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为实
——着眼于正确解读文本

2016-11-25 18:29深圳市福田区荔园外国语小学西校全远姬
山海经 2016年12期
关键词:辛弃疾文本

深圳市福田区荔园外国语小学(西校)全远姬

名师讲堂

眼见为实
——着眼于正确解读文本

深圳市福田区荔园外国语小学(西校)全远姬

画龙点睛的故事早已为人所知:一条龙画得栩栩如生,最后的点睛之笔能够使它腾飞于九天——这强调的是眼睛对一切生命体的重要意义。诗文是作者用文字独具匠心孕育出来的生命体,它也是有“眼睛”的,这个眼就是作者寓托于文字间的魂。一篇诗文呈现在读者面前,怎样才算读懂它了呢?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言及“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所强调的是读者欲理解作者的情思,必须经过一番认真阅读、揣摸,才能把握文章脉络,真正理解文本的要义和情思。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面对丰富多彩的篇篇诗文,只有睁亮火眼金睛才能进入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打开那幅璀璨瑰谲的画面。阅读鉴赏并非简单的浏览,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静心进入阅读状态,才可能——

别具慧眼,大开眼界

事情节带活了。因此,透过文眼,我们可以更真切地进入语境,更深入地解读文本,使得阅读能够脚踏实地,培养并提升实实在在的阅读能力。

《惊弓之鸟》的故事之“眼”就在“惊”字上,试想,鸟若不惊于弓声如何能掉下来呢?人物形象该如何展现?《将相和》的“眼”是那个“和”字,将相双方由“和衷”为国始,经历了“失和”追躲,再到“容睦”共济谋国,表达出复杂的人物性格和积极向上的人情美,而如果失去了那个“和”字,两人必然为了各自的利益大开杀戒,那么最终受影响的是国家的利益,因此,从他们由分歧到最后的和睦相处,使我们感知到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真切关系。

文章诗词无论长短,只要是作者的精心之作,便能匠心独运、以眼传神。“眼”就是作者表情达意的核心之“点”、神魂之“根”。而若看走了“眼”,就会恍然如望镜花水月。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一诗只二十八个字,表达的是不舍情、惜别意。可以想象两人道别时推杯换盏,心有万千挂念、语含深情厚谊,如此复杂的心情和意境都体现在 “劝君更尽一杯酒”中的“劝”字上,它很好地联络了两人的心声,使得王维道不尽的离别叮嘱,元二诉不完的心志、理还乱的乡情,都得到很好的落实。因此,独具慧眼,以眼透视,就易于深入理解文本,使人大开眼界。

杜甫的被称为“天下第一快诗”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讲的是杜甫听闻家乡解放的消息后喜不自禁,与妻儿欢庆并筹划着返乡的故事。是怎样的创作背景、怎样的写作情怀促成了这样一首“快捷”之作呢?如果不能够独具慧眼、把握诗眼,我们很难

阅读的实质在于偱文入义,披文入情,并且不要为“粗缯大布”所迷惑,而要通过灵动的语句和精彩的情节走进作者的大千世界。《草船借箭》的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众多性格炯异的人物演绎着诡异的情节,必须具有独特的审美眼光,才能理清人物关系,把握情节脉络。那个“借”字便是解开文本的密钥:周瑜谋害诸葛亮,且不提供造箭材料,又限定完成时日。如果无处可“借”,岂不丢了孔明性命?于是智慧的诸葛亮借助鲁肃的帮助,最终到曹操那里“借”了十万支箭。这个“借”字便把人物和整个故体会杜甫当时的心情。纵观全诗,作者全身心地倾注在诗意起承转合的情感就体现在那个 “喜”字上——“漫卷诗书喜欲狂”。顺着这个“喜”字,我们追根溯源,自然就会关注诗的首联:喜从何来呢?从“剑外忽传”而来,是听闻了“收蓟北”的喜讯,接下来描述出诗人初闻喜讯后涕泪交加的喜极之情。颔联呢,继闻听喜讯后的情绪波澜一路荡开,是“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啊!看到妻儿一扫愁云,回想曾经的颠沛流离,此时的杜甫又怎能静心读书写作呢?于是,开始漫卷诗书,打点着行李,迫不及待中蕴含着多少悲喜交加的感慨呀!归心似箭只盼归期啊!再看颈联,欣喜若狂的诗人稍事回神该是怎样的表现呢?是唱歌,是纵酒,是庆贺,是与友人的热切交谈,谈的自然是回家的事,尽管我们猜测一定会有人考虑到路途安危劝其暂缓还乡,可是大喜过望的诗人哪里耽误起时间,“庆喜”之际“青春作伴好还乡”,趁着大好的春光恨不得即刻就回到故园。尾联十四个字,作者罗列了四个地名,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些地名铺展着他从四川回故乡的路途,若从地理上看,要由水陆转旱路,虽然路途遥远,可作者就是傍着喜讯,伴着喜悦带着妻儿快捷地回乡。当然,这一切都是想象,长路漫漫,真正从四川回到河南老家的洛阳,还是需要时日的,但这字里行间的“喜”却让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对返乡的迫切心情。

解读鉴赏文本以“眼”见为实,独具慧眼方可大开眼界,能够真正地走进文本,贴近作者,才能一饱眼福,多几分感悟。而如果慌不择文、浅尝辄止、不得要领,那么读书只会是——

眼花心乱,过眼烟云

静心读书十分重要,抓住“文眼”和“诗眼”是关键所在。心乱则眼花,隔岸观火也只能知其大要,所读之物只会是过眼烟云,留不下什么更深的记忆。

再以《草船借箭》为例,故事中可理出的头绪很多,如“箭”“算”及人物所表露出的情感色彩:诸葛亮的“笑”、鲁肃的“惊”、周瑜的“叹”和曹操的“悔”等等,当然,这其中的每一项都是可以大书特书的。然而,若果真以此解析,则无法了解全貌。曾有人以“算”为要,认为孔明借箭凭借神机妙算,他既可算天、算地,又可算人、算物,真是妙不可言。诚然,故事中孔明“神机妙算”的心计也确为作者的表达要义,但是纵观全文,这个“算”只是做法而已,还不能成为 “眼”,充其量只能是眼下的一个计谋。那么“眼”是什么呢?当然还是那个“借”,理解文本就要理清它的结构,孔明之所以要“借”缘于周瑜限定天数又不给材料,怎么“借”呢,这才到了这个“算”字,所以“算”只能是达成“借”的方式,从“借”顺势拓展,好“借”还要好“还”,我们的孙刘联军借了曹操的十万支雕翎箭何时还给曹操呢?当然可以“且听下回分解”,便顺理成章地引出下文——在赤壁之战中如数还给了曹操,赢得了胜利,所以《草船借箭》的“眼”非“借”莫属。

很多人分析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时都着眼于那个“绿”字,认为“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是生花妙笔。的确,一个“绿”字把江南春暖花开的景致、春回大地的情态描绘得栩栩如生,可一首诗的创作怎么也离不开作者的心境,那么此时王安石的所思所想是什么呢?经历过政治迫害、革官回乡的王安石被再次征召赴任,终于可以一洗冤屈了,他完全可以像前人那样 “仰天大笑出门去”“一夜赏遍长安花”。此时被二次拜相的王安石已经到了长江北岸的瓜洲改走陆路了,他却停下来不愿意即刻赴任,他是陶醉于江南的春天吗?不是的。他只是在向家乡的春天告别,因为他此去为官所忧的是还不知能否再回来,因此《泊船瓜洲》的诗眼,当是“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还”字。此时的春天美景,在王安石眼里依旧那么可爱,却没有更多地激起自己观赏的愿望。他想到的是官场风波,二次为相的艰辛,任相以后还能不能够长期地执政大展宏图呢?而一旦又被皇帝嫌怨,再革官外任,他还能不能看到江南秀色呢?不抓这个“还”字,如何走进作者的心境呢?

也曾有人解析《守株待兔》故事时去抓“待”字,认为农夫不去劳动而去等待是无用的。其实不然,“守株待兔”关键在于“守”字,他守着一个偶然得到的成果,却期望着源源不断地获得成效岂不荒唐!这则故事引发思考:如果没有真正了解待兔人的捕获方式,您又如何能明白待兔人的心理呢?再比如《晏子使楚》这篇课文,很多人抓住晏子的“智慧”在做文章,说明他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他一而再、再而三地与楚王周旋,最终不辱使命。但是运用智慧战胜对方这只是手段而已,文章的“文眼”应该在“晏子使楚”的“使”字上。“使”就是出使,代表着国家利益,那么他如果有辱使命,这个“智慧”是没有用处的,他是为了不辱使命,才运用智慧来战胜貌似强大的楚王。因此解析文本在于潜心读书、静心思考,“不畏浮云遮望眼”,如此才可能深入文本,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否则只会是一目十行、不得要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一切美好的故事、语句都只能是过眼烟云了。

思考的逻辑要追溯作者的构思,解读文本当然是越贴近作者的情思越好。可是,形象永远会大于思想,在正确理解了文本之后,却不能停留在孤芳自赏的境地,还要能够——

心明眼亮,另眼相看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抓住“诗眼”“文眼”,能够深入地理解文本,这当然很好。但在披文入境、陶醉于文本的同时,是否能保持一份清醒深入浅出、别开生面地赏鉴文本,那就有赖于教师心明眼亮,能否对文本另眼相看了。

《清平乐·村居》是辛弃疾的一首小令,初读时我们看到了乡间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田园生活。大儿子能干农活了,二儿子帮忙干些家务,无所事事的小儿子也能够自己剥着莲蓬自得其乐,身为家长的翁媪当然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中。适逢客访,设酒招待,述说起自家和睦的生活,当然是喜不自禁。然而,我们从他家庭住房的情况及家庭生活的场景,仍然感觉到他们并不富裕,这种快乐缘于他们的和睦,缘于孩子们的懂事。这一切在辛弃疾的眼里,的确能够让他得到暂时的宽慰。然而,辛弃疾因造访农家著词咏叹,仅仅是为了赞扬这农户乡民吗?其实不然,如果联系到辛弃疾的生平,我们可知他二十多岁就平定了起义军的叛乱带领着起义部队投靠了朝廷,那时身在江南的辛弃疾,最大的愿望就是带领着军队打回家乡去收复失地、解放家乡,让乡亲父老过上平安的日子。然而此时的皇帝却不思进取,“只把杭州作汴州”,厌烦了主战派的一再要求,竟然命辛弃疾等主战派告老退休。无法再上奏请战的辛弃疾,就此打消了北定中原的想法了吗?不会的,他的心情更加复杂,眼看年纪渐老,如何能实现抱负啊!而此时遇到这一户农家,受到了翁媪热情的接待,看到孩子们的勤劳和活泼,当然也会喜从心来,然而他的“喜”完全不能停留在与翁媪推杯换盏的过程中,作者不是“最喜小儿无赖”吗?他当然可以喜不自禁,但纵观全词,怎么都能感觉到辛弃疾复杂的心情。一则,作者偶遇一户农家,受到了热情的款待;二则,感受到平静、和睦且远离战争的田园生活。但是辛弃疾此刻为什么强调 “最喜”呢,是因为别的不“喜”吗?是因为别的“喜”没有那么多吗?都不是,但凡离开了农家,离开了这个环境,他就喜尽忧来了。他的心愿是收复失地、解放家乡,他盼望着还能被征召披甲上马,斩杀敌寇。因此,这个“喜”中的隐“忧”是挥斥不去的。所“忧”者便是如何才能够解放家乡,如何才能使皇帝下命让官军收复失地。

另具慧眼,在于循文入义后对文本更全面的解读,能够旁征博引、另辟蹊径,引领学生徜徉在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中。

小学人教版教材选用了两篇外国故事 《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小珊迪》,小珊迪是卖火柴的小男孩,那么我们不妨让这两个卖火柴的孩子一起走进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审视他们两个人的命运,最终解析出他们的区别所在。再比如说,《丑小鸭》一课,很多人阅读《丑小鸭》的时候,都强调那只丑小鸭只要能够坚持活下去最后就能变成天鹅,因此归结为:不要怕,我们即使现在可能丑,将来是能成为天鹅的。然而不得不指出这里被混淆了一个概念:鸭子真能变成天鹅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正确地解读这个文本,其实丑小鸭的故事不是在说鸭子怎样变成天鹅,而是说一只小天鹅,即使出生环境恶劣,遭遇诸多误解,如果一味沉溺便无法涅槃重生。只有不懈地追求美好事物,顽强地经历磨难,再加之外力的适当帮助,它是能够实现生命的跨越、一飞冲天的。因此,我们的思路应该放在一只被误解了的天鹅,心怀美好的期待,最终飞起来的整个心路变化的过程。

阅读鉴赏美文或名著是十分快乐的行为,每每读起都是在与那位睿智、高雅的作者对话,它必然伴随着读者的情感投入和理性解析。古人所倡导的“循文入义”“披文入情”研究法是很可取的,它要求从文章的语言入手,探讨作者在作品中的“情意”,进而通过作者所寓托在文字间的要义捕捉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向。诗文中的“眼”便起到了传神的作用,“眼”见为实啊!把握住诗眼或文眼,结合着写作背景,则能够便捷地理解言外之意、文外之旨。否则,只在旁枝末节处纠结着,那只会是隔靴搔痒、难会神韵了。

猜你喜欢
辛弃疾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上)
试谈辛弃疾的田园词
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下)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辛弃疾的抗金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