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茉茉宫
新年计划都是完不成的
文_茉茉宫
又是新的一年,你是不是又在兴致勃勃地制定新年计划呢?比如早睡早起,按时锻炼,多陪孩子,去趟云南或者西藏。
基本上,然后就没有什么然后了。很多人开始懊悔,甚至批评自己:我真是一个很差劲的人,我真对自己没办法……
我就从来不这样。
准确地说,虽然我也经常完不成自己在年初定下的各种计划,但是我很少会因此无情地批评自己、讨厌自己,因为我知道,那些能够百分之百完成的,本来就不应该被称为“计划”,而应该被叫作习惯。
我认识一个40岁出头的美国大叔,他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给老婆冲好咖啡,给孩子做好水果泥,然后把这些送到老婆和孩子的房间里,自己再去客厅的阳台上锻炼1个小时,之后洗澡、吃饭、开车上班。
很了不起吧?简直令我等懒人仰止。
但如果你去问他:“老兄,你这是在完成今年的新年计划吗?”他肯定会这样回答:“不是啊,其实我今年的计划是去听一场XX的演唱会,因为去年就没有时间去……”
所以说,能够百分之百完成的,都是一些不需要我们通过意志力去努力的事情,所以也根本不需要我们再做什么计划。而通常我们做计划是想要去改变,而改变仅仅依靠意志力的话,十有八九是会失败的。尤其是在生活方式方面,如果没有外力,想要成功更是难上加难。
但我的意思并不是说计划不重要,相反,它对我们的生活来说,真的十分重要。
这里想给大家做一个类比,讲一讲为什么心理治疗师都十分看重治疗中的时间设置——在心理治疗正式开始之前,治疗师一般都会向来访者说明,在接下来的治疗中,双方都要严格遵守治疗的时间设置,约好了见面的时间,除非提前24小时做出改动,不然就一定会按照约定的时间准时开始和结束。不管来访者是迟到或是忘记前来治疗,治疗师都会按照事先的约定收费。
听起来有些不近人情。为什么呢?就不能稍微通融一下吗?
实习的时候,我也问过同样的问题。当时有个前辈是这样回答我的:“设置的作用就是让我们看到来访者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突破设置。”
这样说吧,我们需要先在地上画出一个清晰可见的圈,才有机会看到来访者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以什么样的方式跳出这个圈,以及他会如何看待自己跳出圈这件事。借这样的机会,治疗师才能更为深刻地了解来访者。
同样的道理,我们制定新年计划也是这样。
我们得先有一个可以参考的计划,才有机会看到自己可以坚持多久,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选择放弃,又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重新拾起;通过计划我们才会有机会了解,那些挡在我们和愿望之间的东西到底是什么,然后才能选择是把它们一一去除,还是留在原地。
我们得先看见一条路,才能判断自己有没有偏离这条路。
比如说,年初的时候,我们下决心要努力做到每天准时下班,但很快就发现自己做不到。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找一找理由:是同事没走所以不好意思先走,还是工作就是做不完——有可能是在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上花了太多时间,或者是高估了自己的工作效率,又或者是过度关注细节,不能把一些事情放心地交给别人去做。
总之,计划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一步一步活成我们心中渴望的样子。计划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即帮助我们看到自己实际的状态,以及心中一直存在的那些阻止我们完成计划的隐秘力量。
我们总要先让自己看到问题所在,然后才能认真思考,要如何处理或者利用它们。