西兰的新移民人口构成中,来自亚洲移民的比例已经位居第三,仅次于传统移民来源国的英国、爱尔兰地区以及大洋洲。面对高失业率的生存困境,包括中国大陆新移民的华人群体却能够积极调整心态,积累成绩。①高伟浓:《华人新移民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的生存适应分析》,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3年第2期。李海蓉基于新西兰移民局1980—2006年新西兰中国大陆净移民、2006年新西兰华人人口出生地、1997—2007年新西兰国际留学生总体走势、2000—2007年新西兰中国大陆商业移民总体走势、1997—2009年新西兰中国大陆移民构成等最新统计数据,探讨了1987年新西兰移民政策对中国大陆移民的影响、中国大陆移民在新西兰的定居状况,认为新西兰中国大陆新移民群体的形成始于新西兰在1987年所颁布的新移民法案,此后分别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和2000年以后形成两次大规模的移民热潮。②李海蓉:《新西兰中国大陆新移民初探》,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1年第1期。骆克任则考察了新、中两国新的移民法案对新西兰第三次移民高潮到来的影响,指出在新西兰人口计划的影响下,政府于1987年颁布了移民新法案,取消了过去带有浓厚种族色彩的移民输入条例,由此引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浩大的移民潮,并一直持续到现在。而中国也在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加快了人口国际迁移的开放程度,越来越多的中国大陆移民成为新西兰华人的新鲜血液,改变了新西兰华人的社会结构。③骆克任:《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新华侨华人与华裔新生代研究》,载《国务院侨办课题研究成果集萃2007—2008年度(上冊)》,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政策法规司2009年版,第315页。

关于华人移民来源地的多元化与新移民生存状态,学者普遍认为中国台湾、香港以及大陆地区是新西兰华人新移民群体的主要来源地,但不同时间段的新移民主体亦有变化。新移民法案实施初期,香港人、台湾人是华人新移民的主体。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和中期,台湾移民的总数最多,④李海蓉:《新西兰中国大陆新移民初探》,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1年第1期。一直保持在数千人左右,以致新西兰人在谈论所谓的“亚洲移民”时,焦点往往放在台湾人身上。⑤叶宋曼瑛:《找寻最后的乌托邦——台湾人在纽西兰》,载《侨协杂志》2005年第92期。受1995年新西兰移民政策的紧缩、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港台移民数量消减,中国大陆移民数量则节节攀升,并遥遥领先,2006年的人口统计数据显示华人移民来源地以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马来西亚为前三位,中国香港则被挤出前三甲。⑥叶宋曼瑛著,程东金译:《定位华裔新西兰人:当代“高质量移民”与早年“不受欢迎的外国人”之比较》,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9年第3期;刘良妮:《新西兰的中国跨国移民》,载(新加坡)《华人研究国际学报》2014年第6卷第1期。刘良妮指出,这些来源于不同地区的新华人移民群体各有特质,但又有诸多共性,诸如教育程度高却未能为就业表现加分,他们抵达新西兰后保持着再移民倾向和在地理迁移方面的灵活机动性。⑦刘良妮:《新西兰的中国跨国移民》,载(新加坡)《华人研究国际学报》2014年第6卷第1期。李海蓉认为受新西兰“记分”移民政策和更为灵活的商业移民政策的影响,近年来的中国大陆新移民包括数以万计的留学生转化的移民以及数额可观的商业移民,尤其是投资移民;定居城市普遍选择奥克兰、惠灵顿、基督城以及汉密尔顿这些大城市中具有较高亚裔人口比例的区域。⑧李海蓉:《新西兰中国大陆新移民初探》,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1年第1期。廖建裕强调近年来大陆新移民,尤其是留学移民在新西兰此类“移民国家”中数量的增加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加强,是其在新西兰社会经济地位提高的重要表现。⑨廖建裕:《全球化中的中华移民与华侨华人研究》,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2年第1期。叶宋曼瑛分析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大陆移民移居新西兰的动因区别,指出相较于中国与香港移民,新西兰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开明的教育制度与和谐的种族关系,最受台湾移民的青睐。然而中国台湾移民却是新西兰少数民族中资历最浅、个人收入中间值最低的族群,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在新西兰欠缺必要的“文化资源”。⑩叶宋曼瑛:《找寻最后的乌托邦——台湾人在纽西兰》,载《侨协杂志》2005年第92期。

关于跨国移民,刘良妮基于47份在中国大陆、新西兰、澳大利亚不同国家展开的对中国移民的访谈,对其初始移民新西兰的原因、定居该国后归国或是再移民,以及长期频繁往返于原居地和移民国的深层动机进行了具体考察。根据跨国移民模式,这47位受访者代表了四个具有高度跨国移民灵活性的群体,即海归群体、“跨塔斯曼海峡群体”(即泛指移民新西兰以后以此为跳板再移民到澳大利亚的群体)、“频繁往来群体”以及“留守群体”,折射出“海鸥”式的中国新移民的个体形象与多样性特征。刘良妮认为,中国移民的跨国移民机动性十分灵活,移民历程是开放的、流动的,跨国移民的原因和动机是多重的,其中移民的孩子和年老的父母是影响移民家庭作出跨国移民决定的两项重要考虑。中国移民的多国跨越性决定了他们对“家”、国籍、身份认同等相关概念认知的多样性。刘良妮通过访谈调查,进一步阐释、印证了跨国移民理论中的若干分支论点,如完全融合到主流社会不是移民适应移民生活的唯一方式,与原居地保持联系可以为其移民适应过程提供另外一种选择;社会关系在跨国移民决定和历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等等。①刘良妮:《新西兰的中国跨国移民》,载(新加坡)《华人研究国际学报》2014年第6卷第1期。周俐君则透过对一位名为纶纶的新西兰台湾华裔青年的深度追踪访问,根据其“空中飞人家庭”的生活经历与认知,具体探讨了个人生命历程对回流决策形成的影响。纶纶的个人生命故事呈现出就业需求、环境偏好、人际牵动与个人志愿等各回流因素在形成决策前的互动与联结关系,各因素之间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而回流决策并非一开始便固定,有顺从、抗拒、勉强、积极等不同的转折期,最后在回流决策形成后,原属阻力的部分骤然消失,个体开始以乐观或必然的态度应对与适应。②周俐君:《生命的转弯处——一个纽西兰华裔青年的生命故事探究》,台湾师范大学应用华语文学系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

关于华人参政,李海蓉、谢峻润均注意到2005年、2008年新西兰两次大选期间华人新移民参与新西兰政治的高度热情与兴趣。李海蓉通过对两次大选期间华语媒体内容的分析,指出大陆新移民对自己作为移民的政治边缘身份有敏感的自觉,从而支持华人候选人,希望在新西兰的国会中有了解和同情自己的政治代言人,然而他们对新西兰的政党知识了解有限,他们所热衷讨论的华人利益并非主流社会政党政治的根本所在,所批评的高税收和福利政策并非开明的工党或者保守的国家党二者之间执政理念分歧的关键。③李海蓉:《新西兰中国大陆新移民初探》,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1年第1期。谢峻润梳理了1996年到2011年间新西兰华人积极参与六届全国大选时的具体表现,通过对新西兰主流媒体和华文媒体相关报道的考察,指出新西兰华人的政治诉求主要集中在消弭种族偏见、解决就业难题和保障社会安全三个方面。由于新西兰华人的积极参政,扩大了本族群的影响力,部分诉求得到关注并得以实现。④谢峻润:《新西兰华人政治参与研究》,暨南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华人参政除了特指华人候选人参与国会大选之外,广义上还表示华人参与政治的活动,如投票和选举活动等,刘良妮则指出她的华人新移民访谈对象对政治参与较为疏离,选举权、公民合法权利等问题没有备受访者提及。⑤刘良妮:《新西兰的中国跨国移民》,载(新加坡)《华人研究国际学报》2014年第6卷第1期,第64页。

此外,一些学者还对新西兰华人社会中的华人新生代、华文媒体、华文教育等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⑥马碧雯:《新西兰新华侨华人与新生代的现状与比较》,载吕伟雄主编:《海外华人社会新观察》,第146—152页;骆克任:《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新华侨华人与华裔新生代研究》,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政策法规司编:《国务院侨办课题研究成果集萃(2007—2008年度上)》,第323—325页;梁小钢:《唐人街、大超市、新社团——对新西兰华文传媒的新观察》,载吕伟雄主编:《海外华人社会新观察》,第123—129页;胡耀华:《新西兰华文传媒发展综述》,载《世界华文传媒年鉴2011》,北京:中国新闻社、世界华文传媒年鉴社2011年版,第167—173页;王瀚东、郭习松:《新西兰华文媒体现状考察》,载《新闻前哨》2011年第8期;梁小钢:《蓬勃发展的新西兰华文教育》,载吕伟雄主编:《海外华人社会新观察》,第96—101页;严丽明:《试析新西兰华文教育的发展》,载《八桂侨刊》2005年第1期;廖小萍:《澳大利亚、新西兰华文教育比较研究》,暨南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王娟:《试析新西兰华文教育的发展及特点》,载《黑龙江史志》2009年第4期;欧苏婧:《浅析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华文教育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载《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二、问题与思考

纵观学界关于新西兰华侨华人史研究的中文著述讨论,虽然也有不少研究成果,特别是20世纪80、90年代之后国内外学者对新西兰华侨华人从不同角度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无论从发表的数量还是学术质量上观察,作为国别史的新西兰华侨华人史研究实际上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还很薄弱,学界至今尚未有一部能系统反映新西兰华侨华人150年发展史的权威著作。位于南太平洋的新西兰与中国远隔万里,加之当地排华法案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内(1871—1945年)在新华侨总数平均每年只有3500人左右,1966年时才突破万人。然而伴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移民潮”的不断涌现,以及新西兰自1987年后移民政策的不断开放与调整,新西兰作为移民国家的后起之秀逐渐成为世界华人新的聚焦点,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5)》显示,最近几年,新获得新西兰永久居留权的中国人每年均在15万左右。新西兰华侨华人的本身特质决定了在整个华侨史研究学术史发展脉络中的先天不足,相对冷门和边缘,既有的研究成果多以介绍性、描述性的普及型、资料类作品为主,真正有学术分量的中文著述凤毛麟角,且研究主题多集中在当代的新移民问题方面,运用社会学、政治学等方法、理论较多。此外,华侨华人研究自身的多元跨学科性质,相对淡化了华侨史研究在主流历史学界中的关注度,即便在一般意义上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也处于一个较边缘的地位。在探讨历史问题时,受资料所限,已有论著对中文史料利用较详尽,对第一手的新西兰方面的外文资料利用还不够充分,尤其是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中转引的情况非常普遍。这也反映出新西兰华侨华人档案资料,尤其是外文资料整理、翻译、汇编工作的欠缺。实际上,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包括中国国内都保存有大量新西兰华侨华人相关的官方私人档案、报刊、书信、照片等资料,尤其是在新西兰收藏有数量可观的国会辩论记录、华文报刊、华文社团会刊等文献资料以及淘金华工遗迹等等,如果将这些资料进行系统的搜集、抢救、整理、翻译与出版,将是嘉惠学林的盛举。值得注意的是,方兴未艾的口述史研究中,虽然有叶宋曼瑛等人的成果珠玉在前,但是对新西兰本地更多的老华侨侨领的抢救式口述访谈工作也是刻不容缓的。总之,新西兰华侨华人史研究,大有可为。

[责任编辑 王 桃 责任校对 李晶晶]

[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项目《新西兰华侨华人史研究》。

[作者简介]邱志红(1977—),女,河南郑州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晚清政治史、法制史、华侨史等方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2015 -10 -27

[中图分类号]D8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5072(2016)02 -0041 -12

猜你喜欢
华侨新西兰华人
新西兰兔
何为“华人”?
我的华侨老师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新西兰不仅有羊毛,更有教育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发达国家”吗?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在新西兰的旅馆邂逅五星红旗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